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后:我带寡嫂上山打猎奔小康 > 第204章 你怎么知道姐姐最近火气很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4章 你怎么知道姐姐最近火气很大

众人算是开了眼,从来没见过有商有量的看事儿。

前头的两层小楼、后方的三间大瓦房,把盐碱地占的死死的,没有一丝浪费。

只有张建国知道,这地儿日后是香饽饽,房子越大越好。

“行啦,既然如此,那明天就正式开工,今天咱就先准备准备。柱子哥,那麻烦你帮忙起个小窝棚,搭个灶台,搞个吃饭歇脚的地儿。”

“行嘞,半天功夫足够。”

此时五大三粗的胡大劲也没闲着,抓了一把白灰就把小楼的地基画出来,第二天准备直接开工。

第二天一大早,张建国便赶着驴车,拉着锅碗瓢盆和大米肉菜赶到盐碱地。

“烟烟,你支口锅烧水,让瓦匠和小工随时有水喝,中午我请一水娘来帮忙做饭。”

“不用,就是十几个人的饭菜我能对付。”

“那哪行?你就帮忙打个下手。烟烟,你记住,你的手只适合涂雪花膏,其他一律都不合适!”

柳烟娇羞的低下头,轻轻捶了一拳张建国。

“嗯,你是当家的,听你的。”

早上八点,刘金柱和胡大劲以及胡山河等人到齐。

张建国一人塞了一包烟、一把糖,然后便点了鞭炮,忙活起来。

先干三间大瓦房,再干两层小楼。

毕竟大瓦房是自己住,早点搞起来散味。

两层小楼给客人吃饭,一人吸一点,问题不大。

“建国,你租旁边的三亩机动地,村民大会已经同意,我把合同给你带来。”

王长贵说完就拿出两份盖了章的合同。

“二十年租约,一年一百元!”

“行嘞!”

张建国麻利的签了字,又掏出一百元递过去。

他打算把这块盐碱地铺上石子,改成停车场,来吃饭的免费,不吃饭的收费。

“建国,这地儿你就交给我,你先忙你的去。不然你在这杵着,我还真不好意思发号施令。”

“行吧,正好我也准备去通知通知花姐他们开工的事儿。”

“嗯啊!”

张建国说完就把马鹿交给王一水,让它在工地帮忙,而自己骑上自行车,直奔公社。

“你好,你们李福花主任呢?”

“在办公室呢。”

张建国拿着一个布袋,蹑手蹑脚的准备推开办公室门。

结果听见花姐一阵为难而焦急的声音。

“主任,我在这个红星公社干了十几年,突然调到林场不合适吧?我虽然没家没口,但在公社也待习惯了……”

“主任,主任有没有缓和的余地?”

“啊?非得这么样吧?行吧,我考虑考虑……”

听见花姐挂完电话,张建国便推门进去。

“建国弟弟,你咋来啦?”

张建国反手门锁上,把一脸愁容的花姐搂进怀里。

“给你送茄子黄瓜。”

“弟弟,你坏坏啊,你怎么知道姐姐最近火气很大……”

张建国一低头,身子软的跟面条一样的花姐面露春光。

“我真的是送茄子黄瓜……”

他把随身的布袋往办公桌上一扔,砰砰作响,一根根带刺的黄瓜和圆润的茄子滚出来。

“我喜欢这一根……”

“唔……”

一个小时后,张建国这才问道:

“花姐,刚刚电话里说啥呢?你要被调到林场?”

“嗯,县供销社主任说独山林场的老主任退休给我升半级,去那上班。”

独山林场虽然是国营单位,但是天高路远,而且面对的客人都是领工资的工人,脾气都很冲。

最重要的是独山林场的供销社虽然行政级别跟红星公社一致,实际上就三四名职工而已,而且没有副主任。

就一个主任带两个职工干。

“要是不去的话会怎么样?”

面带红晕的花姐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

“要是不去的话可能会被通报批评,来年说不定会因为不服从派遣被调职。”

“有没有可能是被上头针对?”

花姐摇了摇头。

“应该不会,我打听过了,之所以拿我当软柿子,就是因为我资历最浅。”

“是不是还有什么路子?”

“嗯,有倒是有,就是难度太大,基本上等于零。”

“你说看看。”

“红星公社工商所的所长不是暂缺吗?最近正在县里决定从适龄干部中选任,我正好也符合条件。”

“有考核?”

“对,最近省里在搞春季大生产,谁要是能贡献的生产总值多,谁就能在考核中占优势。但是咱们红星公社的规模不大,创收的机会不多。”

“任何创收都行?比如收山货、卖瓜果蔬菜啥的?”

“嗯啊,只要在县工商局挂个号,考核期一个月。”

张建国略微思考,空间里的蔬菜产量高、质量好,一天创收个几十元应该不是问题。

要是还上不去,那就暂时先不给赵老三供货,先紧着花姐这边。

“花姐,你看我的黄瓜和茄子怎么样?尝尝?”

“讨厌,刚刚不是夸你了吗?”

“哎呀,你想哪去了,我说的是正经黄瓜!”

张建国说完就把黄瓜用袖子一撸,塞到花姐的嘴里。

“唔~”

一股清香弥漫开来,胃口小的跟鸟一样的花姐三下五除二吃的干干净净。

“真好吃,从哪整的?”

“嗯,这是秘密,反正不是粪水浇出来的!”

“呸,真恶心。”

“花姐,你把这些蔬菜拿去挂个号,说是找到一个专门搞蔬菜种植的南方大老板,专门提供高端蔬菜。不贵,是正常价格的十倍而已。”

花姐惊掉下巴,捂着嘴说道:

“十倍?十倍还不贵吗!咱们新城有人能出得起这个价钱不?”

“能啊,必须能啊。你别看咱们小老百姓刚刚解决温饱,但还有不少有人有钱人呢!让他们花几元钱买蔬菜,不痛不痒。”

张建国没指望用空间内的那点蔬菜打败各路神仙。

而是想让工商局和县里看到一个希望,如果高端蔬菜能在新城落地,那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带动整个新城的经济发展。

这个饼大的令人发指。

而至于之后能不能落地,这可不关张建国的事儿,也不关花姐的事儿。

那是人南方大老板的事儿。

“那行,那你取个名字吧?就说我在你那拿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