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沐颜和时颜熙走到门口,看着孩子们玩闹的场景,心中满是幸福与满足。
虽然白之义几兄弟没能回来过年,但此刻,一家人的温暖和孩子们的快乐,让这个年依旧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时颜熙靠在君沐颜的肩头,轻声说:“等明年过年,一家人就都能团聚了。”君沐颜握住她的手,轻轻点头:“嗯,明年一定会更热闹,还多了肚子里的两个小家伙。”
时颜熙已经用精神力看了肚子里的两个宝宝,虽然现在才四个月,但已经看见是两个男孩了,时颜熙没和家人说,也让他们期待一下。
随着夜幕降临,村里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白家也点起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让这个年更加热闹起来,屋檐下还放着十几个烟花和烟花棒,这在县城都是没有的。
这些烟花还是李建国送来的,为了哄几个孩子开心,他明年也要调到市里的机械厂当厂长了,本来前几年就要调走的,是他自己婉拒了,毕竟这里有他多年的心血,他也舍不得这里。
今年儿子也结婚生子了,去市里也能和媳妇儿子团聚。
院子里,孩子们玩累了,围坐在摆满零食的桌旁,一边吃着糖果花生,一边叽叽喳喳讨论着他们之间的悄悄话。
白老太和陈清几人在厨房忙碌着,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饺子就端上了桌。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有寓意吉祥的红烧鲤鱼,象征团圆的四喜丸子,还有时颜熙特制的清爽小菜。
大家举起碗筷,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
君泽民站起身,举起酒杯,满脸笑意地说:“新的一年,希望咱们一家人都平平安安,孩子们健康成长,在外的之义他们也一切都好。”众人纷纷举杯,碰杯声清脆悦耳,共同祝愿新的一年万事顺遂。
饭后,大人们收拾碗筷,孩子们则迫不及待地拿出烟花,嚷嚷着要去院子里放。
君沐颜和时颜熙陪着孩子们来到院子,帮他们点燃烟花棒。
瞬间,星星点点的火光在孩子们手中绽放,他们挥舞着手中的烟花,笑声在夜空中回荡。
正月初五,君泽民和陈清就回京市了,他们要上班,还要提前去把房子整理好,过段时间君沐颜他们都要去。
时颜熙他们是正月十八才出发的,没让家里人送,他们一家带着三个孩子和白老头两老出了村子就贴着隐身符御剑往京市的方向飞去。
再一次和外孙女御剑,白老头和白老太还是很震撼,月月和两个哥哥没觉得有什么好玩的,毕竟他们在空间里的时候月月也会带着他们御剑到处玩。
空间里很大,他们到现在都还没看到空间的边缘呢。
找到院子,君沐颜拿出钥匙,厚重的大门被他推开。
一踏入这四合院,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棵三人才能合抱的银杏树。
虽正值冬季,银杏叶已尽数飘落,却给整个院子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金色地毯。
每一片叶子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脉络清晰,形状优美。
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院子中央被这满地银杏叶装点得如梦似幻。
阳光透过树枝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随着微风闪烁摇曳。
孩子们在这“金毯”上嬉笑玩耍,留下一串串深浅不一的脚印,瞬间打破了院子的宁静。
辰辰和烨烨你追我赶,手中还不时挥舞着银杏叶,好似拿着一把把金色的小扇子。
月月则蹲在一旁,小心翼翼地挑选着完整漂亮的叶子。
四合院很大,布局规整,东西厢房对称分布。
红漆的门窗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古朴而典雅的气息。
窗棂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寓意吉祥如意的花鸟鱼虫,也有象征富贵平安的传统纹饰,无不彰显着这院子曾经的辉煌。
院子的角落里,摆放着几盆绿植,虽在冬日,却依旧绿意盎然,为这略显清冷的院子增添了几分生机。
围墙边爬满了藤蔓,如今藤蔓虽已干枯,但依旧能想象出夏日里它们枝繁叶茂的样子,那时整个院子都将被绿色环绕,充满了自然的气息。
正房的门前,有一个小小的台阶,台阶两侧摆放着一对石狮子。
狮子虽不大,但雕刻得栩栩如生,威风凛凛的模样仿佛在守护着这个家。
正房的门大开着,屋内的布置简洁而温馨。
家具摆放整齐,墙上挂着一幅幅字画,给整个屋子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院子里的地面是由青砖铺成,历经岁月的打磨,砖面光滑而平整。
有几块砖上长出了些许青苔,更显古朴与宁静。
沿着院子的边缘,有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蜿蜒曲折,通向院子的各个角落。
小路旁,放置着几张石凳,供人休憩。
君泽民和陈清下班过来看看时,就见大门被打开了,他们还以为是他们忘了关门,可听见里面月月他们的声音,两人心中都是一阵惊喜。
君泽民和陈清走进院子,看着眼前这热闹而温馨的场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陈清快步走向孩子们,一把将月月抱了起来:“我的乖孙女,可想死奶奶了!”月月也紧紧抱住陈清的脖子,在她脸上亲了一口:“奶奶,月月也想您!”
君沐颜和时颜熙迎了上来,和君泽民、陈清打过招呼后,一家人便围坐在一起聊天,白老头和白老太坐在一旁,看着这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心中满是欣慰。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院子里的银杏叶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更加金黄灿烂。
时颜熙看着家人脸上洋溢的笑容,心中满是温暖,突然肚子传来一阵咕噜声,她这才想起还没吃晚饭。
“爸妈,咱们刚到,厨房还没来得及收拾,我记得之前吃过一家私房菜馆,味道特别好,要不今晚咱们去那儿吃?”
君沐颜立马点头赞同:“我也记得,那家菜做得精致又合口味,爸妈还有外公外婆肯定会喜欢。”
君泽民和陈清笑着表示都听孩子们的,白老头和白老太也对出门下馆子这件事兴致勃勃,几个小家伙更是欢呼雀跃,嚷嚷着要快点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