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局势与全球经济展望》
- >《华盛顿邮报》(wp)报道要点:
>- 德国第8集团军司令部投降。
>- 敦刻尔克与东普鲁士数百万德国陆军被俘。
> - 历经三年战争,欧洲大陆满目疮痍。
>- 德国绝望,柏林参谋部解体,协约国在柏林设立总司令部。
>- 约翰·约瑟夫·潘兴野战元帅称“这是必然结果,美军参战以来,协约国的胜利就是必然的”,实际上以美军联合司令部为核心。但战争尚未正式结束。
白宫里,众人意识到战争虽已接近尾声,却还未正式终结。
德国第8集团军司令部的兴登堡司令和鲁登道夫参谋长,在东普鲁士孤立无援一个月后,最终投降,至此德国方面的战斗宣告终结。
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沦为战俘,德国陆军战败。
“我们协约国对战败国的要求很简单,就是无条件投降。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所谓无条件投降,即战败国必须毫无异议地接受战胜国提出的所有要求,这无异于签订奴役契约,战败国只能祈求战胜国的仁慈处置。
“然而,现在没有可接受投降的主体。”
“德国第8集团军司令部投降后,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王国的国家元首已无条件在投降文件上签字。如今只剩德国了。”
“皇帝和施里芬参谋总长是个问题。”
两人都下落不明。“不管怎样,这两人肯定得找到。”
“法国陆军现已占领意大利北部城市,俄罗斯军队正在接管奥匈帝国。现在轮到我们美军收拾德国了。”
如今德国是唯一的阻碍,首要任务就是找到威廉皇帝和施里芬参谋总长。
“嗯,得先把皇帝抓回来。”
“很快就能找到他的踪迹。中央情报局(cIA)已经带走了柏林宫的相关人员。”
cIA德国办事处,虽然不知道内部具体情况,但至少对他们来说,撬开柏林宫相关人员的嘴并非难事。
参与对德战争的cIA德国办事处工作人员和财政部情报局职员,都是历经战火的老手,他们手段狠辣,情报工作能力卓越。
“因对德战争积压的压力,这些情报人员都到极限了。这下正好有了可以‘审问’的德国人,他们肯定很高兴。”估计那些人会被折磨得很惨。
杜鲁门一边为落入这些“怪物巢穴”的人感到悲哀,一边拿起文件整理起来。
很快,皇帝的贴身衣物都会被扒光,带到白宫面前。
“目前推测,他最有可能逃往荷兰。荷兰与德国皇室关系密切。”
荷兰,在世界大战初期,就秘密与德国合作,在协约国这边,它被当作半盟友的中立国。
但协约国已在讨论剥夺荷兰的中立国地位。
毕竟,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因石油公司问题与英国反目,倒向德国,成为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之一。
“杜鲁部,剥夺荷兰中立国地位已成定局。一旦协约国各国元首达成一致,就会解除荷兰中立国地位,并派出美军。”
“这是英明的选择。借此机会,把荷兰皇家壳牌公司的股份也一并拿下。”罗斯福耸了耸肩。
“剩下的就交给你了。”
“哈哈,您尽管放心。我会和国务院、商务部一起,把荷兰彻底榨干。”这是我们的专长,杜鲁门信心满满。
“杜鲁门。”
“是。”
“我打算在荷兰中立国地位解除后,立即将是否与德国合作以及相关处置问题,作为联席会议的重大议题。还想把国际刑事法庭和常设仲裁法院从海牙迁至瑞士。”
“瑞士……啊,我明白了。”罗斯福显然已经知道,美国资本掌控着瑞士银行业资产规模的一半以上。
仅计算因德国结算银行相关业务,在瑞士存放的资产,就超过瑞士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0%。“想想瑞士银行业的特性,实际上是美国资本在掌控瑞士。”仔细想想,这很正常。
实际上,西德经济圈的核心资产都被连根拔起,存放在瑞士,这些资产都是以美国资本为基础进行收购、合并或发展经济所得。
“所以,没法不喜欢罗斯福。”实际上,是杜鲁门掌控着瑞士的经济命脉。
只要杜鲁门动用全部权力,从瑞士撤出所有资产,瑞士银行业就会100%崩溃。
因此,给瑞士助力,就等同于给自己助力。
“感谢您的关照。”
“嗯,我得做点让你小子有干劲的事。荷兰中立国地位一解除,就向荷兰派遣军队,把皇帝和施里芬带回来。”
“是,如果白宫能铺上红地毯,我一定漂亮地完成任务。”
罗斯福是个赏罚分明的人。
至此,对荷兰和德国残余势力的处置,就交给他负责了。
“你之前说无条件投降?”
“没错,德国除了无条件投降,别无选择。”
“实际上,柏林协约国总司令部将成为德国的议会、政府和司法机构。”
这里需要纠正一点,在杜鲁门脑海中,德国已分为西德和东德。
“除了柏林,还计划在法兰克福的阿玛琳恩设立附属司令部。我们财政部拿回德国结算银行100%的股份后,打算掌控西德经济圈。”
“这事儿已经交给你了,你想怎么处理都行。”罗斯福摆了摆手。
在对德国的处置中,德国结算银行相关事宜似乎不在罗斯福的优先考虑范围内。
既然已经交给杜鲁门,罗斯福确实打算不再操心。
“很好。”杜鲁门握紧了拳头。
但罗斯福似乎还没得到他想要的答案。
“杜鲁门。”
“请讲。”
“我与各国大使协调后发现,法国和英国对德国的憎恶超乎想象。在美军参战前,他们投入了无数兵力。”
很多人丧生。
战争发展到总体战和消耗战的极致,机关枪如电锯般吞噬着生命。
当然,美军速战速决结束了战争。
但那时已有数千万人伤亡。
“虽然还没有确切统计数据,但估计死亡人数总计达数千万。”
“数千万,说起来是数字。”罗斯福严肃起来。
历史上,死亡数千万人的战争屈指可数,甚至可能都不存在。
伤亡统计数字带来的后续影响,可能比战争本身更残酷。
“实际上,欧洲大陆的经济活动人口遭到毁灭性破坏。有效生产人口如水滴般蒸发,人口金字塔中的中青年阶层几乎灭绝。”
“……”
“往好的方面想,至少在一个世纪内,欧洲大陆都无法与美国抗衡。”
嗯,确实如此。
一个国家的基础是人。
在经济活动人口、生产力和中青年阶层重新补充之前,至少10 - 20年,欧洲大陆都无法摆脱经济衰退。
强国的自杀悲剧,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欧洲大陆的战后创伤至少会持续一个世纪。
很好,从外交角度看,美国霸权想要稳固,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是有利的。
但话说回来,仅靠外交无法维持世界运转。
“最糟糕的是市场消失了。”经济成了问题。
美国经济虽然以内需市场为主,但供应能力却远超内需,拥有疯狂的工业实力。
目前,美国必须以压倒性的供应能力为武器,通过全球出口经济维持生计。
否则,战后经济就会陷入通货膨胀或大萧条。
那么,大萧条的根源是什么呢?
虽然有诸多因素难以明确指出,但大多数学者都提到一个词:压倒性的供过于求。
有一种观点认为,实体经济拖垮了金融经济(华尔街经济)。
“美国经济已经在疯狂输出供应。到目前为止,美国凭借战争经济迅速消化市场需求,但战争结束后,巨大的需求空洞将会出现。”
当然,战争结束后,参战士兵回国领取的养老金会带来大量资金流入,短期内通货膨胀肯定会上升。
但这反而是毒药。
参战士兵带来的需求是暂时的,而企业为满足需求增加的工厂设备却是长期的。
当他们的需求消失时,会发生什么呢?
以美国企业过度的设备投资为根源,供过于求达到极限,美国经济将彻底崩溃。
“如果不打开全球实物市场解决供过于求的问题,美国就会陷入困境。”
“……确实如此。”
反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参战是必要的。
在这场战争之前,杜鲁门就向罗斯福详细阐述了大萧条的预兆,罗斯福最终被说服,这对美国参战产生了巨大影响。
“如果全球因供过于求陷入困境,为抑制来自美国的过剩物资,各国肯定会筑起贸易壁垒。甚至,美国可能会为保护本国企业,率先提高关税壁垒。”
“的确如此。”
“那样美国经济会更糟糕。”
但难道只有美国经济会受影响吗?绝对不是。
“全球供应链已经形成一个整体,产业分工日益细化。”分工这个词可能有点拗口。
简单来说,只发展擅长制造的产业,不擅长制造的产业就依赖进口。
这样的经济体系调整后,收益会最大化,这就是所谓的比较优势。
也就是说,不擅长制造的产业将依赖海外进口。
“所以,即使限制美国物资,问题也无法解决。如今,因大战沦为废墟的欧洲大陆国家,本土制造能力已经崩溃。那会怎样呢?”
“……”
“即便生产出来,也没有竞争力。核心零部件和设备都在美国,粗制滥造的产品没人会买。需求会进一步萎缩,甚至根本无法生产。”
假设在没有核心设备的情况下,勉强制造汽车,或者更极端一点,制造飞机,最终只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实际上,真的能制造出来吗?就算抛开核心技术能力,仅以钢铁产业为例,从铁矿石到钢铁制造,美国几乎垄断,全球都依赖美国的供应,一旦切断这条供应链,还能正常生产吗?
全球市场急需开放。
世界已经随着杜鲁门推动的“美国优先”政策,迅速走向全球化,人们对全球化越来越适应。
突然关闭市场并非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闭市场就如同砍断自己的手脚。
“全球供应链断裂,制造业将走向灭亡。欧洲市场内部也会陷入困境,本国优先主义会越来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在这个恶性循环的尽头,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将同时崩溃。”
“……是经济危机吗?”
不,是大萧条,而且是与历史不同的、扭曲形态的大萧条。
除美国之外的贸易壁垒,反而会从内部引爆其他国家。
因为美国已经垄断了大部分关键产业和最新技术。
经济一旦开始崩溃,本就低迷的需求会进一步萎缩。
一旦陷入恶性循环,情况就会越来越糟。这比金融危机严重得多。
与金融经济(华尔街经济)不同,实体经济一旦崩溃,谁也救不了。
全球的中央银行都无能为力。美联储虽然能调节全球美元流通量,但无法调节已经泛滥的全球实物供应量。
“两个办法。”杜鲁门耸了耸肩。
一个用来短期救急,一个长期盟友。
“哦?”罗斯福露出了感兴趣的眼神,示意杜鲁门详细说说。
杜鲁门展开地图,指向亚洲,点了点:”就是这里“
”清朝?“
杜鲁门接道:”对也不对,这里应该是新中国,而不是封建王朝清国,选择这里有三个最根本原因,民族性和互补性以及战略性。“
”第一,中华民族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热爱和平,没有侵略性。因为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十个字:温良恭俭让,礼义仁智信(儒家文化博大精深,不延伸讨论),这就是民族性,选择这样一个民族做为盟友,我们才能合作的更久。“
”第二,这是一个饱经苦难的民族,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只要我们帮助他们走出这个艰难的时刻,未来不仅拥有无限的市场,还可以使用跷跷板的理论,互相解决这种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就是经济互补性。“
”第三,也是很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战略方面,它可以钳制印度、倭国、棒子国、东南亚、和北极熊。“
从此我们再无后頋之忧,只要全力盯紧并攻略欧洲、非洲等地区就可以了。
杜鲁门总结道:”这就像人与人相处,做人靠谱可以交朋友,做事靠谱可以一起做事业,做人做事都靠谱,那就可以拜把子做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罗斯福一边听杜鲁门讲术,一边思索。最后看向杜鲁门说:
”这件事目前只限我们两人知道,交给你来办,不着急慢慢来,你还年轻,有的是时间,去完成这项国策,我全力支持你。但我们先解决眼前的事。“
杜鲁门按捺住心情,一脸平静的继续说道:
”现在需要的不是《凡尔赛和约》,而是马歇尔计划。“
“美国要想生存,必须先拯救欧洲大陆。”
但话虽如此,杜鲁门从未说过要毫无条件地给欧洲大陆撒钱。
当然,欧洲大陆的市场必须复苏,但杜鲁门从未说过这个实物市场就一定是欧洲大陆的。
“现在是算账的时候了。”拿着账单,排着队来结账吧。
现在,与历经大战的欧洲大陆清算的时刻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