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 第490章 娱乐重构:科技洪流中的行业颠覆与粉丝经济革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90章 娱乐重构:科技洪流中的行业颠覆与粉丝经济革命

2023年6月22日,微博热搜榜被#星宁影视搅局娱乐圈#词条屠版,阅读量3小时破12亿。网友们在论坛激烈争论,有人晒出星宁影视基地的航拍图——成片的光伏板在阳光下泛着蓝光,板间的无土栽培架上,有机草莓与蓝莓垂挂枝头,机械臂自动采收打包;有人截取星宁新剧花絮,演员戴着VR头盔在绿幕前飙戏,AI实时生成的虚拟场景震撼程度远超传统特效。

“星宁就是娱乐行业的搅屎棍!”某老牌影业公司高管在直播中怒摔剧本,“他们用虚拟制片把拍摄周期压缩到20天,成本砍掉80%,让我们这些坚持实景拍摄的公司怎么活?”但评论区却被粉丝的声浪淹没:“活该!以前的剧组压榨演员、注水剧情,星宁能让偶像多拍戏多拿片酬,真香!”

数据印证了这场变革的猛烈程度。星宁影视的签约艺人数量在三个月内暴增400%,当红流量明星纷纷撕毁传统经纪约,投向“数字孪生演员”技术的怀抱。某顶流小生在采访中展示合同:“我的虚拟形象能同时接三部戏,片酬直接翻了3倍,还不用熬夜赶通告。”更引发热议的是星宁推出的“粉丝共创体系”——通过脑机接口设备,粉丝可以投票决定剧情走向,甚至申请成为虚拟群演,与偶像同框飙戏。

与此同时,星宁旗下22家“元宇宙电影院”在全国一线城市开业。杭州旗舰店外,机械臂组成的排队系统自动疏导人流,全息广告屏循环播放着《量子永生》的沉浸式预告片。购票大厅内,智能终端根据观众的情绪偏好推荐影厅:高端会员厅配备脑波按摩座椅,能同步电影角色的心跳与呼吸;中端厅的360度全息幕布可将观众包裹进电影场景;就连最低端的普通厅,座椅也内置触觉反馈装置,爆炸场景时会模拟气浪冲击。

“太真实了!我感觉自己就在星际战舰的驾驶舱里!”大学生林悦摘下VR眼镜,脸颊泛红,“花58元就能和偶像‘并肩作战’,比传统电影值十倍!”她展示手机里的合影——在星宁特有的“角色互动模式”下,她与《敦煌元界》的主演虚拟形象完成了击掌动作,照片自动生成专属NFt证书。

面对冲击,传统影业公司陷入绝境。某上市影视集团连续三个月股价暴跌,不得不低价抛售摄影棚。但转机也在悄然发生,部分嗅觉敏锐的老牌公司开始与星宁合作。陈思成的新片《雾都谜案》首映礼上,他邀请星宁技术团队现场演示:“我们保留了传统悬疑片的叙事精髓,用星宁的VR取证系统让观众化身侦探,这种‘虚实结合’才是未来。”

在粉丝经济领域,星宁更是掀起了颠覆性革命。其开发的“量子偶像”App上线两周注册量破亿,用户不仅能观看偶像的虚拟演唱会,还能通过AI换脸技术与偶像合拍mV。某次线上见面会中,机械臂群搭建的虚拟舞台突然“坍塌”,AI迅速生成危机剧情,偶像们即兴表演化解危机,这种意外互动让打赏金额瞬间突破千万。

沈知意坐在星宁总部的量子决策室,全息屏幕上跳动着实时数据:影视板块市值突破8000亿,元宇宙影院上座率稳定在95%,粉丝经济收入占比达42%。“外界说我们是搅屎棍?”她笑着对高管团队说,“那就把这潭水搅得更浑些。”随即下达指令:开放虚拟制片技术接口给独立导演,推出“全民造星”计划,任何人都能用AI生成专属偶像。

这一决策彻底点燃了市场。短视频平台上,素人用星宁免费工具制作的科幻短片点击量破亿;三线城市的影迷自发组建“元宇宙观影团”;甚至海外娱乐公司也纷纷抛出橄榄枝。但争议声同样强烈,行业协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虚拟演员是否冲击传统表演艺术”,伦理学家担忧“粉丝与虚拟偶像的情感联结是否扭曲”。

面对质疑,沈知意选择用行动回应。星宁宣布成立“数字艺术研究院”,与顶尖高校合作研究虚拟表演的伦理边界;在新剧《代码人生》中,首次启用“真人+虚拟演员”双主角模式,探讨科技与人性的碰撞。当该剧播出时,观众惊讶地发现,虚拟角色的微表情细腻程度丝毫不输真人,而两者的对手戏更是将戏剧冲突推向高潮。

2023年6月28日,星宁影视的股价再次涨停。沈知意站在总部大厦的观景台,俯瞰着杭城夜景——街道旁的智能广告屏播放着粉丝与偶像的互动视频,元宇宙影院的量子灯光在夜空中勾勒出未来感的线条。她的智能终端弹出消息:雷先生发来贺电,称赞她将“搅局者”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沈知意嘴角上扬,在通讯器里回复:“这只是开始,真正的风暴,还在后头。”

这场由星宁掀起的娱乐革命,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技术迭代。它重构了创作生态、颠覆了商业模式、重塑了粉丝与偶像的关系,在科技与艺术的碰撞中,书写着娱乐产业的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