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刺明 > 第517章 鞑子!第三次入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17章 鞑子!第三次入寇!

第517章 鞑子!第三次入寇!

换言之,只要死得有价值,皇太极并不怕死人。但是,如果死人没有价值,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好处,皇太极就要骂娘了。不但皇太极骂娘,整个大金国都要骂娘。大金国绝对不会无端的浪费自己勇士的性命,这是最基本的立国原则。否则,以满族的这么点人口,怎么伤亡得起?

反观明国就不同了。明国的人口简直是无限的。随便一个府的人口,都可能和满族持平。甚至,有些比较大的府,人口比满族的全部人口还多。而明国至少有几百个府。换句话来说,就是人口至少是满族的几百倍。明军战死一批以后,还可以再来一批,从来都不会缺乏兵源。

现在的明国,实力虽然削弱了很多,没有了主动进攻的能力,但是在人力资源上,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要有足够的钱粮,只要有足够的武器,还能武装起几十万,甚至是几百万的军队。明军的问题,不在于兵力,而在于训练和指挥。一旦明国出现一个天才枭雄,能够将军队的战斗力提升上来,大金国马上就要感受到沉重的压力。

以前,努尔哈赤采取的是和明国正面交战的策略,固然是歼灭了大量的明军,但是自身的损失也不少。或许,单纯从伤亡数字来看,大金军的平均伤亡只是明军的一成都不到,甚至,一个大金军的伤亡,可以换来二三十个明军的伤亡。然而,即使如此,这样的消耗,大金国也是承受不起的。

大金国的人口增加得非常慢,在短时间内,勇士的数量,基本上是恒定的。八旗架构,已经将所有的壮丁,都编入了军队。没有任何人能够例外。这意味着,大金军死一个就少一个,死两个就少两个。要补充损失,就要等到孩子们长大成人。萨尔浒战斗的时候,努尔哈赤下令十一岁以上的男丁,都要参加战斗,可想而知人力的紧张。

偏偏大金国地处苦寒之地,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都不发达,孩子的出生率不高,成活率也不高。一百个出生的孩子里面,最后能长大成人的,可能还不到五十个。就算一切顺利,每年能够补充到大金军里面的壮丁,也不会超过三千人。

反观明国,在军队之外,还有大量的壮丁,只要出钱出粮,将他们招入军队即可。辽东的明军,已经被大金军歼灭了好几次,现在依然保持着三十万左右的兵力。可见明国的人力从来都不会匮乏。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是五十个明军,换一个鞑子,都是非常不划算的。大金国伤不起啊!

自从担任大金国的大汗以后,皇太极就改变了努尔哈赤以前的做法,不再去攻打明军坚固的山海关防线,而是采取避实击虚的策略,尽可能的掠夺明国的人口和物资,不断的增强大金国的实力。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个是能够尽可能的减少大金国的人口损失。第二个是可以掠夺到更多的汉人人口。尤其是汉人的女子。

皇太极积极鼓励满族人和汉人女子生孩子,以增加大金国的人口数量,但是,为了保持满族人的纯正,满人不得和汉人通婚。满人和汉人生下的孩子,地位要比纯粹的汉人奴隶高一些,却也高不到哪里去。他们是大金国的后备力量,是生产的主力军。

同时,皇太极还改变了以前努尔哈赤一味动兵的做法,增加了政治博弈,增加了计谋的运用。借崇祯的手杀了袁崇焕,就是皇太极阴谋手段的表现之一。一条简单的反间计,就要了袁崇焕的命,效果要比动用军队好得多了。

此外,皇太极还非常注重汉人的力量。他开始察觉到,要节省大金军的兵力损耗,一定要借用汉人的力量来对付汉人。汉人的人口太多,在充分满足军队需要的同时,也产生了太多的派系,太多的山头。汉人内部矛盾重重,争权夺利,有些人在明国内部,没有出路,于是就跑到大金国来。

他的重要谋士范文程就是其中之一。后来来投的孔有德也是其中之一。以前,努尔哈赤对范文程等人,是不重视的,只是要他们负责写写文章,做笔帖式的干活。皇太极掌权以后,将他们当做了谋士,不断的从他们那里获取知识和计谋。汉人最了解汉人,皇太极一向是这样认为的。

对于孔有德的来投,皇太极同样是非常重视的。孔有德带来了他渴望已久的红夷大炮,还有懂得铸造红夷大炮的葡萄牙工匠。大金国除了缺人,最缺的就是红夷大炮了。没有红夷大炮,单纯依靠大金军目前的装备,根本不可能攻克山海关防线。

现在,孔有德帮他解决了这个难题。因此,孔有德到来沈阳的时候,皇太极亲自出城迎接,还给了孔有德前所未有的拥抱礼。在满人的礼节里面,拥抱礼是相当高规格的,更何况是皇太极的拥抱礼。后来的事实表明,孔有德的确是被感动了,从此对大金国死心塌地的。

从实际效果来说,皇太极要比努尔哈赤取得更多的成果。努尔哈赤在军事上无法取得的成果,都被皇太极用政治的手段取得了。皇太极征服了朝鲜,征服了蒙古大草原,将大金国的势力,扩展到辽东的每个角落。在辽东,除了山海关一线,再也看不到任何明军的存在了。

大金国的八旗制度更加的完善,牛录的数量更多,装备更好,战斗力更强。皇太极还组建了汉军旗,将那些愿意给大金国效忠的汉人军队,都编入了汉军旗。同时,他还准备将蒙古人也按照八旗制度编制,将蒙古人进一步的融合到大金国里面来。甚至,汉军旗他也准备分拆为八旗。这样一来,大金国就将拥有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等三股巨大的力量。

大金国在皇太极的带领下,国力不断的增强,军队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多。两次入寇以后,大金国的国力,更是达到了一个顶点。皇太极深深的为自己的能力感到自豪。他坚信,在自己的带领下,大金国一定会被明国更加的强大。他甚至已经在策划第三次的入寇。

然而,就在他踌躇满志的时候,张准突然出现了,虎贲军突然出现了。对于大金国来说,张准和虎贲军,简直就是一个怪胎。以前,皇太极根本不知道张准,根本不知道虎贲军的存在。接到辗转送来的情报,皇太极怎么都无法相信,大金国居然会在山东损失这么多人。

要是别的傻瓜带领大金军,陷入敌人的陷阱,遭受如此惨重的损失,皇太极一点都不奇怪。问题是,带领大金军进入山东的,绝对不是傻瓜。这个人是多尔衮!尽管两人之间有很深的矛盾,颇有点水火不容的味道,但是,皇太极对多尔衮的军事才华,绝对是佩服的。

单纯就军事才能而言,皇太极自认多尔衮要比自己出色。然而,就是这个多尔衮,居然在山东折翼了!多尔衮的这次折翼,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已经够得上是对大金国的重创。四千多人的损失啊,在大金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如果不是多尔衮被围困在了登州城,怒不可遏的皇太极,肯定第一时间就将他关押起来,慢慢的审讯了。多尔衮让大金国遭受了这么大的损失,相信别的贝勒,都绝对不会同情他的。哪怕是阿济格,都不敢公开为多尔衮开脱。多尔衮能够活下来,阿济格就已经很满足了。

多尔衮的失利,已经让大金国感受到沉重的压力。大金国内部正在争论不休,研究如何对虎贲军实行报复,如何将张准抓起来吊死。但是,事情还没有完。黄县大败带个大金国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消退,张准又开始带着虎贲军袭扰辽东的海岸了。

谁也想不到,只是一个小小的袭扰,就给大金军造成了超过两千人的损失!没有人知道,张准是怎么做到的。同时,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沿岸的大金军,怎么就这么笨,将自己活生生的送到虎贲军的炮口下,让虎贲军给大金军造成大量的杀伤。

那些“愚蠢”的牛录章京,在战后全部都被皇太极解职了,理由很简单,就是他们实在是太笨了。无论是长生岛,还是金州卫,又或者是中左城,当地的大金军头目,都实在是太笨了,一个个头脑发热,直接往虎贲军挖好的坑里面跳。要是他们稍微聪明一点,都不会上虎贲军的当。

接到阿巴泰送来的大金军的准确的伤亡数字,非但皇太极觉得非常的惊讶,其他的奴酋,同时也觉得非常的惊讶。代善、阿拜、汤古代、莽古尔泰、塔拜、巴布泰、德格类、巴布海、赖慕布等,纷纷就此事发表看法。他们一致认为,虎贲军这种行为是非常危险的,必须立刻加以反击。

“决不能再让虎贲军肆虐下去了!”

“决不能再让张准肆虐下去了!”

很多奴酋纷纷发言。

现在的明国,已经没有多少反抗的力量,突然冒出一个张准,要是大金国不倾尽全力,将这个张准镇压下去,肯定会让张准坐大。张准现在已经这么难对付,坐大以后,那还得了?

大贝勒代善在军事上不是很在行,对内部架构却很精通。他深深的忌惮,现在的明国,就是一个巨大的烂泥塘,尽管很乱,却拥有丰富的人口和资源。要是张准整合了这些人口和资源,甚至,更换一个新的王朝,大金国就麻烦了。

平心而论,现在的大金国,要比当初的蒙古帝国差得远了。当初成吉思汗横行的时候,蒙古骑兵的战斗力,达到了巅峰状态。蒙古人的骑兵兵锋,甚至出击到数万里之遥。即使如此,汉人在朱元璋等人的带领下,依然成功的将蒙古人撵出了中原。甚至,蓝玉、朱棣等人的几次追击,还将蒙古人打得是惨不忍睹,黄金家族从此坠落。

万一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大金国想要在关外立足,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在汉人和满人之间,已经积聚了太多的仇恨。努尔哈赤有七大恨,明国又何尝没有七大恨?甚至,以汉人的文字功夫,就算是七十大恨,七百大恨,都能够罗列出来。

“必须从军事上消灭张准!”

“必须从军事上消灭虎贲军!”

这是所有奴酋达成的一致共识。

他们决定赋予皇太极更多的权力,为了消灭张准和虎贲军而努力。在这个时候,大金国的所有高层,都必须团结起来。

“命令粟尔岱,立刻带兵南下!”

“命令赛弼,立刻带兵南下!”

“命令罗斯汉,立刻带兵南下!”

……

得到各个奴酋的支持以后,皇太极立刻发布调兵命令。

但是,皇太极还是琢磨不准,虎贲军是不是要在辽东南部沿岸登陆,为了安全起见,皇太极命令正黄旗再次出动十个牛录,前往增援阿巴泰。其余的牛录,则在沈阳坐镇。正黄旗本来是皇太极手上的最后力量,轻易是不能动用的。但是现在,皇太极决定动用正黄旗了。

得到正黄旗的精锐增援,阿巴泰内心大定。他采取了相当有效的措施,快速的撤退了沿海的大金军,以免遭受到虎贲军海军大炮的继续攻击。他将大金军的主力,都集中在内陆的得利赢城、盘古堡、栾古关之间的三角区域,严阵以待。同时派出大量的斥候,侦察虎贲军的动静。

按照阿巴泰的意思,是在准确的侦察到虎贲军的登陆位置以后,他立刻率领大金军的主力,向虎贲军猛扑过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虎贲军重新撵入大海里。豪格对于阿巴泰的部署,是完全赞成的。虎贲军要是登陆,他要亲自担当反击前锋。因此,豪格主动申请,驻守在距离海面最近的栾古关。只要虎贲军大部队出现,豪格立刻就率领正蓝旗的主力猛扑上去。

然而,奇怪的是,在阿巴泰撤退了沿岸的鞑子以后,虎贲军却不见踪影了。鞑子的斥候每天都在海岸边游荡,高度警惕的监视着海面。结果,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虎贲军都没有出现。

“张准到底要做什么?”

“虎贲军到底要做什么?”

这是奴酋们最疑惑的问题。

要说张准带着虎贲军,只是在南部沿海袭扰一番,就灰溜溜的退走,看起来又不像。大金军的损失太大了,虎贲军绝不可能是轻松的袭扰。但是,要说虎贲军准备大举登陆,斥候送来的情报显示,又没有发现虎贲军的大船队。这真是一件怪事。而且,在金州中左所遭受袭击以后,虎贲军就没有了踪影。

数天后,皇太极终于搞清楚,这只不过是虎贲军的骚扰性攻击。在丢给大金国一个烂摊子以后,张准和他的船队,都迅速的远遁了。阿巴泰和豪格之后的部署,根本没有丝毫的用处。

“混账!”

“这个张准!”

又气又怒的皇太极,不断的用力捏着自己的双手。

曾几何时,辽东地区,完全是大金国的天下。大金国在这里的统治地位,绝对是前所未有的稳固。谁能想到,虎贲军居然有能力袭扰了辽东的海岸线了?一时间,包括皇太极在内的奴酋,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虎贲军的这次袭击,看起来似乎有些恶作剧的成分。但是,谁也无法保证,下一次虎贲军的到来,是不是真的恶作剧。

无奈之下,皇太极只好下令阿巴泰,加紧辽东半岛的防务。为了增强阿巴泰的实力,他决定将镶黄旗的部分主力,调往复州卫和金州卫等地长期驻守。同时,加强朝鲜方向的控制。此外,他还下令征调一万名的蒙古骑兵,在辽阳集结待命。

被动的挨打,显然皇太极是不能接受的。因此,在加强辽东各地的防守力量以后,皇太极开始调集更多的兵力,准备策划大规模的报复行动。他暂时打不到张准,却能打到崇祯。皇太极决定,张准给大金国造成的损失,他要在明国的身上找回来。原本明年才发动的第三次入寇,皇太极决心提前到今年。

有过上两次入寇的经验,大金军对入寇已经非常熟悉了,各项准备工作都是轻车熟路的。前两次的入寇,抢掠的都是明国的北部。相对而言,明国的北部,人口稀少,财富也不多。经过前面两次的抢掠,这块地区已经没有太多的东西可抢了。因此,皇太极的目光,迅速的南移……黄河,山东,济南府。

黄河两岸是汉人文化的最早发源地,汉人称之为母亲河。在黄河两岸,集中大量的人口,大量的财富。只要大金军的骑兵,能够进入到这里,必然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财富和人口。情报显示,明军在黄河两岸的兵力,非常的空虚。因为中原的明军,都去追赶一群从陕西发动叛乱的反贼去了。随着冬天的到来,水流大大的减少,大金军骑兵要渡过黄河,也不是什么难事。

“就是这里!”

皇太极敲着地图上济南府的位置,阴沉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