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刺明 > 第576章 夜阑人静思辽东(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76章 夜阑人静思辽东(上)

第576章 夜阑人静思辽东(上)

夜阑人静,张准的舱室,却还亮着火光。

李绩成舰队在渤海湾上快速的飞驰,从东海堡回去柳家堡港口。张准的心思,同样是在快速的运转。现在的他,丝毫没有睡意,仔细的翻阅着很多有广宁城战斗的资料。

东海堡的战斗,激荡起张准的很多想法,很多关于辽东的想法。作为后世人,张准对于辽东的理解,要比明朝人更加的深刻。明朝人眼里的辽东,只有今天辽宁省的一部分。张准眼里的辽东,却是包括今天的东北三省,甚至还有更遥远的黑土地。

有人说,是萨尔浒的裂变,导致了辽东的沉沦。有人说,是沈阳、辽阳的沉沦,导致了辽东的丢失。还有人说,是广宁城的失守,导致了辽东的彻底沦丧。每一种说法,都有道理。张准比较倾向于后一种。

如果广宁城现在还在明国的手上,辽东的局势,不可能糜烂至此。如果广宁城还在明国的手上,鞑子不可能两次越过长城南下,而且还将第三次越过长城南下。如果广宁城还在明国的手上,虎贲军刚才的东海堡战斗,也没有可能发生。因为,只要广宁城不丢,东海堡肯定会掌握在明军的手上的。

那么,广宁城是怎么丢失的?辽东的局势,为什么又会变得如此的恶劣?这一切,都要从尘封的历史开始说起了。

天启初年,努尔哈赤用闪电般的速度占领了辽阳,并将都城迁到了这里,开始了对辽东的统治。武力征服之后,最重要的是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的前题,必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即对被征服地区实行强有力的统治。

但是,一个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要想对文化先进民族实行统治,是极其艰难的事情,这是一种融合:落后的处于征服者地位的民族在一定程度要吸纳处于被征服者地位的先进民族文化,被征服民族在高压下也不得不接受一些异族文化。换言之,就是建虏必须接受汉族的文化。

努尔哈赤进入辽阳不久,在建设政权上便提出了“参汉酌金”的主张,对中原政权的一些先进制度几乎是原样照搬,迅速实现跨跃式的发展,由一个落后民族很快跻身于先进民族的行列。而汉人也不得不在屠刀的威胁下执行剃发令。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这种融合过程中无不充满血腥。五胡乱华时期就不必说了,辽、金、元等时期都是如此。一个新生政权取代旧政权往往是通过暴力完成的。在政权初创时期,新生政权总是要对旧的势力残余进行最后的围剿,即所谓的斩草除根,这是巩固政权的需要。

旧势力是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他们必定要进行殊死反抗。也有一些旧政权死灰复燃的,但最终还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旧势力只能是死亡前的回光返照而已。比如近代史上的张勋复辟、康梁二人由维新派变成保皇派等等。

明王朝在辽阳毕竟经营了二百余年,正统思想在这里根深蒂固,要想让汉人接受异族的统治简直比登天还难。普通民众也许不大在意谁来统治,只要能让我们活下去就成。读书人则不然了,他们信奉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他们从骨子里鄙视梳着个大辫子的女真人。

努尔哈赤在辽阳遇到了汉人们强烈反抗。而这些反抗主要是由这些读书人挑起的。努尔哈对此进行了坚决镇压,着实是杀了不少读书人。现在的一些史学家们对此持批判态度,认为他是晚年失政。那么历史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客观的来说,努尔哈赤一开始对汉人是十分优待的。甚至,不排除努尔哈赤在汉人读书人的面前,有点自卑的想法。就好像是现在的读书不好的孩子,在清华、北大学子的面前,可能会觉得自卑一样。你要说那时候的努尔哈赤,觉得自己可能会问鼎天下,那完全是扯淡。这样夸张的想法,就连皇太极都不敢有。

张准认为,努尔哈赤其实是羡慕读书人的。他一辈子都在深山老林里过日子,连数几匹马都不会,甚至连自己有几个女人都说不清楚,当然羡慕能吟诗作对的汉族才子了。可惜他不是姑娘,否则,嫁给汉族才子也不是不可能的。

野猪皮的后代子孙,为什么都要拼命的学习汉族文化?那是自从祖宗时代就流传下来的自卑思想在作怪!

汉人在大金国的地位虽然低下,还拖着一条难看得要死的猪尾巴,但经济上绝对比在明时好。正因为努尔哈赤的优抚,归顺的汉人们才能相对安心生产,后金的经济才得以迅速增长,从而为进军辽沈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即使是最强烈的民族主义者,也不得不承认,努尔哈赤不仅是个军事家,同时也是位政治家。他以方圆不到五里之地的赫图阿拉起兵,经三十年余年的奋斗成就了统一女真建立后金走出大山的煌煌伟业,靠得不仅仅是军事力量,更重要的是他的政治谋略。

史载努尔哈赤精通《三国演义》,他不会不懂得欲收其地必先收其心的道理。再者,他已经从优待汉人的政策上尝到了甜头,因此,进入辽南后,他继续坚定地推行这一既定方针。辽南最重要的金、复、海、盖等卫所归顺后,他像在抚顺一样,对归降的明朝官员一律就地使用,官复原职,用汉官管理汉民。如任命降将杨于渭守盖州,单尽忠守复州、刘爱塔守金州。

然而,正应了“此一时彼一时”的古话,在辽南,他的优抚政策不但没有见效,相反还遭到了汉人们的强烈抵抗。带头反抗或积极参加反抗的大都是读书人,在他们的鼓动下,受到满人的虐待或欺侮的民众,或偷袭,或下毒,或聚众山林,或集体逃亡,一时间反抗的火种四处焰烧。

努尔哈赤在安抚政策失败的情况下,转而大开杀戒。他将矛头主要对准了读书人,凡是不肯归顺的,发现一个杀一个,毫不留情。据史料记载,辽南的士子被努尔哈赤杀了一多半,其余的则隐姓埋名,潜伏了下来。纵观历史,这也许是一个政权从开创到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只不过是努尔哈赤的镇压是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而已。

好吧,你如果是一家公司的老板,麾下一大群清华、北大学子,而你自己却是出身草莽,连关电脑都是直接拔电源的。结果,下面的一群学子,想要反对你,鼓动员工起来造反。你说,你会怎么处理?当然是大开杀戒了……这番话有给野猪皮洗地的嫌疑。不过,当时的情形,的确是这样的。结果,当你把这些学子都清理干净以后,公司又安静了,又向前发展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努尔哈赤发动了对辽西的进攻。

努尔哈赤为什么要进攻辽西?原因其实很简单。

首先,巩固政权的需要。

残酷的镇压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能起到些镇慑作用,但巩固政权绝不应仅仅靠屠刀,努尔哈赤要想在辽东立足,就必须要让辽南的汉人们杜绝复辟的幻想。但辽河以西仍是明朝的天下,河西的明政权对河东的汉民众是一个永远不尽的思念,许多汉人几十人,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地向河西逃跑,逃到他们心中的正统政权的怀抱。

努尔哈赤要想实现在辽东的永久统治,就必须斩断辽南汉人们对辽西明政权的眷念,这是努尔哈赤之所以要用兵广宁的重要原因之一。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釜底抽薪,先将你的家给抄了,让你无家可归。

其次,争取蒙古部落的需要。

努尔哈赤必须进军辽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要切断明国与蒙古的联系,逼迫蒙古就范,以增强满洲八旗的实力。明国和蒙古的关系太密切,对野猪皮非常的不利。想法的,要是可以将蒙古拉到满洲八旗的身边,则满洲八旗的力量,将会得到极大的增强。

要想说明这个问题,就必须弄清广宁作为一个军事重镇的的重要地位。在明末,辽阳是辽东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但没有说它是军事中心。照理说,一个地区的首府理所当然是一个地区的军事中心,但在辽东是个例外。辽东的军事中心不在辽阳,而是在广宁。辽东总兵府设在广宁,而辽阳仅仅是副总兵府。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广宁现在已改成了北宁,它位于辽宁医巫闾山脚下,它的历史比辽阳还悠久。据史料记载,唐尧时地属冀州,虞舜时属幽州,夏商时复属冀州,西周时为燕国封地,东周时属燕国的辽东郡,秦朝仍属辽东郡。

西汉时在此设无虑县,并于境内置辽东郡西部都尉府,上属幽州刺史部。东汉,无虑县初属辽东郡,汉安帝时移属辽东属国。三国时,属魏幽州昌黎郡,西晋属平州昌黎郡。隋朝,初属燕邵,大业八年改燕郡为辽西郡。唐朝,属河北道之营州,境内置巫阎守捉城,城内屯扎地方驻军。

北宁市在辽代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辽代的九位皇帝有三位葬在干闾山,为保护陵寝,置显州,州下又设三州三县。金灭辽以后,在政权机构设置上是路、府、州、县四级建制。于金天会元年(公元1123年)升辽显州为广宁府,府址在今广宁镇,下设闾阳、望平、广宁、钟秀4县。

明代,广宁是明朝在东北最高的军事机关驻地,是控制蒙古弹压女真的军事重镇。明代驻扎在广宁城周围的军队,从来都不曾少于五万人,而且骑兵的数量相当多。关宁,关宁,这里面的关就是山海关,这里面的宁,就是广宁。

广宁马市应当是辽西最大的贸易市场。生活在辽东辽西附近的蒙古各部,其日用品主要从广宁马市上得到。广宁是蒙古与明之间相联系的重要枢纽。控制了广宁,就控制了与辽西相邻蒙古。当时的蒙古各部落,都已经失去对抗明国的力量,只能是成为明国的附属。

偏偏蒙古与女真这两个民族衣同服,信同教,字同文,不论是生活方式还是文化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努尔哈赤将蒙古各部看成自己的族类,女真族中融有大量的蒙古人,有的部落的先祖本身就是蒙古人,如叶赫部。努尔哈赤曾毫不掩饰地说:我是蒙古遗种。

征服蒙古是努尔哈赤的既定方针。蒙古同女真一样,都是精于骑射战斗力极强的民族,将蒙古争取过来,对努尔哈赤是极其重要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满洲八旗的人口,都是太少了。人口太少,自然就无法编组更多的军队。

再次,夺取粮草,摆脱危机的需要。

由于军事上的特殊地位,广宁城周边城堡屯积着大批粮草。在广宁陷落之前,距广宁城一百二十里地的广宁右卫(今锦西县右卫乡)就屯有粮草50万石。50万石是个什么概念?明代一石等于现在188.8斤。50万石就是接近万斤。

当时的满洲八旗,可能就是10万人左右,每个人可得粮草接近1000斤。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如果再加上广宁城内和周边城堡的,数量将更为可观。这对于刚刚进入辽南,四处遭袭,政局动荡,物价飞涨,粮食奇缺的大金国来说,无疑是救命的粮草。

鞑子也是人,也是需要耗费大量粮食的。甚至,和汉人比起来,鞑子需要耗费的粮食更多。因为鞑子的战马,是需要大量的豆类来喂养的。战马的草料,必须加入豆类,才能保持战马充足的体力。而豆类,当时只有从汉人这里才能抢到。

努尔哈赤是铁了心,要进攻辽西了。

那么,明军在辽西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统帅是一支军队的核心,是一支军队的灵魂。一支没有统帅的军队,不能称之为军队,只能是一盘散沙。辽东的明军,当然是有统帅的。我们先来看看明朝在辽东的各位统帅。注意,是各位。换言之,就是不止一位。

第一位统帅,当然是大名鼎鼎的熊廷弼了。

沈阳和辽阳的相继陷落,导致明国在辽河之东统治的崩溃,明朝的统治者们万分惊恐。痛定思痛,经过反思,决定重新起用熊廷弼为辽东经略兼兵部右侍郎,赐尚方剑,副总兵以下可先斩后奏。

也许是为了表示当初罢免熊廷弼的一丝歉意,也许为了表示对熊廷弼的绝对信任,熊廷弼离京赴任之日,天启皇帝于城外设宴送行,京中所有要员都要陪宴,又赐一品官员服,极尽宠信之能事。

第二位统帅,就是充满了争议性的王化贞了。

王化贞,山东诸城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曾任户部主事,正六品。后为右参议,分守广宁。他以右参议分守广宁时,最大的功绩是安抚了蒙古。当然,他所谓的抚主要是用朝廷的钱实现的。当时的蒙古人,只要有钱,什么都好说。就算是要建虏的人头也不难,只要你拿钱来换。

萨尔浒大战后,明朝的虚弱暴露在了天下人面前。蒙古林丹汗此时又重新燃起了成吉思汗的美梦。他也懂得广宁城的重要,他不能容忍努尔哈赤独霸辽东,他也想在辽东分一杯羹。因此,在萨尔浒大战以后,林丹汗陈兵边境,虎视眈眈。

倘若蒙古再和努尔哈赤一样的闹起来,明王朝的局面会更加不堪。王化贞积极开展外交,稳住了蒙古,解除了来自蒙古方面的压力,对安定边境起了重要作用。现在,史学家们对王化贞责之太多,在广宁失守的问题上,他的确应承担最主要的责任,但他在辽阳失守后的表现还是非常令人称道的。

当大批难民涌入广宁时,河西民众人心慌慌,许多大户人家携细软开始向关内逃亡,广宁城大有朝不保夕之感。王化贞在此紧要关头表现非常出色,他安置流民,筹集粮食,收集残兵,布置城防。

作为一名朝廷大臣,面对危局所展示出来的胆略和勇气,对士民是极大的鼓舞,广宁城军民的情绪在他的影响下渐渐趋于安定。正因为如此,朝廷才将一个正六品官员破格提升为正四品的右佥都御史,并巡抚广宁。

都说民无二主,军无二帅,明朝廷在辽东设置了两个统帅,为广宁的战败,种下了祸根。这个祸根,还要从两个官职开始说起。一个是巡抚,一个是经略。

巡抚,顾名思义就是巡察安抚。即巡行天下,抚军安民。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始设巡抚,但不是固定的官职。永乐十九年(1421),蹇义等26人分巡省,产生巡抚制度。巡视结束,回朝中交任,算是完成任务。宣德五年(1430),于谦、周忱等六人分抚南北宁市(原广宁北镇庙),北直隶等处,从此各省常设巡抚官,并渐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