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觉醒恋爱系统,我发动世界大战 > 第161章 平底宽舷明轮蒸汽船,划时代的产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1章 平底宽舷明轮蒸汽船,划时代的产物

杨奇伟早有预料,抬手邀请王尚喜坐下,微笑道:“先生请坐,有什么问题?”

王尚喜坦然坐在杨奇伟对面,双手搭在竹杖的手柄上。

他右手五指轻轻叩击左手手背,斟酌着说道:“教主给我伏虎门的信件中曾提到过一件事。”

“您有意在圣教疆域推广我伏虎门的修行之法。”

“只是信中并未详细交代此事,不知教主可否与老朽说说,您对于此事的安排?”

谈及此事,王尚喜眉头微皱,眼神中略显忧虑。

这些时日,他在圣教的大营逛了许多地方。

尤其是圣教接收流民的各处营地,更是几乎没有错过任何一处,接触了其中数以千计的流民。

这些天的接触,给王尚喜带来的震撼宛若天地初开,又似混沌散去,打开了一方新世界的大门。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评价圣教,以及杨奇伟。

王尚喜感觉,心若菩萨慈悲济世,神似天神护佑苍生,乃是最合适的描述。

从古至今,即便是翻阅神话传说,他都不曾见识过杨奇伟这般心善之人。

这让他极为震撼,也极为感动。

正如他对弟子们的教导,论天下英雄,无人能与杨教主相提并论。

但!

这正是王尚喜担心的地方!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心善是好事,但决不能是一个大势力的首领,否则将会是可怕的灾难。

他凝视杨奇伟,等待着那个答案。

杨奇伟思考着,目光自王尚喜忧虑的眼神扫过,右手拿起摆放在桌面上的茶碗,斟酌道:“未来,随着各地的建设逐步走到正轨,圣教将会逐步在掌控的所有疆域普及修行。”

“伏虎门的降龙伏虎功前期以桩功为主,很适合成为普及之法。”

王尚喜闻言,不仅没有欢喜之色,反而深深叹了口气。

他手中竹杖轻轻点了点地面,苦笑道:“圣教此举,老夫本不该拒绝。”

“我伏虎门的入门功法若是能传遍天下,实乃伏虎门求不来的荣幸。”

“天下任何宗门,都绝无法拒绝如此诱惑的提议。”

“但。”

王尚喜顿了顿,坚定地摇头道:“请教主恕罪,老夫实在难以答应。”

不等杨奇伟开口询问,王尚喜便解释了起来。

“教主心善,普及五年免费教育,已是古今从未有过的善举。”

“此举若成,教主之功绩,足以载入史册,流传千古,供万世传颂。”

“可修行之法,不似读书识字。”

“修行之道需要消耗大量的食物,以及各式各样的药材。虽说入门之法用不上珍贵的药材,但想要普及天下,所需要消耗的数量就太恐怖了。”

“纵然是将天下的药材都收集,也决然不够天下百姓全部修行所需,不,纵然是天下十分之一的百姓修行,也是决然不够的。”

“教主心善,老夫佩服,但此举无异于是将圣教逼上绝路。”

“还请教主三思啊。”

王尚喜苦口婆心,虽是拒绝了杨奇伟的提议,但言语间却也全是为了圣教的大局着想。

其诚意,其本心,无可挑剔。

只是!

杨奇伟靠在座椅上,放声大笑。

笑声爽朗,又带着几许自嘲。

这笑声,让王尚喜愣在那里,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

他愣了数秒,才皱眉问道:“可是小老儿哪里说错了?”

杨奇伟微微颔首,右手把玩着茶盏,斟酌道:“老先生以为,我普及教育乃是为了行善?”

“啊~~~”

王尚喜惊呼一声,更加茫然了。

他右手紧握竹杖,手指轻轻抚摸竹杖的手柄,心中掀起万千困惑。

只是想了半天,王尚喜还是没有想明白。

普及教育不是为了行善,还能是为了什么?

纵观天下,古今,何曾有人做过这样的善事?

王尚喜想不明白,真是完全想不明白。

但他很期待杨奇伟的解释。

王尚喜深吸了口气,微微垂首,恭敬道:“小老儿想不明白,教育给予天下孩童免费上学的机会,还为他们提供免费的膳食。”

“这不是行善,又是为了什么。”

杨奇伟微微摇头,神情变得严肃。

他思量着,从桌面上的文档中抽出一份文件夹。

封面上写着一行大字:平底宽舷明轮蒸汽船改良实验报告。

杨奇伟将手中的报告递给王尚喜,道:“老先生先看看这个。”

王尚喜虽是疑惑,但还是起身双手接过杨奇伟递过来的文件。

他翻开文件,认真观看。

刚开始,王尚喜还有些疑惑,弄不清楚平底宽舷明轮蒸汽船是什么东西。

但随着继续看下去,他的脸色渐渐发生了变化。

《火轮舟赋并序》—— 兼论与帆舟之优劣。

火轮舟形制。

一、尺度规模

舟长六丈二尺五寸,广一丈五尺六寸,深六尺二寸,底平如砥,首尾微翘,舱分三重:前载客,中置火机,后储货与薪。

全舟铁箍束木,外覆桐油浸板,可容货五百石,载员百许人,较寻常千料帆舟倍之。

二、动力之要。

腹心置 “火轮机”,号 “五十匹马力”。

炉以熟铁为釜,纳薪炭焚之,气蒸则活塞往复,驱双轮拨水。轮径三丈,叶裹铁皮,旋转如飞,昼夜耗炭百石。

与传统帆舟相比。

一、动力之殊。

帆舟:“借风行舟,顺则如箭,逆则搁滩,无风则止,全凭天意。”

火轮舟:“火炽则轮动,无论风之顺逆、天之晴雨,皆可行舟。逆水行舟,犹能以轮力破之,较帆舟逆水需千夫拉纤者,省力十之七八。”

二、速率之异。

帆舟:顺风时速三里,逆风则退,日均行不过四十里。

火轮舟:“空载时辰可行十六里,载重则十二里,虽逆风逆水,亦得八里,较帆舟快逾三倍,且速率恒稳,无忽快忽慢之虞。”

三、载重之胜。

帆舟:“千料船载重百石,已压舱难行,遇浪则倾。”

火轮舟:“底平舱宽,铁机镇中,载重五百石仍稳如平地,且舱内分隔水密,一舱进水,余舱不浸,较帆舟安全性胜之。”

四、操控之便。

帆舟:“调帆需百人,转舵必俟风势,浅滩暗礁,动辄搁底。”

火轮舟:“轮轴可控进退,舵轮轻转即变向,辅以铅锤测深绳,浅滩提前知会,虽窄河曲道,亦可徐行,非帆舟笨拙可比。”

火轮舟五胜论。

一胜在 “无时不可行”。

帆舟 “行止由天”,火轮舟 “行止由人”:酷暑寒冬,无分昼夜;顺风逆风,无问西东。

漕运之舟,向因冬风阻滞,半年停运,今火轮舟可全年通航,朝廷漕粮北运,省时过半,损耗十去其三。

二胜在 “无地不可往”。

帆舟畏浅滩、惧急流,火轮舟底平轮捷,吃水仅三尺,江南水网、运河浅段,皆可畅行。

昔帆舟难至之僻邑,今火轮舟可直抵其埠,商货流通,惠及万民。

三胜在 “无载不可胜”。

同等尺度,火轮舟载重三倍于帆舟,且重心低稳,不惧浪高。

昔运瓷器、丝绸,帆舟因载重轻、易颠簸,破损率常达两成,今火轮舟舱内分隔,铺垫棉絮,破损率降至三分,商客皆称便。

四胜在 “无人不可驭”。

帆舟调帆需熟手,非十年操舟不能任;火轮舟司炉、转舵皆有定法,工匠培训三月即可上岗。

昔漕船千艘,需纤夫十万,今火轮舟十艘,仅需百人,人力大省,运河沿岸无业之民,可转事他工,免生事端。

五胜在 “无机不可守”。

帆舟遇盗,唯赖人力抵御;火轮舟舱门铁铸,轮轴处设护栏,且行速快捷,遇贼可加速而逃。

昔运河盗匪横行,商舟不敢夜行,今火轮舟悬灯夜行,速率如飞,盗患渐弭。

总结。

火轮舟之胜,在其不藉风帆而火机自运,顺逆无阻、昼夜可行,速率三倍于帆舟而恒稳,载重倍之且舱密难覆。

底平轮捷,浅滩急流皆能往,操控灵活如臂使指,省却纤夫无数而安全性逾之。

更兼通漕运、利商货,破天然之限,开人力之智,实乃舟楫之变、国计之利。

看到这里,王尚喜面皮抽搐,已是惊得目瞪口呆。

虽尚不清楚火轮舟是何等模样,但以文件内的信息来分析,其综合数据远远胜过传统帆船。

且不说载重更多,仅仅是三倍的速度优势,便已经可以称之为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