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一切从劳改贾张氏开始! > 第21章 咱们厂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章 咱们厂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走吧,郭副科长,既然李副厂长交代了,那我就带你去参观咱们厂的几个主要车间。”

“先去原料车间看看。”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了原料车间。

一股混杂着铁锈、煤灰和机油的味道扑面而来。

车间里光线昏暗,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矿石、焦炭和石灰石。

巨大的传送带轰隆隆地运转着,将原料送往不同的加工区域。

几个工人挥舞着铁锹,将堆积如山的矿石铲进传送带。

汗水混杂着煤灰,在他们脸上留下一道道黑色的痕迹。

王大竹指着堆积如山的铁矿石,“这些都是从全国各地运来的优质铁矿石,是咱们轧钢厂的命根子。”

“这边的焦炭,看到没?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保证燃烧充分,提供足够的热量。”

“还有那边,石灰石,用来去除矿石中的杂质,提高钢材的纯度。”

郭绍华微微点头,目光扫过车间的每一个角落。

他注意到,原料的堆放有些杂乱无章,不同品级的矿石混杂在一起,这不利于后续的配料和冶炼。

郭绍华将这些情况暗自记在心里,他刚想开口,王大竹就已经过任务似地带着他走向下一个车间。

“走,去转炉车间看看。”

转炉车间里,热浪滚滚,火光冲天。

几个巨大的转炉矗立在车间中央,炉口喷吐着耀眼的火焰,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工人们戴着厚厚的防护面罩,手持长长的铁钎,在炉前紧张地忙碌着。

他们时不时地向炉内添加各种合金元素,调整着钢水的成分。

王大竹指着一个正在倾倒钢水的转炉,

“这就是咱们厂的宝贝疙瘩,转炉炼钢!”

“目前国内大部分轧钢厂都还采用平炉炼钢,咱们厂已经引进了转炉工艺!”王大竹自豪地说道。

“看到那火红的钢水没?那就是用刚才那些原料炼出来的!”

“咱们厂的转炉,那可是全国都数得着的,一天能出好几炉钢!”他脸上露出自豪的神情。

郭绍华看着那翻滚的钢水,闻着空气中刺鼻的气味,他注意到转炉炉后区域散落着许多钢渣和铁屑!

这是纯氧顶吹转炉!

不过看炉后的喷溅量,哪怕是在顶吹法里都算得上是工艺不达标!

郭绍华记了下来,这些都是他接下来的工作!

一个刚毕业的学生仔直接就坐上了副科长的位置,指定有很多人不服!

他得拿出点真本事,让那些家伙服气!

“走,再去精炼车间看看。”

王大竹没有注意到郭绍华的表情,继续带着他往前走。

精炼车间比转炉车间要安静一些,温度也低了不少。

这里的主要设备是几台大型的精炼炉和真空脱气装置。

钢水在转炉中完成初步冶炼后,会被送到这里进行进一步的精炼处理。

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气体,提高钢材的纯度和性能。

王大竹指着一台正在运行的真空脱气装置,

“这玩意儿,可是个高科技,能把钢水里的气体抽得干干净净!”

“经过这道工序,钢材的质量就能更上一层楼!”

郭绍华走到一台精炼炉前,仔细观察着炉内的钢水。

他发现钢水的表面漂浮着一些细小的杂质,这说明精炼过程的控制还不够精细。

说白了,还是工艺不过关!

“这就是咱们厂的轧钢车间了。”

很快,郭绍华就被王大竹带到了轧钢车间,也就是成品车间!

轧钢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

一排排巨大的轧机像钢铁卫士,整齐地排列着。

火红的钢坯在轧辊间穿梭,每一次挤压都伴随着火花四溅,钢坯的形状也随之改变,逐渐变成各种规格的钢材。

工人们穿着厚重的工作服,戴着防护眼镜和手套,在轧机旁忙碌着,他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调整着轧辊的间隙,控制着钢材的尺寸和形状。

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背,在高温的炙烤下,脸颊泛着红光。

“咱们厂的轧机,那可是从苏联进口的,最先进的设备!”

王大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炫耀,“轧出来的钢材,质量杠杠的!”

他指着一根刚刚轧制成型的钢管,“看看,这平整度,这光洁度,哪个厂能比得上?”

“郭副科长!你是大学生,见过大世面,你看看咱们厂怎么样?”王大竹略带酸意地说道。

他和郭绍华不一样,他没什么文化,锅炉工出身,在厂里摸打滚爬了几十年,靠着死皮赖脸地请教厂里的技术员,自学成才!

十几年前他就因为技术水平不错,从车间调到了技术科,而且因为他在工人中的威望不低,他是直接空降了副科长的位置!

但是这副科长他当了十几年,熬走了好几任科长,就是没有再上一步!

上一任科长一个月前被调走,这个时候厂里任命了一个大学生做副科长是什么意思他很清楚!

他又得陪太子读书!

郭绍华没有回答王大竹的问题,反而问道:“王科长,咱们厂的钢材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那可多了去了!”

王大竹掰着手指头数了起来,

“桥梁、建筑、机械、车辆……哪儿都用得着咱们厂的钢材!”

“不夸张地说,咱们厂的钢材,支撑起了国家的建设!”

“咱们厂有没有专门的研发部门?”

郭绍华又问道。

“研发?”

王大竹愣了一下,挠了挠头,

“好像……没有吧?咱们厂主要是按照上级的指标生产,

“研发那玩意儿,费钱费力,还不一定能搞出什么名堂。”

郭绍华微微皱眉,一个没有研发能力的轧钢厂,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只能按照别人的指令机械地生产。

无法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

“王科长,咱们厂的技术科,平时都做些什么工作?”

郭绍华继续问道。

“还能做什么?当然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设备维护、工艺控制、质量检测……这些都是技术人员的活儿。”王大竹回答道。

这不就是工艺员吗?

这偌大的轧钢厂竟然只有一些工艺员?!

不可思议!!!

“那咱们厂有没有定期组织技术培训或者技术交流?”郭绍华追问道。

“培训?交流?”

王大竹摇了摇头,“那玩意儿有啥用?

“技术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搞那些花里胡哨的,还不如多干点实事。”

“王科长,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咱们不能固步自封啊。”郭绍华忍不住说道。

“郭副科长,你刚来,可能不太了解咱们厂的情况。”王大竹的语气变得有些不耐烦,“咱们厂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也没见出什么问题!”

“你说的那些,太超前了,不适合咱们厂的实际情况。”

王大竹没有给郭绍华说话的机会,直接甩手就走。

“咱们厂的主要车间都看过了,我还有工作就先回去了,郭副科长要是有空可以自己去维修车间看看!”

郭绍华看着王大竹远去的身影摇了摇头。

真是一个顽固的老头!

轧钢厂还是需要我这种敢于创新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