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靖难天下 > 第十一章 暮鼓晨钟(5)解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十一章 暮鼓晨钟(5)解禁

圣旨一下,留给朱植的时间就不到一个月了,他立刻密锣紧鼓地开始,就藩前最后的准备工作。

最重要一件事情就是确定王府其他官员的人选。朱植搅尽脑汁,把自己所有能够知道的人都用上了。审理正提名赵羽,这位后世经历五朝的老臣,历史上评说其性机敏,几乎样样皆能,懂兵“图天下要害厄塞,并屯戍所宜以进”;懂海事“建策捕海寇,有功。”;懂后勤永乐后“专理塞外兵事,帝北征,转饷有方。”另外他还在刑部,工部,礼部三个衙门都当过差,是不折不扣的多面手,这样的人材如何能够放过?

典簿提名姚善,此人在太子临终前交给自己的名单之中,提名他是为了安抚*方面的人。不过在历史中此人也颇有点名堂,担任苏州知府时为政持大体,不为苛细,讼遂衰息,吴中大治。

杨荣升了长史,纪善一职提名瞿远继任。本来朱植不想妨碍他考明年的进士,没让他跟自己去辽东。可是瞿远找到他,说自己父兄都去了辽东,一个人留在京城挺郁闷的,非要跟着去。朱植缠不过他,也就把他提名了。不过这个孩子有胆识有见识,如果在辽东多加磨练,日后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除了这两个人之外,其他的人好象要不就无从稽考,要不位高权重,已经不是朱植的王府可以盛得下的。朱植也乐得交给户部安排,没几天,户部方面把王府官员安排齐备。朱植提名的人,户部自然全部满足。

朱植看了看户部给他的名单,里面有几个都是太子给自己名单中的人,比如程通、张士信等。朱植看着自己想要的人没有问题,其他人也不去理会,反正到了辽东,如果谁用得不顺手再换。

武将方面,首先把瞿能的大儿子瞿卿从虎贲左卫调来,这是一员虎将,不能不收。其他将领朱植也动太多,惟独又从振武卫调来一员千户,姓张名伦。为什么选此人,皆因他乃靖难武将中最为忠烈之人。明史记载,张伦勇悍负气,喜观古忠义事。从李景隆、盛庸战,皆有功。燕王即帝位,招伦降。伦笑曰:“张伦将自卖为丁公乎!”死之。京师陷,武臣皆降附。从容就义者,伦一人而已。

除此二人之外,朱植并没有调太多的人来,一来还有哪些能战之将,朱植记不起来了,其他能记得的如平安、盛庸、卜万这样的猛人,职位至少是个指挥使,都不是自己能随便调动的;二来虽然自己掌握禁卫大权,完全可以多调些护卫,可是他也怕将领挑选太多,会造成拥兵自重的味道,在军事上能小心还是尽量小心点好,而且手下有了瞿能三父子,楚智,小马王、庄得等人,已经是将星烩萃了。

羽林右卫的人马已经补充齐备,神机营前营的部队也搬去和羽林卫一同驻扎。朱植有意让这两支兵马多些互相了解,互相配合,为日后组建辽东护卫做准备。按照明朝制度,他应该有三个护卫,现在实际上连两个都不到,日后到了辽东还要重新整编部队。对于这个问题,朱植始终很头疼,他初步准备建立两个骑兵护卫,一个以神机前营为主力的步兵护卫。不过养马要钱,造枪造炮要钱,现在自己手头的钱还真是不宽裕。每每想到这,他都会摸摸蓝玉给他的地图。

现在,朱植手里总算有了二十万两银子,也算是小阔了一把。他拿出一部分交给岳父,让他在京城中以招募建王府为名,招揽铁匠,铜匠,木匠等等手工艺者,以备日后辽东发展之用,自然也是多多益善。对于这些朱植丝毫不会吝啬,不趁现在把人招齐,日后到了辽东再找可没那么容易。郭英奉旨办差,工部那些人自然全力配合,不几日便有二百多名工匠送到军营之中,郭英按照朱植的叮嘱还特地从民间招收了多一倍的各种工匠。当然这又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四月初十,郭铭也从海边回来,为朱植带来了一百多名温州福州等地经验丰富的造船工匠。而且不但有工匠,他还招募了一批非常有经验的水手,船老大。原来沿海地区由于有朝廷的禁海令,这些人都失去了原先的活计,换了工种变成了耕地的老百姓。对于造船,郭铭了解不多,但他觉得有了船总要有人会驾驶吧,反正招完工匠之后还有钱多,也就顺便多招了二百多名失业的船老大。

对于郭铭的自做主张,朱植不怒反喜,他发现自己这个小舅子不但办事干练,而且非常细心,懂得举一反三。自己一开始还没想到的事,郭铭已经帮他弥补上了。朱植自然对他大大夸奖了一番。

朱植把船工和工匠们编成辽东匠户营,随军一起出发。同时朱植吩咐萨里尼回去招揽部下,双方约定以三月为限,七月初一,他将在金山左卫亲自迎接萨里尼的到来。朱植还拿出两万两银子交给萨里尼,吩咐他拿去安抚手下,给一些不愿意招安的人做安家费。就这样,经过二十多天忙碌,方方面面都安排妥当,只等出发。

出发前夜,朱植特地带着老婆孩子入宫看望母妃韩氏。她只有朱植这么一个儿子,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自然十分舍不得,一见到朱植韩妃眼泪,立马如断线的珍珠不停往下掉,她抽噎着道:“我的十五郎啊,就这么忍心抛下为娘的去那么远的地方吗?呜呜……”

朱植跪在地上磕了个头道:“母妃,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皇封儿子在辽东就藩,自然是让儿子为国守卫边疆。儿子怎能辜负父皇一片厚爱。”

韩妃擦着眼泪道:“哀家知道,儿大不中留,你也要有自己的天地。哀家本该高兴才是,只是一时不忍才伤心落泪。这辽东是苦寒之地,你要学会照顾自己。媳妇,十五郎就交给你了。”跪在一旁的辽王妃郭秀连忙答应着。

韩妃正色低声道:“哀家还有一件事要特别叮嘱你,十五郎你听好了。哀家知道你和四哥不对付,辽东正挨北平,北平又是你四哥的地盘,这锅勺免不了要碰灶沿。日后无论你四哥如何相逼,只要今上在一天,你无论如何也不能和老四撕破脸。切记切记,这是哀家最担心的事,你一定要答应。”

朱植虽然不懂韩妃为什么这么说,但他知道这个韩妃在宫里这么多年,自然对政治游戏了如指掌,这么说肯定有道理,又恭敬地答应下来。

韩妃见朱植答应了,脸上也轻松了许多,让郭秀把孙子抱过来,又是一通疼爱,她埋怨道:“烚儿都快两岁了,你们两人什么时候给他添个弟弟啊。哀家还指望着多抱几个孙子呢,媳妇,其他事我不埋怨,这事你可要上心。”郭秀红着脸答应着。

三人又说了会话,外面太监唱:“陛下驾到。”韩妃赶紧带着朱植和郭秀起身相迎。

朱元璋红光满面走进屋子,看见正在哭哭啼啼的韩妃,又想起朱植即将奔赴万里,心中一软对母子俩道:“植儿第一次出这样的远门,你就多陪陪母亲吧,朕先去书房,你们聊完了再来。”

韩妃连忙道:“不妨不妨,这些天十五郎日日进宫,该交代的话也交代得差不多了。臣妾只是有些伤心而已。植儿快去听你父皇教诲。”朱植恭敬地作了个揖,跟随朱元璋走了出去。

朱元璋缓缓走在皇宫的回廊里,朱植稍稍跟在后面,道:“父皇,儿臣即将远行,不能在您身边尽孝,您一定要保重龙体啊。”

朱元璋轻轻叹了口气:“十个了,你是朕送走的第十个就藩的儿子。你们一个个都大了,朕也老了,人老了很多地方都不中用了。”

朱植道:“父皇何出此言啊,儿臣看您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还是等着喝您百岁寿诞的喜酒呢?”

朱元璋呵呵一笑:“十五郎啊十五郎,什么时候变得那么会说话了。什么万岁万岁,人真有可能活一万岁吗,那都是做臣子的奉承朕而已。朕不求能活百岁,只要看到天下太平,足矣。”

朱植道:“现在天下已经太平了,再无一处有狼烟,这都是父皇的文治武功,想我大明地域之广,历史上没有一个朝代能比,父皇的成就恐怕秦皇汉武也追之莫及。”

这几句倒是实话,如今玉宇澄清,疆域之大,是中国以前历朝历代都无法比拟的。朱元璋高兴地摸摸胡子道:“谁教会你拍马了。不过我儿所说部分也是事实,只是地盘虽大,存在的问题更多,治理起来越发麻烦啊。”

朱植道:“儿子有时候觉得人活着就是很累,麻烦事总是很多,人固然如此更何况国家。也只有像父皇这样明烛万里的皇帝,才能把国家治理得如此兴盛。”

“‘人活着就是很累,’呵呵,你从哪里琢磨的,虽然话糙点,可道理的确如此。人家都道皇帝好,可你看看朕,一天只睡几个时辰,又要起来上早朝,每日批阅的奏本就有几百份。什么治大国如烹小鲜,有时候真觉得圣人说的也不一定对。朕上了年纪,有时候批阅的时间长了,腰都疼得不行。”朱元璋感慨道。

朱植道:“父皇,儿子一向顽劣,不懂孝道,如今要离开您老人家身边了,心中更觉不忍。来,父皇坐下,让儿子再给您捶一捶背吧。”

听着朱植情真意切的诉说,朱元璋心中感到格外温暖,他在回廊一处坐下,朱植在一旁给他捶背。朱植发现给朱元璋戴什么高帽都没有,还不如打点亲情牌管用。

朱元璋道:“儿啊,朕真有点舍不得你走,要不明儿下一道恩旨让你多留些日子。”

朱植心道,我靠,做戏可千万别做过火了,道:“那可好啊,能留在您身边正巴不得呢。唉,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果儿子还留在京城,容易被人说闲话啊。”

朱元璋道:“那些闲话朕也听过,哼,以为朕会上当,会自毁长城?荒谬。”

朱植道:“那些闲话当然离间不了,可是父皇有没有想过,儿子留在京城里,有多少人会不担心。说实话,儿子是不想被小人们构陷,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更何况为国守边也是儿子一向的志向,不然这身武艺可真要荒废了。”

朱元璋拍拍朱植的手道:“来,十五郎,坐下来,跟朕好好聊聊。你说的每句都在理,朕也明白,能像你这样跟朕说实话的人又有几个?当年你四哥还能说上两句,可现在他离得那么远。现在你又走了,朕又能跟谁说去。”

朱植道:“要不父皇每年都找点由头招儿子进京吧,大不了儿子多跑几趟,呵呵。”

“你这一走,朕有几句话一定要叮嘱你。”朱元璋道,朱植赶忙收起嬉皮笑脸,正襟危坐。“第一,治军以严,治民以宽。朕知道你总爱与下面将官打成一片,但你是天生贵胄,应该有自己的尊严,否则久而久之,你身边难免养成一些野心勃勃之人,你要学会用自己的威严驾御手下将领。而且边地兵凶战危,军纪一定要严明;治民以宽,辽东苦寒之地,这些年朝廷想了很多办法移民以充盈边塞人口,可是战乱不停,地力贫瘠,老百姓去而又逃,始终人口增长不起来。所以你要治民以宽方可拢住民众在辽东休养生息。”

朱植点头道:“儿子谨听父皇教诲。这些日子儿子也常看辽东民册,这么大的地方才不过有民五十余万,对于辽东实在太少了。儿臣恳请父皇今后几年加大移民力度,起码达到一百万人,才可溶化胡人。”

朱元璋道:“恩,这个你不用担心,朕心中有数。还有一事你要处理好,高丽新王李成桂,上表朝廷请求藩属。本朝一些儒生对此颇有微词,认为他僭越犯上,不能承认他们。你到辽东后与李朝正好是邻居,你要试探一下他们对朝廷的诚意。但记住尽量不要与他发生冲突,毕竟他也是愿意称藩之王。”

朱植嘴上答应着,心里咯噔一下,看来在朱元璋心里,李朝迟早是要承认的,但自己想扶植王氏兄妹正好与之相左,看来此事需要从长计议。

朱元璋又道:“第三件也是朕最担心的一件事,你与四哥不对付,这在朝廷之上是人人皆知的事。你们兄弟之间的感情朕不好过问,但既然和他成了邻居,你就一定要以国是为重,与四哥精诚合作一同经略草原。你是识得大体的人,本来不需要朕叮嘱。只是朕怕你有时候犯起倔脾气,所以还是要唠叨两句。当了藩王和当皇子完全是两码事,万事不能由着性子来,切记切记。”

朱植道:“父皇请放心,儿臣懂得其中轻重,不会因私废公。”

朱元璋道:“该嘱咐的,朕都嘱咐了,你去陪陪你母妃吧。”

朱植叩头告退,走了两步,朱元璋又叫着自己,朱植回头道:“父皇还有什么吩咐。”只见老人一脸不舍,眼圈仿佛有些发红,他看了看朱植最终还是挥挥手:“去吧,去吧,多陪陪你娘。”残忍如朱元璋也有舔犊情深之时,人的天性无论何时都不会泯灭。

“嗵……嗵……嗵……”三声炮响,羽林右卫、神机前营等一万三千人在神策门前列阵,等待着朱元璋与文武百官的检阅。王府和官员们的家眷,匠户等都已经先期到丹徙瓜州古渡头上船等候,王路朝兄妹还有他们的手下也被安排在匠户之中,秘密跟随队伍前往辽东。

一阵号角响起,朱元璋和文武官员出现在城头之上。朱植宝剑在手,命令道:“全体下马,恭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全体官兵整齐划一的动作显示出精锐之师的霸气。朱元璋满意地看着下面的兵马,朝身边的太监挥挥手。太监宣制曰:“皇帝敕辽王朱植就藩广宁,尔宜恭承朕命。”宣闭,朱植俯伏在地,表示接受旨意,起身,再四拜到地。礼部官奉诏从门中走出,授给朱植。朱植必恭必敬把圣旨举过头顶,对城头再四拜。接着上面乐曲大作,朱植起来,右手持旨飞身上马。

大军在城上的丝乐声中缓缓起行,此时天还没有全亮,朱植一步三挨地回望着晨雾中灰蒙蒙的南京城,它是那么古老,那么沉重。突然,太阳从地平线下艰难地破土而出,一轮旭日的金黄洒在古老的城墙上,闪烁着一层梦幻的光芒。

朱植拉定马头呆呆地看着这令人惊叹的一幕,大自然的光辉和历史的沉淀在这一刻完美地结合,她圣洁高傲,她缓缓从睡梦中醒来,如此神秘动人。

“铛、铛……”城北钟楼敲响的钟声,仿佛穿越千年时空,震荡在朱植心头。暮鼓晨钟,这千年不变的音符仿佛宣告着大时代的开始,这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大时代啊,让它来得更加猛烈。

ps:谁说骑兵不解禁,一解就解五千字,读者们推荐票支持一下。另外看到一本架空类的好书,链接门在下面。

点击察看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