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过得漫长。
巴西里约热内卢在24小时内沦陷,攻入巴西联邦政府大楼的海岸警卫队士兵,扣押了巴西政府官员。
“请签字。”
投降程序启动。
所有高级官员被强制召集,巴西联邦政府最终在一天之内,于美国海岸警卫队的武力威慑下,宣布投降。
- >《华尔街日报》报道>:
- >南美大陆政治格局一日间土崩瓦解
- >美国夺得新大陆霸权,真正的“美国主宰”时代开启
- >里约热内卢举行投降仪式
- >巴西总统的悲惨结局,巴西国民的指责声浪
- >非海军、空军、陆军,而是美国国土安全扞卫者海岸警卫队,令巴西屈服。
- >海岸警卫队隶属财政部
>>> 强权阴影下的挣扎
“总统先生。”
在巴西投降前的几个小时,美国海岸警卫队总司令匆匆抵达巴西当地。
他周身散发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紧接着,一道指令从他口中清晰下达,而这指令的对象,正是巴西总统阿方索·佩纳。
“您得跟我们一同前往美国华盛顿特区。”总司令的声音低沉却有力,在空旷的大厅里回荡。
“什么?”总统满脸惊愕,瞪大了双眼,仿佛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
“白宫的罗斯福总统希望就南美大陆的未来进行讨论并达成共识,计划商讨具体的投降条件。”总司令不紧不慢地解释道,可这话里的深意,谁都能听明白,这实际上就是一场扣押与押送。
在短短一天之内,一座颇具规模的国家首都便被占领,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实施这一切的竟是一支海岸警卫队,而且他们还要将联邦政府总统押送至本国首都
。这样的事,若放在其他国家,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他们面对的,是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美国。
美国海岸警卫队,单单拥有的3艘无畏舰和大规模运输舰队,就足以让大多数国家的海军望尘莫及,只能在其面前瑟瑟发抖。
“你们想要什么?”总统颤抖着声音问道,眼神中满是惶恐与不安。
“您去了就知道了。”海岸警卫队总司令面色冷峻,表情没有丝毫松动。
“在进入白宫之前,您得先到财政部大楼,。我想我说到这儿,您大概能明白我的意思。”总司令的话语中,隐隐透露出一丝威胁,让总统心中一紧。
“……!!!”
总统听到这话,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只剩下无尽的恐惧。
巴西曾作为葡萄牙殖民地的那段屈辱历史,始终如一道无法抹去的伤疤,深深烙印在这位总统的骨子里。
此刻,他的情绪再也抑制不住,激动地爆发出来。
巴西独立才过去没多久,难道就要再次沦为殖民地吗?
“美国不是自由主义国家吗?”总统带着一丝侥幸,颤抖着问道。
“如果您认为自由主义比帝国主义更温和,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总司令冷冷地回应道,打破了总统最后的幻想。
“这不可能。”总统浑身止不住地颤抖,内心充满了绝望。
在他执政期间,若巴西再次沦为殖民地,他将如何面对历史的审判?
对一位总统而言,做不到留芳千古,也不想遗臭万年,这种关乎名誉的事,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这绝不可能!!!”总统声嘶力竭地喊道,试图做最后的挣扎。
“顺便说一句,阿根廷的玫瑰宫(政府大楼)已被海岸警卫队占领。”总司令像是故意要击垮总统最后的心理防线,冷冷地抛出这个重磅消息。
巴西总统猛地愣住,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
玫瑰宫,那可是阿根廷联邦政府的总统府,是阿根廷政治中心的标志性建筑,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
如今,它竟也落入了美国人手中。
想到这里,巴西总统抖得更加厉害了,仿佛置身于冰窖之中。
“投入到那里的海岸警卫队兵力约为巴西的两倍,比巴西早半天沦陷,相关消息已传至白宫。”总司令继续说道,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总统的心上。
“你……你们这些恶魔!!!”总统愤怒地咆哮道,眼中满是仇恨。
“恶魔的是你们吧。”海岸警卫队总司令皱起眉头,反驳道,“你们为何对美国背后下黑手,而且还偷袭我们的军舰?难道您觉得白宫和财政部会察觉不到你们的阴谋?”
“你……你在说什么?什么阴谋!”总统故作镇定,试图掩饰自己的心虚。
“在巴西海军对我们发动偷袭时,我们就察觉到了。巴西军队的应对速度比想象中快。”总司令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警惕。
起初,他们以为巴西海军是一支强军,但稍微换个角度思考,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再加上有消息称阿根廷的情况也类似,这下他们就更加确定,背后一定有不为人知的阴谋。
“德国大使馆提出的共同战线提议,对巴西来说想必是难以抗拒的诱惑。您是不是以为,联合其他南美大陆国家一起对付美国,就能实现新大陆体制的变革?”总司令直直地盯着总统的眼睛,仿佛要将他的内心看穿。
“当初从杜鲁门部长那里听到时,我还半信半疑……”总司令不禁感叹,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后,南美大陆历经数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干预,对美国积累了诸多不满。
单靠一己之力或许无法与美国抗衡,所以巴西才想拉拢整个中南美大陆,可规模一大,反而更容易暴露,也让美国更容易察觉。
巴西总统沉默不语,他的沉默,无疑是对总司令猜测的默认。
看着他的样子,海岸警卫队总司令心中有了定论。
他不禁在心底感叹,从一开始就将南美大陆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杜鲁门部长,实在是深不可测,让人敬畏。
海岸警卫队总司令朝第一舰队司令点了点头,下达了最后的命令:“把他带走。”
就这样,巴西总统与随行秘书们,在全副武装的海岸警卫队士兵押送下,登上了那艘象征着美国强权的无畏舰,踏上了被送往白宫的屈辱行程。
>>> 踏入阴谋的深渊
“欢迎来到财政部。”
在华盛顿特区,巴西总统在海岸警卫队军官的严密押送下,神情恍惚地走进了财政部大楼。
这栋大楼仿佛一座巨大的牢笼,散发着压抑而神秘的气息。
在大楼的一间房间里,一位官员正面带微笑等候着。
他,就是杜鲁门·摩根财政部长,作为西奥多·罗斯福的得力助手,实际上拥有着足以被称为美国共同掌控者之一的强大影响力。
考虑到海岸警卫队隶属于财政部,这财政部大楼,实际上几乎等同于另一个白宫,掌控着无数的秘密与权力。
“……”巴西总统张着嘴,呆立当场,眼神中满是迷茫与恐惧。
当他真正面对年仅二十多岁、看起来像个毛头小子的杜鲁门时,一种莫名的战栗与恐惧不受控制地涌上心头。
这个年轻人,看似年轻稚嫩,可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场,却让总统感到无比的压迫。
“请坐。您喜欢喝可乐吗?”杜鲁门拿起可乐瓶,动作优雅地往自己的玻璃杯里倒上黑色的碳酸饮料,那黑色的液体,在灯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巴西总统冷汗直冒,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实际上,他根本不在乎喝什么,此刻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从这充满危险的财政部大楼脱身。
“请用。”杜鲁门将一杯可乐递到总统面前,脸上依旧挂着那看似温和的微笑。
房间里颇为昏暗,仅点了几根蜡烛,微弱的烛光在黑暗中摇曳,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房间中央,只有一盏白炽灯泡散发着明亮却又刺眼的光,将整个房间照得惨白。
这里是财政部大楼地下一层,经过特殊隔音处理的情报审讯室,除了从狭小缝隙透进来的丝丝阳光,连一扇窗户都没有,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狱。
巴西总统感到脊背发凉,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着他。
他在心里暗暗想着:“在这里就算杀了我,外面也不会有人察觉。”
嗤——
就在这时,一杯可乐递到了他的面前。
巴西总统口干舌燥,也顾不上许多,接过可乐便一饮而尽。
咕噜咕噜,液体顺着喉咙流下,可下一秒,他的脸色骤变。
“呃……!”
“咳咳!”
强烈的气泡声和喉咙里涌起的碳酸刺激感,以及突然加剧的口渴感,让巴西总统如同喝了毒药一般,从椅子上惊跳起来,开始在地上翻滚挣扎。
他的脸上满是痛苦的神情,双手紧紧地掐着自己的喉咙,仿佛想要把那股难受的感觉扼住。
“有毒!你们给我下毒了!你们想暗杀我!啊!”总统惊恐地尖叫着,声音在这封闭的房间里回荡,显得格外凄厉。
然而,杜鲁门依旧稳稳地坐在座位上,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仿佛眼前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海岸警卫队军官们像是见了什么奇怪景象,皱着眉头俯视着在地上挣扎的巴西总统,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屑。
“这不是毒。”杜鲁门终于开口了,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心里暗自吐槽这个土包子,竟然连可乐都没喝过。
“啊?你说什么,这不是毒药吗?”总统听到这话,微微一愣,停止了挣扎,用充满疑惑和恐惧的眼神看着杜鲁门。
咕噜咕噜。
杜鲁门一脸嫌弃地将巴西总统还剩半杯的可乐一饮而尽,随后,哐啷——他把空玻璃杯扔在地上,摔得粉碎,那清脆的破碎声,在这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刺耳。
“这不是毒,而是美国饮料市场常见的碳酸饮料,叫可乐。”杜鲁门冷冷地解释道。
“……”
总统听到这话,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尴尬得无地自容。
“起来吧。别再丢人现眼了。”杜鲁门的声音再次响起,充满了命令的口吻。
一阵死寂。房间里安静得只能听到总统粗重的呼吸声,他生平第一次体验到了羞愧到想死的心情。
同时他也清醒地意识到,从这一刻起,谈判的局势已完全对自己不利,他就像一只待宰的羔羊,任人摆布。
“啊……”
总统绝望地呻吟着,他知道,一切都完了,巴西的命运,或许将从此被改写。
>>>
杜鲁门坐在巴西总统对面,拿出文件开始谈判。
“首先,我跟您说说与阿根廷谈判的内容。”
“……这样可以吗?”
“别误会。”
巴西总统脸色有些难看,杜鲁门表情立刻严肃起来。
“这是基于对美国更有利的考量做出的决定。”
“……”
巴西总统泄了气。
他的随行人员此刻实际上被软禁在酒店,而巴西总统独自坐在财政部大楼的审讯室里。
“与阿根廷的谈判,首先从解除潘帕斯草原农地的外国人所有权限制开始。”
潘帕斯草原,全球三大粮食产区之一,阿根廷的大地主们牢牢掌控着这片土地,形成了垄断权力的卡特尔组织。
阿根廷联邦政府对此也没有过多干预,更没有试图打破这个卡特尔。
因为地主阶层势力庞大,权力根深蒂固。
“实际上,从阿根廷的角度看,或许让美国这个大巨头介入,情况会有所改善。”
毕竟,依靠汲取潘帕斯草原养分成长的传统大地主和既得利益阶层,是国家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允许美国企业大规模进入,或许能实现真正的民主。
“当然,随之而来的是自由贸易协定(FtA)和对跨国公司的监管解除。”
为纽约的大型银行和粮食巨头们奠定制度基础。
阿根廷是一个有潜力的国家,反过来说,它就像一棵汁水丰富的橡胶树,可供美国汲取。
这是强制性的自由贸易协定。
超级大国美国与中等国家阿根廷之间的贸易,贸易壁垒将全面拆除。
潘帕斯草原的粮食将免税大量出口,美国的大规模生产工业品也将免税大量进口。
通过这个制度,美国将完全侵蚀阿根廷市场。
“全面开放资本市场、解除金融行业监管、外国企业国家项目分配制、铁路铺设权等,我们已初步达成一致,现在相关人员正在白宫商讨。”
治外法权、领土割让,甚至殖民地等字眼,完全没有提及。
铁路铺设权,与其说是军队驻扎,不如说是为了将潘帕斯草原生产的粮食顺利运输到港口以便出口,是一项基础设施投资。
毕竟,美国得先扮演好自由主义扞卫者、亲切的美国人形象。
当然,虽然不会在国家层面签订长达100年的协议,但企业层面倒是有可能签订100年的无偿租赁协议。
“不过,有一点。”
杜鲁门竖起一根手指。
在草案中,他加入了一条帝国主义时期常用的传统条款。
“条款中包含了最惠国待遇。”
说白了就是炮舰外交。
以无畏舰为后盾的炮舰外交在20世纪上演,而南美大陆国家本就被视为美国既定命运和势力范围内的一部分。
在新大陆,这也没什么稀奇的。
“……你们对巴西有什么要求?”
“首先,我们要求独占铁矿开发权。”
“铁矿?”
巴西总统疑惑地歪着头。
他实在无法理解美国财政部为何偏偏盯上铁矿,毕竟在巴西的矿业中,金矿不是最热门的吗?
“您的意思不是金矿吗?”
“对,当然,我们会把铁矿开发权的独占权,与铁路铺设权、港口开发权、解除外国企业矿业监管等一系列权益打包。”
“……?”
巴西总统的脸色愈发难看。
原因无他,从他的立场出发,完全不明白为何要提出独占铁矿开发权这一要求。
但这恰恰是关键所在。
只要这一条款能达成,杜鲁门就算成功一半了。
“巴西夸张点说,除了铁矿,就只剩一具空壳了。”
铁矿储量第一的国家无疑是澳大利亚。
说实话,在铁矿储量上,没有哪个国家能与矿产资源丰富的澳大利亚抗衡。
那么,排名第二的是谁呢?
“巴西正与俄罗斯争夺第二名的位置,世界铁矿储量排名第二或第三的就是巴西。”
卡拉加斯铁矿、S11d铁矿、mG铁矿,这些代表巴西的大型铁矿,推动着巴西的矿业发展。
世界第一的钢铁企业,占据全球30%市场份额的钢铁企业,就是巴西的公司。
“澳大利亚的铁矿一直被杜鲁门钢铁公司独占。”
钢铁生产方面,美国钢铁公司(US Steel)已经处于垄断地位。
但在铁矿方面,还没有完全实现垄断。
澳大利亚、美国和巴西的铁矿储量加起来,占全球总储量的50%以上。
第一名澳大利亚已经拿下。
现在是时候拿下第二名巴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