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橘想着自己两次中风,皇后都悉心照料、并没有让宫里乱起来,更没有浑水摸鱼推弘历上位。
皇后果然倾心于自己,对自己一片痴心,连母族都不顾了。
好在皇后并不喜欢弘历,那让皇后塞个乌拉那拉氏的贵女到弘昼府上也无妨.......
于是胖橘趁着皇后来侍疾的时候说道:“皇后,朕想着乌拉那拉氏还是送个女儿到弘昼府上吧,先以庶福晋之位入府。日后若是弘昼登基,一个妃位也是当得的。”
宜修懒得去想胖橘是否是在试探,只能故意叹了口气说道:“此事不急,乌拉那拉氏族中如今并没有年龄合适的女儿,再等等吧。”
胖橘见宜修的表情似乎有些低落,原来是没有年龄合适的女儿。
“无妨,朕既然答应你了,一定会做到,过几年年龄合适了再送入府。”
“朕与你多年夫妻,经历了许多,朕最信任你。”
宜修身上开始起鸡皮疙瘩了,这老登今日是怎么了,跟吃错了药似的,这么肉麻.......
看来还是要早点送他归西,否则还要恶心自己好久。
反正现在淑慎的位置已经坐稳了,遗诏也写了,大局已定。
“皇上能这么信任臣妾,臣妾死而无憾。”
宜修回到景仁宫后,和妃却是和淑慎一起来请安了。
之前淑慎就跟宜修说过,和妃有意示好,宜修对此是知晓的。
今日二人一起来,应该是已经商议好什么事儿了。
后宫智力天花板的三人,就这么在景仁宫聚齐了。
果然,淑慎笑得温温柔柔的开口了。
“皇额娘,儿臣的弟弟常寿自从成为王爷的伴读后,便时常跟着入宫。竟然就被和妃娘娘给看中了.......”
“常寿如今刚满十四岁,儿臣都觉得还是个孩子呢。”
和妃亦是在一旁笑着说道:“不怕皇后娘娘笑话,哪里就是臣妾看中的呢,都是温宜自己相中的。”
“但她小姑娘家,哪里好意思开口,当然是由臣妾这个做额娘的开口了。”
宜修一听,这门亲事确实合适。
破落户福晋的亲弟弟,配破落户和妃的女儿,亲上加亲,刚刚好。
还不是那么的引人注目,两个都是聪明人。
“温宜今年刚满十二岁(这一卷的设定),你们这是想要本宫去向皇上请旨,为你们赐婚吗?”
“那等太后的孝期过了,淑和公主的婚事定了,本宫便去为温宜和常寿请旨赐婚.......”
话音刚落,淑慎与和妃都使了个眼色,珍儿和音袖都退了出去。
宜修身边的剪秋也退到殿外,关好了殿门。
和妃再无顾忌,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皇后娘娘,臣妾只有温宜这一个命根子,臣妾毕生所愿,便是温宜能过得一生顺遂。”
“臣妾就是拼上性命,也不愿让温宜去和亲,只想让她留在京城。”
“求皇后娘娘成全,臣妾愿为娘娘效犬马之劳。”
和妃说完,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宜修的神色,心中更是庆幸自己押对了宝。
“臣妾更希望这道赐婚,是由娘娘以太后懿旨的形式颁发的.......”
宜修微微地眯了眯眼,这聪明人就是有意思,看来她是早就看出来弘昼会是下一代皇帝。
“起来吧,都是当额娘的人了,也不怕地上凉,伤了膝盖。”
淑慎立马搀扶着和妃起身,“和娘娘,您慢些。”
宜修看着和妃,挑眉问道:“说说你的想法。”
和妃立马会意,“皇上的身子不好,中风两次,已然是阖宫皆知。”
“若是皇上再受些刺激,经受不住刺激,再次中风,只怕是无力回天.......”
“皇上驾崩后,新帝登基,子女们都要守孝三年。到了出孝期的时候,温宜也就十六岁左右,正是出嫁的好年纪。”
“淑和公主已经十五岁了,欣嫔又一直不得宠,只怕皇上会让淑和公主与科尔沁和亲。”
“因此,臣妾必须要为温宜打算。”
“若是想着靠皇上,还是不如靠皇后娘娘来得实在。”
“毕竟,臣妾家道中落,对皇上来说,是无用之人。但是对皇后娘娘,臣妾愿为马前卒。”
淑慎和宜修不由得同时感叹,“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
和妃继续说道:“皇上若是在二位侧福晋入福郡王府上之前驾崩,二位侧福晋便也要等到三年孝期过后再入宫,这点对福晋来说肯定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