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美国财阀私生子 > 第287章 风暴前夕:美国于全球乱局中的战略布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7章 风暴前夕:美国于全球乱局中的战略布局

第287章 风暴前夕:美国于全球乱局中的战略布局

>>>

“倘若英国宣布延缓偿债期,料想将会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极为巨大的连锁反应。”在纽约金融服务局内,监测团队开始条理清晰地进行详细汇报。

此时此刻,各级官员们正在华盛顿特区与政界人士、国务院、商务部等诸多相关部门紧张沟通,而杜鲁门为了能够亲自把控局势,毅然留在了纽约。

“首先,依据拉丁美洲结算银行的分析结果,拉丁美洲目前存在接受英国大规模投资的记录。”

拉丁美洲,在汇报顺序中率先被提及的这片区域,是距离美国相对较近的中南美大陆。

“拉丁美洲?告知他们稍安勿躁,我们会提供救助资金。

反正英国也拿他们毫无办法。”杜鲁门神色冷峻,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强硬。

“是的,据说他们甚至已经将延缓偿债期纳入应对方案之中。此次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加息150个基点,中南美经济已然彻底崩溃。”工作人员如实汇报。

门罗主义,美国近乎执着地想要将美洲新大陆纳入自己掌控之下的霸权主义理念。

实际上,中南美经济早已遭受双重打击,一方面是美国经济繁荣引发的毁灭性物价飞涨,另一方面则是美国为抑制通胀而进行的毁灭性加息。

拉丁美洲结算银行,通过对委内瑞拉铁路银行的扩张,成功成立了一个覆盖整个拉丁美洲的国际金融机构。当下,拉丁美洲结算银行的客户已从香蕉共和国、委内瑞拉迅速扩展至整个中南美地区。在这片区域中,只有阿根廷凭借其资源大国和谷物大国的地位,还在顽强地苦苦支撑着。

“阿根廷已然濒临崩溃边缘。一旦英国宣布延缓偿债期,阿根廷很可能也会随之倒下。”

“如此一来,拉丁美洲实际上将按照门罗主义,归入美国的秩序体系之下。”

“没错。”

目前,救助资金仍未最终确定。

为拉丁美洲提供救助资金的募资活动以及国际金融机构的设立工作虽已完成,并且成功使其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成员国行列,但救助资金依旧未能落实到位。

“委内瑞拉正处于内战之中。为保护美国资产,已派遣美国海军,无畏舰正在马拉开波湖附近巡逻。”

“情况还不止这些。”

“是的,已趁机以低价收购了马拉开波一带的房地产。委内瑞拉实际上因内战陷入无政府状态。趁此机会将马拉开波独立出来,似乎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开采石油的时候到了。”

到目前为止,秘密勘探工作已然完成,石油生产所需的技术工程也已竣工,现在万事俱备,只欠开采这一东风。恰逢美联储加息,将委内瑞拉经济拖入深渊,而英国的连锁倒闭更是给委内瑞拉经济致命一击。

“实际上,总统和副总统之间的内战已经爆发。马拉开波油田地区已被迅速登陆的美国海军占领。”

“下令开始开采。在如今资产无比珍贵的时代,哪怕多开采出一滴石油都至关重要。”

在这个时代,石油几乎等同于现金。在延缓偿债期宣布前夕的世界局势下,石油和现金极有可能成为巨大的霸权支撑。况且所有能立即投入开采的设备都已准备就绪,只等开采指令下达。

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登陆执行任务,派驻欧洲的美军军官提供的实时战报和现代战争理论,进一步稳固了防御线,这就如同打造了一台源源不断产出财富的现金提款机(Atm)。

“先在延缓偿债期前,搞定美国专属的印钞机(石油)。粮食方面也必须密切关注。”

与此同时,阿根廷开始走向崩溃,杜鲁门果断下令通过嘉吉公司,夺取潘帕斯草原产粮区的所有权。

“说起来,嘉吉公司可是高兴得合不拢嘴。据说潘帕斯草原产粮区与美国中部大平原、乌克兰黑土地产粮区并称世界三大产粮区。”

“从地下开采石油,获取粮食霸权,美国必将变得更加强大。”

为获取粮食霸权的三大产粮区,分别是俄罗斯的黑土地产粮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产粮区、美国的中部大平原。说来颇具戏剧性,这三个地方如今都在美国的控制之下。

“收购被称为法国五大财团之一的路易·德雷福斯公司,也是出于这个目的吗?”

路易·德雷福斯公司,在世界粮食市场中,要是不知道这个名字,那绝对是外行人。这家在法国阿尔萨斯地区创立的粮食巨头,曾经掌控着法国的粮食产业。

然而,问题在于,他们的业务因战争而遭受重创,几乎化为乌有。为了大规模拓展全球市场,他们设立了银行,可次年战争爆发,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甚至因为巴黎炮击和巷战,巴黎办事处也毁于一旦。毕竟是家族企业,不像抵押给美国的工业物资,在法国政府的优先处理顺位中被排到了后面。”

“啊?作为粮食巨头,法国政府难道没有尽力挽救吗?”

“德雷福斯事件过去还没几年。如今反犹情绪高涨,法国政府怎么会去照顾犹太企业。”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时反犹情绪最为强烈的国家当属法国。德雷福斯事件更是加剧了这种情绪,如果法国运气再差一点,说不定会出现法国版的希特勒。

“德尔卡塞以确保粮食顺利供应为条件,要求收购路易·德雷福斯公司,所以我就把它拿下了。”

“政治这东西,还真是错综复杂啊。”

“是啊。”

不过,杜鲁门对目前的状况还是相当满意的。迈向福克斯·阿美利加纳(Fox Americana)的计划正在稳步推进。

“收购路易·德雷福斯公司是为了防止嘉吉公司垄断吗?”

“不是,嘉吉公司本身就难以实现垄断。中部大平原太过广袤,它根本吃不下。”

中部大平原的大地主们,即便嘉吉公司是中部大平原的霸主,要想把他们都排挤出去,独自垄断中部大平原,这片土地的规模还是太大了。只要美国农业部时刻保持警惕,密切监视,嘉吉公司就难以达成垄断的目的。

“农业部和嘉吉公司差点就成了死对头,不是吗?”

“啊……”

清教徒国家的恐慌,当时,农业部几乎与嘉吉公司结下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嘉吉公司好不容易才勉强平息了事态,但农业部和嘉吉公司关系不睦,这在政界人士中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嘉吉公司这简直是自寻死路。”

“哈哈,确实如此。”

“而且路易·德雷福斯公司原本的市场与嘉吉公司有所不同。它专注于欧洲市场,实际上是欧洲流通市场的强者,这也是收购它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

杜鲁门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嘉吉公司存在无法轻易战胜的关键竞争对手。”

邦吉(bunge),这家成立于19世纪初的荷兰粮食巨头。只要邦吉能在阿根廷产粮区站稳脚跟,嘉吉公司就难以轻易进入这片市场。邦吉原本是荷兰企业,其法定注册地是英国殖民地百慕大,从各个方面来看,都让美国方面感到颇为棘手。

“估计粮食巨头们会为了市场份额争得你死我活。”

杜鲁门在嘉吉公司持有股份,并且直接收购了路易·德雷福斯公司。对于未来将成为Adm的粮食巨头,他也进行了一定的股权投资,但目前还未对邦吉采取行动。

“这次是个绝佳机会,一定要把邦吉搞垮。”

邦吉,作为荷兰法人,同时又是身处英国离岸金融最前沿的粮食巨头。

“宣布延缓偿债期时,遭受最大损失的粮食巨头极有可能是邦吉。”

因为其法定注册地在英国。一旦延缓偿债期宣布,国债必然首先暴跌,邦吉能承受得住这样的冲击吗?就算是封闭的家族企业,发行的债券变成废纸,又怎能存活下去呢?

“邦吉会被彻底撕碎,然后被我们狠狠吞并。”

三大粮食巨头联手,瓜分邦吉被拆解后的市场份额就好。毕竟邦吉不仅在阿根廷,在巴西粮食市场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相当可观的份额可供争夺。

“多亏了英国如今的局势,我们现在所有的事情进展得异常顺利。”

石油、粮食、海军等等,杜鲁门打算趁此机会,将霸权中最为关键的部分都收入囊中。

“人家把好处都送到眼前了,当然得毫不客气地接受。”

但距离他目标中的终点线,仍还有一段小小的距离 。

>>>

“利率倒挂了。”

追着追着,被扯断了后腿。

最终,英国和美国的利率出现倒挂。

英格兰银行渐渐感觉到时间所剩无几。

面对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加息150个基点,终究无力应对。

英格兰银行的货币政策委员会最终只能冻结利率。

如果利率再升高,本国企业将纷纷破产。

“目前对英格兰银行资料的深入调查显示,英国的国债,仅统计的官方数据就高达300亿英镑。”

“什么?”

董事会成员倒吸一口凉气。

300亿英镑可不是个小数目。

据估算,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20亿英镑,300亿英镑就意味着两者相差约2.6倍。

2.6倍是个惊人的数字。

要知道,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上占全球的四分之一。

全球四分之一的2.6倍,足以彻底撼动全球金融市场。

债务比率260%。

英国120年来积累的国债,像回力标一样,狠狠砸了回来。

“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英国的财政政策。英国初期,英国人口仅为法国的一半,能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其中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庞大的债务比率。”

国债比率被拉高到260%。

通过这些债务吸引来的资本,全部投入到帝国建设和民间经济发展中,并得到了充分利用。

英国证明了债务并非一定是坏事。

问题在于,高达260%的国债,一旦危机爆发,很可能瞬间陷入绝境。

“现在英国的狂欢结束了,该收到付款账单了。”

300亿英镑。

换算成现代价值,就是3000亿英镑规模的炸弹。

“绝对不能违约。”

违约即债务不履行。

实际上就是国家破产。

一旦英国破产,那将引发大恐慌。

全球四分之一的经济势力将像被橡皮擦抹去一样消失,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相当规模的国债将破产。

英国?

一旦宣布违约,毫不夸张地说,可能会从地图上消失。

“必须在延缓偿债期内解决问题,无论如何都要争取到救助资金。”

延缓偿债期。

支付延期,即请求对方因当下无钱偿还而等待。

实际上,英国若破产,全球都将破产,所以其他国家不得不提供救助资金。

“英国肩负着整个世界,必须要有相应的责任感。”

>>>

华盛顿特区。

许久未见的罗斯福一脸忧虑。

这是因为通过国务院得知了英格兰银行的消息。

300亿英镑啊。

罗斯福仿佛看到了末日。

“但英格兰银行有一个错误的认知。”

“错误认知?”

罗斯福这样的反应还真是少见。

是啊,那个时代就是如此。

维多利亚时代的余晖,本身就是帝国主义的胜利。

但现在是20世纪了。

时代在改变。

“世界不再是英国的独霸体制。从经济实力来看,美国的市场规模更大。”

“真的吗?”

“是的,美国本土、中国、倭国、菲律宾以及中南美大陆等等,加起来市场规模比英国更大。就算英镑区的英国衰落,美元区也能存活。”

更何况,杜鲁门预测到延缓偿债期,提前将美国主要金融机构从英国撤出,损失会更小。

“我通过父亲,提前让纽约金融界从英国债券市场脱身。在那个时代的金融界,Jp摩根的名号就如同神明,所以很顺利。”

“那真是万幸。”

“而且,英国国债在美国的信用评级已经垫底。与美国国债相比,毫无吸引力。”

“英国国债已经到这种程度了?”

“是的,在海外市场,英国国债还挺受欢迎。所以英国只发行没什么吸引力的国债。更糟糕的是,在美国国内信用评级低,风险大,可债券价格却很高。”

国债信用评级低。

实际上,美国国内英国国债的信用评级早已远低于美国国债。

这是因为信用评级机构都在杜鲁门的掌控之下,能够进行更客观的评估。

信用评级低,风险却高。

价格还高。

这东西谁会买啊。

还不如买美国国债,收益更高。

“美元霸权和英镑霸权分庭抗礼已久。美元霸权地区基本上贸易货币统一为美元。甚至在中国也是如此。”

日元也是一种重要货币。

但中国的银元实在太糟糕,除了国内市场,基本无法使用。

贸易货币主要还是用美元。

美元、英镑、日元。

主要有三种货币,其中美元占比最高。

“您明白吗?”

杜鲁门竖起一根手指。

“美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越英国。

别再错估形势。

英国的第一强国体制已经成为历史。

全球经济霸权早已在向我们倾斜。

“福克斯·阿美利加纳(Fox Americana)。”

罗斯福的口号。

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让美国再次伟大。

这早已成为现实。

“现在,20世纪是美国的时代。”

啪。

罗斯福的担忧,就写在杜鲁门手中报纸的报道里。

今天,距离英格兰银行决定延缓偿债期,已经过去3天了。

“‘英国’已不复存在。”

[英国政府宣布延缓偿债期。]

滴答。

滴答。

世纪之交的钟表指针,在整点时刻停住了。

这是一个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