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美国财阀私生子 > 第252章 美国在欧战中的布局:航运封锁、资产吞并与对法补给策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2章 美国在欧战中的布局:航运封锁、资产吞并与对法补给策略

>>>

美国,华盛顿特区。

商务部副部长科特柳正在商务部大楼接待来访的杜鲁门。

作为全面统筹美国战争物资的核心行政部门,财政部和商务部已开始协同运作。

正是这位科特柳副部长邀请了杜鲁门。

“断了?”

“德国的航运公司最终被英国皇家海军封锁了航线。汉堡港的hApAG(美洲包裹运输公司)和不来梅港的NdL(北德意志劳埃德航运公司),如今都无法从美国获取补给品了。”

“果然来了。”

科特柳并没有太多惊讶。

从一开始,英国皇家海军对这种情况就不可能坐视不管。

以德勤为首的会计师事务所曾试图阻止美国参战,但根本无济于事。

最终美国决定参战,而英国皇家海军首先采取的行动,就是封锁德国航运公司。

“啧,虽说可惜,但也没办法。总不能放任德国的航运公司不管。商务部这边也已经和海军部协同采取措施了。”

美国“直接”供应物资的一个市场就这么没了,确实有些可惜。

本来也想把物资卖给德国,但现在也得审时度势。

实际上,正因如此,美国早就对德国支付银行和俄罗斯经济做了些手脚。

“其实要是扣留德国航运公司会造成损失,哪怕在国际外交上耍些手段,美国也不会这么做……但扣留之后再一口吞并,从各方面看都有利可图。”

这是合法吞并德国航运公司资产的好机会。

实际上,美国就是打着国际形势的幌子,想吞并德国航运公司的资产。

最终,商务部权衡利弊后,无奈地耸耸肩,只能将德国籍船只扣押在港口。

“有个好消息……hApAG和NdL的船只加起来,超过150艘呢。”

这就是好处。

仿佛能听到德国船主们心碎的声音,但这些船最终都会归美国所有。

这绝不是抢劫。

非要追究原因,只能怪德国把自己逼到了美国不得不没收的境地。

副部长眼中闪烁着光芒,但美国并无过错。

要是让德国船主知道,估计会哭着闹着冲过来,但物资和德国航运公司的资产都已经被美国扣押了。

等之后转为没收状态,再在相关利益者之间合理分配,除了德国,大家都会很开心。

“对法国来说,这可是个好消息。”

“对迁都到波尔多的法国来说,有英国皇家海军撑腰,他们肯定安心不少。至少德国人过不了大海这一关。”

“确实如此。”

与原历史不同,德国没有无畏舰。

掌握无畏舰垄断权的英国皇家海军和美国海军主宰着全球海洋,德国和法国哪敢轻易涉足。

当然,要是德国开始装备U型潜艇,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但目前还没到那一步。

不好意思,U型潜艇的设计图在杜鲁门手上。

要怪就怪给杜鲁门设计图的工业间谍吧。

但最终,英国海军也得被收拾。

杜鲁门既不偏向德国,也不偏向英国或法国。

他希望欧洲大陆所有国家的军队都能公平地消失。

英国海军也会尝到苦头,只是时候未到而已。

“当务之急,得先处理法国的补给线问题。”

“补给线?主要部分不是已经交给海军部负责了吗?英国皇家海军也在那片海域游弋。”

“不,我说的不是那个补给线。”

运往法国的海上补给线,有海军部护航,就像悠闲度假一样轻松,毕竟包括大西洋在内的全球海洋都已经是美国的天下,海军部的人在那片海域畅行无阻,安全得甚至有些无聊。

但陆地补给线就不一样了。

“我说的是从法国波尔多出发,一直到巴黎的陆地补给线。”

副部长瞬间惊住了。

法国陆地补给,而且是到巴黎的补给线,这想法简直是疯了。

“这样物资都会打水漂的。”

“有可能。除非德国人像发了疯一样,想和美国开战。但施里芬很巧妙地没有动法国境内的美国资产,这说明他心里清楚。”

“心里清楚?”

“德国一旦和美国开战,绝对没有好下场,这是个残酷的现实。”

想必随着hApAG和NdL等原有供应网络的消失,德军的补给问题只会愈发严峻。

对柏林参谋部来说,当下最大的问题就是补给,以及无论如何都要让施里芬计划成功。

对施里芬来说,美国这个变数绝对不是什么好变数。

“柏林现在绝对不敢招惹美国。事实上施里芬似乎也明白这一点。”

“……什么意思?”

“就是施里芬似乎也不想让美国参战。”

德国攻击美国,没有任何好处。

但科特柳部长有些好奇,杜鲁门开口说道:

“为什么?”

“首先,德国在海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还想跨越大西洋,这个想法本身就很疯狂。这意味着德军根本无法攻击美国本土。”

“也就是说,会陷入单方面挨打的局面。”

“是的,更何况美国的人口数量可观,工业实力在与德国钢铁业的竞争中也占据优势。当然,德国制造业与之差距不大,但规模上就是另一回事了。”

“哦,大规模生产。”

“没错。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基地和大规模征召的美军一旦登陆欧洲大陆,德国整个国家都会摇摇欲坠。而且就算德军设法阻拦,也没有任何好处。”

一旦演变成灭国战争,德国只能陷入苦战。

尤其是在失去制海权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对精于算计的施里芬总参谋长和德国政府来说,发动一场没有任何收益、只有损失的战争,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一场只有损失的战争。”

“有道理。”

就算德军找到攻克无畏舰的方法,结果也一样。

只要补充的军舰数量比被击沉的多就行。

美国可以用无穷无尽的资源拖垮德军。

无穷无尽的资本浪潮?

不,再加上无穷无尽的工业浪潮。

科特柳副部长对这些惊人的言论苦笑着摇摇头。

“所以,只要美国不越界,德国绝对不会主动招惹。”

这不是能不能打赢的问题。

发动战争带来的破坏损失,远远大于可能获得的利益。

从根本上说,基本国力是由人口决定的。

就算打赢了战争,国民数量锐减到一半以下,这能算赢吗?

如果不想看到生活在欧洲的日耳曼人沦为少数民族,就不能发动这场战争。

“迟早会有脑子进水的时候。”

战争会吞噬理智。

更何况,德军要是不脑子进水,那就不是德军了。

但至少要等德国海军想出应对之策以后。

在此之前脑子进水,那就是自杀行为,往好了说也是同归于尽。

“挂上国旗,德军就不敢轻易动手。还记得吗?我们法国支付银行扣押的资产里,有一项很重要的资产。”

“太多了,都挑花眼了。”

“哈哈,答案是铁路。”

铁路实际上已经和美国资产没什么两样了。

法国政府已经丧失了偿还能力,法国铁路实际上已经归美国财政部所有。

美国甚至担心法国铁路会被破坏,连铁路铺设权都拿了过来,这生意做得不亏。

但问题不在这里。

“既然铁路是美国资产,德国就绝对不敢动。不能破坏,就算阻拦,火车强行冲过去就行。”

“这……能行吗?”

“至少他们不敢轻易动手。而且只要不越界就行。就说这是给巴黎市内的美国人物资,大概这么解释一下,多少能进行一些补给。”

“德国认为胜利近在眼前。在参谋部下令发动总攻的情况下,他们不想和美国发生摩擦。”

当然,德军也有可能偷偷登上火车,渗透到巴黎市内,但目前给巴黎市内提供补给更为紧迫。

“城市战德军绝对赢不了。只要对巴黎地形稍有了解的人,都能打包票。自从有了机关枪,巴黎这座到处都能设伏的城市,简直就是地狱。”

“巴黎有那么夸张吗?”

不了解巴黎的人,都会有这样典型的反应。

艺术之都巴黎,怎么可能像蚂蚁窝一样是地狱,谁会相信呢?

但也没有比巴黎更复杂的人造地形了。

“不管你怎么想象,实际情况只会更夸张。”

巴黎的下水道和地下墓穴,两者加起来,几乎就是一座地下城市。

德军得面对从地下冒出来的法国抵抗军。

要是打开的井盖或下水道口突然喷出机关枪火舌,那简直就是地狱。

机关枪的数量?

美国经历过美西战争,手头有大量二手武器,机关枪数量绰绰有余。

反倒是法国财政部得更担心机关枪子弹的补给问题。

“从波尔多到巴黎的火车正在制定时刻表。我们会在不激怒德国的前提下,开始进行补给。就以救援滞留的美国人和运输红十字会医护人员为名义。”

红十字会。

通过洛克菲勒董事长等人的巨额捐赠设立的美国办事处,已经传来消息,可以从日内瓦派遣红十字会组织。

他们会成为很好的借口。

就算遭到攻击,国际舆论也会倒向美国。

而且以美国国民为名义,还能为美国参战制造理由。

“在火车上挂上国旗,把补给列车开进巴黎市内。”

这时,传来敲门声。

杜鲁门和副部长的目光都转向门口。

“财政部通讯室发来的电报。”

科特柳副部长和杜鲁门对视一眼,缓缓点了点头。

“让他进来。”

门打开,财政部情报局的工作人员走了进来。

杜鲁门接过他递来的电报,展开。

科特柳副部长好奇地走到他身边。

“嗯。”

“上面写了什么?”

杜鲁门微微一笑。

“法国财政部刚刚把作为抵押的部分法国铁路路段所有权,转让给了美国财政部。”

现在法国铁路是我们的了。

要用的话,请先获得美国财政部的许可。

“嗯。”

杜鲁门用手摸了摸纸张。

这封电报的内容,对副部长来说是个秘密,它可不只是关于法国财政部的消息。

末尾还写了一条重要内容。

这是纽约兵工厂传来的消息。

“很期待啊。”

托卡列夫。

在对接受了土地租赁和救援贷款的俄罗斯郑重“请求”后,这位传奇枪械技术专家加入了纽约兵工厂。

机关枪。

托卡列夫一加入,纽约兵工厂就大力开展新业务。

>>>

“……又来了。”

德国第一军军营。

正在占领巴黎第16区和第17区的德军,正饱受四处冒出来的法国游击队的袭击之苦。

面对不知从何处冒出来来的盲目扫射的机关枪,士兵们艰难推进。

但最近让他们痛苦的不止这些。

哐当,哐当。

嗤……

沿着铁路驶来的蒸汽机车。

挂着美国国旗和红十字旗的列车车厢,正沿着美国所有的铁路,驶向列车月台。

德军一脸厌烦地看着这列火车。

占领月台的德军部队,对铁路和列车连一根手指头都不能碰。

“听说法国财政部把铁路卖给美国了?”

“几天前美国大使馆派人来说的,应该没错。美国大使还和我们军长进行了谈判呢。”

“那个大使也是个十足的疯子。”

不管怎样,因为这列火车的美国国籍,德军什么都不能做。

第一军司令部最近刚修复通讯线路,勉强能和柏林参谋部联系。

问题是,柏林参谋部严令禁止触碰美国资产。

那天,第一军军长办公室里传出怒吼和破坏的声音,下属军官们为了避免违抗命令,吓得浑身发抖。

第一军军长最终同意不碰美国资产。

美国巧妙地没有越界,这种物资运输和借口,更让他恼火。

甚至连铁路线路都不能用了。

“在司令部工作的参谋军官们都在叫苦连天。有个参谋军官喊着要扣留火车,结果差点被枪托砸死……”

“……这世上疯子真多。”

副官似乎已经预见到那个在军长面前乱说话的参谋军官,未来痛苦的军旅生活。

“司令部正在研究如何利用进入巴黎市内的火车办法。”

但副官看起来并不怎么关心。他叼着烟,一脸慵懒地看着运输列车。

嗤!

“上头的人会想办法的。火车又要开了。”

呜……

咔嗒咔嗒……

在月台短暂停靠的运输列车,连检查都没接受,就又开始加煤启动了。

德军士兵们只能一脸厌烦地看着列车。

就在士兵们看着列车车头的时候,副官像是发现了什么,眼睛一直盯着从列车车尾不断滴落的液体。

大概是中途没有好好进行维护吧。

“……油?”

一股刺鼻的恶臭扑面而来。

是油。

列车车尾在滴油。

看着这些油,感觉要是点着火,运输列车可能就会燃烧起来,车尾滴下的油在铁轨上积了不少。

不知道这滴下的油顺着铁轨流了多远。

“……”

副官强忍着冲动,死死地盯着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