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纪凌云仰着头,脖子都酸了,感觉等了好久好久,足有一辈子那么长。

心里更像打翻了十五只水桶,七上八下的。

他忍无可忍,正想要开口喊宋小丫,却见头顶的树丛猛地一阵摇晃。

纪凌云吓了一跳,赶紧伸出双手。

要是宋小丫掉下来,就算拼了命也要接住她。

虽然他知道自己这样接人,非但帮不了宋小丫,搞不好还会一起受伤。

可眼下也顾不了那么多,除了这么做,他想不到别的法子了。

好在宋小丫并没有如他所担心地摔下来,又是一阵树枝摇动后,一个小小的人影慢慢从树叶间探了出来。

是宋小丫!

她没有掉下来!

纪凌云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一些,仍全神贯注地盯着她。

宋小丫顺着树枝往下滑,动作比上去时麻利多了,也快得多。

纪凌云丝毫不敢放松。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宋小丫,直到宋小丫滑到离地两人高的地方,纪凌云才长舒了一口气。

安全了!

这个高度,就算掉下来,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大碍。

这时他才发现,自己后背的衣裳都湿透了,手心里也全是汗。

纪凌云刚抬起手臂,想要擦擦额头上的汗,却见宋小丫两手一松,直接往下蹦。

吓得纪凌云忙冲过去,一把接住她。

“小心!”

纪凌云紧张地叫了一声,双手稳稳地扶住了宋小丫的腰身。

入手的触感柔软而温暖,这突如其来的亲密接触让纪凌云的脸瞬间涨得通红。

他慌忙缩回手,不自然地别过脸去。

宋小丫浑然不觉他的异样,落在地上后,轻松地笑道:“我没事。”

说着,从腰间取下一个装得鼓鼓囊囊的小布袋打开。

“纪大哥,幻心藤的花真和你说的一样,长得跟桂花差不多,我一整簇揪了下来。“

纪凌云探头过去看,布袋里全是一簇簇的淡绿色小花,果然和他在医书上看到的记载一样。

”不错,正是幻心藤,得快收起来。“

他从背筐里拿出一个陶罐,陶罐里有一个褐色的皮袋。

”这是猪皮做的袋子,比布袋更能隔绝香气。“

宋小丫依言将布袋放入皮袋,再小心地放进陶罐。

纪凌云随即盖上陶罐的盖子,又从背筐里取出一个用油纸包着的块状物和一段麻绳。

”这是蜂蜡,封住罐口,可以防止香气外泄。“

纪凌云蹲下身子,从腰间取出火折子,轻轻一吹,火折子瞬间燃起微弱的火光。

他将蜂蜡靠近火苗,耐心地等待它融化。

蜂蜡在火光的炙烤下,逐渐变得柔软。

纪凌云用手指捏起融化的蜂蜡,小心翼翼地涂抹在陶罐的罐口处,确保每一个缝隙都被严严实实地覆盖。

接着又拿起麻绳,将它的一端紧紧缠绕在罐口的边缘。

麻绳在他手中灵活转动,一圈又一圈。

他一边缠绕,一边用手指轻轻按压,让麻绳与蜂蜡紧密结合。

最后,他将麻绳的两端打了一个结实的结,确保它不会轻易松动。

”好了。“

纪凌云轻轻晃了晃陶罐,将它重新放回背筐。

“我们回去吧。”他站起身对宋小丫道。

“回去了?那边还有两棵树没上去呢!”

宋小丫指着远处更高的两棵青岩木,满脸不舍。

好不容易找到幻心藤,怎么能只摘这一株的花就走?

“这些已经足够了。”纪凌云解释道,“幻心藤不好保存,我只有这一个皮袋和陶罐能用。如果就这么装下山,容易被人发现。”

他其实更担心宋小丫的安全,那两棵树更高更粗壮,万一出点事,后果不堪设想。

见宋小丫还有点恋恋不舍,纪凌云想了想又道,“幻心藤的花被摘了,得十年才能再长出来。那两棵就留着吧,如果明年还需要,我们再来摘。”

宋小丫狐疑地看着他。之前怎么没听他说过?

哪有花被摘了十年才长出来的道理?

然而纪凌云一脸笃定,宋小丫也便释然了。

他肯定不会骗自己,或许这幻心藤真的如此奇特呢?

两人收拾好东西,便打算往回走。

有了纪凌云的罗盘指路,又没有花香迷惑心智,两人更能看清方向,一路很顺利地走出了青岩木林。

宋小丫想到娘亲的病有治愈的希望,很高兴,一路都在叽叽喳喳说着在树上看到的景象,纪凌云含笑听着,时不时问上一两句。

出了林子,两人又绕去山壁前收了银鱼,便准备回家了。

宋小丫的空间里已经存了有几十条银鱼,明天她还打算去永安县找铺子,就没有再下鱼笼。

最后,她回头望了望迷魂谷,心中默默道别。

这片山谷,不仅让她得到了银鱼,还意外发现了幻心藤,土豆,得到了空间,又收获了财富。

可以说这里是她改变命运的起点。

以后搬去永安县,估计再没有机会来了。

不过没关系,新的地方,新的开始,新的挑战,新的生活,想想都让人激动!

纪凌云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对宋小丫道:“明天你要去县城吗?我和你一起去吧。”

“不用不用,我自己去。你忙你的。”

“没事,我正好想去县城买点药材,这幻心藤要制成药剂,还需两味药。”

这样啊……

“那行,我们一起去,有个伴。”

宋小丫爽快地答应下来。

…………

下午四点过的时候,吴子安果然又来了宋家村。

虽然宋小丫跟他说过,以后关于竹叶盘的事都找云婶子,可吴子安还是先来了宋小丫家。

宋小丫马上叫小山去通知云婶子,顺便让大家把竹叶盘交过来。

吴子安骑着马进村,大家早注意到了,小山还没有出门,云婶子就带着大家把货交了过来。

这一次的成品比之前做出来的成品质量更好,样式更好看。

宋小丫虽说只找了这十个人做竹叶盘,可她们回家以后,为了能准时交出符合吴子安要求的货品,把全家人都发动起来一块制作。

手巧的就跟着一块编,不会编的就去采竹叶,帮着整理挑选。

一个没编好,立刻淘汰重新编。

反正宋家村的竹叶多的是,随便摘。

随着编织越来越多,技术就越来越熟练。

每个竹盘甚至还根据个人喜好,利用竹叶的颜色深浅编出了别致的图案。

吴子安特别满意。

“我全要了。”

吴子安吩咐小厮把竹叶盘收起来,又订了下一笔单子。

“三天后,我再来收一千个,如果需要更多,我提前跟你们说。”

大家正数着铜钱,听到这话,立刻欢喜地往家赶。

又有新单子,得赶快回家做起来。

等众人散去,吴子安对宋小丫道:“宋姑娘,我还想在你这订一百斤黄金脆,放在我们家的点心铺售卖。”

宋小丫遗憾地道:“吴少爷,我不打算做黄金脆了。”

“为什么?怎么不做了?”

吴子安的声音一下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