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 第231章 边土盛昌,再启新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1章 边土盛昌,再启新程

第231章 边土盛昌,再启新程

边土盛昌,再启新程

军营里,欢呼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胜利的喜悦。

士兵们高声叫喊,互相拥抱庆祝。

李明拍了拍戚继光的肩膀,满意地说:“干得漂亮!这一仗,不仅打出了我们的威风,也打出了边疆居民的信心。”

“是啊,大人。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戚继光振奋地回应。

然而,李明的心情并未完全放松。

看着手中的那份人口统计报告,他眉头紧锁,自言自语道:“人是越来越多了,可这地……还是不够分啊。”

这一句话,仿佛在静谧的夜空中划过一道闪电,瞬间点亮了边疆的现状。

移民潮的到来固然令人欣喜,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资源分配的矛盾。

李明决定深入调查。

他骑马穿梭于边疆的各个部落和移民点,亲自了解各方的情况。

渐渐地,问题的根源逐渐浮出水面:一些早期到达的移民和边疆部落占据了大部分优质资源,而新移民和小部落则在资源匮乏中挣扎。

“这不公平!”一名新移民气愤地对李明说道,脸上的愤怒和无奈显而易见。

“是啊,大人。我们辛辛苦苦来到这里,却连一口水都喝不上。”另一名新移民附和道,声音中透出一丝绝望。

李明点了点头,他理解这些人的苦衷。

资源的不均分配不仅会引发内部矛盾,更会拖累边疆的发展。

他必须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明不停地奔波,与各方利益群体进行沟通。

他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需求,力求在不损害任何一方利益的前提下,重新规划资源分配方案。

一天晚上,李明在帐篷里彻夜未眠。

他反复思考,最终萌生了一个创新的想法。

第二天清晨,他召集了所有的部落首领和移民代表,宣布了他的资源共享方案。

“各位,经过深思熟虑,我提出一个创新的资源共享方案。我们将采取合作开发和轮流使用的方式,让每一方都能公平地获得资源。”李明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他详细解释了方案的具体内容:将边疆的土地和水源划分为若干个小块,每个小块由不同的部落和移民轮流耕种和使用。

同时,建立一个资源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确保各方的利益得到平衡。

“这样一来,早期到达的移民和部落不会失去现有的资源,新移民和小部落也能得到公平的机会。”李明补充道。

会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认真思考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终于,一名部落首领站了出来,说道:“这个方案听起来不错,但我们还需要时间来讨论和接受。”

“时间可以等,但边疆的发展不能等。”李明微笑着说道,目光坚定,“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边疆的未来一定会更加光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明的方案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各部落和移民开始合作开发资源,边疆的经济迅速繁荣起来。

农田里,稻谷绿油油,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商人们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市集上人声鼎沸,货物琳琅满目。

“大人,你看,这片土地上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戚继光看着眼前的一切,满心欢喜地说道。

李明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然而,正当所有人沉浸在喜悦中时,李明的眉头再次紧锁。

他敏锐地意识到,边疆的繁荣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安宁,更是为了未来的长远发展。

盐政改革的种子,已经在他的心中悄悄埋下。

“戚继光,你过来一下。”李明突然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神秘。

“是,大人。”戚继光应声而至,

“我有一个更大的计划,需要你的帮助。”李明低声说道,嘴角挂着一丝微笑。

“大人尽管吩咐,我一定会尽全力完成。”戚继光坚定地回答。

李明点了点头,心中暗自盘算着下一步的布局。

他知道,边疆的繁荣只是开始,更大的挑战和机遇还在前方等待着他们。

李明的目光望向远方,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辉煌。

京城,金銮殿上,阳光透过雕梁画栋,洒下斑驳的光影。

皇帝朱元璋龙颜大悦,手里拿着来自边疆的奏报,朗声笑道:“好!好啊!朕的九弟真是个奇才!这才多久,就把边疆治理得井井有条,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简直是人间仙境啊!”

殿下的文武百官纷纷附和,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李大人真是国之栋梁啊!这等经天纬地之才,我等望尘莫及!”

“可不是嘛!想当初那鸟不拉屎的边疆,现在竟然成了香饽饽,谁不想去沾沾光啊!”

“李大人这一手,简直是点石成金啊!我大明王朝,有了李大人,何愁不兴盛!”

朝堂之上,一片喜气洋洋。

李明的名字,如同春风般,吹遍了大街小巷。

百姓们奔走相告,纷纷称赞这位为他们带来福祉的“九千岁”。

酒肆茶楼里,说书先生将李明的功绩添油加醋地演绎成传奇故事,引得听众们如痴如醉。

“话说这李大人啊,那可是文曲星下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能……”

“可不是嘛!我听说啊,他还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呢!”

百姓们对李明的敬仰之情,简直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

有人甚至在家中供奉起李明的画像,早晚三炷香,祈求平安富贵。

边疆的繁荣,也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各地官员纷纷效仿李明的做法,积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一时间,大明王朝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喜悦之中时,李明却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他知道,边疆的繁荣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更大的挑战还在等着他。

“盐啊……”李明站在书房的窗前,望着远处的京城,喃喃自语。

他的目光深邃而坚定,仿佛能穿透重重迷雾,看到未来的方向。

盐,这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却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

然而,如今的盐政却是一团乱麻,盐商垄断,私盐泛滥,旧盐政官员尸位素餐,贪污腐败,严重损害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

“这盐政,非改不可!”李明握紧了拳头

他仿佛看到,那些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如同巨大的怪兽,张牙舞爪地向他扑来。

那些贪婪的盐商,腐败的官员,如同吸血的蚂蟥,紧紧地吸附在国家的肌体上。

“来人!”李明沉声说道。

“大人有何吩咐?”一名侍卫应声而入。

“备轿!去盐政司!”李明的语气坚定而有力,仿佛带着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

侍卫领命而去,李明则转身走向书桌,拿起一份关于盐政的报告,仔细地翻阅起来。

他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仿佛在敲响盐政改革的战鼓。

夜幕降临,京城灯火通明。

一辆马车缓缓地驶向盐政司,在夜色中显得格外神秘。

马车停下,李明从车上走了下来。

他抬头望向盐政司的大门,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吱呀——”一声,盐政司的大门缓缓打开,仿佛通往一个未知的世界。

李明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 他能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大人,您来了。”一个声音打破了寂静。

李明转头看去,只见一个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正站在他的身后,脸上带着一丝谄媚的笑容。

“你是……”李明微微皱眉,问道。

“下官是盐政司主事,王大人。”中年男子连忙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地说道。

李明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打量着眼前的这个人。

他的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能看穿人心。

“王大人,”李明突然开口,语气平静,“你知道我今天来,是为了什么吗?”

王主事的笑容僵在了脸上,他的眼神闪烁不定,不敢直视李明的目光。

“下官……下官不知……”他支支吾吾地说道。

李明冷笑一声,说道:“好吧,既然你不知道,那我就告诉你。”

他顿了顿,然后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今天来,是为了……”

“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