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毒气降临与残酷战场:凡尔登战线战壕内的化学战爆发
>>> 柏林参谋部
“听闻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弗里茨·哈伯博士,研发出了一项新技术。”在柏林参谋部里,一位军官低声说道。
一位博士的新发明,竟能传到参谋部,着实不寻常。
毕竟,一般信息可很难传入陆军最高司令部或参谋部。
“这次情况特殊,这项技术连威廉皇帝,甚至施里芬元帅都极为震动。”另一位军官补充道。
众人皆知,这是一种能以气体形式大规模杀伤人员的化学武器——毒气。
施里芬面色凝重,逐字逐句地看着相关报告,目光中满是审视。
“这让人想起克里米亚战争中投放的氰化苦杏仁苷。”施里芬缓缓开口。
在施里芬刚正式入伍的青年时期,氰化苦杏仁苷这种融合了氢氰酸和砷作用的毒气,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被投放,在当时堪称一场革新。
然而,人们并未为此欢呼。或者说,应该欢呼吗?
这项残忍的技术,是那些往人嘴里灌刑具的英国家伙率先研发的,旨在大规模杀伤的化学战和化学武器。
“光是想起氰化苦杏仁苷,军队就头疼不已,即便只是阅读相关新闻报道,毒气相关的新闻,偶尔也会在舆论中掀起波澜。”一位参谋皱着眉头说道。
“确实如此。”有人附和。
“你小瞧它了。毒气的存在,在1899年海牙会议上就差点被禁止。”又有人严肃地说。
可见其影响力之大,这是一种专门将人拖入痛苦深渊的极其邪恶的武器。但反过来说,在战争中,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武器了。
“弗里茨·哈伯博士制造出了危险的东西。”施里芬评价道。
然而,施里芬并未流露出失望或负面的情绪。
德国军队目前虽在西线不断推进,但由于法国集团军的形成,巴黎的陷落仍不确定,而凡尔登则保持着坚固的防御。
“此次凡尔登攻势,原本计划通过空中战略轰炸使其失去战斗力。”一位参谋汇报。
“原本没有战略轰炸失败后的应对方案,博士却带来了个好东西。”施里芬露出一丝微笑。
平时不苟言笑、情感淡漠的施里芬参谋长,此刻竟然微笑了,参谋们都惊呆了。
施里芬的微笑实在是太罕见了。
但施里芬很快恢复严肃,思索起来:“威廉皇帝怎么说?毒气在战争中基本是被禁止使用的吧。如果威廉皇帝不允许,那我们也无意使用。”这话虽言不由衷,但以施里芬一贯按规则行事的风格,他完全有能力这么做。
“威廉皇帝已经批准了。”
“有些意外。”施里芬低声道。
威廉皇帝,本以为他会注重尊严和荣誉,但随着德国皇室的威望逐渐下降,他似乎感受到了权力的危机。
对柏林军部来说,这并非坏事。
不,在战况可能恶化的战场上,没有比这更好的武器了。
“防毒面具呢?战场上一旦起逆风,己方也可能遭殃。必须做好应对措施。”施里芬问道。
“我们正在用活性炭准备。但目前尚不清楚化工工厂能否为凡尔登攻势提供足够的防毒面具。”
“现在是哪个军团在生产防毒面具?”
“巴斯夫(bASF)。”
“……原来如此,也只有巴斯夫能生产防毒面具了。”
弗里茨·哈伯和哈伯 - 博施法的发布者,德国引以为傲的化工企业。
虽因哈伯 - 博施法泄露争议,由巴斯夫生产防毒面具让人有些膈应,但也没有其他像巴斯夫这样的化工企业了。
“……”施里芬似乎想到了什么,眉头紧紧皱起,“等一下。”
“怎么了?”
“巴斯夫生产防毒面具,这不就意味着美国可能已经掌握了防毒面具的开发技术吗?”
众人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
确实如施里芬所说。
巴斯夫既能提供哈伯 - 博施法,又频繁参与听证会,绝不可能不把防毒面具开发技术透露出去。甚至,这技术原本是不是德国开发的都不好说,说不定是巴斯夫从美国获取的技术。
不管怎样,这意味着美国已经在为化学战做准备了。
“罢了,应该也无妨。”施里芬显得很从容,“反正毒气只是辅助手段。虽然感觉像被抢走了玩具,但也没办法。战争本就不会如人所愿,这不是赫尔穆特·冯·毛奇亲自灌输的不变真理吗?”这样一来,反而能提高警惕,也算是好事。
施里芬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有几件事得办。”
“什么事?”
“首先要向威廉皇帝报告,得将弗里茨·哈伯所在的德国化学研究所和巴斯夫独立出来,必须尽可能阻止弗里茨·哈伯的毒气信息流向美国。”
“我会传达的。”
“稍等,还没完。为应对此次化学战,从航空支援部队中抽调一部分炸弹和燃烧弹的物资。”施里芬对战略轰炸方式做了些调整。
当然,空战是齐柏林空军司令指挥的部队负责的,但空军同样也是柏林联合参谋部的一部分。施里芬下令,他们就得执行。
“齐柏林空军司令可能会拒绝。若出现这种情况,就以柏林联合参谋部的权限强行推进。”
“但目前还没有像齐柏林空军司令这样擅长空军作战指挥的将领。”
“恰恰相反。”施里芬很镇定,“我曾与齐柏林空军司令见过一面。”
齐柏林空军司令,原本是陆军中校的齐柏林伯爵,对空战极为热衷。
他将自己的生命都献给了齐柏林飞艇部队,可以说具备极致的工匠精神。
“对他来说,如果没有空军,生活也就没什么意义了。”岂止是没什么意义,要是从他手中夺走空军或齐柏林飞艇部队,他可能会绝望到自杀。
他就是这样一位将一生都奉献给军队和飞艇事业的技术专家。
“但就算没有空军,我们依靠陆军也能推进作战,不是吗?”德国军队,对他们来说,空军有固然好,没有也能想办法解决。
陆军强国在无法跨越海洋的情况下,空军只是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对齐柏林空军司令来说,空军是他的执念所在。”施里芬确信,在这次协商中,齐柏林空军司令会处于劣势。
参谋上尉被施里芬洞察人心的话语微微触动。
一旦确定能说服齐柏林空军司令,参谋上尉就得先向柏林的皇室汇报。
“我马上传达。”
>>> 齐柏林空军司令处
“投放这点量能有效果吗?”齐柏林空军司令凭借开发齐柏林飞艇的经验,在任何作战中都不允许有丝毫的中庸。
“凡尔登要塞在空中作战方面很脆弱。因为它在建造时根本没有考虑到空中作战,只是一座普通的要塞。”他接着说道。
这是理所当然的。凡尔登要塞建造之时,空军还不存在。
更何况,防空装备也不行,只有不实用的高射炮。
更讽刺的是,就连高射炮的性能,德国克虏伯公司的产品都远超其他国家,简直就是一堆废物。
其他防空武器,不过是把机关枪对准天空射击的防空火力,齐柏林空军司令深知这些防空装备毫无用处。
“让齐柏林飞艇部队的部分飞艇完全移除炸药,其中几艘只装载化学弹。”他下定决心,德国隐藏的手段,将空战与化学战合二为一,务必使凡尔登攻势取得成功。
以空中力量发动化学战,谁能抵挡?飞艇的爆炸威力极为强大。
“参谋上尉,你替我向柏林参谋部传达我的话。”齐柏林空军司令的脸色微微泛红。
面对这出乎意料的反应,被柏林参谋部派来的参谋上尉反而有些不知所措。
“就算动用德国国内所有的化工厂,也要大量生产化学弹。
要给飞艇部队装载有意义的爆炸量,目前的量还远远不够。
当然,这是专门用于空中投放的。”
>>> 华盛顿特区 福特t型车内
“该死,这算什么豪华轿车,只能坐两个人还挤得要死,真不舒服。”杜鲁门在福特t型车内抱怨着,感觉头晕目眩。
作为在现代乘坐习惯了高档车辆的人,20世纪初原始的减震效果,他实在无法适应。
他的屁股都快被颠麻了,腿也伸不开。
“得向亨利·福特抗议。让他把车内空间加大点,还有那该死的减震效果也得改进。见鬼,就像坐在马背上一样,一点缓冲都没有。”
“请您忍耐一下,少爷。这是低价车型,这很正常。而且这还是为了具备防弹性能而开发的车辆,如果再进行大幅改装,很难获得大众的认可。”詹姆斯劝道。
“见鬼……政治这玩意儿,麻烦事还真多。”嘴上虽这么说,杜鲁门还是快速浏览着报告。
情报局长传来消息,施里芬参谋长正在谋划毒气战这张牌。由于他们的人已经深入渗透到德国化学研究所,在情报战方面,他们占据优势。
“芥子气。”杜鲁门念道,这是弗里茨·哈伯实验室开发的毒气,这种专门用于大规模杀伤的芥子气即将在即将到来的凡尔登攻势中投入使用。
“不仅如此,这些家伙似乎根本没打算隐瞒。”
“是吗?”
“应齐柏林空军司令的请求,柏林参谋部已批准作战计划,目前生产军需装备的化工厂都在疯狂生产化学弹。”
“巴斯夫呢?”
“我们旗下的化工厂以生产防毒面具为由,全部拒绝了。他们以没有可用的生产线为由推脱。”
“哈!这些家伙还挺机灵。”杜鲁门笑道,非常好,毕竟是他收购的化工企业。不过,说因为生产防毒面具而生产线不足,这倒可能是真的。毕竟,光是为德国军队前线部队提供防毒面具,可能就需要动员所有的生产线。以施里芬的性格,一旦下令生产,就肯定会确保完成。
“不过施里芬参谋长说了一句话。”
“说吧,这反而挺好。这种负面消息,正好通过新闻报道传播出去。通过这种方式,尽量避免被冠上战犯的头衔。”
“我马上向媒体透露。”
“好。”杜鲁门靠在座椅上,防毒面具的储备量很充足。
他已经将其存放在法国临时首都波尔多的美国物资仓库,但还未出售。
在毒气是否会投入使用尚不确定的战场上,哪有人会先卖防毒面具。
等他们中了毒气,哭着喊着求着要的时候,再投放物资就行了。
“凡尔登攻势很快就要开始了。”他自语道,它会以怎样的方式展开呢?实际上,仅通过情报局长传来的信息,就能大致推测出来,他在心里默默为驻守在凡尔登要塞的法国军队祈祷。
>>> 法国第2集团军司令部
“这是什么?”在凡尔登方向的西线战场,各种炮兵部队用野战炮像下雨一样从空中倾泻炮弹,夜晚的天空也被炮弹划出流星般的轨迹,向着战壕疯狂射击,宛如地狱般的战场。
凡尔登的战场,365天不分昼夜,都被照明弹和爆炸照得通明,比任何战线都要残酷。
“这是标记飞艇部队的标识。齐柏林飞艇部队正在德国本土集结。看来柏林参谋部正在计划对巴黎方向或我们这边进行战略轰炸。”在法国第2集团军司令部,一位军官向已经晋升为野战集团军司令的菲利普·贝当汇报。
贝当捋了捋胡须:“原来如此。”贝当对飞艇部队十分担忧,在空中如雨点般投放炸弹的1000艘飞艇部队,对凡尔登战线来说,是巨大的威胁。
“由战斗机组成的波尔多航空支援部队情况如何?”
“目前已从波尔多仓库出发,正朝西线方向移动。”
“预计到达时间呢?”
“由于法国铁路的情况,似乎要先经过巴黎。”
“这样啊。”不,不对劲,即使有战斗机,贝当也无法安心。一种奇怪的不祥预感紧紧缠绕着他。这样下去可不行,但他又说不出问题出在哪里。
“无论如何,夜间必须安排侦察兵。需要有人时刻监视天空。因为不知道敌人何时来袭,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是!”
即便如此,他还是无法安心,一种难以言喻的不安开始侵蚀着贝当。
>>> 凡尔登战线战壕内
“一点钟方向!发现齐柏林飞艇部队!所有人躲进战壕!”在夜间作战中,齐柏林飞艇部队出现在战线之上。对于没有制空权的法国军队来说,这无疑是一场灾难。战壕里的士兵们迅速行动,紧紧躲进战壕。
砰!嘭!紧接着,四面八方发射的照明弹爆炸,天空中缓缓洒下一道道红色的光芒,勾勒出飞艇的轨迹。
“飞艇部队!共50余艘!可能还有更多,大家做好准备!”战壕内,军官和士兵们慌乱地行动起来。透过照明弹的光线,清晰地看到了齐柏林飞艇部队的轮廓。
从空中如雨点般落下的炸弹,给战壕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士兵们捂住耳朵,炸弹爆炸的轰鸣声足以让人精神崩溃。
往更深处,往战壕更深处躲去,为了提高生存几率,在被照明弹映红脸庞的战士们脸上,冷汗不断滑落。
然而,落在他们身上的并非炸弹,而是一种比炸弹更可怕的死亡气息,正缓缓降落到地面,笼罩着他们。
“……芥子气味?”起初并没有立即的反应,充满芥子气味的战壕内,一切看似与平常无异。皮肤没有异样感觉,呼吸也还算正常。
但法国军队根本想不到这是毒气,更想不到这是用于大规模杀伤的化学战。只是,其中隐藏着一些致命的武器。
第一,芥子气比空气重,会逐渐填满战壕内部。为躲避轰炸而躲进战壕深处,空气会越来越少,芥子气则会越来越多。越是躲避轰炸,生命就越危险。
第二,无色的芥子气在空中散布时,肉眼无法看见。而且,由于芥子气24小时内才会发作的特性,当场身体就有反应的情况并不多见。
“呼……呼……”他们浑然不知这是毒气,他们继续往充满芥子气的战壕深处躲避,更多地吸入了芥子气,将全身暴露在毒气之中。24小时内发作的芥子气,正逐渐扼住他们的咽喉。他们只是闻到了芥子气味,却不知正一步步走向死亡。
“咳……啊啊啊啊啊啊啊!!!”战壕的某个角落,一声凄惨的尖叫划破夜空。
仅仅24小时内,率先对芥子气产生反应的士兵们开始痛苦地挣扎。
“救救我!!!救……呃……啊啊啊啊!!!”水泡开始浮现,全身皮肤像沸腾的泡沫一样鼓起来。
比死亡更可怕的剧痛,开始折磨那些对芥子气反应迅速的士兵。在军医赶来之前,士兵像鱼一样不停地抽搐。
“呃啊啊啊!!!咳啊啊啊啊啊啊!!!”化学战,凡尔登战线方向,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次扣动了大规模杀伤性化学战的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