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 第255章 科技困途,曙光难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5章 科技困途,曙光难觅

科技困途,曙光难觅

李明深吸一口气,将海禁改革带来的喜悦暂时压在心底。

他知道,眼下还有更重要的“关键绩效指标”等着他去完成——科技复兴!

这可是关系到大明朝未来国运的大事!

他捏紧拳头,给自己打气:“李明啊李明,你可是穿越者,带着现代知识这个作弊利器,这点困难算什么?搞定它!”

于是,李明雄赳赳气昂昂地直奔户部衙门。

他心想,这科技发展,总得有钱吧?

没钱,难道让科学家们“凭爱发电”吗?

一进户部大门,李明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铜臭味。

他定了定神,找到了那位出了名的“铁公鸡”——户部的抠门官员。

这位官员正悠闲地品着茶,一见李明进来,眼皮都没抬一下,只是淡淡地问了句:“李大人,您可是稀客啊,不知有何贵干?”

李明也不跟他兜圈子,直接开门见山地说:“大人,本官今日前来,是为科技复兴之事,想向户部申请一些……嗯,‘启动资金’。”

“科技复兴?”抠门官员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忍不住嗤笑一声,“李大人,您是海禁改革成功,有点‘飘’了吧?这科技……能当饭吃吗?能当钱花吗?咱们大明朝,还是得靠读书人,靠八股文!您啊,还是别异想天开了!”

李明被噎得差点一口气上不来。

他强忍着怒火,尽量心平气和地说:“大人,您这话可就错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有了先进的科技,咱们才能造出更好的船,更好的武器,才能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得了吧,李大人!”抠门官员不耐烦地摆摆手,“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本官听不懂,也没兴趣听!总之,要钱,没有!您请回吧!”

李明碰了一鼻子灰,心里那个憋屈啊!

他感觉自己就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有劲使不出来。

这户部抠门官员,简直比茅坑里的石头还硬!

“行!户部不给钱,我还就不信了,这大明朝就没人支持科技发展了!”李明咬咬牙,转身离开了户部衙门。

他决定,去传统学府试试!

他心想,这教育可是国家的根本,如果在学府里开设科技课程,培养一批科技人才,那岂不是事半功倍?

于是,李明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当地最有名的传统学府。

他找到了学府的山长,一位白胡子老头,看上去颇有学问的样子。

李明恭恭敬敬地向山长行了个礼,然后说明了来意。

谁知,这位山长一听“科技”二字,立马变了脸色。

他瞪着李明,怒斥道:“荒唐!简直荒唐!我辈读书人,当以圣贤书为重,岂能学习那些奇巧淫技?李大人,您这是要乱我学府的纲纪啊!”

李明被喷了一脸口水,心里那叫一个郁闷!

他感觉自己就像是在对牛弹琴,完全无法沟通!

“山长,您误会了!”李明试图解释,“科技并非奇巧淫技,而是……”

“闭嘴!”山长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老夫不想听你狡辩!总之,科技休想进入学府!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李明被怼得哑口无言。

他看着山长那张写满了“迂腐”二字的脸,深深地叹了口气。

他感觉自己就像是撞上了一堵墙,撞得头破血流,却还是无法撼动它分毫。

接连碰壁,李明的心情跌落到了谷底。

他走在回家的路上,感觉脚步沉重无比。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却照不进他内心的阴霾。

他抬头望天,只见一片灰蒙蒙的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

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只迷途的羔羊,找不到方向,也看不到希望。

“难道,这科技复兴之路,真的就这么难走吗?”李明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无奈和沮丧。

他感觉自己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周围全是冰冷的墙壁,让他感到窒息。

他回想起那些守旧势力的嘴脸,那些冷嘲热讽的话语,那些毫不留情的拒绝……他的心,一点点地沉了下去。

他想起了一句很流行的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句话,简直就是他现在心情的真实写照!

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太天真了?

是不是真的不该趟这趟浑水?

就在李明快要被绝望淹没的时候,他突然听到了一阵熟悉的声音。

“李大人,您这是怎么了?垂头丧气的,可不像您平时的风格啊!”

李明猛地抬头,只见宋应星正站在他面前,一脸关切地看着他。

“宋先生……”李明苦笑一声,正要开口倾诉,却见宋应星神秘一笑,压低声音说道:“大人,其实……我这里有点‘好东西’,您要不要看看?”李明抹了把脸,苦笑着将自己在户部和学府的遭遇一股脑倒了出来。

宋应星听完,非但没有沮丧,反而哈哈大笑起来,笑得李明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心想这老宋莫不是受了什么刺激?

“李大人,您这是当局者迷啊!”宋应星笑罢,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您想想,那些老顽固,满脑子都是之乎者也,怎么会理解科技的重要性?您跟他们讲道理,那不是对牛弹琴吗?”

李明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是啊,自己怎么就钻了牛角尖呢?

跟那些顽固派讲道理,纯属浪费口舌!

“那依宋先生之见,咱们该如何是好?”李明虚心求教。

宋应星神秘一笑:“咱们啊,得另辟蹊径!俗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咱们不需要所有人都理解,只需要找到那些渴望改变,渴望进步的人,就足够了!”

李明眼前一亮,对啊!

自己怎么就忘了这茬呢?

这大明朝,又不是只有守旧派!

还有无数渴望知识,渴望改变的年轻人!

想到这里,李明立刻来了精神。

他回到自己的书房,摊开纸笔,开始奋笔疾书。

他将自己脑海中关于科技发展的知识,结合大明朝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份详细的科技发展规划书。

这份规划书,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空洞的口号,有的只是实实在在的目标和计划。

从基础科学到应用技术,从农业生产到军事装备,李明都做了详细的规划。

写完规划书,李明立刻召集了一批年轻的工匠学徒。

这些学徒,大多出身贫寒,没有机会接受正统教育,但却对知识充满了渴望。

李明将规划书的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给这些学徒听。

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了科技发展的美好前景,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热情。

“各位,咱们的机会来了!”李明慷慨激昂地说道,“只要咱们掌握了先进的科技,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国家的命运!你们,愿意跟我一起干吗?”

“愿意!”学徒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他们的

看到这一幕,李明心中充满了感动。

他知道,自己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

接下来,李明带领着这些学徒,开始了他们的科技之旅。

他们没有充足的资金,没有先进的设备,但他们有的是热情和创造力!

他们利用有限的条件,开始尝试一些简单的科技项目。

他们改进农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他们研究火药,制造威力更大的武器;他们学习造船技术,打造更加坚固的船只……

虽然这些项目都很简单,但却让李明看到了一丝希望。

他知道,星星之火,已经点燃!

然而,资金和传统学府的问题依然像两座大山,横亘在李明面前。

没有资金,科技发展就无法持续;没有传统学府的支持,就无法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

李明知道,要真正推动科技再兴,还需要与守旧势力进行更艰难的斗争。

“宋先生,”李明看向宋应星,“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办?”

宋应星捋了捋胡须,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李大人,您忘了咱们还有个‘秘密武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