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戈壁与槐花的恋曲 > 第303章 党校院里的新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月初七的清晨,阿勒泰的天空还蒙着层灰蓝色的纱。陈默裹紧羊皮袄,将行李放在农场班车的行李架上,找了靠窗的位置坐下。班车发动机发出 “突突” 的响声,震得车厢微微发颤,车内弥漫着一股混合着柴油味和馕饼香气的气息。车上坐满了赶早市的农场职工,他们带着自家腌制的咸菜、风干的牛肉,一路上有说有笑。

司机老李是个爽朗的汉子,握着方向盘,扯着嗓子喊道:“都坐稳了!今天路上滑,开慢些!” 陈默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枯树,想起赵志胜年前寄来的贺卡,心中泛起一丝期待。旁边的大婶见他独自一人,热情地递来一个烤包子:“小伙子,尝尝,自家烤的。” 陈默笑着接过,咬了一口,外皮酥脆,羊肉馅的香气在口中散开,他连声道谢,大婶笑着摆摆手:“客气啥,都是农场的。”

班车在土路上颠簸前行,时不时碾过冰棱,发出 “咔嚓” 的声响。大约过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抵达福海县。陈默下了车,寒风扑面而来,他紧了紧衣领,朝着党校的方向走去。

福海县党校的砖墙爬满干枯的爬山虎,铁门两侧 “实事求是” 的红漆字被岁月磨得发暗。陈默推开吱呀作响的铁门,院内三排平房错落有致,房檐下挂着的冰溜子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最东头的院子里,一位戴着毛线帽的老妇人正在扫雪,竹扫帚划过青石板的沙沙声格外清晰。

“阿姨,请问赵志胜家是这儿吗?” 陈默跺掉鞋上的积雪,露出腼腆的笑。老妇人直起腰,眼角的皱纹里藏着暖意:“哎哟,是小陈吧!志胜念叨你好久了,快进屋暖和暖和。” 她操着带四川口音的新疆话,嗓门亮堂,“修伟!快来帮你哥提行李!”

话音未落,堂屋门帘一掀,走出个身形壮实的少年。他穿着藏青色棉袄,袖口沾着颜料,手里还握着调色盘,调色盘上的蓝色颜料未干。赵修伟今年 17 岁,身高 178,浓眉大眼,脸颊带着青春的红晕,眼神中透着一股灵气。“陈哥,我是修伟。” 少年咧嘴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伸手接过行李,手掌虽然年轻却有力,“我哥去乡里调研了,得后天才回。”

屋内弥漫着奶茶的醇香,煤炉烧得正旺,铁皮烟囱被熏得漆黑。赵母麻利地摆上馕饼、奶疙瘩,又往搪瓷缸里倒满滚烫的砖茶:“快尝尝,自家打的酥油。” 她的蓝布围裙洗得发白,却浆得笔挺,说话时总爱用手背抿头发。陈默捧着茶缸,看着杯口腾起的热气,恍惚间想起母亲在厨房忙碌的模样。

赵父坐在藤椅上,戴着老花镜翻看《求是》杂志,听见动静才抬起头。他穿着洗得褪色的中山装,领口别着枚党徽,说话慢条斯理:“小陈在工地辛苦,多吃点。修伟,把柜子里的马肠子切些来。” 修伟应了声,将调色盘放在桌上,转身进了里屋,不一会儿就端出盘油亮的马肠子,刀刃切过肉的 “咔嚓” 声清脆悦耳。

饭桌上,赵母不住地给陈默夹菜:“多吃点,看你瘦的。” 修伟则一边吃饭,一边兴奋地说着在伊犁州教育学院美术系的趣事,眼睛里闪烁着光芒:“陈哥,我最近在学水彩画,画咱们新疆的雪山,可好看了!” 他的声音带着少年特有的朝气。

陈默说起工地上的装修设计,提到客厅墙面的装饰比例时,修伟突然放下筷子:“陈哥,这和画画构图有点像,都得讲究比例和视觉平衡。” 他的眼睛亮闪闪的,像是发现了新大陆。陈默笑着点头,从口袋掏出随身带着的装修效果图,在桌上铺开:“你看,就像画要突出主体,客厅墙面装饰如果比例不协调,整体美感就会下降。” 他用铅笔在图纸上比划,“这里的装饰风格是现代简约,色彩搭配和材质选择都得符合风格定位。” 修伟凑过来,肩膀几乎要贴上陈默,眼神专注地盯着图纸,不时提出些新奇的问题。

天色渐暗,陈默本想告辞,赵父却摆摆手:“住下!志胜不在,你就是家里人。修伟,把西厢房收拾出来。” 修伟挠挠头,耳根泛红:“早收拾好了,就等陈哥来。”

西厢房里摆放着一张木质双人床,床上铺着厚实的棉被和带着碎花图案的床单,枕头旁还放着一个暖水袋。陈默躺在柔软的床上,听着窗外呼啸的风声,思绪万千。在装修行业摸爬滚打这些年,他深知其中的艰辛,但也明白年轻人需要机会。或许,赵修伟真能为装修项目带来不一样的创意和活力。

深夜,赵志胜匆匆赶回。他风尘仆仆,却顾不上休息,拉着陈默坐在客厅,泡上一壶浓茶,开始了彻夜长谈。“陈默,修伟这孩子,我和我爸都觉得,他毕业后去乌鲁木齐跟着你干,是条好出路。” 赵志胜的眼神里满是恳切,“他学美术,对色彩、构图有天赋,在装修设计上肯定能发挥特长,说不定能闯出一片天。”

陈默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装修这行看着光鲜,实则辛苦,而且竞争激烈,就怕修伟不适应。” 赵志胜连忙说:“这孩子倔,认定的事就会坚持。他早说了,想跟着你学实打实的本事。你看工地上要是有合适的机会,多带带他。”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从修伟的性格谈到未来的规划,从装修行业的实际需求聊到美术与装修的结合。窗外的月光渐渐西斜,屋内的茶凉了又热,热了又凉。

第二天一早,陈默被院子里的说话声吵醒。推开门,只见修伟正在雪地里支着画架,专注地描绘着党校的雪景,调色盘上的颜料在晨光中闪烁。“陈哥,你看!” 修伟兴奋地招呼他,“我要把这幅画送给你,等我去乌鲁木齐,就跟着你学装修设计!” 少年的脸上满是憧憬与坚定。

离别的清晨,赵母往陈默的行李里塞了十几个烤包子,赵父拍着他的肩膀:“常来,这儿就是你家。” 修伟站在院门口,挥着手,直到陈默坐上农场班车离开。陈默透过车窗望着越来越小的身影,心里暖暖的,这次福海县之行,不仅收获了一份珍贵的情谊,还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