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黑魔法三国传 > 第154章 战事再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4章 战事再起

陈星宇才结束跟孙权的小规模战斗,长江以北的曹操又开始不消停了。打完刘备,曹操就率军返回了官渡暂做休整。

这一举动自然被袁绍知道了,袁绍觉得曹操本人和主力都不在许都,许都内部必定防御空虚。所以袁绍就想攻打许都,企图一举扭转局势。

可是没想到,袁绍才在议事大会上提出这个想法,就遭到了田丰的反对,袁绍的脸当时就挂不住了。

田丰在经过思量后,认真提出了一个深思熟虑的建议。田丰认为,曹操已经击败了刘备,必定吃下了刘备所属的残兵。不但实力没减弱,反而加强了,以曹操的风格,肯定不会留下这么明显的漏洞,许都的防御必然加强,不再像之前那样空虚。

因此,田丰认为袁绍应当暂时放弃直接进攻的策略,转而内修农战,加强自身的实力。

同时,田丰建议袁绍挑选精锐部队,不断对曹操的边境进行骚扰,既打乱曹操春耕节奏又使曹军疲于奔命,百姓不得安宁,从而削弱曹操的战斗力。

可惜田丰虽然智谋高超,但是完全没有情商。不管计谋多么好,没考虑到袁绍的感受就是最大的失策。

越听脸色越阴沉的袁绍果断的打断了田丰的发言,反而认为田丰的谨慎是怯懦的表现。怒斥一番后,直接将田丰关进了监狱。

见到袁绍如此狠辣,其他袁绍旗下的大臣纷纷低头不语,都不愿意去触袁绍的霉头,所以袁绍攻打许都的建议就这么顺利的得到了执行。

几日后,袁绍亲率领大军进军黎阳,意图以此为跳板,直取许都。

曹操得知袁绍的行动后,立即调兵遣将,准备迎战。然而,曹操自知兵力对于袁绍来说相对有限,尤其是在鄄城,仅有程昱率领的七百士兵驻守。跟袁绍的十万大军一比,简直不是一个数量级。

久经沙场的曹操自然知道程昱单靠七百兵马想要守住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可是就算曹操再担心鄄城兵力不足,难以抵挡袁绍的进攻,短时间内也抽不出太多兵力,最多增派两千兵力给程昱。

然而,程昱意外的拒绝了曹操的增兵。并且程昱告知曹操,袁绍虽然拥有十万大军,但正因为鄄城兵力稀少,袁绍目空一切的性格不会当回事,反而不会将其视为主要目标。

袁绍的真正目标绝对是许都,鄄城不过是一个小城,不值得袁绍分兵攻打进不了袁绍的眼。

两日后,程昱的冷静分析最终得到了验证,袁绍果然没有进攻鄄城,而是集中全部兵力向许都进发。

曹操在知道袁绍进攻后就很快的返回了许都,与此同时在袁绍行军的这段时间里,曹操也没闲着,在许都加紧全力备战。袁绍此次来势汹汹,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边备战,一边商议对策。为了应对袁绍大军,曹操召集了麾下的谋士和将领,商讨应对之策。如果正面对敌,曹操的兵力比袁绍差太多,凶多吉少。

曹操的府邸灯火通明,众人齐聚一堂,气氛凝重而紧张。曹操坐在主位上环视众人,沉声说道:“袁绍十万大军压境,诸位有何良策,可解此危局?”

荀彧率先起身,拱手说道:“主公,袁绍虽兵多将广,但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袁绍麾下谋士如田丰、沮授等人,虽才智过人,却屡遭袁绍冷落。尤其是田丰,因直言进谏而被下狱,此事已在袁绍军中引起不满。此外,袁绍的几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之间,素有争权夺利之心。主公可派人暗中联络袁绍军中不满之将,或散布谣言,挑拨其内部关系。若能使其将领互相猜忌,甚至内讧,袁绍的战斗力必将大减。”

曹操听罢,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荀彧一向善于洞察人心,此计若能成功,确实可以大大削弱袁绍的军力。

曹操随即问道:“文若,此计甚妙,但具体该如何实施?”

荀彧从容答道:“主公可派遣细作潜入袁绍军中,散布谣言,称袁绍有意废长立幼,将大位传给幼子袁尚。袁谭、袁熙二人素来不服袁尚,若闻此消息,必生异心。此外,还可暗中联络田丰、沮授等人,许以高官厚禄,诱其倒戈。即便他们不肯归顺,也能在袁绍军中制造混乱。”

曹操听后,抚掌笑道:“文若果然深谋远虑,此计可行!”曹操随即下令,命人暗中执行此计。

紧接着,曹仁站起身来,抱拳说道:“主公,袁绍大军虽众,但其行军路线必经黎阳、白马等地。这些地方地势险要,尤其是白马一带,山高林密,道路狭窄,正是设伏的绝佳之地。末将建议,主公可派一支精锐部队,埋伏于白马山谷两侧,待袁绍大军经过时,突然发动袭击,必能打他个措手不及。若能一举歼灭其先锋部队,袁绍的士气必将大挫。”

曹操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问道:“子孝,此计虽好,但袁绍下面的谋士也并非酒囊饭袋,未必会轻易中计。你有何把握?”

曹仁自信地答道:“主公放心,末将已派人详细勘察过白马地形。就算袁绍军再谨慎,但其大军行进,必然需要经过此地。我们只需在谷口设下疑兵,佯装撤退,诱使袁绍先锋部队深入山谷,再以火攻、滚石等手段封锁谷口,便可将其困于谷中,一举歼灭。”

曹操听后,连连点头,赞道:“子孝果然深通兵法,此计甚妙!”

与此同时,夏侯惇也起身献策:“主公,袁绍大军远道而来,粮草辎重必然是其软肋。末将建议,可派一支轻骑部队,绕道袭击袁绍的粮草大营。若能烧毁其粮草,袁绍大军必乱,届时我们再发动全面进攻,必能大获全胜。”

曹操听后,沉吟片刻,说道:“元让此计可行,但袁绍粮草大营必有重兵把守,袭击难度不小。你可有把握?”

夏侯惇豪迈地答道:“主公放心,末将愿亲率三千精骑,夜袭袁绍粮草大营。即便不能全歼其守军,也必能烧毁其粮草,使其军心大乱!”

曹操见夏侯惇如此自信,心中大悦,当即拍板道:“好!元让既有此胆略,我便将此重任交予你。等时机合适就让元让担此重任,到时一定务必小心行事,不可轻敌!”

众人献策完毕,曹操综合大家的建议迅速下达各种命令,准备迎战袁绍。与此同时,曹操还命许褚、典韦等猛将率领主力部队,随时准备接应各路兵马。

几日后,袁绍的大军抵达黎阳后,并未立即发动进攻,而是开始修筑工事,准备长期对峙。这让预计袁绍会走白马的曹仁脸上有点挂不住。

见到袁绍如此虎头蛇尾,谋士沮授受不了,就建议袁绍速战速决,避免拖延,但袁绍并未听从。袁绍认为自己兵力占优,完全可以稳扎稳打,逐步推进。

然而,袁绍的犹豫不决虽然避免了曹仁伏击的策略失败,但是也给了曹操宝贵的备战时间。曹操利用这段时间,进一步加强了许都的防御,并在周边调来了许多援兵,许都兵力不再空虚。

人都是惰性的,士气更讲究一鼓作气。袁绍还是以前那副四世三公,到了哪里都喜欢讲排场的做派,效率极为低下。光一个袁绍的大行营就花了足足三天时间,搭建的豪华奢靡,就更不用说其他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袁绍大军开始出现疲态。底层士兵战意几乎消散,心里都惦记着自己家的春耕。加上长期拖延,粮草供应逐渐紧张,士兵们的士气更加低落,雪上加霜。

袁绍属下的将领们对此感到担忧,纷纷建议袁绍尽快发动进攻。然而,袁绍依然犹豫不决的老毛病又犯了,加上喜欢排场浪费了太多时间,直接错过了最佳的战机。

曹操如此重视此战,自然在袁绍军内部安插了不少细作,袁绍大军的变化被源源不断的传回了曹军。

听到越来越多的汇报后,曹操知道时机到了,便决定采取分兵之计,以智取胜。

曹操立刻召集谋士荀彧等人商议对策。

荀彧建议道:“袁绍虽兵多将广,但其人优柔寡断,且麾下谋士将领多有矛盾,加上现在袁绍军内部怨声载道,毫无战意已经不足为惧了。主公可佯装渡河攻打其后方,袁绍必分兵截击。届时,我军可集中精锐,突袭其薄弱之处,必能一举破敌。”

曹操听后,深以为然,第二天下令全军佯装渡河,摆出大举进攻的架势。袁绍在行营中正喝着夷州的美酒呢,得知曹操意图渡河攻打自己的后方大怒。

把喝到一半的酒盏一丢,袁绍急忙召集众将商议。

谋士沮授劝道:“曹操素来诡计多端,此番渡河恐为佯攻,意在诱使我军分兵。主公不可轻举妄动,当以静制动,稳守阵地。”

然而,刚愎自用的袁绍并未听从沮授的劝告,反而认为曹操渡河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半渡而击之正是曹军最脆弱的时候,若能截击成功,便可一举歼灭曹军。

于是,袁绍果断下令分兵,十万被分成了几支部队,由大将颜良、文丑等分别率领,准备截击曹操的渡河部队。袁绍自己亲自坐镇中军,掌控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