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我知道很多人看来另外一本小说,可能对于商纣王有新的看法,当然我也去看了。)
(我的依据来源主要是史记,尚书,中科院出版的商代史等)
“为什么古人不去骂秦始皇,汉武帝这些人,偏偏要去骂商纣王,杨广,唐玄宗等人,沉迷美色,耽误国家政事。”
“你看古代骂秦始皇骂的多残暴,也没有骂秦始皇沉迷于美色。”
观众感觉怪怪的,好像确实没有多少人去骂这些人沉迷于美色。
不对,这段话让他们想起杨广了。
有人骂杨广沉迷于美色,结果有人反驳杨广就几个孩子,而唐太宗有二十几的孩子。
哪个更加的沉迷美色,哪个更加的荒淫无度。
叶枫:“其实上面的这些人真的有100个儿子也没有关系,也不会认为他沉迷美色荒淫无度。”
一位观众顿时不服气了,道:“前面你的讲的勉强客观,现在就来偏袒周文王了,都有一百个儿子还不算沉迷美色,荒淫无度吗?”
“商纣王才两个孩子,还有脸说他荒淫无度,这不扯淡吗?”
中山靖王表示,谁的孩子有我多,前来之战。
叶枫好奇道:“为什么你会觉得儿子多和沉迷美色,荒淫无度能联系在一起呢!”
“这能有什么关联吗?”
观众无语:“这不就说明他女人多,所以沉迷女色,荒淫无度。”
叶枫:“以秦始皇,唐太宗,汉武帝,汉高祖,明太祖,宋太祖等等历史上那些皇帝。”
“儿子最多的中山靖王实打实的100多个孩子。”
“不说远的说近的,世界首富他有那么多孩子,你会骂他沉迷女色吗?”
观众一愣,叶枫接着说道:“后宫佳丽三千,其实这都是谦虚了,司马炎后宫人数超过一万人,这里面的一万人包括了皇宫里面的宫女。”
“换句话说,皇宫里面的那些宫女也是皇帝的私有物,可以随时宠幸。”
“可能皇帝路过的时候发现宫女长得不错,来了兴趣就可以宠幸。”
“古人晚上没事做,只能在床上完成原始交配。”
“人家那么多妃子,哪怕每一个月宠幸一次女生,一年就12次房事。”
“这12次当中只要有5次中标了,那么就有5个孩子。”
“这还是一年的产量。”
“你能说这个人好色,荒淫无度吗?”
“大臣懒得去管皇帝的夜生活,晚上时间皇帝爱和哪个女人在一起,当然一旦皇帝过多宠幸一个女人,会被太后说。”
“沉迷美色,荒淫无度,不理朝政核心目标是不理朝政,人家骂的是君主在上班时间不务正业。”
“和女人在一起奢靡享受,国家大事都不处理这才叫做荒淫无度。”
“最出名的就是后期的唐玄宗了,整天和杨贵妃在一起情情爱爱,为了杨贵妃奢靡无度,劳民伤财。”
“该上朝的时候不去上朝,该处理正事的时候不处理正事,整天和杨贵妃在一起,导致国家日益衰落。”
“为了享乐,做出一系列荒唐的事情。”
“上面的那些人,周文王,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等,他们有很多女人,有很多儿子。”
“问题是人家该上班的时候就去上班,该处理朝政就处理朝政。”
“不会因为女人耽误事业。”
“好比你老板,包养了一个小三天天和小三在一起,不关心公司业务,也不处理公司大事,结果导致公司发不出员工工资了。”
“你会不会骂死这对狗男女。”
“还是你老板,包养了十几个小三,孩子一大堆,但是老板上班时间都在公司拼搏,下班之后才去找小三。”
“公司正常发工资,奖金。”
“你只会羡慕你老板。”
“古代大臣非常憋屈,不能直接去骂皇帝,像海瑞这样的狠人在骂皇帝之前都会夸皇帝。”
“你直接去骂老板,你骂的时候很爽,后果很严重。”
“大臣只能委婉的去提醒皇帝,通过以前的那些例子来告诉皇帝,你他妈快一点给我处理朝政啊!”
“皇帝不理朝政,大臣又不敢骂皇帝,只能去骂那个让皇帝沉迷美色的女人了,给我狠狠的骂,让她们知道以后这样做的后果。”
“贤后的标准之一,不能让皇帝沉迷于后宫享乐之中。”
李诗雅淡淡:“不得不说皇帝真好,哪怕是自己想要享受生活,不想要处理朝政,想要和漂亮的小姐姐玩乐,被奸臣骗了。”
“到头来主要罪名落到别人身上,说的后宫里面的那些女人能够反抗皇帝的意愿一样。”
“说的奸臣不是皇帝信任一般。”
叶枫:“至于为什么他们喜欢用商纣王来举例,史记记载:商纣王,嗜好喝酒,骄奢淫逸,宠爱女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
“建鹿台,使师涓作新淫声,用粗鄙放荡的北里之舞表演。”
“使师涓作新淫声,用粗鄙放荡的北里之舞,音乐在古代有着极高的地位,祭祀,国家大事都要音乐。”
“音乐也是高雅的象征,纣王将其变得庸俗无比了。”
“如果大家不太理解,可以想象一下别人用国歌作新淫声之后你的怒火。”
“就知道为什么纣王会被古人骂了。”
“不理朝政,整日享乐。”
“他们利用商纣王来借古讽今,委婉的骂皇帝。”
观众恍然大悟了,原本如此不是说你玩女人不可以,而是不要耽误朝廷上的事情,不要耽误到大家的利益。
至于纣王的这种行为,好像确实遭人骂。
音乐可是地位的象征,你商纣王这样用音乐,下面的人只会效仿,从而影响社会风气。
毕竟古代音乐主要目的是培养道德情操。
舜帝时期,音乐是来陶冶道德情操,是以美好的目的创出。
叶枫:“既然你这么喜欢商纣王,那我就大概讲一下,为什么大概因为现在史料并不足。”
“很多东西都是推测,并没有哪个史学家敢站出来打包票。”
“随着考古发掘更多,人们对于商朝的了解才会更多。”
“帝辛很多人因为这个称呼好听,帝在前面有逼格。”
“目前主流说法是商纣王叫子受,寿和受无所谓,纣更多是一种藐视嘲讽。”
“帝类似于身份的象征,夏朝,商朝的王都可以用帝来表示自己的身份,到了周朝用王。”
“周朝为什么用王,他们觉得自己道德低于三皇五帝,所以降身份等级改用王。
“帝辛这个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