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抗战:铁血铸山河 > 第169章 南下支队新任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1月底,形势急转直下,总部通知,各部队做好一切准备,防备小鬼子、顽军偷袭。

特务团部队不像前面那样分散了,再次靠拢,相互之间的距离也就几里路。

虽然物资消耗是个大问题,关键是有用。

渝都军队很快就发现了他们,甚至把他们当成了386旅的主力。

这边老西宣布新军为叛军,出兵围剿。

那边特务团的部队就做好了戒备,渝都部队还真不敢轻易进攻。

渝都一个军堵住了东进的口子,不但向西防备,还出动了兵力向东,部署在特务团正对面。

j也是巧了,对面的师长竟然认识。

一天晚上,刘福全带着岳辰两个人,化装成百姓,悄悄到了渝都部队,见到了范师长。

整整谈了一个小时,谁也不知道两人说了什么。

新军一纵,按照原计划,顺利进入晋东南。

沁水的三纵,老西的人还没有来得及动手,5个团,已经提前出发了。

经高平,在提前部署好的一营接应下,也顺利进入晋东南。

二纵、四纵则是向北撤进吕梁山,跟120师会合。

等老西缓过神来的时候,新军5万大军,4万加入了八路军。

据听说,老西气得脖子都歪了,好几天下不了炕。

特务团接应到三纵后,立即后撤,进入腹地休息。

经过一个多月的休息,特务团各部队基本恢复战斗力。

就算渝都部队真的发动进攻,八路军也不担心。

做完这件事,特务团真的需要整合了。

团部几位领导商量后,把整合方案提交了旅部,等候通知。

主力营出去训练,政委把刘福全拉了出来。

天天憋在指挥部,也不行,要换换脑子。

“一直没有跟你说,师部来电报了,调我回延北学习。”

刘福全就是一愣,怪不得把自己喊了出来。

“二个月前的事,不是一直打仗吗,就没说。”

“先遣支队的张司令员,游击支队的秦司令员都回去了。”

刘福全确实没有关注,一直打仗,都没有停下来过。

“不能......明白了。”

刘福全还想再问,不由自主摇摇头,不可能,总部下的命令。

“蔡主任跟我一起,还有另外几个支队领导,也是一样。”

要是其他人,肯定会闹一下脾气。

刘福全不会,总部对高级干部的培养一直没有停。

别说政委,就是旅长,两年后也调回了延北。

“有些学生,你顺便一起带回去。”

刘福全站在河边上,愣在那里很久。

实在不知道要说什么了,斗争形势这么恶劣,未来会越来越难。

“按照上级的意思,部队又要开始新一轮整合。”

“最多下月,特务团再次回到地方的可能性很大。”

不用政委说,刘福全也明白,特务团要不是旅长一直坚持,估计要么在冀豫边,要么去了冀鲁豫。

现在看来,师里肯定还有另外的安排。

“什么时候走?”

“年底之前,本来就晚了,再不去,到三个月了。”

这件事刘福全还真知道,当时组建特务团的时候,就预料到了今天。

总部抗大最多的一期近2000人,这可都是未来的英才。

要说八路军最大的不同,就是这点,8年时间,培养了十万多干部。

“原本我还担心,上级会不会调你回去。”

“上面说,你暂时不会,抗大你参加过。”

确实是这样,不过,也有一点,作战的军事干部,除非特殊情况,很少调回去。

刘福全看着周志国,沉默了很久,确实舍不得。

刚过几天,旅政治部苏主任亲自到了团里。

经总部批准,以386旅特务团为基础组建南下支队,在黄河北岸建立根据地。

黄河自去年改道后,南岸是几百里的黄泛区,几乎没有百姓。

冀鲁豫支队南下后,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

周边的环境非常恶劣,周边都是小鬼子重兵集团。

山东济南、苏北彭城、豫中新乡,都有小鬼子师团级驻军。

总部考虑到这个因素,命令386旅组建南下支队,到新乡周边建立根据地,发动群众。

特务团无疑最合适,在晋冀豫区域跟小鬼子打了两年,斗争经验很丰富。

为了增强实力,冀豫游击队也划入南下支队。

不过,旅长再次留下了特务团编制,由陈赤任特务团团长、曾力攻任政委、邓博任副团长。

把一营、二营、五营、三大队三营留在了特务团。

特务团组建后,仍留在现有区域活动,跟南下支队互相协同。

旅长的这个思路,师首长很认可,也是南下支队的后盾。

特务团在南太行活动,新二团移到了安阳附近,冀鲁豫支队在菏泽、濮阳建立根据地,应该说这个部署更稳妥。

南下支队司令员刘福全、政委李玉清、参谋长余学勤,政治部主任胡毅。

南下支队下属4个大队,特务团剩下的2个营整编成一大队。

大队长孟达、政委焦远,副大队长岳辰。

二大队大队长赵默,政委鲁农,副大队长王雷。

三大队大队长朱平,政委杨青山,副大队长梁峰。

四大队大队长韩宇,政委冯琦,副大队长许保安。

淇河大队还是不变,内部称为五大队,大队长罗勇,副大队长张延丰。

经过整合,现在每个大队都只有两个营,800人左右。

支队抽调新兵营100多人,加上狙击排、突击排合在了一起,又抽调了警卫连两个排50多人、教导队30多人加入,整编为支队突击营,380多人,李冬任营长,王路任教导员。

新的支队指挥部,仅仅保留了警卫连,和通讯班、警卫班,只有130多人,非常精简。

支援连则是整建制给了特务团,骑兵营由旅部直接指挥。

这两支部队,是刘福全特意留下的。

骑兵营说是平原好用,一是不好养,再就是容易被小鬼子发现。

平原地区,接下来的斗争会非常残酷,白白牺牲,太可惜了。

教导队、工作队大部分干部也留给了特务团。

河西根据地也缺干部,但是这个时候,直接让干部下去,会有很大危险。

整个区域,遍地都是土匪,还有各种各样的教派、地方武装。

工作队下去了,安全都保证不了,怎么搞工作。

刘福全对这些事情门清,不必要的损失,绝对不能容忍。

不过,武工队可以上,从冀豫边抽调的300多名武工队已经先期出发了。

刘福全再三叮嘱大队长杨峥,不能分散,必须保持连级规模。

突击营就在武工队身后,不但是保障,也为大部队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