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声打断了交谈,两人不约而同的从桌旁跃起,冲出军官餐厅。缅俞华看到担任迂回任务的支队已经与奥斯曼人的船只交上火了,但让缅俞华惊讶的是,兰芳社的战舰几乎一炮未发,开火的都是敌人。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开火干挨打?支队的指挥官疯了吗?”
“别担心,你看看两边的距离,还有至少六十个船身呢!(海上通常喜欢用本船的长度作为距离单位,这里大概有1公里多。)”船长笑道:“奥斯曼人的炮手这是在给自己壮胆,这个距离根本打不中什么,等到双方的距离缩短到三十个船身,你就知道我们人的厉害了!”
正如船长所说的那样,奥斯曼人的绝大部分炮弹都从目标的头顶或两侧飞过去了,除了溅起满天的水花之外什么都没有打中,而兰芳社的迂回支队保持航向,抢占了”t”字头——即以己方侧舷面朝敌人的船首方向——在海战中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己方火力。当双方的距离缩短到兰芳社海战条令中允许开火时,位于支队最前的第一条单桅纵帆船开始齐射,紧接着是第二条、第三条。奥斯曼人的第一条船四周顿时升起了一根根水柱,但奥斯曼人还在坚持,他们的桨手在飞速划桨,身披披甲,手持搭钩和弯刀的水兵们站在前甲板上,希图靠近之后打接舷战。但很快一发二十四磅的实心弹就击中了最前面那条帆桨船的侧舷,留下一个大窟窿,海水顿时涌入,船速顿时慢了下来。
“干得漂亮!”船长狠狠的拍打了下栏杆:“看到没有,这种帆桨船是最不顶用的,为了让那些长桨可以伸出来,侧舷板必须留下许多孔洞,根本挡不住大炮的轰击!而且火炮只能放在上层甲板,为了保证射击时不因为后座力翻船,所以也无法安装大一点的炮!”
仿佛是为了印证船长的话语,奥斯曼人的第一条帆桨船接二连三的中了几发炮弹,在左侧撕开了一条长长的口子,原先整齐划动的长桨已经完全停了下来,整条船打横过来,开始缓慢的下沉,甲板上的水手们纷纷跳入海中,其后的几条桨帆船不得不降低航速,转向以免撞上前面的友军,这反而让他们成为了迂回支队的活靶子,已经占据了有利位置的迂回支队的八条纵帆船一边保持距离,一边不断向奥斯曼人射击,奥斯曼人虽然也竭力还击,但他们的火炮大部分都是十八磅以下的(帆桨船靠近海面的位置要放桨手,只能把火炮安放在上层甲板,重心较高所以无法安放大口径重炮),即便有命中的,在这个距离也很难对兰芳社战船坚固的橡木侧板造成足够的杀伤。很快,奥斯曼人的巡逻船就纷纷调转船头,企图逃走,却被后面追上来的主力支队堵个正着。三十分钟后,七条奥斯曼人的帆桨船除了一条被击沉外,其余全部被俘获。
对于指挥官圣迭亚哥来说,这次遭遇战最大的战利品并不是这几条船,而是数百名桨手俘虏,按照当时的惯例,基督徒和奥斯曼人地中海舰队的桨手通常都是由异教徒奴隶承担的,换句话说,这些帆桨船上的桨手几乎都是被奥斯曼人从海上或者沿海村落掳掠来的意大利人,从这些俘虏口中圣迭亚哥得知在伊兹密尔港内还有二十二条帆桨船,这批船是刚刚执行完对黎巴嫩叛军一次袭击任务后返回母港的。
在确认情报无误后,圣迭亚哥立刻决定发动一次突袭,乘着奥斯曼人还没有完全觉察到己方的意图,就将其消灭在港口中。
秋天是一年中伊兹密尔最美好的季节,从黑海吹来的凉风带走了白昼的暑热,城外的果园和橄榄林传来阵阵香气。虽然内战正在进行,但对于远离前线的伊兹密尔并没有什么影响,这里的居民依旧享受着惬意的和平和安宁,情侣们行走在海边,一边吹着海风,一边愉快的交谈,咖啡厅、餐馆坐满了客人,一切都如往常一样。
“尊敬的大人,前面就是入口水道了,您看,那就是守卫水道的了望哨!”
“嗯!”缅俞华皱起了眉头,他这个新手下阿拉伯语说的很糟糕,不但口音很重,而且还夹杂着不少热那亚单词,这在地中海地区的水手很常见,缅俞华好不容易才弄明白说的是什么。
“基里克,你带着你的人把炮台拿下来!”缅俞华竭力让自己语速慢一点,免得手下弄不明白:“如果成功,你们就可以重获自由,除此之外,每人还可以得到30个金杜卡特,你有100个!”
“是的,大人!”基里克是个热那亚水手,两年前被奥斯曼人俘虏,沦为划桨奴隶。几个小时前他亲眼目睹了这些陌生的东方人轻而易举的把奥斯曼人打的落花流水,他就明白了自己的命运已经操于这些人手中。自古以来海上都是丛林法则统治的世界,弱者服从强者,胜者压迫败者,都是不言而喻的法则。
几分钟后,基里克就带着四十个人分乘坐两条划桨船向岸边划去,按照他所说的,在岸边的岩缝间有一条小路可以爬到炮台上,那是他从同一条长凳上的老朋友——一个前走私贩子口中听到的。
此时天已经差不多全黑了,只剩下西边海平面上那一点玫瑰色的亮光,借助这点微弱的光线,缅俞华可以看到那两条划桨船消失在岸边的石缝中,他不禁担心起来——这些家伙会不会把自己出卖给奥斯曼人?转念一想又觉得可能性不大,毕竟这些人原本都是奥斯曼人的划桨奴隶,谁知道奥斯曼人会不会把他们重新拷回长凳上划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