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1 章 内应萧子瞻
师弘承领旨后,立即与师凌裕、燕鸣戟等人商议行动。秦定的家人以及秦定的党羽,在师凌裕攻入京都时便已经先把他们都囚于各自府中了,现在有了圣旨,便可名正言顺地将他们一一捉拿归案。
三人兵分几路,先是查封了相府,又再捉拿了秦定的一众党羽。朝中与秦定勾结的官员也被一一清查,轻则流放边疆,重则处以极刑。京都城内,风声鹤唳,秦定的势力被连根拔起。
与此同时,师弘承在朝堂上公开了秦定几十年来把持朝政的罪证,并在城门张贴示众。密诏中详细记录了秦定结党营私、贪污受贿、陷害忠良的种种罪行,甚至还包括他暗中勾结外敌、意图谋反的证据。朝中百官、坊间百姓无不震惊,纷纷痛斥秦定的狼子野心。
百姓们得知真相后,更是群情激愤,纷纷要求严惩秦定及其党羽。京都城内,街头巷尾都在议论此事,秦定的名字成了人人唾弃的对象。
他的罪行大白于天下,朝野震动。众人惊觉,靖安帝此前种种看似隐忍之举,实则皆是布局。如今真相水落石出,圣上忍辱负重、运筹帷幄的智慧展露无遗,一时间,世人对靖安帝的敬佩之情如潮水般涌起,传颂之声不绝于耳 。
靖安帝年仅十一岁便登上皇位,彼时朝堂局势错综复杂,幼帝难以亲政,大权旁落,秦定趁势崛起,牢牢把控住朝堂。在那漫长的岁月里,秦定党羽遍布朝野,只手遮天,靖安帝虽贵为天子,却处处受限,空有一腔抱负难以施展。
但靖安帝并未就此沉沦。他深知秦定势力盘根错节,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于是,在秦定权势滔天之时,靖安帝选择了隐忍。他佯装懵懂,对秦定的种种行径言听计从,甚至不断对其加官进爵,委以重任,让秦定愈发得意忘形,以为掌控了全局。
他深知秦定在朝中根深蒂固,若贸然动手,必会引发动荡,甚至危及江山社稷。于是,靖安帝暗中布局,收集其罪证。同时,他秘密在广南一带养兵,训练精锐,为夺回皇权做准备。
至于流放肃权太子师弘承,也是靖安帝精心设计的一步棋。他深知秦定对太子一脉忌惮已久,若太子留在京都,必会遭到秦定的迫害。于是,靖安帝借故将太子流放至广南,表面上是惩罚,实则是为了保护太子,并让他在外积蓄力量。而师睦凌与师凌裕两位皇孙的成长,更是靖安帝计划中的重要一环。他让两位皇孙随太子一同离京,既是为了让他们远离秦定的威胁,也是为了让他们在外历练,逐步夺回被秦定控制的城池。
靖安帝的每一步棋都走得极为谨慎,甚至不惜以自身为饵,让秦定放松警惕。他在密道中被囚禁的日子里,依旧冷静沉着,等待时机。他相信他的儿子定能完成他未能完成的事情,他相信的他的两个孙子必能回到京都,为大丰朝平定内乱。直到师凌裕率军攻入京都,靖安帝才终于等到了翻盘的契机。
如今,秦定的势力被彻底铲除,靖安帝的苦心布局终于得到了回报。朝中百官与天下百姓无不感慨,若非靖安帝的深谋远虑,江山社稷早已落入奸人之手。
靖安帝的忍辱负重与深谋远虑,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而师家三代人的努力,也终于为天下带来了新的希望与光明。
就在秦定一党被彻底清算之际,探花郎萧子瞻却主动入宫面圣。师凌裕得知消息后,心中疑惑,立即赶往皇宫。当他踏入御书房时,只见萧子瞻正跪在靖安帝面前,神色恭敬。
师凌裕上前行礼,靖安帝微微一笑,抬手示意他起身,随后说道:“你们都起来吧。裕儿,子瞻有秦定的消息,你快来听听。”
师凌裕闻言,心中一震:“萧子瞻是皇祖父的人?”
萧子瞻缓缓起身,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正是靖安帝贴身之物。他沉声道:“翊钺殿下,我奉陛下之命,潜伏在秦定身旁多年,只为收集他的罪证。”
靖安帝这才娓娓道来:“我命子瞻假意投靠秦定,暗中收集他的罪证。他是家中庶子,并日并不得他父亲重视,以这样的身份接受秦定的招揽,再把主动说些萧家与保皇派的计谋,自然便得到秦定的重视。
师凌裕沉默片刻,心中对靖安帝的深谋远虑更加敬佩。他问道:“那秦定如今藏身何处?”
萧子瞻神色一正,低声道:“秦定如今藏身于大相国寺,那里直通瑜妃后花园的密道,与囚禁陛下的密道只隔了一堵墙。大相国寺其实是秦定在京都的老巢,寺内僧人皆是他安插在京都的各路高手,他们设计于后天晚上潜入宫中,刺杀陛下与太子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