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甄府就没那么和平了。
甄家失去了明面上的莞太妃和十一阿哥,甄玉珂和金池长老私下里想要接触十一阿哥也没能成功........
甄家虽然失去了明面上皇子外祖家的身份,但是甄远道好歹混了个侯爵,心里也是舒服的。
何况,他的女婿卫太医很会站队,如今又蹭上了当今太后的大船,已经是太医院第一人了。
只有甄玉环不高兴,这么多年过去了,温太医还是个普通太医,平日里还要受到徒弟的照拂。
偏偏温太医毫无上进心,每日除了钻研医术,就是回家陪甄玉环和孩子们。
甄玉环看着隔壁的甄玉珠每日都打扮得精致富贵,出门更是丫鬟婆子一大堆,前呼后拥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偏偏甄玉珠夫妇对他们两口子还是一如既往的好,有什么好东西也经常送过来。
这让从小就心高气傲的甄玉环心里更憋屈了........
好在莞太妃还经常会接济她,但是玉娆也快出嫁了,莞太妃也逐渐顾不上甄玉环了。
甄玉娆也被改成了冯佳·玉娆,被封为了多罗格格。
莞太妃和太后为她寻的夫君是惠太妃的幼弟沈清远。
同为公主伴读的多罗格格富察·琅嬅也和皇后钮祜禄氏的弟弟成了亲。
太后处理完了许多事儿,就给乌龟仙人修了个殿宇。
从此,乌龟仙人有求必应的美名传遍京城。
弘宴对此若有所思,在从太后那儿了解了金池长老和静白从前的所作所为后,决定开发这俩人的新用途。
于是,弘宴把甄玉珂和金池长老都召进宫来,对着二人先是以小十一的性命作为引子,威逼利诱了一番,后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让二人答应替自己办事儿.......
弘宴倒也不吝啬,答应二人每募集回来一大笔钱,便给二人各做一件珍宝袈裟。
于是,才刚蓄了几年发的甄玉珂便剃了头,回归老本行,又成为了甘露寺的静白师太。
二人一路高调地来到了江南,无他,全因江南富户多。
二人沿路都在推广乌龟仙人的妙处,再加上二人名头响、气度不凡(出自皇家寺院),时常更换珍宝袈裟,竟引得不少达官贵人争相邀请他们到府上做客,为府上祈福消灾。
二人也不客气,有求必应,只是收费堪称天价。
果然不出弘宴所料,那些盐商、皇商世家,让他们平日里捐些赈灾银子和纳税都是推三阻四,如今换个名头倒是争先恐后地自愿花费天价。
果然,贪心不足蛇吞象。
这些贪官奸商永远只会愿意为了自己的欲望买单。
他们拜的哪里是神佛,明明都是自己心里的欲望.......
好在静白师太和金池长老收获颇丰,名气也越来越响。
弘宴看着越来越满的国库,十分欣慰........
赈灾和整顿慈幼局的银子都有了,终于可以大展身手了。
就这样,弘宴统治期间确实是海清河晏,百姓富足,四海升平。
太后也满意地抱着她的大乌龟仙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