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权臣祸国(十一)
农庄利用农闲的时候还在不停的开垦新地,听说后续要采取挂牌招标的方式承租。
小罗说过,农户的前五十亩地,合作社是不收租子的,只扣除朝廷的税收。
但五十亩以外的地,要收租金,大约是总收成的一成五。
绝对大多数农户都不想那么累,像贾二隔壁的那个老爷子,就只包了二十亩。
他一个人带个孙子,二十亩地足够养活他们两人。
贾二出门的时候把所有银子都带上了,这会子身上有将近五十两银子,用包袱背着,死沉死沉的。
他先去看了房子,英山县里的房子小破了一些,县城西侧靠码头的那边有条沿河的商业街,合作社新修的房子都在那边。
唯一的问题就是,那地方是个开阔的路口,没有城墙,贾二很担心再有流寇来怎么办。
“您还担心这个?”卖房子那个商会的小伙就笑话他,“看您的资料还是战斗英雄,如何能怕流寇?再来流寇,您还能再当一回英雄。”
贾二就嘿嘿笑,跟着少年选了一处僻静的院子。
铸铁的花式围栏,进去是敞亮的小花园,有个鱼池,独栋的两层小楼,一层是大堂、餐厅和三间房,二楼有两间卧室和储藏间。
小楼后面有个偏房,设计的是厕所,也连的有沼气,还有农庄里那种自来水,十分方便。
偏房侧面还留着块空地,年轻人介绍说,可以根据需要盖马棚、猪圈、狗舍啥的,总之就是预留给牲口用的空间,需要自己动手搭建。
贾二对这间房十分的满意,问了下价钱,要二十七两银子。
“现在买房的人越来越多,这边的房子涨的快,本来是要三十两的,而且还拿不到现房。不过,您是战斗英雄,有优先权,就这套院子打九折给您。”
“那俺不是还占了便宜?”
“哪能?是咱们占了您的便宜。若不是您和镖会的那些大叔大哥拼命,咱们的这些城外的房子哪有这么好卖?给您打折是应该的。”
这还搔到了贾二的痒处,他觉得特别有面子,于是就定下了这套房子。
“那就这了。”
“得嘞。您是要贷款还是结现?”
“结现吧。银子带来了。”
“哟,您可别给我,要去城里账房结算。”
“行,你带俺去。”
贾二赶着自家的马车,载着少年结了款,身上的银子一下少了一大半。
不过,他却感觉暖烘烘的,觉得自己又有根了。
有房,有田,他又有的是力气,好日子就在眼前。
贾二接着去了女会,这里有个业务就是代人说媒。
小罗和他说,等攒够了银子就去挂个号,填了表,回家等消息就行。
若是有姑娘愿意,女会的人就会通知他去见一见,双方都满意了,就可以过门。
好像很方便的样子。
接待他的是个很漂亮的姑娘。
四月天气转暖,这丫头穿的也花枝招展,露出白皙的脖颈,低头写字的时候,淡淡的绒毛在阳光下像细碎的金屑。
贾二有些拘谨,不敢同她对视。
那丫头倒是大方的很,将他的身份牌收去登记了,又递给他一张表格,主要是他有什么要求。
他才学了几天夜校,字还不会几个,于是红着脸,请姑娘帮忙。
“那个……能帮俺写下字吗?”
“行,您说。”
姑娘很干脆,抽回表格做好写字的架势。
贾二顿了顿,脸更红了,回头望了望,见没人跟在他后面,才大胆了些,开始讲要求。
“俺今年三十三,不小了。姑娘太小了肯定看不上俺,但太老了也不行,不好生养。”
“那咋写?年龄二十到二十五?”
“啊,可以吧。还可以再大点吧。二十八都行。”
“好,那就二十到二十八。”
“俺不求姑娘多漂亮,但也不能太丑,将来生儿子不好看。得贤惠,也不求她伺候俺,只要把家里的事情撑起来,带好孩子就行。俺单身久了,也没父母要养,其实也没太多的事情,主要就是家里要干净,脾气好,不吵闹,不嚼舌头就行。”
“五官端正,身体健康,性子温和,干净勤快。这样写对吗?”
“是,姑娘真有文化。”
“哈,还在读书呢。您还有别的要求吗?”
贾二仔细想了想,应该就这些了吧。
“没了,就这吧。”
“二婚的没关系吗?带孩子的呢?”
“俺这三十多的老光棍,哪还能盼着黄花大闺女呀?孩子倒也无所谓,有孩子证明她能生养。”
“女方的家庭条件、彩礼嫁妆啥的不写吗?还是到时候见面了谈?”
“见面了谈吧。总得先看上人,再谈这些。”
“好。”
姑娘很干脆,填好之后将表格递出来,让他签字。
贾二歪歪扭扭的签上名字,同姑娘俊秀美观的小楷比起来,像是鸡爪子挠的。
“妥了,回去等消息吧。英山这边姑娘少,光棍多,您可能要多等段时间。不过也别太担心,您这样的战斗英雄,我们会把资料送到江夏总会去,到时候有愿意来英山的姑娘,总会也会考虑给您派来。”
“谢谢姑娘,让您操心了。”
“应该的。”
“不收钱吗?不是说要二十两聘礼?”
“婚介业务是女会搞的小福利,不收钱。聘礼是您和女方谈的。碰上对面也是孤身一人的,那还用啥彩礼呀?两人一起过就得了。”
“姑娘说的是。”
“还有别的问题吗?”
“没了,没了。谢谢啊。”
“不客气。您慢走。”
贾二从女会出来,脚下像踩了棉花,心中像住了只不停挠的猫,恨不得明天就能有消息。
不过这注定是不可能的。
英山这位置条件苦,愿意来的女子不多。
很多流民女子即便一开始到了英山,也想着嫁给合作社的雇员,或者干脆嫁到山下的黄州各县去。
像贾二这种在山里面种地的,年龄又这么大,很难有人看上。
且不谈贾二如何期盼他的好日子,江夏合作社,徐成洛接到一起命案报告,非常重视。
时值乱世,江边偶尔发现尸体并不奇怪,这案子被报到徐成洛这里来,是因为这具高度腐败的尸体身上穿着破碎的镖师制服,而且,从头骨的裂痕来看,应该是被火铳击杀。
发现尸体的是黄安县巡丁,地点在平常人迹罕至的天兴洲沙咀。
这地方是江中心的一个大岛,处在长江拐弯的位置平常没有居民,但有些流浪汉或者流民会在上面寄居,捡破烂或者捕鱼。
每年六七月份的时候,长江水上涨,这个沙洲绝大部分会被淹没,所以,在四五月份的时候,附近的官府就会禁止居民上洲,还会派巡丁上去赶人。
发现尸体的巡丁正是上去疏散流民的,他们见尸体上穿着合作社镖师的衣服,便卖个人情,将这尸体交给了黄安县合作社。
黄安县合作社立刻将案子上报到江夏,李六先对事情进行了核查,发现江夏合作社这段时间并没有镖师离职或者失踪,这尸体并非江夏合作社的镖师。
那么,他穿着镖会的衣服遇害,还是被火铳杀死,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徐成洛跑去找赵天河帮忙,赵捕头请了仵作前来查验,得出的结论是,死者亡于去年底,正面遭受近距离火铳爆头,接着被推入水中,顺流而下搁浅在了天兴洲沙咀。
因为时间有些长,尸体高度腐败,分辨不出身份,从骨骼上看,应该是个男子,约莫二十岁左右,右手缺一根小拇指,左腿胫骨有旧伤,应该是在很早之前受过重伤。
“是个帮会成员,或者是烂赌鬼。”赵天河判断道,“只有这些人才会剁指头打断腿。”
“他弄镖会的衣服穿做什么?”徐成洛不解。
“不清楚。查过记录没有?”
“最近半年发出去的衣服都查了,没有额外的领取记录,不是江夏这边的。”
“兴许是旧的,又或者是谁丢了衣服?”
“不会,这款式增加了胸牌,是最近才设计出来的。虽然这件上面没有纹号码,但若是出库肯定有记录,发放到镖师手上之前,必然会纹号码。”
“也就是说,从仓库直接拿的,没经过登记。”
“是,李六正在审几个仓库管事的,账房也在盘存,到目前为止,库存和单据是一致的。”
赵天河陷入沉默,看了徐成洛一眼,又问:“这玩意只有江夏仓库有吗?”
徐成洛眨了眨眼,犹豫道:“南京分社有单独的镖会。因为那边有纺织厂、成衣厂,所以那边的衣服是按照江夏的样式自己生产的。不过,应该不可能吧,南京镖师跑到江夏来,被人杀了?!”
“若是去年底,说不定。”赵天河笑了笑,“你先把库存盘清楚吧,说不定是老叔想岔了。”
赵天河这么一说,徐成洛脸色就阴沉下来。
因为南京的几位骨干都回来过年,那边的事情交给了王绍康和乔麻子暂时盯着,他不能找乔麻子对峙,但若真是那边出了问题,多少要揍他一顿。
徐成洛去了镖会值房,李六还在里面的审讯室问话。
新的盘存报告出来了,他拿起来看了眼,商会确认,没有库存缺失。
也就是说,不是江夏的事情。
那就只能是南京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