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美国财阀私生子 > 第322章 美日经济关联与美欧经济格局谋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2章 美日经济关联与美欧经济格局谋划

第322章 美日经济关联与美欧经济格局谋划

>>>

在东亚,若说有哪个地区在日俄战争中意外崛起成为黑马,那便是东亚地区。

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的东亚与东部战线,如今宛如源源不断输送物资的无尽输送带。

“倭国工业制造带产出的钢铁以及东京兵工厂主导的战争物资,正源源不断流入俄罗斯。”

俄罗斯本就是资源宝库,再加上东亚的物资供应,得以对德国展开一场无尽的物资战。

“在倭国工业制造带设有子公司的美国控股公司正在举办派对庆祝,纽约证券市场也如烈火般向上攀升。”

纽约证券交易所,据《华尔街日报》统计的道琼斯指数,仅今年就已翻倍有余。疯狂的股市让美国人如痴如醉地投身其中。

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加息举措,效果显着。

在指数已增长三倍多的情况下,遭遇美联储的调控,虽有所回落,但仍保持两倍左右的增长。

“纽约的大型银行们想必也赚得盆满钵满。”

“倭国金融市场已被进驻当地的纽约大型银行吞噬。”

实际上,这已然是美国主导的社会。

由于占领倭国的盟军最高司令部(Ghq)依旧存在,倭国实际上就是美国的经济殖民地。

然而,倭国的东京证券市场同样一片繁荣,倭国人也完全对美国体制顶礼膜拜。

毕竟他们是所谓“三井繁荣”叠加战争特殊需求的受益者。

“呵……真正的受益者其实是我们。”

倭国结算银行,这是投资银行高盛代为运营的银行,也是杜鲁门作为最大股东掌控的倭国最大银行。

掌控倭国的金融集团,以绝对优势掌控局面的倭国结算银行,是吸纳了倭国大财阀势力范围的倭国最强经济实体。

“先生,这简直就是倭国版的东印度公司。我们平克顿侦探事务所如今正式员工已超过三万人。”

“这几乎都能算军事力量了吧?太惊人了。”

掌控倭国30%左右企业股份以及当地银行30%以上股份,意味着倭国的30%归倭国结算银行所有。

“就像东印度公司,或许该叫它‘倭国公司’。”

“反正都有菲律宾公司了,这也没什么奇怪的。”

帝国主义并未终结,只是在美国的推动下以新的形式重生,它依旧存在。

单看倭国的情况,这已经相当不错,甚至堪称完美。

“暂且让东京兵工厂继续运营。”

“新倭国制铁提交报告,称要再建造一座新高炉,是否批准?”

“先搁置。制铁厂又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已经建了不少,没必要再建新的。这场战争不知何时结束。”

从另一角度看,战争可能持续很久,也可能迅速结束,所以新高炉的建设还需观望。

“目前俄罗斯情况如何?”

“俄罗斯采取焦土战术,从乌克兰西部撤军。现在依托乌克兰东部密集的铁路网,展开物资战。”

乌克兰东部铁路网在俄罗斯内分布相对密集,依托此处开展战争,在物资战方面具备强大的防御能力。

夸张点说,甚至能在广阔的东部战线设置补给线。

“叮嘱他们谨慎行事。一旦防线被突破,很快就会危及拥有巴库油田的阿塞拜疆。虽说德国军队缺粮,形势危急,但防线被突破对我们也没好处。”

即便德军突破到巴库油田又如何……只要西伯利亚大铁路存在,俄罗斯就能凭借物资战立于不败之地。

“目前物资供应是以天然资源作为支付手段。”

“当前通过提供西伯利亚森林砍伐权,换取了大量物资供应。”“

西伯利亚那么大,就算把森林砍伐权全卖了,他们剩余的天然资源权益可能还多得惊人。”

毕竟,并非只有美国是资源宝库,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之丰富,任谁看了都会咋舌。

“先生,有个比日俄战争更热门的话题。虽还在内部讨论阶段,但Jp摩根银行内部似乎有大动作。”

“Jp摩根银行?”

詹姆斯迅速抽出一份文件,放在杜鲁门的办公桌上。

“是的,随着纽约大型银行的崛起,Jp摩根银行似乎在谋划恢复其独特地位。这是从Jp摩根银行秘书处内部泄露出来的消息。”

当前纽约金融体系等级分明:0 级,绝对无法抗衡的顶级阶层,如mFK对冲基金和杜鲁门投资银行;1 级,纽约十大银行;2 级,纽约大型银行等。

其中,Jp 摩根银行虽在纽约十大银行中位居榜首,但相比其他银行,优势并不突出。

“看来 Jp 摩根银行打算在 1 级银行中脱颖而出,制定扩张计划。”

“据说 Jp 摩根银行董事会已秘密通过决议。”

“看来很有决心。”

即便如此,它也难以晋升到 0 级。

毕竟,掌控各国结算银行大股东股份或全球基金市场的 0 级金融机构,实力难以撼动。

嗯,这些 0 级金融机构很多都是杜鲁门旗下的。

“说说大致内容。”

“核心只有一个。”

哗啦一声,他展开当前纽约十大银行的金融地图,美国本土及全球的影响力范围尽收眼底,规模着实庞大。

“在纽约十大银行中,相对较弱的美国大通国民银行(chase National bank),Jp 摩根银行计划将其吸收合并,组建超级银行(megabank)。”

“哦……”

纽约十大银行中的两家合并?

便宜老爹不可能不明白,这在纽约金融的春秋战国时代,犹如拉开了新时代的序幕。

群雄逐鹿的时代,这一举动意味着触发了美国国内乃至全球金融领域超级银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契机。

“没错,这才真正有了美国霸权时代的感觉。”

并购(m&A)战争,开启真正的并购时代,这是极具老摩根风范的雄心壮志,也是美国霸权时代正式开启的前奏。

杜鲁门微微一笑,“至少在这个 20 世纪,将是美国的全盛时代。”

>>> 美联储政策与美英经济格局探讨

“美联储冻结了利率。”利率冻结,这是联邦储备制度的声明。

美国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Fomc)宣布将冻结美国利率,并表示将调整立场,支持主要的救助金融经济政策。

这也是为美国霸权时代进行经济刺激,推动美国经济全面扩张的举措。

“联邦储备制度的官方立场是,此前多次连续 100 基点以上的加息,已使物价逐渐趋于稳定,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因此无需再加息。”

该榨取的利益都已获取,如今已没有能威胁美国全球地位的强国,美国甚至可以自行放松,无需再加息。

不过,为观察形势,暂未采取降息措施。

“父亲您怎么看?”

在拥有摩根别墅的吉尔特岛,摩根董事长正驾驶游艇享受休闲时光,杜鲁门看到这一幕感到欣慰。

尽管他附身于杜鲁门,并非真正的摩根之子,但多年相处,历经诸多事件,如今已把他当作亲人看待。

“说实话,我原本希望加息。”

呜呜呜——摩根董事长身着简约衬衫,驾驶着游艇。

他对游艇的热爱依旧如初。

吉尔特岛本就是众多富豪家族建造别墅的高级度假区,摩根家族也在此建有别墅,美国金融界的幕后交易常在此发生。

共和党的实权人物埃尔德雷奇和洛奇议员也常在此出没。

嗖——摩根董事长凭借粗壮的手臂亲自驾驶豪华游艇“科尔舍尔号”。

听说他最近在减肥,看来是真的。

“但现在不能加息。”

“是的,若继续加息,英国经济将彻底崩溃。英格兰银行也将半死不活,放弃金本位制的英镑将坠入深渊。”

“嗯,确实如此。”

摩根董事长在享受休闲时光的同时,也在不停地翻阅报纸。

毕竟,辅佐他的人员多达数十人。

只要 Jp 摩根银行总部启动紧急联络网,消息就能直接传至摩根董事长耳中。

“我也与 Jp 摩根银行的形势分析室一同密切关注英国经济动态。最近劳合·乔治首相拉拢殖民地总督和自治政府,似乎在暗中谋划什么,你知道些什么吗?”

“英国即将解体。”

“解体?我就觉得有这种趋势。嗯。”摩根董事长沉默片刻。

他是贝尔福时代的人物,是见证维多利亚女王号令全球、挥舞绝对权力的英国时代的金融家。

他是在伦敦金融城的传奇中崛起,开创美国金融事业的第一代华尔街金融家,但不知不觉间,英国的辉煌已逐渐落幕。

“唉,许久未回,听到的消息竟是英国解体,真是笑不出来。”

新的 20 世纪,与南北战争时期相比,时代确实又到了变革的时候。

日不落帝国,英国的太阳如今也已倾斜许久。

“大概是打算将英国解体为联邦制的自治政府,仅在英联邦体系内形成以英镑为基础的经济区。”

“经济区?真可悲,如今从金融术语中都能感受到世界的变化。”

区域经济,实际上这一概念也是杜鲁门在整合美国太平洋经济区和苏德工业区经济区时,从制度层面提出的经济术语。

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原历史上区域经济的开端同样源于英国的区域经济。

也就是说,英国注定要走向以英镑为基础的区域经济体系。

“就这么看着不管?任由英镑区崩溃,我们就能将英国纳入美元区。”

“哈哈。”杜鲁门笑了。

摩根董事长说得没错。

若任由英镑区崩溃,确实可将其强行纳入美元区,如此一来,英国将真正沦为美国的经济殖民地。

但杜鲁门以现代欧洲经济的视角来看,深知经济殖民地也需把握分寸。

毕竟,这是把双刃剑。

“我还在考虑。”

pIGS,这是对欧盟中“吃白食国家”的蔑称。

目睹那些既无法自主掌控欧元,又背负巨额债务的欧洲国家的结局,杜鲁门深知,即便将英国纳入美元区,也并非万事大吉。

“英镑区暂时保留。关于货币区,有些想法还在构思中,将其纳入美元区,我们也可能遭受损失。”

“为何这么想?”

因为他们无法随意印美元。

“一旦我们印美元输送到英国,就会成为英国财政的债务。债务不断累积,英国经济迟早会向美国露出獠牙。”

“你是说,过多债务反而会增强债务国的话语权?”

“是的。”

杜鲁门可是从未来而来,见过同一货币区内意大利、希腊等国的乱象,因此对英镑区的衰落持谨慎态度。

“此外,美元主导权可能会被夺走。英国经济区实际上涵盖了印度帝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自治领等庞大区域。”

“确实如此。”摩根董事长似笑非笑。

他在运营银行的过程中,见识过诸多真相,此刻那些记忆大概一一浮现。

虽说这些所谓“真相”中的人物实际上都是美国产业界的巨头。

“你是说,投入英国经济区的美元难以掌控。问题在于英国经济区规模太大,难以控制。”

“一旦失控,我们将失去对其的掌控。”

“嗯,若是其他强国或许不好说,但英国的话,确实如此。”摩根董事长表示认同。

他是追求美国经济公益的人物。

他是将华尔街地位推向巅峰的金融家,与杜鲁门有着相似的理想追求。

能有他这样的便宜老爹,实属幸运。

杜鲁门脑海中瞬间闪过这样的念头。

“但无论如何,英镑得经历一次崩溃。”

摩根董事长目光犀利。

杜鲁门完全赞同他的观点。

只有英镑经历一次崩溃并重塑,美元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其实让英镑崩溃,再植入美元,也有好处。”

“好处?”

“倘若未来美国放弃金本位制,转向浮动汇率体系,美国经济将受益于相对滞后的英国经济。”

“嗯?这倒是个新视角。”确实是新视角。

德国也因欧盟的欧元,在经济增长方面意外获得助力,连他们自己都未曾料到。

“无论美国如何发展,美元都会持续保持现有状态。即便美国经济发展、霸权不断积累,贸易逆差仍会疯狂累积。”

“……这太疯狂了。”

通常情况下,国家经济向好,货币价值应上升。

正因如此,在强势美元时代,美国在贸易中承受了巨额赤字。

所以冷战时期,美国为打破强势美元,通过广场协议重创德国和倭国经济。

“这对美国不是有巨大好处吗?”

“若能如此自然最好。若将英联邦经济网络纳入美国经济,美国经济将如不死之身。”

不死之身,对欧盟中的德国而言,欧元就是其不死之身。

无论德国经济如何疯狂发展,因其他经济增长率较低的欧洲国家,欧元联动导致货币价值无法上升。

如此一来,德国便无敌了。

欧元是德国经济在欧盟成立后,能像疯狂的过山车般飞速发展的最强动力。

“但能否如愿很难说。英镑的经济区规模庞大,且生命力顽强,如同僵尸,即便遭遇恶性通货膨胀,也难以彻底摧毁货币。”

“是啊,若真如此,那就不是经济危机,而是全球大危机了。”摩根董事长深知利弊得失。

他明白,英国经济动荡尚可,但彻底崩溃的话,数百年来构建的全球经济与金融网络将被扭曲,而这些网络美国需继承并妥善利用。

“没错。美国没必要在现阶段承受这种负面影响。”

“真可惜。”

“但也并非毫无办法。”

将其纳入美元区在现实中困难重重,那么,像植入欧元一样,为欧洲大陆构建另一种货币体系如何?

一种货币价值有保障、在美国掌控之下的货币。

杜鲁门心中已有这样一种货币体系的构想。

“我有个好主意。”

“嗯,果然你那邪恶的脑袋里又想出了各种阴谋诡计,才来找我。”

“哈哈,怎么能说是阴谋诡计呢。”他的反应太愤世嫉俗了。

这可是让美国变得伟大的战略,暂且就当作如此吧,杜鲁门连忙否认。

“这是战略,战略。”欧洲大陆的未来,战后欧洲经济完全取决于美国的对外政策,其经济区也将在美国政府的规划下进行调整。

“是的,这是将欧洲大陆置于从属地位的战略。”

“你这小家伙真可怕。”摩根董事长虽这么说,但脸上还是露出了笑容。

“先说来听听,你那小脑袋里又想出了什么邪恶的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