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敦证券交易所被炸了。据说,投入灭火的消防员因白磷炸弹爆炸而身亡。”
伦敦金融城。
临时市政厅。
在齐柏林飞艇编队的战略轰炸中,市政机关大楼被摧毁,伦敦金融城的高层领导瞬间丧生。
各大金融机构的董事级人员被抽调出来,当选为市政机关的临时成员,共同组建了临时市政厅。
“据说英国政府会全力支持市政厅。目前看来,伦敦金融城恐怕得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下放自治权。”
自治权。
伦敦金融城的市政厅能够行使来自英国王室和英国政府授予的自治权,独立于大伦敦地区进行运营。
简而言之,这里是由市政机关的伦敦金融城自治委员会直接行使行政权力的区域。
它既不同于大伦敦地区,在英国内部也享受特殊待遇。
“大伦敦地区目前正在提供支援。伦敦警察厅决定派遣警力支援。”
“仅靠伦敦金融城警察,肯定无法解决当前局面。”
伦敦金融城与大伦敦地区不同。
两个“伦敦”并存于英国,各自构建了不同的行政体系。
负责保卫伦敦金融城的伦敦金融城警察,早已全员出动,人力达到极限,却仍力不从心,叫苦不迭。
英国政府请求大伦敦地区的警察组织——伦敦警察厅,增派警力支援伦敦金融城,大伦敦地区接受了这一请求。
大伦敦政府。
伦敦金融城自治委员会在轰炸中瓦解后,大伦敦地区的行政机关——大伦敦政府暂时接管了行政权力。
“但大伦敦地区也陷入了一片混乱。消防力量早已耗尽,市民们纷纷涌上街头,与消防员一起灭火。”
“这意味着大伦敦政府也希望伦敦金融城自治委员会能尽快恢复运作。”
“是的,大伦敦政府光是应对大伦敦各地发生的事件,就已经焦头烂额了。”
大伦敦政府立场明确。
他们只是因为战争导致伦敦金融城行政机关被炸,应英国政府请求,不得已接管权力,强烈希望伦敦金融城自治委员会能尽快重组。
对他们来说,伦敦金融城的行政权就像个烫手山芋。
“所以我们才在建设地下掩体,并聚集在此。”
伦敦金融城。
临时市政厅。
这里位于伦敦金融城郊外的地下掩体。
地下掩体并非原本就有,而是对已有的地下建筑进行混凝土及其他材料的改造后投入使用。
虽会受到冲击摇晃,但对炸弹和白磷弹有一定防护,不用担心被炸毁。
地面传来战略轰炸的警报声,震耳欲聋,但地下掩体里的人都没有动弹。
最近,空袭警报几乎每小时都会响起,大家早已把它当作时钟一样习以为常。
遭受了两个月的战略轰炸,人们逐渐适应了这种情况。
曾经尖叫的人,如今也对轰炸麻木了。
“幸运的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一位成员,同时担任了伦敦金融城工程公司的董事长以及自治委员会的委员长。”
值得一提的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族长并未出席伦敦金融城自治委员会。他选择幕后操控,让推选出来的董事出面,实则在背后掌控伦敦金融城。
伦敦金融城的行政体系。
由伦敦市长(与大伦敦地区不同)领导的伦敦工程公司内部设有两个委员会,一个是自治委员会,另一个是法院。
也就是说,实际上是伦敦市长和自治委员会在行使行政权力。
伦敦金融城实际上是由“伦敦工程公司”这样一个“公司”运营。
“大家好。从今天起,我是接任自治委员会委员长和市长职位的莱昂内尔·罗斯柴尔德。”
莱昂内尔·罗斯柴尔德。
他是现任罗斯柴尔德家族族长的儿子,原本渴望加入英国军队,但罗斯柴尔德族长没有让他参军。
反而让他来到这里担任要职,背后自有缘由。
不过,莱昂内尔认为这也是为了伦敦金融城和祖国,因此也怀有一份责任感。
莱昂内尔脑海中浮现出父亲的命令。
罗斯柴尔德族长告诉他,美国财政部杜鲁门的势力已渗透进自治委员会,要他好好应对这些人。
莱昂内尔回想着父亲交给他的名单和照片,目光在周围扫视。
“劳合社保险出身的罗伯特(与财政大臣不是同一人)、巴克莱银行出身的高管、澳大利亚杜鲁门钢铁子公司银行的高管,还真不少。”
他们四处安插人手。
虽然心里早有预料,但亲眼看到这些,莱昂内尔还是感到震惊。
杜鲁门竟有如此能耐,在伦敦金融城自治委员会安插了这么多眼线,简直占据了近三分之一的自治委员席位。
“巴克莱银行实际上与mFK对冲基金结成了联盟,将其视为杜鲁门的势力范围也不为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莱昂内尔同时感到一阵莫名的敬畏。
杜鲁门的影响力等同于华尔街的影响力,毕竟他可是华尔街的风云人物。
伦敦金融城在衰落,而杜鲁门却在崛起。
一种奇妙的情绪在心中涌动。
莱昂内尔暗自思忖,自己对杜鲁门怀着一种既钦佩又敬畏的复杂情感。
“父亲让我尽可能争取杜鲁门的支持,还让我与这些人建立人脉。但即便没有父亲的叮嘱,我也会这么做。”
银行家的本能在呼喊。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黄金人脉,必须牢牢抓住。
毕竟伦敦金融城已被侵蚀至此,与杜鲁门对抗不会有任何好处。
最终只会被他打压,从伦敦金融城扫地出门。
“只能先踏踏实实地做事,给大家留下好印象。”
当务之急是解决眼前的难题。
作为伦敦(伦敦金融城)市长,他有责任重启这个日流动人数超过十万的伦敦金融城的市政厅。
“首先,英格兰银行的核心金库和剩余资产已由英格兰银行董事会和大伦敦政府接收,我们就交给他们处理……”
英格兰银行的事已不再是伦敦金融城能管的。
实际上,这已成为英国财政部的事务,应由英格兰银行董事会和英国政府去协调解决。
“我们先处理暂时休业的伦敦证券交易所相关事宜。这涉及到日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运营问题。”
这是最棘手的问题。
必须先解决被齐柏林飞艇编队轰炸而爆炸的伦敦证券交易所的问题。
“有谁有好的建议吗?”
伦敦金融城新任市长莱昂内尔的声音在委员会中传开。
>>>
“伦敦证券交易所已暂时休市。经历一个半月的轰炸,股市在股价大幅下跌的情况下休市,真不知道这算不算幸运……”
伦敦证券交易所运营委员会。
由于运营委员长目前忙于恢复伦敦证券交易所,一名运营委员被推选为自治委员,由他来介绍当前情况。
“目前,运营委员长与英国议会达成了共识,决定延长伦敦证券交易所的休市时间。”
休市时间延长了。
但在混乱的局势下,何时重新开市,甚至是否会彻底关闭,谁也说不准。
英国政府暗示,伦敦金融城的事务应在内部解决。
现在英国政府实在太忙了。
毕竟这里是英国金融人士云集的城市,或许他们能做出比英国政府更好的决策。
“股票经纪人和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运营人员几乎一夜之间都失业了。”
其实也不算失业。
股票经纪人暂且不论,运营委员们本应参与到恢复工作中。
但一想到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影响力,就觉得头疼。
“战争爆发时,基本的操作手册规定,股市应休市。伦敦股市本应暂时休市,之后再重新开市。”
但当时没能这么做。
“伦敦金融城大规模的游说活动,导致行政程序混乱,伦敦股市未能休市。”
“不止如此吧?”
莱昂内尔市长一针见血地打断他。
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运营委员满头大汗,点了点头。
莱昂内尔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成员,说错话可就麻烦了。
“是的,当然不止。”
即便行政程序混乱,伦敦股市也应尽快休市。
但英国政府、议会、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和市议会,甚至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运营委员会,都疏忽了此事。
“由于战争特殊情况,股价飙升,市场参与者为之疯狂。市场认为,外国无法入侵英国领土,因意外反映战争特殊情况而活跃起来的股市,根本停不下来。”
“你说的战争特殊情况指的是什么?”
莱昂内尔意识到,这个不明所以的“战争特殊情况”,可能是解决伦敦金融城诸多问题的关键。
运营委员的嘴唇微微颤抖。
“战争爆发后,金融机构开始抛售海外资产,将资金带回英国。不仅如此,英国财政部和英格兰银行也跟随这一趋势抛售海外资产。”
资金回流英国国内。
大量资金涌入英国,推动了股票市场的暴涨。
“此外,进入战争状态后,金融机构不得不从外国银行获取用于战争的贷款。这样一来,虽然是贷款,但大量信用资本涌入。”
又有资金流入。
所以伦敦证券交易所在战争初期经历了股价暴涨。
历史上也有类似情况,但在原本的历史中,股市及时休市了。
“运营委员先生。”
但莱昂内尔并不满意。
莱昂内尔察觉到,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运营委员在回答中遗漏了某些关键信息。
更严重的真相还隐藏在深处。
伦敦证券交易所肯定有后台撑腰,否则伦敦股市不可能不受英国政府和议会的管控。
“不止如此吧?”
没错,
还有其他原因。
运营委员眼中闪过一丝惊恐。
但他很快做出了决定。
无论伦敦股市的后台多么强大,都无法与罗斯柴尔德家族抗衡。
最终,他在压力下坦白了。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对英国议会进行了大规模游说,试图操控议会。他们想随心所欲地掌控伦敦证券交易所。”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它们旗下新设的信用评级机构。
那些因贪婪而滥用信用评级的骗子,背后肯定有强大的后台。
莱昂内尔市长周围的空气变得冰冷,他沉默不语,运营委员开始瑟瑟发抖。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后台,是伦敦金融城的大型银行。因为大型银行生产的金融产品,由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信用评级。”
“运营委员先生。”
莱昂内尔压抑着愤怒。
这与公然介入的杜鲁门不同,弥漫着一股阴险、纠缠不清的暗中谋划的腐臭味。
至少杜鲁门是中立势力。
对莱昂内尔来说,杜鲁门是请求救助资金的最后手段。
但这些家伙不一样。
他们是蚕食伦敦金融城的寄生虫。
大型银行怎么会无缘无故地受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摆布呢?
“老实交代。”
莱昂内尔发出第二次警告。
自治委员会成员大多是大型金融机构的负责人,他们目光锐利地盯着运营委员。
当然,不包括那些参与暗中谋划的人。
“……”
运营委员冷汗直冒。
他紧握拳头,浑身颤抖。
说出真相,自己的职业生涯可能就此终结,但现在不坦白,可能会永远被金融界驱逐。
他紧闭双眼。
迅速做出了选择。
“巴林银行是后台。”
巴林银行。
又名“女王陛下的银行”。
这是一家与英国历史悠久的银行,也是英国最古老、规模最大的银行之一。
“……嗯。”
竟然是巴林银行。
没想到,蹦出了这么个巨头。
>>>
巴林银行。
这家与英国王室、英国政府建立了深厚信任关系的英国知名大型银行,长期与英国财政部和英格兰银行有业务往来。
“按理说,这是一家银行价值可与罗斯柴尔德家族媲美的大型银行……但自1890年危机后,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莱昂内尔闭上了眼睛。
大致能勾勒出暗中谋划的轮廓了。
自1890年危机后,巴林银行就一直面临财务问题。
“但反过来说,这也是英国王室和英国政府易于掌控的银行。”
毕竟是在伦敦金融城扎根数百年的巴林银行。
更何况与英国王室、英国政府都建立了互信关系,就更适合被利用了。
总之,找到了“巴林银行”这颗“炸弹”。
但问题的幕后黑手是谁呢?
莱昂内尔有了直觉。
这次伦敦金融城的轰炸,让英国金融界的一颗大型炸弹露出了真面目。
“难怪父亲把我派来当市长。”
想必罗斯柴尔德家族也与之有不少关联。
直到现在,莱昂内尔似乎才明白,身为罗斯柴尔德家族族长的父亲,把他安插在这里的原因。
父亲强调杜鲁门的原因。
这暗示着这是英国国内根本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
炸弹威力巨大,要稳定这颗炸弹,需要杜鲁门的帮助。
“但父亲也有点天真了。”
不过,莱昂内尔与父亲的想法略有不同。
“杜鲁门没有理由帮助伦敦金融城。”
他们本就是竞争对手。
莱昂内尔可不认为杜鲁门会好心拯救伦敦金融城这个竞争对手。
“杜鲁门肯定打算在伦敦金融城化为焦土后,通过重建将其彻底变成自己的领地。”
想必没错。
那么莱昂内尔自己该怎么做呢?
从一开始,就没有办法阻止杜鲁门的暗中行动,也不能阻止。
伦敦金融城处于极度紧急状态。
“作为伦敦金融城的市长,我该如何应对?”
俄罗斯正在寻求救助资金。
德国是敌对国家。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已化为焦土。
能提供支援的国家,只剩下美国。
伦敦金融城无论如何都要获得杜鲁门的支持。
尽量迎合杜鲁门才是正确的做法。
……说实话,都不知道这颗炸弹到底有多大威力。
“真棘手啊。”
英国谈判团。
真希望被紧急派往美国的罗伯特财政大臣能快点回来……关于杜鲁门的详细信息实在太少了。
“看来除了杜鲁门,没有别的解决办法了。”
莱昂内尔是新一代银行家,与传统老一辈金融家相比,思维更加灵活。
比起伦敦金融城的自尊,他更优先考虑如何拯救伦敦金融城。
首先……必须先查明幕后黑手的身份,才能从根本上了解局势。
莱昂内尔绞尽脑汁,推测幕后黑手的身份。
“幕后黑手……”
大致能猜到是谁了。
莱昂内尔在脑海中慢慢梳理出幕后黑手。
通过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操控伦敦股市的那只无形之手。
英国王室和英国政府。
其中,鼓励发行担保债务凭证(cdo),全面支持并认可信用评级机构,操控巴林银行以改组英国经济结构的人……
“只有一个人。”
莱昂内尔的记忆中只有一个人符合。
“贝尔福首相。”
幕后黑手。
找到了。
莱昂内尔眼中闪过一丝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