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刺明 > 第261章 五千万斤粮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1章 五千万斤粮食!

进入九月份,灵山卫最重要的事务,就是冬小麦的播种。一直以来,鳌山卫的主要农作物,就是冬小麦。明年六月能不能获得粮食丰收,很大一部分因素,就要看今年秋季播种的工作力度了。因此,各城的城管司,都不敢掉以轻心。窦山白是灵山城城管司的第一任管事,当然更加的小心在意。

“种子都已经发放下去。”

“初步估计,冬小麦的播种面积,超过二十四万亩。”

“现在,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全部投入到了冬小麦的播种事务。我已经召集每个农庄的管事、副管事、执事、监事开会,要求他们在播种期间,日夜都要守在农庄里面。必须在九月份将全部的田地都播种完毕。”

窦山白一项一项的向张准介绍情况。

作为灵山卫城管司的管事,窦山白对下面农庄的情况,是非常清楚的。农庄的运转,非常的畅顺,屯丁的干活积极性,是前所未有的。以前,一个人一天,只能播种一亩地,现在,一个人一天,至少可以播种二亩地。在所有屯丁的努力下,大半的农庄,播种面积都已经超过了七成。因此,他不怕张准来检查。

“你们做得很好!开好了头,以后的工作,就会轻松很多!”

“二十四万亩的播种面积不错!但是,还不够!在播种以后,还要积极组织屯丁,开拓更多的田地!力争在明年秋天的冬小麦播种时,播种面积能够达到四十万亩!后年,达到六十万亩!再后年,达到九十万亩!”

张准热情的鼓励说道。

窦山白表示自己一定会努力的。

随后,窦山白陪同张准视察了好几个农庄。

军户们的积极性都很高,所有的农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色。和上次张准到来灵山卫时候的冷漠相比,张准这次总算是见到了一些愉悦的笑容。原因很简单,他们可以吃饱了,可以养孩子了。每个屯丁每天可以获得两斤粮食,家里只要有三个屯丁,收入就相当不错了。

事实上,大部分的人家,家里都有好几个屯丁。大人吃剩的粮食,足够家里的小孩吃的。因此,各位屯丁家里的小孩,也都吃得饱饱的。吃饱了,自然就多了笑容,玩耍起来的时候,也是虎虎生威。当初张准刚刚到来的时候,基本见不到小孩玩耍的情形。

当然,心情的放松,也是重要的原因。张准在鳌山城打败鞑子的消息,已经逐渐的传播开来。从鳌山城传来的有关打败鞑子的消息,总是成为灵山城最热门的话题。街头巷尾,茶余饭后,都有大量的人在谈论此事。每当有人摆开龙门阵,旁边总是围了很多的听众。

很多人其实根本不知道张准他们是如何打败鞑子的,他们也不可能去过战斗的现场,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个壮烈的故事,描绘出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吸引来大量的听众。

尽管有些人的描述非常的荒唐,只要细细的想一想,就能觉察到其中的漏洞。但是,没有人琢磨这些漏洞。他们享受的,只是打败鞑子的快感。至于是如何打败鞑子的,并不重要。灵山卫的民众,对于参军并不积极,他们只需要知道结果就可以了。

在反反复复的饭后谈资中,原来因为鞑子第二次入塞而带来的紧张和不安,正在快速的消散。既然鞑子败在了张准的手上,说明鞑子并不是那么可怕的。别人无法打败鞑子,说明他们没本事。张准能够打败鞑子,说明张准有本事。

同时,对于朝廷的恐惧感,也在逐渐的消失。民众的思想都比较简单,很容易将相关的人和事,进行类推。比如说,朝廷不是鞑子的对手,鞑子又不是张准的对手,那朝廷自然不是张准的对手。万一朝廷要杀回来,大概也会被张准打败的。

既然朝廷不是张准的对手,那么,张准在灵山卫,就是稳稳当当存在的。现在大家都在张准的农庄里面做事,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争取年终的时候,有更多的粮食奖励,就已经足够。

“大人,这是第一农庄的账册。”

窦山白将一本厚厚的账册递给张准。

“好!我仔细的看看!”

张准接过账册,仔细的翻看着。

根据账册的统计数据,第一农庄目前总共有田地九千三百六十八亩,共有屯丁一千人。目前已经开垦荒地三千一百九十九亩。已经播种一万一千三百三十六亩。剩下的田地已经不多,只要两天的时间,就能全部播种完毕。

“嗯,不错!”

“播种完以后,要继续鼓励垦荒!”

“对于垦荒的积极分子,要大方的给予奖励!”

张准看过账册,鼓励说道。

由于战乱和干旱的原因,灵山卫原来有很多田地丢荒,只剩下不足二十万亩的耕地。现在,这些荒地,正被逐渐的开垦出来,变成一片片的耕地。其实,这些荒地的开垦难度并不高,只要舍得投入资金,兴修水利设施,就可以将其变为耕地。只可惜,以前的卫指挥使王健,是个守财奴,根本不舍得投入巨资修建水利。而普通的军户,又没有那样的资金,只好眼巴巴的看着这些田地丢荒。

张准接手灵山卫以后,投入了上万两的银子,进行大规模的兴修水利工作。大量的水渠、河坝、水库被修建出来,还持续不断的打井,为那些偏远的田地,就地提供水源。到目前为止,至少打了三四百口的深井,大大的增加了田地的灌溉面积。开垦荒地的难度,也被大大的降低。

其中,有一项技术的发明,让兴修水利设施,变得更加的简单。这项技术发明,就是水泥。水泥可以在水中凝固,而且不怕水侵蚀的特质,正是修建水利设施的利器。以前,修建一座小型的水坝,使用石头、砂浆、石灰等材料,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工,质量还不算是很好的。现在,使用石头、钢筋、混凝土,只要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搞定,质量至少保证五十年。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水。只要水的问题解决了,别的问题都不在话下。由于兴修水利给力,可以开垦的荒地面积,大大的增加。灵山卫控制区域接近三百万亩,将其中的三成面积开垦成耕地,是完全不成问题的。换言之,灵山卫总共可以开垦超过九十万亩的田地。毕竟,冬小麦对田地的要求,远远没有水稻高。一般的土地,都可以开辟为麦田。

事实上,各个农庄的管事,为了增加自己的奖励,在播种之前,就已经组织屯丁积极开垦荒地。二十个农庄里面,田地面积最多的,已经超过了一万三千亩,最少的也有一万一千多亩。换言之,在过去的时间里,增加了至少四万亩的田地。有农庄的管事已经放言,明年管辖农庄的播种面积,要超过两万亩。

当然,这个数字距离九十万亩的极限,还是有点远。不过,只要大家努力,田地的数量,肯定会不断的增加。最终有一天,耕地面积会达到甚至超过九十万亩。窦山白肯定的说道,到明年秋天的时候,播种四十万亩的冬小麦,应该不成问题。

由于农庄分成的原因,收获的粮食,将大部分集中在张准的手上。二十个农庄,二十四万亩播种面积,按照每亩平均产量三百斤计算,明年将有七千二百万斤的粮食收入。二万屯丁的消耗,每人每天两斤粮食,加上年终的奖励,大约是二千万斤左右。剩下的五千万斤粮食,将全部由张准自由支配。

五千万斤粮食啊!

这是什么概念?

张准很向往明年夏天收获的景象。恐怕没有几十个大型的仓库,应该装不下这么多的粮食吧?只要这些农庄的粮食丰收,他应该不用向外购买粮食了。甚至,在未来的日子里,可能还有粮食出口!

对于灵山卫的农庄,张准实在是太有爱了。

幸好灵山卫的民众,没有将田地全部分下去,否则,按照每亩地四十斤的赋税计算,二十四万亩田地,最多只能收到不足一千万斤的粮食。相对于农庄产生的五千万斤,实在是相差太远了。看来以后有机会,还要继续搞大农庄。

带着欣喜的心情,张准来到了夏河寨前所。

夏河寨前所实行的是分田分地的政策,所有的田地,都分到了个人的手上。民众们的干劲,自然不用描述了。根据风扬易的报告,夏河寨最积极开荒的一家子,开辟了差不多二百亩的田地。他们一家子,总共是九口人,两个老人,三个儿子,两个女儿,还有两个媳妇。家里的老人叫做骆老汉,整个夏河寨前所,开荒最积极的就是他了。

张准来到这一家子的田头,果然看到好大一片田地。相当部分的田地,都已经播种了小麦。但是,还有很多的田地,来不及播种。此时此刻,一家子正忙着继续播种。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影,散布在偌大的田地中,要是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到人。

“骆老,你们能忙得过来吗?”

张准蹲在田头边,和骆老汉拉家常。

“尽量呗。”

骆老汉难得抽出时间,和张准闲聊。

看得出,骆老汉的确是累得够呛。

以当时的生产条件,每个人耕种二十亩地,难度是非常大的。当初张准制定《均田令》的时候,已经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骆老汉他们一家子,居然耕种了二百亩地,那自然是要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了。甚至,可能吃饭睡觉,都要在田头上。否则,根本忙不过来。不过,骆老汉根本不怕劳累。想到这二百亩田地的出产,都是他们家的,他饱经沧桑的脸上,全部都是笑意。

按照骆老汉的说法,就算每亩地只有三百斤的收成,到明年丰收的时候,两百亩地,就是足足六万斤的粮食。扣掉八千斤左右的赋税,还有五万多斤呢!五万多斤的粮食,对于以前的骆老汉来说,绝对是天文数字。况且,有些田地的亩产量,应该不止三百斤。这样算下来,骆老汉家里的存粮,就更加的多了。

当时的肉食比较少,粮食结构比较粗糙,壮劳动力需要消耗的粮食比较多。后世的人,每天吃一斤大米,已经是很能吃了。但是当时,一斤的大米又或者是一斤的面粉,根本不够吃的。不过,就算按照每人每天两斤粮食来计算,一年消耗的粮食,也不过八百斤。九个人,每年撑死也就是消耗八千斤。

换言之,骆老汉一家,除了满足自己家的食用之外,至少还有四万多斤(约200石)的粮食,可以贮藏起来,又或者是出售。按照市场价格每石一两银子来计算,可以卖差不多二百两银子。难怪骆老汉他们要发疯的种地。二百两银子,这可是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巨额收入啊!二百两银子,可以起几座很不错的砖瓦屋了。

“骆老,要是有大型的农业机械,你们就可以轻松一点,可以耕种更多的土地。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干活更轻松。”

谈话中,张准自言自语的说道。

“什么农业机械?”

骆老汉显然不明白这个词。

“就是……帮你播种,帮你收割……”

张准尽量形象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