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历代王朝更迭 >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韩非到秦后,秦王数次请他入宫,跟他探讨治国之道,韩非都有新奇的观点,虽然口吃,秦王仍然耐心的听完,赞叹不已!

但是每次谈到统一大计,韩非总是想办法说服秦王避免攻打韩国,对此秦王总是避而不谈一笑置之。韩非心中清楚,这种情况下秦王必然是不会采纳自己的意见了,心中很是烦闷。

恰在此时,出使四国的姚贾回来了。四年前,姚贾曾自告奋勇的要求去破坏山东诸国的合纵,以解除秦国危机,他向秦王要了一大笔金银财宝,先后游历楚国、魏国、赵国、齐国,花重金结识各国的权臣,告诉他们与秦国亲近的好处,极大地破坏了各国的合纵抗秦政策,此时归来,秦王大悦,赏赐姚贾一千户作为食邑,同时拜为上卿。

韩非得知此事,心想,用重金贿赂各国权臣来防止合纵也是李斯、尉缭计划中重要的一环,如果能让秦王明白这么做的危害,无疑会削弱对李斯的信任,从而有取消攻打韩国的可能。

于是,韩非在拜见秦王时,告发姚贾,道:“大王不该封赏姚贾,他不仅没有立功,反而犯了三大罪:第一,贪污公款。他把大王给的钱仅仅花费了很小部分,大部分都私吞了;第二,假公济私。他拿了大王给的钱去讨好各国权臣,他们都只记得姚贾的好处,而不知道大王的慷慨;第三,出身卑微。姚贾是魏国人,父亲是把守城门的人,而且曾经犯过盗窃罪,到了赵国以后,又被赵国驱逐了。这么差的人如何能拜托大事”

秦王听了很生气,但此时他已经吸取了逐客事件的教训,抑制了自己的冲动,便把姚贾叫来,质问道:“你是不是拿着寡人给的钱去私自结交诸侯了”

“是的!”

秦王一听大怒,道:“既然如此,你怎么还有脸面回来见我”

姚贾见秦王对自己前后的态度变化这么大,便猜想是有人对秦王说了他的坏话,便答道:“大王必然是听信谗言了,自古以来因为谗言而被杀害的忠良之人太多了。如果您听信谗言,就不会再有忠臣为秦国效忠了!”

“寡人可以不计较这个,但寡人听说,说你是监门人的孩子,有盗窃罪的案底,而且在赵国被驱逐过,有这事儿吗”

“有,但是历史上建功立业的,像我这样的人太多了!帮助周文王的姜尚,是一个被齐国驱逐的人;帮助过齐桓公称霸的管仲,是一个出身卑微的商人;穆公时的百里奚,是用五张羊皮换来的。这些人哪一个是出身高门贵族的,但都帮助自己的国君成就了霸业。

而所谓的高士都是些什么人呢商朝有一个叫卞随的高士,当商汤讨伐夏桀的时候,找他去商量,他觉得找他商量灭掉一个君主是一种耻辱,然后卞随就投水而死。还有一个夏朝人叫务光,商汤灭夏桀后,商汤想把君位让给务光。务光不干,自沉于庐水之中!这都是高士,但大王能够依靠这样的人来统一天下吗

如今大秦以法治国,有功则赏,有过则罚,怎么能以出身来衡量人的才能呢”

秦王认为说的有道理,就不再追究姚贾的罪过。

姚贾出来王宫后得知是韩非告了他,心里非常愤恨。我与你无怨无仇!竟敢在王上面前告发我!

姚贾知道此时李斯对韩非也很不满意,在朝堂上常常针锋相对。便拜见李斯希望能够联手除掉韩非。姚贾见到李斯后,道:“廷尉可知为何本已决定伐韩的事情却一拖再拖”

“我担心大王此时是因为韩非的到来而产生了犹豫!”李斯忧郁的道。

“韩非终究是韩国人,我看他根本不是从秦国的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的!”

“大王应该也不赞成他的观点,只是爱慕他的才华,不忍心处置他。”

“这正是我们做臣子的应该做的,帮助大王下定决心,使我们的计划顺利进行!”

“先生言之有理,明日你可愿意与我一同前往蕲年宫劝说大王”

姚贾见李斯果然与他的目的一致,十分高兴,道:“为国尽忠,哪敢推辞”

第二日,李斯便与姚贾一同觐见秦王,李斯道:“韩非是韩国的公子,从他这几天的表现来看并非是要真正帮助我们秦国的,大王应该早做决断,此时正是千古之一时,伐韩的时机不能错过啊!”

秦王长叹一声,道:“这点寡人自然清楚,韩非虽然善辩,极力主张首先讨伐赵国,但寡人觉得这样有利于韩国而不利于秦国。相比较来讲还是伐韩对秦国最有利!韩非其才世所罕见,寡人一直希望此人能为我大秦所用!”

姚贾道:“依臣所见,韩非对韩国非常忠诚,难以为我所用。若此人不能为大王所用,一定不要久留他,更不要放了他,一定要除掉,否则是秦国的祸害。”

秦王长叹良久,道:“此事你二人处理吧!”秦王实际上是默认了姚贾的建议。不多久秦王便下令把韩非投入监狱。

李斯与韩非本就是同窗,师从荀子,虽然韩非口吃,李斯却知道他才气天分远高于自己,又佩服又嫉妒。然而学成后,韩非却选择了回韩国,即使不受重用仍然不外出求官,在家发愤读书,与他李斯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李斯此时心中万分感慨,他只身前来监狱,对曾经的兄长道:“想不到此次与兄长相见就如同在战场上对决一般!”

韩非知道自己入狱多少都与李斯有关,便道:“你我各为其主,我不怪你,好好在秦国施展你的才华吧!”

“我深知兄长的才华远胜于我,如果兄长当年同我一起入秦,恐怕早已受到重用!”

“韩国是我的故土,我不忍心看到她不断沉沦,而自己却在外面逍遥!”

“但是你的牺牲毫无价值,在韩国没有人会欣赏你的才华,现在你却为了韩国,知其不可而为之,你知道这样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吗”

“我知道,但是君子不能因为怕死就不去做应该做的事!”

“兄长觉得我是怕死之人吗我一点也不怕死,我怕的是像厕鼠那样悲哀的活着,我需要找到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一个人如果没有展示的平台,就会浪费了大好的年华!厕鼠无论如何努力,都达不到仓鼠的地位!所以我把平台看的比生命重要!”

“这或许就是我们的不同了,我把对故土的大义看得重于生命!”韩非长叹一声,道:“请给我一包毒药吧!”

李斯一惊,他本来只是想来看看韩非,并没有想好怎么处置此事,没想到韩非早就看穿了一切,明白以秦王的性格,如果不能为他所用,自己必有一死!

李斯道:“兄长何出此言或许秦王并不想杀你!此事或许还有回旋的余地。”

“我心意已决,不用再多说了,秦王即使此时不杀我,以后也不会留我在世上的,不如早点解脱。”韩非说的非常决绝。

李斯此时竟然有些可怜韩非了,虽然他也不想韩非留在世上,但内心却被他的那份执着打动了!

李斯长叹一声,道:“希望兄长来世不要再降生在韩国这样的平台!”说罢,走出了牢房。李斯安排人给韩非送去了牛肉,鸡肉,还有一壶温酒,当然,还有一包毒药。

把韩非关入大牢不久,秦王就后悔了,一是觉得韩非之才死了太可惜,或许还有机会说服他为秦国做事!二是韩非的主张也并非全无道理,先灭赵国,对秦国来说也并非没有好处。秦王又犹豫起来,几日后秦王又派遣使者让李斯释放韩非!

李斯匆匆赶到大牢,却晚了一步,韩非已经倒下……

韩非死后,韩启被罢黜,韩王正式请求成为秦国的藩属国!

韩非虽然死了,但他的主张却在秦王心里种下了种子,秦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下定决心先灭赵国还是先灭韩国。

秦王政十一年,就在韩非来到秦国不久,赵国派大将李牧进攻燕国,攻克了狸城、阳城。

赵军在几年之内连续对燕国用兵,夺取了很多城池,秦王认为如果放任赵国发展,很快便会成为秦国的强敌,因此秦王欲趁赵国攻燕,国内兵力空虚之际,袭击削弱赵国。

于是秦王分兵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率领进攻阏与,另一路由桓琦、杨端和率领,攻打邺城。

秦军出兵迅速,而赵军又准备不足,因此秦军迅速攻占了阏与、邺城等九座城池。不久,赵军在李牧的指挥下调整战术,据险守城,避免决战,两军迅速进入相持的局面。这一僵持就是两年。

秦王政十三年,赵悼襄王死了,赵王迁继承王位。

赵迁的生母本是风尘女子,后来被赵悼襄王看上立为王后,生下赵迁。赵悼襄王就把公子嘉罢黜,立赵迁为太子。而赵迁素来品行不端,赵国人都知道他是个纨绔子弟,非常讨厌他。秦王听说了此事,想趁赵王迁新上位,立足未稳之际一举灭掉赵国。于是命令驻守在漳水北岸的三十万秦军统一归桓琦指挥,进攻赵国。

桓琦指挥军队准备渡河向南进攻。赵军统帅赵扈辄与秦军隔水对峙,秦军无法正面渡河。

某日,桓琦沿河查看军情,发现对面的赵军与秦军刚好可以对望,赵军的部署从对岸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于是桓琦派出大量密探,寻找赵军防守薄弱的环节。

第二日,有密探回报,在漳河下游距此四十里有一处河面较宽,本来难以渡过,但此时刚好是漳河的枯水期,可以徒步过河,赵军此处没有防备。桓琦于是亲自带领五万精兵,连夜赶到渡口渡过漳河。

黎明时分,河对面的秦军便发起攻击,此时渡过漳河的部队也开始从侧面袭击赵军,赵军腹背受敌,无法抵挡,仓皇撤退。混乱中赵军主将扈辄阵亡,赵军被斩首十万人!

消息传到邯郸,举国震惊,邯郸保卫战又在所难免了!然而此时赵扈辄被杀,赵军没有统帅是最危急的,此时赵王迁想起了老将廉颇和防守匈奴的名将李牧。

廉颇在时,秦军也经常攻打赵国,但是邯郸从未被围过,他总有办法退敌!而李牧防守匈奴数十年,从未打过败仗。于是赵王迁一方面打算派人去魏国看望老将军廉颇,看看上年纪的廉颇还能否出战;另一方面派出特使,请李牧火速率军南下,来解邯郸之围。

派人去请廉颇的消息传到了建信府。此时建信侯是郭莲的长子郭开,而郭开十分仇视廉颇,二人结怨甚深。

郭开曾经是赵悼襄王的伴读,他从小就从父亲那学会了怕马溜须的本事,而且十分贪财好色,经常带还是太子的赵偃出去鬼混,二人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

赵悼襄王即位后,便立刻提拔郭开为丞相,这让一向耿直的廉颇十分看不惯,廉颇曾向赵王进言,重用郭开这种人会误国的!赵王没有听从,还把这件事告诉了郭开,因此郭开非常嫉恨廉颇。

有次赵王宴请群臣,郭开向廉颇挑衅,道:“我听说信平君对付秦军有一绝招,号称乌龟战法!秦军一来,只要我们赵军立马藏起来,秦军都是奈何不了的,哈哈……”

赵王也跟着笑起来。郭开是说廉颇曾经数次坚守不出,逼迫秦军退兵的事,闻此,廉颇反唇相讥道:“打仗是需要用脑子的,要根据双方的情况来分析判断是否可以出战,这可不像拍马溜须那么简单,动动嘴皮子就可以了!有些人的功劳就是磨嘴皮子磨出来的!”

郭开知道廉颇是在讥讽自己,颇为尴尬,只得干笑两声,道:“还是大将军功劳大啊!哈哈……来来,接着喝酒……”

被廉颇公开羞辱后,郭开更加嫉恨廉颇,发誓要除掉他。这时,廉颇正奉命率军攻打魏国,已经攻占了魏国黄河以北的繁阳,郭开怕他再次立功,便对赵悼襄王说:“如今外面沸沸扬扬,到处都在传说廉颇居功自傲,有不臣之举,如果他率兵谋反的话,大王将会无法控制,不如罢免其兵权,以免除后患。”

赵悼襄王原本对廉颇就无好感,如今听郭开这样一说,更加担心廉颇会谋反,立刻就决定罢免廉颇的兵权,命武襄君乐乘率三千军士往前线收回廉颇的兵符,代替廉颇指挥前线大军。

廉颇闻讯大怒,自己为赵将历经四十余年,大小数百战,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如今新王刚刚即位,便要罢免他的兵权,如何咽得下这口气。盛怒之下,他拒绝交出兵权,率军攻打武襄君乐乘,乐乘吓得率军逃回邯郸。廉颇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得罪了赵王,再回赵国恐怕性命难保,便只身投奔了魏国。

魏王以客卿之礼对待廉颇,但并不重用他,廉颇仍然渴望回到赵国。

此时郭开听说赵王打算重新启用廉颇,十分担忧,怕廉颇归赵后找自己报复。便去拜见赵王,道:“廉颇已经年近七十,人老体弱,连战马都上不去了,怎能带兵打仗呢”

他的话音刚落,朝中立刻有人站出来说:“相国只是猜测,臣有位亲戚近日从大梁来,言老将军身强体壮,英武不减当年,请大王派人前去调查,探明详情再做决定也不迟啊!”

另一位大臣也符合道:“如今正是国家用人之际,老将军如果真的还能出战,对我赵国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赵王迁本欲听从郭开之言,但秦军进逼日甚,朝中又无良将,思虑一番,还是决定派一名特使专程前往大梁探看廉颇将军,同时带去了一副名甲和四匹良马。

郭开无论如何都不想让廉颇回到赵国,便暗中把特使请入家中,送给他黄金四百两,道:“廉颇的确已经老弱不堪了,你知道回来该如何向大王禀告了吧”特使收了郭开的钱财,又畏惧他的权势,便赶紧承诺说:“相国放心,一切都按您老人家说的去办。”

廉颇听说赵王派使者前来,知道赵王有重新启用自己的意思,非常高兴,便在使者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演练了一番,表示自己还可出战。

数日后,特使从大梁回来向赵王报告说:“廉颇将军虽然年老,饭量倒还很大,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只是臣在他那里只坐了一盏茶的时间,老将军就去了三次厕所。”赵幽缪王听了连连摇头,说:“这样的身体怎么能带兵打仗呢此事以后不要再提了。”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从此廉颇再也没有回到赵国,赵国也从此失去了一代名将!

最后老将廉颇去了楚国,在楚国孤独终老了。

可悲!可悲!一代名将就这样死于异国他乡。由此可见,赵国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廉颇的处境就如同后来的李牧一样,只不过李牧的处境比廉颇更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