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到达西藏的当天夜里,外面下了场雪。

空气中都充满了潮湿和寒气。

可能是适应不了这里的空气,余景几乎整夜未睡,不是在吸氧,就是倒在床上晕晕乎乎发呆。

每到这时,他就会想起离开之前其他三个人对他的嘱托。

从谨慎行事,到衣食住行,倘若能将当时他们说的话抄写下来,估计一本笔记本都不够。

就连药品和氧气,他都足足被塞了两大包。

要不是说背不下,他可能得带一整个药店走。

当时他还觉得生气,认为他们的担心都是多余的,现在却觉得,果然是身边人最了解身边人。

这不,刚到,还什么都没做呢,他就真的感觉自己要挂了。

“滴哩哩~”

余景抬起手,安抚性地摸了摸小五的脑袋。

“放心吧,我没事,适应一下就好了。”

这里是西藏北部,一处偏远的小乡镇,因为很少有人来,这里几乎没有外乡人。

为什么说几乎。

因为除了余景之外,这里刚好有个已经停留了近一年的外地人。

名字叫张庆生。

据解雨臣说,他是个作家,为了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藏族文化的元素,到这里采风。之后或许是被这里的生活绊住脚步,这一采,就再没离开过。

张庆生是解雨臣给余景安排好的向导。

除此之外,跟随余景一起来的,还有小五和另一个听得懂藏语的解家伙计。

一路上对余景很是照顾,就是那眼神吧,总让他觉得怪怪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

这一丧,三天就过去了。

耗费了半包氧气罐,和三盒药品之后,余景终于适应了些,状况有所缓解。

趁着这个时候,他主动要求张庆生带路,准备去镇子上的喇嘛庙看看。

说到喇嘛庙,就不得不提起一件余景在闲聊之中得知的事。镇子上的喇嘛庙建立的时间并不长,最初来到这里,提出修建喇嘛庙的,是现在还在那里的一个老喇嘛。

当时正逢战争时期,多少人都处在没钱没米的境地之中,连活下去都困难,更何况参与修建这填不饱肚子的喇嘛庙。

最后,老啦嘛不仅为参与修建的人提供一定薪水,还免费为镇里困难的人家提供食物。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喇嘛庙修建完成,镇里生活越来越好之后,人们对老喇嘛的敬重只增不减,喇嘛庙也从来不缺信徒。他们认为老喇嘛不仅是喇嘛庙的主人,更是他们的恩人。

倘若没有当初那些帮助,谁能知道现在还活下来的人当中,会不会有本该因为饥饿和贫穷死去的呢。

……

在镇子的边缘位置,有一片湖泊。

冬日里,阳光稀少,但湖面具体不知是何原因,依旧夺目的光辉,清澈而圣洁。

在湖泊的另一端,水天一色的包裹中,就能清楚看见喇嘛庙的身影。

“这个喇嘛庙里的啦嘛据我所知只有三个,其中一个是之前就说过的老啦嘛。”

“另外两个,一个年纪尚轻,不超过四十岁,不爱说话,是平日里最常出现出现指引信徒的喇嘛。剩下一个我也未曾见过,只知道似乎是年纪太小,老喇嘛怕他冲撞前来朝佛的信徒,所以除了其他两个喇嘛以外,没人见过他。”

余景此行的首要目的地就是喇嘛庙,为了防止这个张庆生不靠谱,解雨臣在出发前是做足了攻略。靠多方关系,早就打听过这些消息。

和他说的倒是对的上。

步行沿着湖边走上一段,喇嘛庙的大门敞开,门里坐着位正低头写些什么的人,想来就是那位不到四十的中年啦嘛。

张庆生似乎常来这儿,从进门开始,一切都在他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进门见过那个中年啦嘛时,张庆生用藏语和对方说了几句什么。

余景悄咪咪看了眼带来的人,见他微不可察地轻轻点头,代表两人的对话并无问题。

然后在啦嘛的带领下,三个人先是去大致参观了整座喇嘛庙。

喇嘛庙面积不大,不算外人无法进入的生活区的话,供奉着佛像的佛堂,和讲堂,也就只有四个空间。

整个看下来后,余景不由眉头紧锁,疑虑丛生。

“怎么了?”张庆生注意到余景的神色,还以为他是又不舒服了,忙拍了拍他肩膀问。

他回过神,扯起一抹假笑道,“没事。”

个鬼!

整个喇嘛庙都转遍了,根本没有瞧见解雨臣所说的,手持佛珠双手合十的佛像!

什么情况?

是消息有误本来就没有?

还是说,被提前藏起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