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因此,微臣建议,把两广、福建、江浙一带的民间船只生产作坊,由工部统一调度。”

“然后派遣精干的造船师傅,指导当地造船作坊制造战舰。”

“这样下来,只需要四个月就可以完成舰队的建造。”

朱元璋听到工部尚书薛祥的话,眉头顿时皱成了一个 “川” 字,陷入了沉思。

最后,他重重地叹息一声,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与决断:

“军国大事耽误不得,分散建造也可以。”

“那就用六百里加急,告诉当地官府,民间的这些造船厂暂时由工部收编。”

“必须保障大明的舰队如期完成,不过,朝廷该给的银子要给到位。”

“要是让咱发现,有人在这事情上贪墨地方工匠的工钱,就自己抹脖子吧。”

就这样,原本一年的生产周期,被工部尚书薛祥凭借着非凡的智慧和果敢的决策;

直接提前到四个月内完成。

所有人都沉浸在即将奔赴倭国获取金山银山的美梦中,丝毫没有意识到;

这样的决策,可能会导致造船技术泄露的严重问题。

包括朱元璋,这位站在大明权力巅峰的王者,此刻也满心都是倭国那令人垂涎欲滴的金山、银山 。

然而,朱雄英却是知晓这背后隐藏的问题,可他选择了沉默。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心中有着更为宏大的蓝图。

因为把诸王和一干骄兵悍将弄到海外去,大明必然提前踏入大航海时代。

他深知,凭借着工部封存的六座造船厂,想要造出足够远渡重洋的舰船,实在是杯水车薪。

那些陈旧落后的造船技术,必须让沿海一带的百姓掌握,才能迎来革新。

大明需要的是一场对宝钞制度的改革,用这种方式收割财富就已足够。

同时,重开市舶司,对回到大明的船队征收税收,如此,大明方能真正走向富强之路。

他心中暗自思忖,自己今年才九岁,若能拉着大明这架战车奔腾五十年。

搞不好,飞机、坦克这些神器都能再次现世。

还有那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壮举,也定要努力实现。

他对未来技术的发展路径了然于心,坚信带着大明发展五十年,或许真的能跨越数次工业革命。

不过,这一切都还只是未来的憧憬,当下,还是先把眼前的事情办好才是关键。

就这样,这场充满戏剧性的分赃大会落下了帷幕。

朱元璋最后目光如炬,看向鸿胪寺卿方子深,沉声说道:

“方子深,朝廷的安排你都看在眼里了,你下朝就去找那几个矮矬子聊聊去吧。”

“既然咱们大明准备拿下倭国,这几个矮矬子就交给你了。”

鸿胪寺卿方子深连忙上前,恭敬地说道:

“启奏陛下,微臣一定干好这个差事,不过里面可能牵扯到撰写国书。”

“恐怕,还需要陛下审阅。”

朱元璋听到这话,脸色瞬间一黑说道:

“咱说了,你自己安排,还需要咱说的更清楚一点吗?”

方子深听到朱元璋的训斥,心中一颤,连忙应道:“不用了,不用了。”

他暗自想着,区区几个倭寇,还不是手到擒来,轻松就能拿捏。

就这样,百官散朝之后,鸿胪寺卿方子深意气风发地来到了鸿胪寺。

他径直走进正堂,提笔一挥,写下一封国书。

写完后,他看着手下的衙役,语气威严地说道:

“安排倭国使者井上三郎一干人等来鸿胪寺正堂,本官要接见他们。”

当倭国使者井上三郎得到鸿胪寺的消息后,兴奋得手舞足蹈。

这次大明的态度真的是一反常态,自己的使团进京以后,一行人在驿馆待了四个月都无人问津。

想到这里,井上三郎忍不住骂骂咧咧起来,那模样像极了一只被惹恼的猴子:

“都怪北朝的足利义满,他是不是脑子进水了,怎么能擅杀大明的使者。”

“这下好了,以前我们来到大明,送价值五万两银子的朝贡,他们能给我们二三十万两银子的回礼。”

“现在别说回礼了,不被揍一顿都是烧高香了。”

“我们真是太冤枉了。”

渡边一郎也是满脸苦涩,声音中带着无奈:

“长庆天皇大人让我们出使大明,化解这份恩怨,没想到他们晾我们四个月。”

“我们别说见到大明的皇帝了,连他们鸿胪寺的高级官员都没有见到。”

“北朝的足利义满就是一个坑货,我们南朝一定要一统东瀛。”

“不能再让他们胡作非为了。”

井上三郎却是深吸一口气,冷静地说道:

“那是天皇大人和诸位将军的事情,我们还是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吧,先去见见大明的鸿胪寺卿吧。”

半个时辰之后。

井上三郎一群人来到了鸿胪寺的正殿之中,他们整理了一下衣衫,向鸿胪寺卿方子深施礼道:

“见过大人,你们大明此次接待我们东瀛使者,好生无礼。”

“把我们放到驿馆四个月不闻不问,哪有一丝天朝上国的风范。”

然而,鸿胪寺卿方子深一点也不惯着他们,脸色一沉,像一块冰冷的石头:

“什么东瀛,不就是倭国吗?”

“你们倭国现在知道我们大明是天朝上国了,既然知道,你们怎么敢杀害我们的使臣的。”

“不怕我们大明的天兵降临,彻底剿灭倭国吗?”

井上三郎看到鸿胪寺卿方子深发火,吓得一哆嗦,连忙解释道:

“大人有所不知,如今我们东瀛进入了战国时代,几百个大名相互征战。”

“连朝廷都分成了北朝和南朝。”

“大明派出的使者,是在北朝足利义满将军的领地被杀的。”

“这事情和我们南朝毫无关系啊,还请大明皇帝明察。”

鸿胪寺卿方子深听到这井上三郎这么说,却是一脸淡定,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既然,我们大明的使者是去了北朝,那是不是说,你们北朝的那个光严天皇才是正统。”

“你们,是乱臣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