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美国财阀私生子 > 第212章 战争的伏笔:美国的终极目标与布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2章 战争的伏笔:美国的终极目标与布局

俄罗斯的首都。

圣彼得堡的金融家们。

“海外资金正在不断外流!”

几个月前,银行办公室还宁静祥和,如今已不复存在。现在这里宛如战场,员工们如临大敌,办公室变成了一片混乱的喧嚣之地。

如军靴声般响亮的皮鞋声此起彼伏。

电话疯狂地响着,电话那头不间断地传来怒吼声。

银行员工们满头冷汗,抱着文件,按照指令四处奔走。

办公室里充斥着叫嚷声,正常的交谈已无法进行。

但与办公室不同的是,挤满了人的银行柜台情况更糟。

“把钱拿出来!!!”

砰——!

银行开门时,数百甚至数千人如潮水般涌向柜台。数千人推挤的压力,仿佛要把柜台桌子挤碎。

柜台员工的脖子被紧紧抓住,衣服也被扯破。

顾客们挥舞着拳头,员工们为了躲避而冷汗直流,面对后排数百人愤怒的目光,感到无比绝望。

“我们的钱没了,都怪你!马上把钱拿出来!你知道我和你们老板什么关系吗?我们一起吃饭打猎!你不知道?!”

“先……先生,请冷静。”

“冷静个屁,都快破产了,我得把账户里的钱都取出来!你这混蛋!”

啊——

被抓住的员工被前后摇晃,五脏六腑都快被晃出来,几乎要呕吐。

普通柜台员工被这数千人挤得喘不过气,负责接待高级客户的银行员工也同样如临绝境。

“……您要取出这么大一笔金额?”

“别担心。我在圣彼得堡的别墅里有几个性能可靠的大金库。为了应对这种危机,我早就嘱托金库管理员了。你不会说取不出来这种废话吧?”

“不是,先生,我只是想再确认一下库存……”

员工心里简直想揪自己的头发。

如果取走金额更大的客户增多,银行将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

绝不能坐视不管,精神上的压力也在不断累积。

[俄罗斯银行面临连锁破产危机,巴黎引发圣彼得堡金融界动荡。]

[俄罗斯财政部尚未出台特别措施;维特部长在关键时刻令人失望。]

[俄罗斯五大银行,昨晚在酒店举行秘密会议,是否会采取特别措施?]

[海外资本比例高的俄罗斯,灾难的下一步是什么?]

“外汇储备已经没有了!”

俄罗斯中央银行。

依据帝国宪法和联邦特别法设立的俄罗斯中央银行,肩负着俄罗斯整体经济的重任,深深扎根于俄罗斯各银行,是俄罗斯经济的关键支柱之一。

“光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就够让人头疼的了,现在贷款冻结又是怎么回事?!这简直是一团糟!”

国家面临破产危机。

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

“等等。你是说,法国中央银行正在讨论扣押西伯利亚大铁路?”

“是的。”

“这些疯子!”

纽约。

财政部下属的金融服务局。

杜鲁门和詹姆斯一如既往地在局长办公室相对而坐。

中间的桌子上堆满了文件,按照法国、英国、俄罗斯分类,整理得一目了然,如同文件的山峰。

詹姆斯翻看着文件夹。

抽出一份报纸。

啪。

[外汇储备濒临极限的俄罗斯中央银行。帝国真的会破产吗?]

[俄罗斯军方动向。应沙皇命令集结的军团。]

[紧张的欧洲大陆。一触即发的局势。]

[全世界聚焦俄罗斯的行动。]

“是的,但怎么看,扣押西伯利亚大铁路都会让俄罗斯彻底抓狂吧?就算他们面临国家破产危机,会交出铁路吗?”

“他们要是了解沙皇的生平,就不敢说这种蠢话。更何况,从物理层面扣押西伯利亚大铁路,这简直是疯了。”

扣押西伯利亚大铁路确实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从手续上来说,扣押本身可行,只要贴上扣押标签,由银行管理就行。

但问题在于其他附带因素。

扣押程序?嗯,法国银行员工可以被动员起来,逐一检查铁路状况。

评估价值,挑选最有价值的路段。

“尤其是俄罗斯远东司令部的情况很严峻,如果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法国银行员工暴露在那里,会怎么样呢?”

“啊?千钧一发之际?”

然而,西伯利亚大铁路本身已经是俄罗斯军方重要的运输手段和军事战略资源。俄罗斯军方不会坐视不管。

一旦俄罗斯陆军军团开始保护西伯利亚大铁路,法国银行员工还能进行追讨吗?

不可能。

“俄罗斯的远东司令部现在就是千钧一发的状态。你没看从大倭国传来的报告吗?边境经常有袭击发生。那些人都差不多是疯子。”

“啊,明白了……”

“问题是,法国银行员工可能会有一些人失踪。法国政府会坐视不管吗?要知道,法国在印度支那和清国都有利益。”

法国政府肯定不会坐视不管。

肯定会向俄罗斯追究责任,俄罗斯军方也会陷入如同捅了马蜂窝般的混乱局面。

“一旦找到借口,俄罗斯就会……”

以扣押西伯利亚大铁路为名,

以保护被扣押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为名。

如果法国开始投入军队,那就麻烦了。

“但他们似乎很认真。惠廷厄家族作为大股东参与的俄华银行正在行动。据说,作为偿还俄罗斯大型银行债务的代价,他们正在接收与西伯利亚大铁路相关的资产。”

“惠廷厄家族……”

他们确实有可能这么做。

西伯利亚大铁路建设时,大部分资金是惠廷厄家族以法国投资的形式提供的。

可以说,惠廷厄家族拥有西伯利亚大铁路部分权益。

这是他们想要进一步巩固控制权的举动。

“哈哈哈哈。”

杜鲁门笑了。

“詹姆斯,你看。现在经济新闻报道里,‘美国’这个词几乎都消失了。大家都被财政部不许引发争议的警告吓得小心翼翼。”

“多亏如此,英国和法国吸引了所有的争议。”

英国的伦敦金融城像狂战士一样,肆意让银行破产,成为了破坏的象征。

法国则因西伯利亚大铁路问题陷入激烈的风波。

“这些疯子。”

“反而这样更好。”

趁此机会,华尔街可以蛰伏起来。

等到搅乱局势的漩涡减少,飞扬的沙石落下,我们就像猛兽一样,屏住呼吸,盯住猎物。

在英法像疯狗一样争斗的时候,美国则悄悄地启动舆论这台洗衣机,进行形象洗白。

“趁他们折腾的时候,我们准备好坐收渔利。”

扣押西伯利亚大铁路。

但俄罗斯中央银行面临外汇危机。

“外汇危机一来,我们就轻松了。”

嘎吱。

杜鲁门站起身来。

“詹姆斯,立刻向联邦储备系统请求准备美元、英镑、法郎。让他们先准备四分之一的外汇储备,毕竟我们的经常账户和贸易账户都有盈余,外汇储备堆积如山。”

“那倭国中央银行委员会那边怎么传达?”

“当然也让他们做好准备。俄罗斯不只是在欧洲有事务,要应对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情况,他们也需要做相应准备。”

救援金融。

一旦外汇危机来临,就意味着真正进入了国家破产的倒计时。

如果俄罗斯放弃西伯利亚大铁路这样的大型资产,其经济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大概 1%?

不,太悲观了,就算 10%的可能性吧。

但如果不抛售西伯利亚大铁路,那真的会陷入战火纷飞的局面。

“如果派军队强行追讨,那就真的是战争了。”

“先生,他们真的会走到那一步吗?”

“他们会的。”

既然英法已经达成协议,那么法国陆军和英国皇家海军联手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俄罗斯破产,法国肯定会落井下石。要是不遏制他们,法国经济就会陷入困境,他们肯定会有所行动。”

这就是所谓的,总有人得死的局面。

砰——!

“局长!部长!紧急消息!”

这时,监测团队的负责人慌慌张张地推开门冲了进来。

杜鲁门之前交待过,紧急情况可以直接进来。

他们的脸上明显流露出强烈的危机感。

“普罗德帕贡和格博兹德破产了。”

“什么?”

普罗德帕贡。

格博兹德。

这两家超大型垄断联合企业占据了俄罗斯铁路车辆产业 90%的份额。是铁路产业中屈指可数的巨头。

如今,普罗德帕贡和格博兹德接连面临破产危机。

“虽然在整理旗下子公司,拼死挣扎……”

“快撑不住了?”

“负债比率已经远远超过了资本金。”

“只是时间问题了。”

偏偏又是铁路车辆产业。

在西伯利亚大铁路局势危急的情况下,这绝非偶然。

显然,受法国影响的银行正在尽可能提前追讨债务。

就是针对铁路相关企业的追讨。

“辛迪加也会受到重创。铁路桥梁建设联合企业、铁路设备生产联合企业、铁路轨道铺设工具制造联合企业。一个都不能放过!密切监控他们的资金状况!”

不管是真的扣押西伯利亚大铁路。

还是这些企业破产。

又或者是一连串的银行倒闭甚至国家破产。

杜鲁门只要优先考虑美国的国家利益就行。

这也是美国财政部长的职责之一,他要为美国谋取利益。

“三个强国折腾的时候,我们美国就坐收渔利。”

最终,这场游戏的掌控者是美国。

在疯狂的帝国们激烈竞争的时候,美国只要保持正常,就能稳坐钓鱼台。

“很好。非常好。”

杜鲁门很满意。

但是。

他还有另一个目的。

可以说是终极目标。

“趁现在这个势头,得提前开展行动了。”

杜鲁门轻轻拍了拍詹姆斯的肩膀。

詹姆斯放下文件,看着杜鲁门。

“什么事?”

“把这封信送到荷兰。但要秘密发送,发件人信息不能透露,直接寄给荷兰王室。

虽然困难,但你必须做到。

用化名或者匿名都行,以私人信件的形式寄出。只是……”

杜鲁门拿出信封,递给詹姆斯。

“只要把信交给威廉明娜女王就行。”

俄罗斯很快就会发出求救信号。

法国会疯狂追讨债务。

英国像破坏之神一样肆虐,美国则在一旁观望。

中立国们在权衡利弊。

“这次财政部长会议必须在美国召开。无论是荷兰、瑞士,还是其他任何中立国,都不能作为会议举办地。”

杜鲁门紧紧抿住嘴唇。

“其他的我来处理。但荷兰比较麻烦。”

“只要不在荷兰召开就行。而且,要给荷兰提供厌恶英国的理由。”

“英国表面上关注荷兰,背地里却干了不少坏事,肯定能找到证据。”

为了这次行动,石油行业历经长达八年的布局。

荷兰皇家荷兰石油公司一直被英国的石油公司压制,濒临窒息。

而荷兰王室对此一无所知。

“啊?那荷兰不会倒向德国吗?荷兰可是德国人比例较高的国家之一。”

杜鲁门到詹姆斯的话,半眯起眼睛。

确实,他看待国际形势的视角变得更广阔了。

夹在法国和德国之间的国家。

卢森堡、比利时和荷兰,其中任何一个国家非官方地倒向德国,会引发什么后果呢?

俄罗斯很快就会退出。

阻挡德国的屏障会逐渐消失。

值得一提的是,卢森堡在大约十年前还是荷兰的共主邦联(由同一君主统治的国家)。

荷兰一旦陷入危机,卢森堡也难以自保。

这将催生新的局势。

“就是这样。”

杜鲁门的目标既不是经济危机,也不是俄罗斯的崩溃。

而是战争。

他的目标始终坚定不移。

俄罗斯危机只是战争棋局中的一枚棋子。

一个一个地,拼凑起这盘棋局。

“皇家荷兰石油公司,荷兰的石油和资金命脉都快被掐断了,他们不可能坐视不管。”

“但美国的标准石油公司也想吞并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啊。”

“那就更好了。”

协约国和同盟国。

英法协约国终究是协约国。

美国日后也注定会以协约国的身份参战。

但德国是同盟国。

如果荷兰对英国产生背叛感,对美国产生好感,就会加入同盟国吧?

那样的话……不是更好吗?

会与协约国渐行渐远。

“在俄罗斯危机的迷雾笼罩下,我们暗中掌控世界局势。”

是时候在局势中埋下一颗颗棋子了。

“如果荷兰拒绝作为财政部长会议的举办地,虽然可以先考虑北欧,但我会行使否决权。”

荷兰曾是万国和平会议的举办地,与各国距离都不算远,很有可能被选为举办地,所以必须排除这个可能性。

但北欧也不行。

“上流社会都知道,不久前我差点被普鲁士警察暗杀。如果以距离太远为由拒绝,他们会理解的。”

“而且,英国可能会以俄罗斯的影响为由拒绝。”

“最终还是美国。”

从谢列梅捷夫伯爵那边传来的关于维特部长的消息来看,在荷兰之后,美国被选定为举办地的概率很高。

“听说维特部长对救援金融持积极态度。”

“哦……”

“其实,这是必然的结果。”

听到詹姆斯的感慨,杜鲁门微笑着说。

“毕竟美国也是中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