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似乎是查觉到了这道附加题所造成的沉重气氛,天幕很快就出了一道缓解气氛的题目......

【大明历史知识测试第十二题:明成祖因为登基匆忙,结果造成选择的年号与历史上重复使用,以下那一个可能是明成祖选择的年号?A永乐;b大顺;c贞观;d大明。】

【本题不设限制,可答可不答,答则有意外惊喜】

随着这个题目一出来,天幕之下的人,不仅武将头发晕,其实文官也有点迷茫。

虽然科举上来的文官都号称学富五车,但主要以科举为主,更何况明初的文官水平还真不是很高。

“再说了,年号这个东西,从汉武帝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了一千好几百年了,没有一千也有五百,有几个人能记得清楚呢?”吏部尚书对着礼部尚书埋怨道。

----

“不过,我认为,就算历史上用过的,那也应该是选择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年号才对?

贞观这个年号绝对不能使用,否则一方面等于成祖承认自己得位不正了,另一方面......”

礼部侍郎摇着头只敢自己小声对自己说,他可不敢再告诉别人了——

不仅这话传到皇帝耳朵里听了不高兴;万一天幕认为他故意的呢?

虽然他子孙未必会得探花,但妻子改嫁他人,儿子流落江湖这种事情也不一定非要发生在探花郎身上吧?

----

“虽然用贞观这个年号有点离奇,但是前面那么多题目的答案有几个不离奇的呢?只是贞观与大明比,到底那一个更离奇才是问题?”礼部另一位侍郎同样陷入了沉思之中。

“对了,这个题目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历史上重复使用的年号?”

“永乐,好象没有正统王朝用过?”

“大顺,这个唐朝用过,我记得。”

“贞观这个不用说了?”

“大明,我朝就是大明朝啊,成祖总不会用这么一个年号吧?”

“而且不记得谁用过。还是选大顺吧。”

---

随着众人纷纷选定,或者说绝大多数人纯粹是蒙的.....

反正蒙的不是故意选错,再说了这一次故意选错也不受什么惩罚。

当然朱元璋、马皇后、朱标以及晋王朱棡与秦王朱樉等殿内众人还是看着老四选什么,他们选什么。

所以.....

【.....b大顺曾经在唐朝使用过,另一次使用为明朝末年,割据四川的大西国皇帝张献忠所使用,同时也是灭亡明朝的大顺皇帝李自成的国号】

随着天幕中冰冷的声音响起,整个天幕下一片吃惊的声音——

没想到大明刚刚建国不过才十四年,就已经听到大明灭亡的历史了。

这不得不令已经经历了马皇后病逝、太子朱标病逝、皇长孙朱雄英病世等无数次打击的朱元璋再一次想从龙椅上蹦起来.....

但他突然发现自己由于刚刚受了刺激就连这个力气都没有了。

【c贞观这个年号是唐太宗李世民用过的,本题已经说过了,“由于登基匆忙”,这就是说是由于失误造成了使用错误的年号,所以这个选项绝对不可能】

“我怎么就这么糊涂?”

已经选错了礼部侍郎一脸灰色,作为礼部侍郎,如果别的题目答错了还有情可愿,这个答错了,可真是丢了大脸了。

【d大明这个年号在历史上的确曾经使用过,是南朝宋期间所使用。但理由仍然与前一个相同是,注意题目说明,是登基匆忙才导致的错误......】

【大明已经是明朝的国号了,再蠢的人也不会选择这个吧?】

【你们真是我见过的最差的一届历史答题者】

面对天幕中已经开骂的声音,天幕下的众人虽然心里不舒服,但却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因为这一次可整整有112人选了这个选项,而且还主要以文官为主,甚至包括了号称女诸生的燕王妃,这简直就是再开玩笑。

----

“看来答案就是A永乐了,只是永乐这个年号有人用过吗?”

老朱为自己又一次答对而开心,虽然他们一家子都抄了老四的答案?

“既然是登基匆忙,失误造成的错误,那就说明这个年号使用过,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错了也就不奇怪了。”

在大殿内的众人中,只有李善长是文官,但他更善长的是治国,而非熟读史书,也说不出什么子丑来。

【A永乐这个年号,在历史上多次被人使用过】

【第一个是十六国时期前凉君主张重华曾经使用了八年之久】

【第二个是残唐五代时期,张遇贤在赣南自称中天八国王,改元“永乐”,被南唐击败】

【第三个就是北宋宣和二年,江南明教方腊起义震动东南,以“永乐”为年号,自称为大明永乐圣主】

【而明成祖也选择了这个年号】

“原来如此,永乐,还是大明永乐圣主,居然跟咱是同宗.....”

“看来起提议这个年号的人,不是失误而是故意的?”

老朱只听到了大明永乐圣主这六个字,以他作皇帝的敏感性,立刻就猜了出来,这个年号绝对是有人故意坑害明成祖的。

----

“这些文人多喜欢捉弄人,陛下还记得十几年前,咱们说过的‘士诚小人也’那个笑话吗?”

李善长虽然也是文人,但因为在元朝地位不高,反而更看不起那些比自己读书多、见识更多的人。

“对,士诚,小人也。哈哈哈”

朱元璋的笑声从大殿一直传到了外面,一想起这个当年宿敌的笑话,他也一扫刚才的不开心,乐得鼻涕都要流了出来。

“老张这个家伙苏州被那些文人们给包围了,最后只能坐守孤城,可惜了,也算一代豪杰,如果他当年真跟陈友谅联手打我们,我们那有今天能坐在这里......”

“说起这个,我得感谢老李啊!当年,你给我起的这个朱元璋,名字就很好,也没坑咱。”

---

“陛下开心就好.....”

“其实臣想说的是,天下无不亡之国。”

“每个朝代建立之初都在拼命改正上一个朝代的错误,但是最后却因为另一个原因灭亡了。宗室制度可以改革,但谁能保证不出别的问题,所以有什么问题,还是交给子孙后代解决吧!”

李善长难道讲了一句掏心窝子的话,这令老朱突然一下子非常感动,感觉自己真是对不起这个老伙计。

“虽然老李说得对,但我这个做太祖的不能将什么问题都给你们留着....”

“我也想一想,趁着我说的话就是未来的祖制,早日改正过来,还来得及。”

“免得让你们子孙后代无所是从....”

说话间,老朱向着晋王朱棡看了一眼。

他突然想起来了,天幕上讲朱棡子孙很多,看来这家伙弄不好,又是一个中山靖王刘胜,就不知道大明灭亡之后,他有没有子孙有刘备那两下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