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朱雄英 > 第153章 福建流民之乱(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3章 福建流民之乱(二)

听到这里朱元璋感到欣慰,觉得咱的大孙子长大了!

于是就这样发生了这么一个小小的插曲,这个插曲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人们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就这么短短几日,宁静祥和的生活便被一封八百里加急奏报打破了,这封奏报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一般,引起轩然大波,它一路快马加鞭送到了朱元璋的手中。此时此刻,朱元璋正端坐在龙椅之上,他的目光犹如鹰隼般锐利,紧盯着眼前这份加急奏报,仿佛要透过薄薄的纸张洞察其中隐藏的真相。

于是乎,朱元璋立马召集大臣们商量一下!本来这个时候朱雄英正是抱着试婚格格谈人生呢,这个时候王景弘顾不得礼节了,就在偏殿宫门外叫喊朱雄英参与朝事!得亏朱雄英事办的快要结束了!不然可就尴尬了。

于是乎这些个试婚格格只能强撑着剩余的体力去给朱雄英穿衣服!就这么穿了半个多时辰了!终于过了一会儿就开始出门了!

于是乎他大大咧咧地穿上朝服,带着一脸自信满满的笑容,昂首挺胸地朝着朝堂走去。一路上,他还不时地和身边的侍卫们打趣几句,仿佛根本没有把这次上朝当成一回事儿。然而,当他走进朝堂的时候,却发现气氛异常凝重,所有的大臣们都低着头,不敢正视皇帝的目光。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吓人,显然是遇到了什么棘手的问题。看到这一幕,他的心中也不禁涌起一丝不安,但很快就被他强大的自信心所掩盖。他深吸一口气,大步走上前去,向皇帝行了一个标准的礼,然后大声说道:“陛下,孙儿有本要奏!”

听到这里众人顿时惊愕不已,朱元璋也是黑着个脸,耐着性子说道:大孙子,你有啥话要说?

朱雄英说道:孙儿正在享受人生呢,您就把我给叫来了,出什么事了,皇爷爷?

朱元璋说道:你就不能多关注关注一下朝廷大事吗?

朱雄英一脸无所谓的说道:皇爷爷,孙儿,现在年纪还小,不懂啥是朝廷大事,所以也就没有关注这方面的事了。

朱元璋听到这里也是被气乐了,这个时候大臣们见到朱雄英一脸无所谓的态度,就忍不住了。

海瑞文又开始喋喋不休地指责起朱雄英来了。他的言辞激烈,仿佛要将自己心中所有的不满和愤怒都一股脑儿地倾泻出来。朱雄英站在那里,静静地听着海瑞文的斥责,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和苦涩。他知道,无论自己说什么,海瑞文都不会改变对他的看法。海瑞文越说越激动,声音也越来越大,引得周围的人纷纷侧目。然而,朱雄英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依然坚定地站在原地,默默承受着这一切。

朱雄英耐心的说道:说完了吗?海瑞文硬气的回答:微臣已经说完了!

朱雄英说道:第一个就是我有正经事要办,所以迟了!第二个就是我没有被正式册封皇太孙,我凭啥认真努力干活?

朱雄英这话一出大臣们顿时议论纷纷!觉得朱雄英实在是太冷血了!

倒是朱元璋听到这里也是觉得自己也该把雄鹰展翅高飞的皇太孙道路上的绊脚石给清除掉了,毕竟他可不希望自己看好的接班人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人或事给耽误了。要知道,这可是关系到大明江山社稷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所以,朱元璋决定亲自出马,为皇太孙扫清一切障碍,让他能够顺利登上皇位,成为一代明君。

见此朱元璋觉得火候到了,于是乎耐着性子说道:大孙子,你今天可要积极发言了!

听到这里朱雄英只觉得自己仿佛陷入了一团迷雾之中,茫然失措。他看着朱元璋那似笑非笑的表情,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不安。就像是一只无辜的小羊羔,莫名其妙地被卷入了一场可怕的阴谋,而自己却浑然不觉。

朱雄英努力想从这团混乱中理出个头绪来,但朱元璋的话语如同一道道乱麻,让他越陷越深。他开始怀疑起自己的判断力,难道真的是自己误解了朱元璋的意思?还是说其中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玄机呢?

在这一刹那间,朱雄英感觉时间都凝固了,整个世界似乎只剩下他和朱元璋两个人。他试图从对方的眼神中寻找答案,但那深邃的目光却让他越发捉摸不透。此时此刻,朱雄英深刻地意识到,与朱元璋这样心思缜密的人打交道,稍有不慎便可能落入陷阱,万劫不复。

于是乎朱雄英决定主动出击,说道:皇爷爷,发生什么事了?

朱元璋说道:王景弘你把这份奏报递给皇长孙,他一看便知是什么事了!

朱雄英接过王景弘递来的奏报,仔细阅读起来。他的目光在纸上扫过,眉头逐渐皱起,脸上露出一丝疑惑和惊愕。

“福建刘民造反了?”朱雄英喃喃自语道,声音中带着些许不敢置信。他瞪大眼睛,再次确认奏报中的内容,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语之感。

紧接着,朱雄英心中开始暗自吐槽:这份奏报是我能看的吗?我不过是皇长孙而已,又不是皇太孙,这可如何是好啊!他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思考着该如何应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情况。

毕竟,作为皇长孙,他虽然身份尊贵,但在政治事务上还没有直接的决策权。面对这样重大的事件,他需要谨慎处理,不能轻易表态或采取行动。然而,他也意识到自己肩负着一定的责任,不能对国家大事视而不见。

朱雄英心想,或许他应该将此事尽快报告给祖父朱元璋或者父亲朱标,让他们来做出决策。但同时,他也觉得自己不能仅仅做一个传声筒,应该对此事有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于是,朱雄英决定先深入了解一下福建刘民造反的具体情况,收集更多的信息和情报。他可以派遣亲信去福建实地考察,与当地官员和百姓交流,了解事情的真相和背景。在此基础上,他再向长辈们汇报,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当然,在整个过程中,朱雄英必须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被情绪左右。他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利弊,为国家和人民着想。同时,他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争议。

总之,对于朱雄英来说,处理这份奏报既是一次考验,也是一个成长的机会。通过积极参与其中,他有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能力,为将来承担更大的责任做好准备。

朱雄英说道:皇爷爷,这事儿您问过我父王没有?

听到这里朱元璋觉得自己有些失策了,尴尬的咳嗽了一会儿后,朱元璋说道:咱今天就先问问你怎么看待这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