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而在中原腹地,曹操与袁绍再次又发生了连番大战,可惜曹操在总体实力上还是逊色袁绍不少,战事进展的很不顺利。

随着战局的推进,曹操军营都在袁绍军阵的威胁之下,再加上兵少,粮草又快供应不上了,曹操于是就跟自己的心腹荀彧商议,想撤回许都,依靠许都的坚城进行防御。

荀彧劝曹操再坚持坚持,把握住出奇制胜的时机。出于对自己心腹的信任和自己内心的不甘心,于是曹操继续坚壁对峙。

秋日的官渡战场,枯黄的芦苇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曹操站在营帐外,望着远处袁绍连绵不绝的军营,眉头紧锁。铠甲上沾满了尘土和血迹,多日未洗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对上诸侯中实力最强的袁绍,曹操的压力有多大无需多言。

\"主公,军粮只够三日之用了。\"程昱低声报告,声音里透着忧虑。

曹操没有立即回答,丝丝闪缩的目光扫过自己营中那些疲惫不堪的士兵。原本的五万大军,如今能战者不足两万。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饥饿和绝望,与对面袁绍十万大军的声势形成鲜明对比。

\"传令下去,今晚每人再加半碗稀粥。\"曹操最终说道,声音低沉而沙哑。

程昱欲言又止:\"主公,这样我们的粮食...\"

\"照我说的做。\"曹操打断了他,转身走进营帐,微微佝偻的身影让程昱知道曹操也到了抗压的极限。

帐内,烛火摇曳。曹操展开地图,手指在官渡与许都之间来回移动。撤军的念头在他心中越来越强烈。他提起笔,准备再次给给留守许都的荀彧写信,说明当前的困境和撤军的打算。

信使连夜出发后,曹操躺在简易的行军床上辗转难眠。想起起兵以来的种种:兖州之战、迎奉天子、擒吕布、败刘备...难道要在这里功亏一篑吗?

五日后,当信使带回荀彧的回信时,曹操正在与诸将商议军情。接过回信,曹操迫不及待地拆开竹简,荀彧那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

\"明公以弱制强,扼守官渡,使袁绍不能进半步,已半年有余。今虽粮少,犹胜于当年项羽困于垓下。袁绍军势虽众,然其将骄兵惰,内部不和。明公神武英明,正当把握时机,出奇制胜。若此时退兵,袁绍必乘势追击,则大势去矣...\"

曹操读罢,沉默良久。荀彧的话像一盆冷水浇醒了他。抬头看向帐内诸将,发现所有人都注视着他,脸上带着期待等待曹操开口。

\"传令全军,加固营垒,继续坚守!\"曹操突然拍案而起,声音坚定有力:\"袁绍虽众,吾必破之!\"

就在这时,徐晃大步走入帐中:\"主公,探马来报,袁绍部将韩猛押运粮草数千车,正从北面而来,明日将经过黑山小道。\"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公明可有良策?\"

徐晃抱拳道:\"末将愿率轻骑千人,夜袭其粮队!\"

曹操沉思片刻,突然笑道:\"好!不过不要千人,我给你三千精兵。务必全歼敌军,能带多少粮草回来就带多少,其余粮草一概烧毁!\"

当夜,徐晃率军悄然出营。曹操亲自送至营门,望着消失在夜色中的部队,心中默默祈祷。

次日黄昏,远处黑山方向浓烟滚滚,直冲云霄。不久,徐晃率军凯旋,士兵们虽然疲惫却士气高昂。

\"主公,幸不辱命!\"徐晃下马复命:\"韩猛败走,袁军粮草除了我部带回来的,其余尽数焚毁!\"

曹操大喜,亲自为徐晃斟酒:\"公明此功,当记首功!\"

然而,曹操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多久。十日后,探马再报:袁绍派淳于琼率兵万余,再次押运粮草,已屯于乌巢。

\"乌巢...\"曹操盯着地图,眉头紧锁。那里距离袁绍大营仅四十里,守备森严,难以偷袭。很难再次复制徐晃上次偷袭的行动了,而且袁绍家大业大,上次损失的粮草对袁绍来说并没太大影响。

就在曹操苦思破敌之策,连睡觉都不安稳时,营门守卫匆匆来报:\"主公,营外有一自称许攸者求见,说是袁绍帐下谋士!\"

\"许攸?\"曹操猛地站起,几乎打翻案几:\"快请!不,我亲自去迎!\"

曹操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好,赤足奔出营帐。营门外,一个身着袁军服饰的文士正被士兵围住,神情警惕。

\"子远!真的是你!\"曹操大笑着上前,一把抓住许攸的手:\"天赐子远于我,大事可成矣!\"

许攸见曹操如此礼遇,眼中闪过一丝含着狡黠的得意,随即低声道:\"孟德,此处不便说话。\"

曹操会意,亲自引许攸入帐,屏退左右,只留曹仁、程昱等心腹谋士。

许攸也不客套,直接道:\"孟德孤军独守,粮草将尽,此危急存亡之秋也。袁绍粮草辎重,尽在乌巢,守将淳于琼嗜酒无备。若以轻兵袭之,烧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也!\"

帐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看向曹操,等待他的决断。

曹操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跃跃欲试,思索片刻后问道:\"乌巢守军多少?\"

\"淳于琼领兵万余,但防备松懈。\"许攸答道:\"孟德放心,吾没欺诈孟德。袁绍刚愎自用,不听我言。又因吾家人犯法被审配所执,吾故来投明公。\"

曹操听完大笑:\"天助我也!\"随即正色道,\"我当亲率精兵,夜袭乌巢!\"

此言一出,诸将皆惊。曹洪第一个反对:\"主公不可!此去凶险万分,若有不测...\"

\"正因为凶险,我才必须亲自前往!\"曹操斩钉截铁地说:\"此战关系中原大地归属,岂能假手他人?\"

程昱沉思片刻,道:\"主公执意若去,必须选精锐,伪装袁军,趁夜而行。\"

曹操点头:\"正合我意。我意已决,今夜亲率五千精兵,打着袁军旗号,夜袭乌巢!\"

夜幕降临,曹操亲自挑选了五千精锐。他们换上从之前战斗中缴获的袁军服饰和旗帜,马衔枚,人噤声,悄然出营。

秋夜的风带着刺骨的寒意。曹操骑在马上,望着远处乌巢方向隐约的火光,心中既紧张又兴奋。这一战,将决定中原和整个北方的势力变化,也将决定他曹操能否实现一统天下的抱负。

\"主公,前面就是乌巢了。\"许褚低声提醒。

曹操抬手示意部队停下。远处,乌巢营寨的轮廓在月光下依稀可见,哨塔上零星的火把表明守军确实防备松懈。

\"传令下去,所有人解下马铃,用布包住马蹄。\"曹操低声命令:\"子时发动攻击,直取粮仓!\"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曹操感到自己的心跳越来越快。他想起年轻时与袁绍同为洛阳校尉的日子,想起两人曾一起纵论天下大势。谁能想到,今日他们会在这官渡之地决一死战?

\"时辰到了。\"许褚提醒道。

曹操拔出佩剑,剑身在月光下泛着寒光:\"全军听令,随我杀敌!\"

五千精兵如离弦之箭,冲向乌巢营寨。当袁军哨兵发现异常时,为时已晚。曹军迅速突破外围防线,直扑粮草囤积处。

\"杀!\"曹操一马当先,亲自斩杀了两名袁军士兵。许褚、张辽等猛将紧随其后,几个杀神战气全开,如人形魔神一般,前去阻挡的袁军小将一回合就被砍成两半,袁军顿时大乱。

淳于琼从醉酒中惊醒,慌忙组织抵抗,但曹军攻势如潮,很快就突破了内层防线。

\"放火!\"曹操一声令下,士兵们将早已准备好的火把投向粮垛。干燥的秋粮遇火即燃,转眼间,整个乌巢火光冲天,照亮了半边夜空。

\"报——主公,袁绍派轻骑来援!\"探马急报。

曹操冷笑:\"现在才来?晚了!传令,分兵一千阻击援军,其余人继续烧粮,务必全部焚毁!\"

战斗持续到黎明。当最后一处粮垛被点燃时,曹操知道胜局已定。淳于琼在乱军中被斩,万余守军死伤大半,余者四散奔逃。

\"主公,我们抓到了几个俘虏,如何处置?\"许褚请示。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放他们回去,告诉袁绍,就说曹操问候他安好。\"

与此同时,袁绍大营中一片混乱。当乌巢方向的火光映红夜空时,袁绍大惊失色,连忙召集众将商议。

\"主公,应立即派大军救援乌巢!\"张合急切建议。

郭图却道:\"曹操既袭乌巢,其大营必然空虚。不如派重兵攻曹营,迫使曹操回援,此围魏救赵之计也!\"

袁绍犹豫不决,最终采纳了郭图之计,派张合、高览率主力攻打曹营,只派少量轻骑救援乌巢。

然而,曹操早有预料。所以才只率领了五千士兵偷袭,还在出发前,就已密令曹洪:\"若袁军来攻,务必死守,不可出战!\"

当张合、高览率军抵达曹营时,发现营垒坚固,防守严密。久攻不下之际,乌巢败兵逃回,带来了粮草尽毁的消息。袁军士气顿时崩溃。

\"什么?全部粮草被毁?\"袁绍脸色惨白,几乎晕厥。

\"主公,军心已乱,不如暂退黎阳...\"逢纪建议道。

袁绍怒道:\"我尚有大军十万,岂能因一时小挫而退?\"

但为时已晚。军中缺粮的消息不胫而走,士兵们开始成群结队逃亡。更糟的是,张合、高览见大势已去,率部投降了曹操。所谓墙推众人倒,一把火彻底把袁绍的大军烧的没了精气神和凝聚力。

\"主公,快走吧!曹军已杀过来了!\"亲兵拉着袁绍上马。

袁绍回首望去,只见自己的大军如退潮般溃散。曾经浩浩荡荡的十万雄师,如今只剩下不到千人跟随他逃往黎阳。

曹操站在乌巢的废墟上,望着东方升起的朝阳,长舒一口气。这一战,他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彻底扭转了北方局势。

\"传令全军,乘胜追击,直取冀州!\"曹操的声音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官渡之战,就此定局,曹操以非凡的胆识和谋略,击败了最强大的对手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而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那个决定夜袭乌巢的果敢决策。

而北方和中原的势力也会因为曹操的胜利带来一系列的变化,哪怕夷州的陈星宇也难免被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