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西游之同步修炼系统 > 第99章 见如来 取佛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唐僧师徒四人告别了热情相送的铜台府百姓,一路晓行夜宿,餐风饮露,向着西方的灵山坚毅前行。

这一路,山川连绵,荆棘丛生,他们跨越了无数的沟壑,踏破了一双双芒鞋,却从未有过一丝退缩之意。

这一日,他们来到了一条宽阔且神秘莫测的大河前。但见河水波涛汹涌,浊浪排空,那翻涌的浪涛好似要将天地都吞没,可在这汹涌之下,又透着一股奇异的静谧,仿佛隐藏着无尽的奥秘。

河边矗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上面刻着三个古朴苍劲的大字——凌云渡。

唐僧望着这汹涌的河水,眉头微微皱起,心中不禁泛起一丝不安,喃喃自语道:“这凌云渡看起来如此凶险,暗流涌动,旋涡密布,我们该如何过去?”

孙悟空却满不在乎地在一旁跳上跳下,手中金箍棒耍得虎虎生风,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朗声道:“师父莫怕,有俺老孙在,便是这天河,俺也能给你踏出一条路来!俺一个筋斗云便能翻它个十万八千里,这小小的凌云渡,还能难倒俺老孙?”

猪八戒则在一旁嘟囔,肥嘟嘟的脸上写满了担忧:“这水看着就瘆人,浪头这么大,别到时候没过去,倒把俺老猪给淹了。俺老猪虽说会点水,可这看着也太危险了。要不,大师兄你先探探路?”

沙悟净稳稳地站在一旁,双手合十,神色镇定,说道:“师父放心,我等齐心协力,定能安然渡河。师父平日里教导我们,心诚则灵,只要我们一心向佛,这河水又怎能阻挡我们求取真经的脚步?”

就在众人商议之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艄公划着一艘破旧的木船缓缓驶来。老艄公面容和蔼,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可那眼神却透着一股难以捉摸的深邃,仿佛能看穿世间万物。他高声喊道:“西去求经人,可要渡河?”

唐僧连忙双手合十,恭敬地说道:“老施主,正是我等。不知这凌云渡可有危险?还望老施主能为我等指明方向。”

老艄公哈哈一笑,声音爽朗:“这河凶险与否,全在人心。心若坚定,便能平安抵达彼岸;心若动摇,便是这河水,也能将人吞没。这世间之事,皆是如此,求佛之路,又何尝不是?”

众人听了,心中各有思量。孙悟空第一个跳上了船,还不忘催促:“师父,快上来,有俺老孙在船上,保准没事!”

猪八戒犹豫了一下,咬咬牙也跟着上了船,嘴里还念叨着:“希望这船能撑得住,可别散架了。”

沙悟净小心翼翼地扶着唐僧,一步一步踏上了木船。木船在河面上轻轻摇晃,船桨划破水面,发出哗哗的声响。

船缓缓开动,向着河中心驶去。河水越来越湍急,木船在波涛中剧烈摇晃,仿佛一片飘零的落叶,随时都会被吞没。突然,一个巨大的浪头如山岳般扑面而来,带着排山倒海之势,将整个木船都淹没在了水中。

唐僧紧闭双眼,心中快速默念佛经,祈求平安:“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他的声音在浪涛声中显得微弱,却又透着一股坚定。

待浪头过去,他缓缓睁开眼睛,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得异常轻盈,仿佛没有了重量,好似一片羽毛,随时都能随风飘起。

再看身边的三位徒弟,孙悟空、猪八戒和沙悟净都面带微笑,看着他微微点头。唐僧低头一看,只见河面上漂浮着一具尸体,模样竟与自己一模一样。他顿时大惊失色,喊道:“这是……”

老艄公却在一旁笑道:“圣僧莫怕,这便是你的凡胎肉体,如今你已脱胎换骨,离了凡身,方能真正踏上灵山,取得真经。这凌云渡,便是你修行路上的最后一道关卡,过了此关,你便能超凡入圣。”

唐僧这才恍然大悟,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喜悦。他感受到自己的灵魂仿佛得到了升华,心中多年来积攒的杂念与烦恼瞬间消散,对佛法的领悟也更进了一层。但是内心苦笑不已。

只有唐僧和孙凡知道那肉身可是拥有唐僧十世的功德,此刻却被佛门收走,还骗唐僧。

渡过凌云渡后,师徒四人继续前行。不多时,一座巍峨壮丽的高山出现在眼前。山上祥光瑞气环绕,奇花异草遍布,五彩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迷人的香气。隐隐传来阵阵梵音,那声音悠扬空灵,仿佛来自遥远的天际,又好似在耳边低语。

孙悟空兴奋地跳起来,指着前方大声喊道:“师父,那便是灵山了!我们终于到了!”

唐僧眼中满是虔诚与激动,双手合十,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了。这一路的磨难,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对佛法的领悟。”

他们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攀登,一路上遇到了许多前来参拜的信徒和修行的高僧。这些人衣衫朴素,眼神中却透着坚定的信仰。

众人纷纷向他们投来敬佩的目光,因为他们知道,这师徒四人从东土大唐而来,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这份坚韧与执着,非常人所能企及。

“听闻他们从东土大唐而来,一路上降妖除魔,历经无数艰险。”一位年轻的信徒小声说道。

“是啊,他们的毅力真是令人钦佩,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坚定自己的修行之路。”旁边一位老僧接话道。

终于,他们来到了灵山大雷音寺前。寺门大开,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如来佛祖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周身散发着耀眼的佛光,那光芒柔和而又充满力量,仿佛能驱散世间一切黑暗。众菩萨、罗汉分列两旁,法相庄严,整个大殿弥漫着神圣的气息。

唐僧师徒几人连忙跪地参拜。

除了孙凡以外毕竟自己是人道代言人,寻找人族圣人的,不需要向别人跪拜。

如来佛祖微笑着说道:“唐僧,你师徒几人人不远万里,历经磨难,前来求取真经,这份诚心,实乃可贵。如今,你已脱胎换骨,离了凡身,对佛法的领悟也已达到了新的境界。这真经,你当之无愧。”

说罢,如来佛祖命阿傩、伽叶两位尊者将真经赐予唐僧。真经共有三十五部,五千零四十八卷,每一卷都散发着神秘的光芒,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与力量。

唐僧双手颤抖着接过真经,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对自己修行的肯定,更是肩负起了将佛法传播回东土大唐,普度众生的重任。

“多谢佛祖恩赐,弟子定当不负所望,将真经带回东土,弘扬佛法。”唐僧恭敬地说道。

在灵山上,唐僧师徒几人又停留了数日,每日聆听如来佛祖讲经说法,与各位菩萨、罗汉交流佛法心得。他们沉浸在佛法的海洋中,不断汲取着智慧的养分,修行境界在这几日里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临行前,如来佛祖对他们说道:“你们此番回去,要将真经传播四方,让更多的人受益于佛法。记住,佛法无边,慈悲为怀,切不可有丝毫懈怠。众生皆苦,你们要以悲悯之心,度化世人。”

唐僧师徒四人再次跪地叩谢,然后带着真经,踏上了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