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贾芸抵达大明宫的路程并不远。

正阳门处于永定门和承天门的中间偏北。

向南还有很长一段路才到永定门,坐北朝南,右手边广宁门,左手边广渠门。

向前永定门。

南城很偏,人口密度不大,法华寺,仁寿寺,玉皇庙等庙宇道观算是地标建筑,此外就是天坛和地坛。

有不少地方甚至有菜田,南城的贫民开田种地,贴补家用。

所以是南贫。

北边是有不少骆驼客,小行商,还有拐来的北边的胡虏奴隶。

更加贫贱,是为北贱。

但从正阳门向北走,以皇城为核心的东西两边就是精华地界。

东富西贵,贵人们住皇城西边的大时雍坊和小时雍坊等诸坊。

有钱人住崇门文附近的各坊。

各坊围绕着皇城,承天门就是皇城南门,与正阳门之间相隔不过四里半多些,不到五里地。

很近了。

进了承天门,也就是大周帝国的正门,继续向前就是端门,左边社稷坛,右边是太庙。

午门前,就是千步廊。

沿途过来,全部是各大衙门,所有建筑物都是高大辉煌,气势恢宏!

但最恢宏的肯定还是大明宫。

这座宫殿群庞大无比,是从辽,金,蒙元,前明,伪清一路修下来。

到大周初,为革前明和伪清旧弊,加上大周有自己的审美,所以花费二十年时间,动员百万民夫重修而成。

从这一点来说,大周是有那么一点昂扬向上的味道。

比如午门,就从原本的红墙黄瓦修成了青碧色,从单个城楼变成了两阙相望。

更巍峨高大,也更加气势恢宏。

到这里,贾芸便下马了。

他又不是赏给朝马和软轿的年老德勋的勋贵或文官大佬。

赏禁城坐轿,骑马的最少得是大学士或国公一级。

还得是年迈的老臣。

午门之上和两阙之下是上三卫禁军守备,贾芸至此,还是一袭青袍。

所有人都将他认了出来,无数道目光也是投注了过来。

都是禁军将领,身负守备重责,倒是无需进宫内去站规矩。

但发生的事又是全部知道,好奇心之下,都围在这里等着看贾芸是何许人。

一看之下,也免不了议论。

“不错,身量高大魁梧,脸长的俊秀又有些粗糙,长手大脚,腰背挺直……有点武夫的样子!”

“不愧是荣国公后人,传言不虚!”

“这就是文武兼备吧?是个难得的人才。”

“贾家嫡脉的人真的是……啧啧,一言难尽!”

“怪不得他带着二百个小伙计能把金沙帮的人打的那么惨……江湖帮派,怎么能和军法练出来的好兵相比?”

“慎言,这事还是有些犯忌的。”

贾芸练小伙计的事,并没有瞒人。

之前是金沙帮逼到头上,他一个疏宗子弟加商人东主,训练奴仆有自保之力,不犯忌。

但现在贾芸声名扶摇直上。

此后天子信重倚为干城是避不可免之事。

再蓄养几百个能打的奴仆,那就是另一码事了。

“无妨。”

一个披甲将军柱剑而立,鬓角微白,脸上满是笑容和欣慰之色:“这小子买了西岭庄,要在那边搞什么工坊,说是要保密,城里的伙计陆续会派到那边去当护卫……那就不碍事了。”

众人俱是点头。

他们是上三卫禁军,城中有不可控的力量总会令他们瞩目。

毕竟皇城的安全至关重要,天子和宫城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大周和前明一样,勋贵在京城不得养家丁,拥有私人部曲。

哪怕是现在的赵国公,堪称勋贵第一人,大周第一国公,也就是拥有不到二十个的家丁。

主要还是跟着老头子在京营中奔走效力,说是家丁,也可以说是武官。

除此之外,没有哪家勋贵和文武官员有家丁。

这里的家丁是指的准武夫或者说就是武夫。

像贾家的那种奴仆是不算数的。

赖大赖二和李贵茗烟这种,有一万人也不打紧的。

又不是军队。

贾芸的伙计们就不一样了,训练不停,如军队一般以军法管束。

这就是一伙准武夫。

没上过战场,没有披甲持兵,不会用弩弓。

但战斗力也远强于平民百姓,不可小视。

好在贾芸看来也知趣。

大半派到城外,那就不打紧了。

京城中京营驻在城内的有十来万人,驻在城外的十几万人。

三十万大军拱卫大周神京,而且多半是精锐中的精锐。

不至于怕几百个小伙计。

三十万京营,八十多万边镇边军,近一百二十万大军构成了大周北方和西北防线。

辽东东虏,伪清残余。

正北草原,蒙元残余。

西北,叶尔羌加北虏,更乱更烦人。

名义上,大周的军队没有前明多。

前明在九边有百万大军,京营还号称有五十万。

加上山东,河南,北直隶等诸多卫所军,北方就有近二百万在册军人。

还有南方几个军镇和大量卫所,整个前明在末年时还有近三百万大军。

但真正能战的寥寥无几。

反正明朝末期的几次大规模战事,人数就没有超过十四万人的。

唯一例外是朱仙镇之战,因为是在内地,人数有十七万人。

这就是极限。

一是调兵极限,二是后勤极限。

大周好歹还能出动三十万人乃至更多。

因为前明是卫所制加军镇制,也就是府军和募兵夹杂的办法。

结果两边不讨巧。

卫所废了,边军也废了。

大周就纯粹是募兵制,没有卫所军。

这样的代价就是一年七成以上的财政收入用来养兵,但前明军费也极为庞大,还不如象大周这样,纯粹募兵。

最少还能保证动员能力和基本的战斗力。

就如眼下大周神京内外驻扎的精锐京营劲旅,战斗力和装备都还是有保障的。

有几十万大军在,其实也没人真的觉得贾芸那几百人是威胁。

只是防微杜渐。

越是对贾芸心存善意的,就越是巴不得贾芸更谨慎小心些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