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达功这话一出口,林祖辉就明白这是要掂量他的分量了。
受了这么高规格的礼遇,自然要看看他肚子里到底有多少真材实料。
要是只会夸夸其谈,想靠忽悠蒙混过关,肯定行不通。
他连忙笑着谦逊推辞,但并未拒绝发言,只说有些浅见可以说出来供大家参考,只要赵省长不介意就好。
听他这么说,赵达功只是呵呵一笑,不再多言。
一行人走进省政府大楼,向会议室走去。
王冬担心林祖辉说错话,特意放慢脚步,凑近他低声提醒:
“阿辉,待会说点场面话就行了。”
“这里不比港岛,有些话说错了,搞不好拉我们去住牛棚呢。”
林祖辉忍俊不禁,但还是低声安慰这位准岳父:
“冬叔,别担心。”
“我不傻不愣,只谈方向和建议,不会涉及具体人事和政策。”
“聊聊基本原理,总不至于被扣帽子吧?”
王冬悬着的心稍稍放下。
主要是林祖辉一向胆大,他真怕这孩子又想火中取栗。
以林祖辉如今的地位和财富,根本没必要着急。
就算现在这些人不同意,等个三五年也无妨,到时候这批人都退休了,林祖辉才三十出头,照样可以大展宏图。
一走进省委会议室,林祖辉才发现自己确实低估了今天的阵仗。
赵达功还真不是虚张声势,今天确实在召开全省重要会议,而且与会人员远超预期。
这是个能容纳三百人左右的大型会议室,上面是主席台,下面是参会人员的座位。
此刻会议室几乎座无虚席。
他们一进来,还没等赵达功介绍,全场就起立鼓掌。
跟随他们一起来的人都被引导到后排就座,而霍生、王冬和林祖辉则直接被请上了主席台。
林祖辉注意到一直陪同的沈副厅长坐到了中间靠后的位置,立刻意识到前面几排很可能都是各市的市长、书记。
否则省GA厅的副厅长怎么也该坐在前两排。
赵达功没有浪费时间。
摆出这个阵仗也是顺水推舟,今天正好有重要会议,时间上来得及,干脆请他们过来讲几句。
既能显示重视,也能将他儿子赵建业之前的冒犯之举一笔带过。
“同志们!”
“我来介绍一下,这三位是今天前来考察投资的香港爱国侨胞:信德集团的霍先生,全兴集团的王先生。”
“还有这位年轻人,林祖辉先生,他是港岛近期的风云人物。”
“白手起家创立永辉集团、辉全控股,近期更先后收购亚视、tVb两大电视台股份,成为新晋传媒大亨。”
“让我们欢迎这几位爱国侨胞,愿意为我们的改革事业添砖加瓦。”
“啪啪啪——”
会议室再次掌声雷动,一众省市高级干部都将目光投向三人。
看向霍生和王冬的目光大多一闪而过,更多人都在仔细打量林祖辉。
王冬名声不显,霍生则很多人熟悉。
林祖辉相貌出众,又年轻得过分,如果说是哪家的公子哥倒还让人信服。
但赵达功如此卖力介绍,显然是以他为主。
可姓林?
香港有哪个林姓家族要捧出个商业天才来博取关注吗?
没等众人想明白,赵达功双手虚按。
待现场安静下来,他开始公式化的发言:
直白地说,现在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招商引资,让国家富裕起来。
不能混日子,而要追求日新月异。
刚才已经开了半天会,大家提了不少想法,但这都是闭门造车。
今天正好机会来了,三位侨胞都是前来考察的企业家。
尤其是在这里都有不少产业,就请他们说说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有哪些需求必须满足。
说完便请霍生先发言。
霍生显然已经习惯这种场合,面带微笑走到主席台侧的演讲台前。
他对着话筒先是一番客套,随后话锋一转,谈起了治安、道路和桥梁建设。
还是那套老生常谈:
公路不通的地方没有商业发展的土壤,必须修路。
路修通了,商品才能进去,当地特产才能出来。
接着是电力问题——现在的工厂大多采用半机械化作业,电力供应必须保障。
虽然是老调重弹,但霍生的话确实在理。干部们很给面子地鼓掌致谢。
霍生讲完,赵达功本想请王冬发言,但王冬直接推辞了。
他做了一辈子贸易,对经济理论确实没什么研究,又不做实业,研究这些做什么?
见王冬确实不愿讲,赵达功也不强求,点了林祖辉的名。
林祖辉没有推辞。他面带微笑走到演讲台前,一开口就是标准的普通话:
“大家好!”
“刚才赵省长虽然介绍过,但我还是要自我介绍一下。”
“我叫林祖辉,祖籍陆丰博社,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见面。”
一阵掌声过后,林祖辉继续发言:
“刚才赵省长让我们以投资方的身份谈谈要求,霍生说了要有治安、道路、电力保障。”
“浅显的,其实也就这些。”
“深入点还有税收优惠、土地政策,乃至保证工厂能招到足够的工人,都是细节,可以容后再谈。”
“这些信息获取起来并不困难,随便问问就能找到答案。”
这番铺垫说完,他已经理清了思路。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句话出自《庄子·秋水》。”
“我很相信这句话,所以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贫穷,什么是富裕?金钱到底代表什么?”
“有些浅见,在此与大家分享。”
“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大家可以当作笑话听,也可以随时指正。”
又一阵掌声后,林祖辉正式开始阐述:
“当下的亚洲,我们贫穷而日韩富裕,这在整个历史上都很罕见。”
“那么,为什么贫穷?”
“答案是产业升级,对方已经完成了初步工业化,而我们没有。”
“以前科技不发达,大家都种粮食,谁地多谁就富裕,因为粮食产量更高。”
“后来手工业发展,我能织布、冶铁、烧瓷,你没有这个能力,就得用粮食来换。”
“一个劳动力,一年织布十匹,最终卖出十斗米。”
“同样一个劳动力种地,只能产出五斗米。”
“那么,有手工业能力的自然富裕,只会种地的自然贫穷。”
“可今时今日,一切都变了!”
“科技日新月异,现在外面紧俏的商品不是粮食、矿石、木材,而是电器、汽车、飞机、电脑。”
“可现在我们出口的还是矿石、粮食、木材、棉花等原材料。”
“这些东西哪里都有,根本卖不上价钱。”
“日韩呢?”
“他们出口电器、汽车、轮船,卖给我们之后,再进口我们的原材料继续制造。”
“长此以往,我们当然贫穷——因为我们正在被收割、被奴役。”
“这是一场新时代的战争,不再需要通过暴力征服你,而是通过科技和技术来奴役你。”
“这就是现实!”
“如果闭关锁国,当然可不认,但外面的世界都是这样的。”
“现在只有两个方式可以解决问题,就像下棋,要么遵守规则跟他们打这场新时代的战争。”
“要么学学汉景帝,他不守规则也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