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伐清 > 第三十二章 才能(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重庆虽然具有威胁,但邓名无意立刻去攻打,因为大批士兵刚刚返回久别的成都,初次进入四川的几万男丁也没有来得及安置。现在成都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消化胜利果实,积极开始春耕,以保证今年的收成。现在成都大约有十万拥有二十亩耕地的人,加上其他人的耕地,今年有望将成都周边的耕地恢复到三百万亩的水平。即使不算成都府现在的储备,这些土地的产出也能够供应几十万人口所需,是成都获得更多工业人口的基础。

迅速恢复的农业给农具生产带来极大的压力,成都的各家铁行日夜加班,加上进口的农具,现在也只能让每个农夫有一、两件最基本的工具。虽然农夫手里有粮食,但新年后无处获得新工具,破旧的农具也难以修理,只能自行简单修复,这大大加重了他们的生产压力。更严重的是缺乏耕牛,明军收集了一些牲口,又从江南带回了大批的牛,但直到目前为止成都拥有的耕牛依然不到五千头,若是每个农夫只有两亩地,那这个数字是足够了,但现在成都农夫拥有的土地数量很大,即使各亭积极组织耕牛队,依然远远无法满足需要。没有足够的牛马,就需要靠人力来承担大部分的春耕工作。在成都的牛马行步入正轨前,邓名对此也是束手无策。

不过随着大片土地被开垦出来,再加上成都执行的轻税政策,居民不但能够吃饱,而且还有余力蓄养牲口。最近已经有人向知府衙门申请养殖猪羊,让邓名高兴的是,这些养殖户都很有雄心壮志,他们不是以户为单位的单养——由于人均拥有土地的数目高,大部分家庭也没有多少余力自己养猪了——这些养殖户都想收购粮草、雇佣人手,大量地畜牧牲口,然后出售。

蒙古人才来了几天,有几个正筹备开展养殖商行的人就找上了他们,想雇佣蒙古人去帮他们养羊。但蒙古人大都拒绝了,他们宁可去马行养马或是教人骑马,也不想去当羊倌——如同汉人心目中的军户一样,蒙古人觉得羊倌都是贫穷而且没有前途的工作,他们不想绕了一大圈又返回他们在草原上的原始职业。

“就算满清真的抽调山西绿营,多半也得几个月后才能到来。”粮食产量节节提高能够支持更多的成都人口从事其他行业,因此邓名虽然手中的粮食充足,仍然很重视春耕,他计划在收获后再次征集部队,然后发起对重庆的预防性进攻:“农闲时我们可以征召农民入伍,那时候发动攻击不会严重影响工业和矿业生产。”

虽然水师不敢轻易进入嘉陵江,但是可以把陆军运输到重庆附近并保证后勤运输,邓名打算围困重庆,看看有没有机会重创重庆绿营。只要能把李国英逼进重庆坚守,明军就可以好好地侦探一番嘉陵江的水文地理。而且陆军从重庆西边绕过去控制嘉陵江江岸后,清军也就无法组织水陆两军对嘉陵江的联合防守;当岸上是己方的陆军后,川西水师就算在嘉陵江里触礁也不用太担心,可以采用更大胆的进攻战术,创造歼灭满清嘉陵江水师的机会。

在收获前,成都会进行战前准备,制定作战计划并进行针对性训练,而邓名打算利用这个闲暇去一趟建昌和云南。

不过在出发之前,邓名决定先把教育问题落实一下。

现在成都已经有了五十多个亭编制,每个亭都有一个亭长和几个亭士,负责管理治下的四百户人家——说是户,其实很多还是单身汉。亭是成都府重要的机构,不但负责纠纷调解,人口统计,耕牛统筹,还承担着军训的任务。现在邓名又给它加上了教育的责任,从东南几省招募来的几百个读书人和小地主子弟,被分配到各个亭工作,以后每次的军训日上午进行军事训练,下午就要进行认字教育。

除了这些识字点以外,邓名还集中建立了一批学校,首批学生就是漕工的孤儿和嫁入四川的新娘。给妇女准备的学校更接近技校,让这些女人学习纺织、制鞋、制袜等,然后组织她们合作生产。集中生产的效率比较高,相对成本也能比传统的男耕女织低一些——除了邓名计划扶持的商行,现在成都一般人想获得纺织工具也是问题,这等于给了商行垄断生产的良机。

“我们好不容易把这些女人带到成都来,她们必须得帮忙挣钱,不然都府破产了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在内部会议上,邓名对手下们公开宣传这些女性劳动力应视为珍贵的资产,那些小脚女人也就算了,但成都的青年大脚女性加起来也有七、八万了,必须组织起来参加生产:“各亭的识字点我都已经交代过了,教百姓认字的时候就要暗示他们,不让老婆出来干活,都府早晚破产,到时候就别想什么十亩一百元的保护费了,横征暴敛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邓名当然不会真的横征暴敛,不过威胁一下还是有必要的,反正并不是以都府的名义发出这个告示,而是让那些教书先生当做个人的见解进行宣传。农民对知识分子的尊敬会让这个威胁起到很好的效果,甚至好过政府赤膊上阵;除了威胁以外,还让教书先生和百姓们谈谈聘金的昂贵、生活的不易——让媳妇出门做点工,补贴点家用有什么不好?再说真要是大家的老婆都出来干活儿,布匹、鞋袜的产量多起来,价格也能便宜点,这是看得见的好处啊。

“做一些标语,上面写上‘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进工厂光荣,不出家门可耻’,这些字在各个识字点要优先教授。”邓名给刘晋戈部署任务:“类似的标语要多刷,不要可惜白漆,在所有的亭的围墙上都要刷上,最好给民房也刷上一些,谁愿意刷在自己的房子上,亭里就可以帮忙给他修篱笆。如果实在不愿意放老婆出门,那也要鼓励养猪,也写上几个‘要享福,少生孩子多养猪’的标语。就是养些猪仔也好,将来那些养殖商行可以去收购。”

“还有军队。”邓名对刘知府交代清楚后,又给周开荒他们面授机宜:“别忘了提醒退伍的士兵们,他们还欠我们钱呐,让老婆出来工作就可以减免债务。还有常备军,士兵们必须把宣传工作当做战斗任务来做,有成绩的士兵要记功!”

成都官员都知道军费开支巨大,不过邓名如此卖力的鼓动妇女出来工作还是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散会后秦修采得意地对穆谭说道:“你还说提督是唐王,这怎么可能?肯定是三太子啊,妥妥的神宗嫡传,要钱不要脸啊。”

穆谭无言以对,而任堂不服气地答道:“福王也是神宗嫡传。”

……

对于孤儿的安排和成年妇女不同,邓名没有急功近利地把他们统统训练成童工,而是开办了称为公立小学的教育机构。教师的工资、校舍的建造还有学生的饮食,统统都是政府负责。现在成都的居民大都是青年,第一批出生的孩子还是呀呀学语的婴儿,但邓名宣布以后成都的孩子都要接受义务教育。

当有人质疑学校不收费的政策时,邓名就解释道:“学校教育孩子,是为了让他们能够胜任官吏、工匠、学者的工作,没有这些人才,都府迟早无法维持下去;孩子学会的本事越大,他们将来就能挣越多的钱,官府也就能抽更多的税。总之,从教育中获益最大的是我们的政府,所以我们恨不得每一个人都能接受教育,为政府贡献更大的力量,因此我们不但没有收费的理由,甚至还要提供食物,吸引百姓把孩子送来念书,制定法律强迫百姓让孩子接受教育。”

除了识字外,小学还会教授算学。让老师们震惊的是,这些算学课本居然是邓名亲自编写的,在教师们歌颂提督无所不知的时候,邓名认真地解释道:“这都是泰西人的着作,我凑巧有机会见到了,觉得不错就翻译了出来。”

作为算学课本的翻译者,邓名用这个名义主持了公立小学的开幕仪式,面对台下坐得满满的男女学生,邓名问道:“你们为什么要学习?”

“因为你们有才能,”邓名马上自行回答了这个问题:“你们中有的人有农业的才能,会培育出高产的作物;有的人有工业的才能,能设计制造出精巧的机器;有的人有文学的才能,能写出脍炙人口的文章;有的人有绘画的才能,可以描绘壮丽的山河;有的人有观察的才能,会发现星辰运行的轨迹……如果没有机会学习,你们的才能就会被埋没,太阳日复一日的起落,但我们的生活没有丝毫的改变。只有你们的才能施展出来,才能改变我们的国家,让我们永远不受到野蛮人的威胁,让我们的子孙享受到他们祖先无法想象的生活;因此你们要学习,当你们找到了你们的才能时,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有了光辉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