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6日,港城半山别墅区笼罩在暮色之中。沈知意推开自家别墅的智能书房门,机械臂自动调节灯光色温,全息书架感应到主人到来,缓缓升起最新的量子设备。她在悬浮座椅上落座,指尖轻触桌面,星动头条号的编辑界面如流水般展开,两个妹妹沈宁、沈舒也通过量子通讯接入虚拟会议。
“二姐、小妹,这次的书将彻底改写娱乐产业规则。”沈知意调出全息大纲,金色的文字在空中流转,“传统影视局限于二维屏幕,而我们要打造的是‘量子沉浸式叙事’——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故事的参与者。”沈舒眼中闪过兴奋:“就像把星宁的量子建造技术,嫁接到文化创作领域?”沈宁点头补充:“结合我们金融板块投资的元宇宙项目,或许能创造全新的商业模式。”
随着键盘敲击声,《科技改变未来:虚拟现实与娱乐革命》的书稿在云端成型。沈知意详细阐述着核心概念:通过脑机接口与量子计算,观众可以实时改变剧情走向;虚拟演员由AI生成,却能展现人类演员难以企及的微表情;甚至粉丝可以“进入”电影场景,与角色并肩作战。书中还穿插星宁集团的实战案例——某部测试影片上映后,观众参与度高达97%,衍生的虚拟周边销售额突破10亿。
“重点来了。”沈知意调出一段模拟视频,画面中,观众戴着量子头盔置身中世纪战场,挥动手柄即可释放魔法,“传统影视的‘第四面墙’将被彻底打破。想象一下,你喜欢的明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存在,而是能与你共同完成冒险的伙伴。”她转向通讯中的妹妹们,“我们要让文化产业,真正成为科技落地的最佳载体。”
书稿完成的瞬间,沈知意立即拨通阿广出版社负责人的量子通话。全息投影中,对方盯着屏幕上的内容,呼吸逐渐急促:“沈总,这将是出版史上最具颠覆性的作品!但推广需要庞大的资源……”“423万推广费已汇入贵社账户。”沈知意果断打断,“我要在全球127个国家同步发行,包括纸质书、量子电子书和全息投影版本。”她调出数据模型,“首印500万册,预计一个月内售罄。”
消息迅速引爆网络。星动头条号的预告视频播放量3小时破亿,评论区炸锅:“这比科幻小说还疯狂!”“什么时候能和偶像一起演戏?”影视行业的大佬们坐不住了,好莱坞制片人连夜发来合作邀约,国内老牌影视公司紧急召开战略会议。某知名导演在直播中感慨:“如果沈知意的设想成真,我们这些‘老炮儿’可能要失业了。”
在星宁集团的元宇宙实验室,研发团队已开始测试书中描述的技术。机械臂组装着最新的量子头盔,AI算法不断优化虚拟角色的情感交互。“沈总,虚拟演员的自主学习能力超出预期!”工程师展示着画面,虚拟角色在未设定剧本的情况下,与测试人员展开了哲学辩论,“它甚至能根据对方情绪调整对话策略。”
与此同时,阿广出版社的推广攻势全面展开。量子广告屏在全球城市地标轮番播放宣传片,机械人偶在街头派发试读版;线上平台推出“预测未来娱乐”的互动活动,参与者有机会获得首批体验资格。更令人震撼的是,沈知意宣布将拍卖书中概念的首个影视改编权,起拍价高达1亿美金。
一周后,新书正式发售。在港城的量子书店,机械臂排成百米长队为读者递书;纽约时代广场的全息投影下,人们戴着设备体验书中的片段;东京秋叶原的电子屏实时更新销量——12小时突破100万册,24小时登顶全球畅销书榜首。某科技博主在测评中惊呼:“这不是一本书,而是未来娱乐的使用说明书!”
深夜,沈知意站在书房落地窗前,俯瞰着港城的霓虹。智能终端不断弹出合作请求:游戏公司希望将技术用于开放世界;教育机构计划打造沉浸式课堂;就连NASA也来询问能否应用于太空模拟训练。她打开星动头条号,写下新书发布后的第一条动态:“科技与文化的碰撞,才刚刚开始。下一个颠覆,由你们创造。”
此时,全球无数读者正捧着这本书,畅想着与虚拟偶像共舞、改写电影结局的未来。而这场由沈知意掀起的文化革命,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涟漪正向着整个世界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