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京——御极宫。
“师兄,这别的事情朕都可以顺着佑安师侄的心意去安排。”
“但他和「昭阳」的事情,朕可就不好办了。”
“你也知道——「昭阳」那孩子早已与雍国太子定下了婚约。”
“这事肯定变不了。”
“虽然朕也看雍国不爽,但现在我们还不是和对方撕破脸的时候。”
“陛下说的是——自然是国之大事重要!”
“有时间我再好好跟佑安说说。”
“我也是没想到佑安这孩子还是一个“情种”。”
“只一眼就“陷”进去了。”
“这事吧,也怪我——那天路过望阙楼的时候我一眼就认出了女扮男装的「昭阳公主」。”
“我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肯定又是偷偷跑出宫的。”
“就随口告诉了佑安,给他指了指。”
“谁知道就那么远远的一眼,还看出事来了...............”
景盛帝看着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沈立言,笑了笑:“师兄,咱们师兄弟之间就别整这一套了,谁还不知道谁................”
“行了,佑安师侄的婚事朕也不强求了。”
“强扭的瓜不甜.............”
“顺其自然吧。”
“陛下,臣可没那个意思...............”
在这事上,沈立言也不客气,随即便来了个借坡下驴:“不过,顺其自然也好。”
“那就依陛下所言,也省的陛下为佑安那孩子破例坏了规矩。”
“毕竟,开了这个口子终归对陛下的圣明不好.................”
“等回头有时间,臣就好好跟佑安做做工作,让他断了对「昭阳公主」的念想................”
“不用回头了,师兄很快就可以好好给佑安师侄在京师谈谈心了。”
说着,景盛帝随即走到御案前拿出了一份奏折,很是随意的就递给了沈立言。
“看看吧,已经有人为佑安师侄请功了。”
“陛下,这..........”
沈立言迟疑的接过了景盛帝递过来的奏折,并没有立即打开。
“朕不是说了吗——咱们师兄弟之间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没那么多条条框框。”
“朕让你看你就看——这是韩林亲自上的折子。”
“韩林亲自为吾儿请功?”
沈立言闻言倒是有些意外,随即翻开了手中的奏折——
臣韩林谨奏:
锦衣卫江南省卫司副千户察纠官沈佑安,簪缨世胄,忠君爱国。
近岁督理江南刑狱,剿「九幽门」余孽、查办毒枭屡破奇案,功绩显着。
臣观沈佑安英锐果敢,然锋芒过露。
今江南文武官吏皆为其命是从,恐非少年骤贵者宜久持。
臣伏请陛下特颁殊恩,擢升其为千户,充锦衣卫镇抚司佥书行走。
如此则彰酬功之典,亦可收虎兕于柙,俾得在京阙重地沐化圣训...............
“韩林的这道折子倒是很具代表性。”
“近来,朝中关于佑安师侄的传言大有愈演愈烈的势头。”
景盛帝故意将韩林的这道奏折让沈立言过目,然后言道:“不过,他们有一句话倒是说的很对。”
“佑安师侄立下了这么多功劳,也是时候再升一升了。”
“师兄,你说呢?”
“陛下,您是知道的。”
“臣向来只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对于朝堂上的其他事情,臣从来不多过问。”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沈家不敢居功。”
“一切全凭圣裁!”
“好,正所谓举贤不避亲,有功就要赏。”
景盛帝笑了笑:“以佑安师侄立下的这些功劳,早就该升千户了。”
“虽然朕对于朝堂上的那些风言风语是一点也没往心里去。”
“但为了堵住悠悠众口少让他们嚼舌头根子。”
“韩林所请倒不失为一个两全之策——将佑安师侄调回京师,安排个千户的差事倒也合适。”
“陛下英明!”
沈立言随即对此表示没有任何意见:“继续让佑安留在江南省卫司只会徒增流言蜚语。”
“将佑安调回京师也好,也省的那些别有用心之人整日编造些诬蔑之言!”
“这事咱们师兄弟想一块去了。”
景盛帝笑了笑:“千户肯定得升,京师肯定得回。”
“不过,韩林奏折里提到的「镇抚司佥书行走」不过是锦衣卫一虚职而已。”
“虽有千户品级但无任何实权。”
“佑安师侄是个干事的,要真是给他安排个虚职让他在京师点卯偷闲也不合适。”
“所以,像「镇抚司佥书行走」这种虚职还是算了吧。”
“不管怎么说,朕也得给佑安师侄安排个有事做的差事才行。”
“这样吧——回头我让谢劲看看锦衣卫千户一级里实职位置哪里有缺。”
“高低得给佑安师侄安排个有事做的位置。”
“臣代犬子谢陛下隆恩..............”
沈立言随即行礼谢恩。
“师兄,你说佑安师侄不会埋怨朕这个师叔吧?”
景盛帝虚扶一把亲自将沈立言扶起,紧接着话锋一转:“朕可是听说.............”
“佑安师侄在江南省卫司那边干的很舒服。”
“现在朕一道旨意把他调回来,佑安师侄不会多想吧?”
“陛下说笑了——身为人臣,奉旨行事乃是臣子的本分。”
“佑安这孩子虽然行事有些乖张,但在君臣之事上绝对不会含糊。”
沈立言沉声道:“就算韩林不上这道折子,臣也正想着挑个时间跟陛下求个旨。”
“让陛下将佑安调回来。”
“陛下也知道——现在外面很多人都想拿吾儿的人头去换取天价“暗花”。”
“把他调回京师,臣也能放心护着他................”
“佑安他娘从凤州老家也是来了很多封信,想要把佑安调回京师让臣看着他点。”
“要不是老太太那边离不开人,嫣然师妹就直接来京师亲自求旨了................”
“既如此,朕也就放心 了。”
“师兄是知道的——朕最看重的还是咱们师兄弟之间的情谊。”
“生怕你们因为佑安师侄的事情误会了朕。”
景盛帝随即面带关切地问道:“对了,老太太的身体还没有好转吗?”
“回头朕让宫里送些大补之物去凤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