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 第221章 推广有难,破局何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1章 推广有难,破局何从

“这帮老家伙,大半夜的不睡觉,又来闹什么幺蛾子?”李明心里嘀咕着,一股烦躁感油然而生,就像是刚要吃到的烤肉掉进了泥坑里,让人又气又无奈。

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强压下心中的不悦,沉声说道:“让他们进来!”

侍卫如释重负,赶紧跑去开门。

不一会儿,一群老农簇拥着走了进来,一个个脸上写满了“不高兴”三个大字,活像一群被抢了萝卜的兔子。

为首的老农,正是之前那个对李明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刺头”——王老汉。

“我说李大人啊,您这大晚上的,是嫌我们这些老骨头睡得太香了,故意来折腾我们吗?”王老汉一进门,就阴阳怪气地说道,语气里充满了挑衅,像极了找茬的熊孩子。

李明强忍着翻白眼的冲动,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说道:“王老伯,您这话说的,我怎么会故意折腾你们呢?我这不是…在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嘛!”

“新技术?哼!”王老汉冷哼一声,鼻子都快翘到天上去了,“您那些个‘新技术’,我们可不敢用!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老法子,才是最靠谱的!您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谁知道会不会把庄稼给弄坏了?到时候,我们吃什么?喝西北风去啊?”

“就是就是!”其他老农也纷纷附和,七嘴八舌地嚷嚷起来,声音嘈杂得像是菜市场开张。

“李大人的‘新技术’,听着就玄乎,谁知道是不是骗人的?”

“可不是嘛!万一用了他的‘新技术’,庄稼都死光了,那我们可就真要喝西北风了!”

“祖宗传下来的老法子,才是最好的!咱们可不能被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给骗了!”

李明听着这些议论,只觉得头皮发麻,脑瓜子嗡嗡的。

他感觉自己就像是唐僧进了盘丝洞,被一群蜘蛛精给围住了,想逃都逃不掉。

这些老农,简直比紧箍咒还厉害!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各位乡亲,你们听我说!我这改良技术,可不是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是真真正正能提高粮食产量的!你们想想,要是粮食产量提高了,你们不就能吃饱饭了吗?孩子们也能吃上肉了,日子不就更好过了吗?”

“哼,花言巧语!”王老汉根本不听李明的解释,直接打断了他,“谁知道你是不是在忽悠我们?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种地的,也没见谁饿死!你那些个‘新技术’,说不定就是个陷阱,想让我们上当受骗!”

李明简直要崩溃了!

他感觉自己就像是对牛弹琴,白费口舌!

他终于明白,什么叫做“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了。

“王老伯,您这话可就说错了!”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响了起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几个年轻的后生仔走了进来。

他们都是之前尝试过李明推广的新技术的农民,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希望的光芒,像是打了胜仗的士兵。

“我们之前用了李大人的新技术,庄稼长得可好了!产量比以前高了好几成呢!”一个年轻的后生仔激动地说道,声音里充满了感激。

“是啊是啊!我们家的地,以前一年到头也收不了多少粮食,现在用了李大人的新技术,粮食都快堆不下了!”另一个年轻后生仔也兴奋地附和道。

“李大人说的改良技术,是真的能提高粮食产量!我们都亲身经历过了!”

“大家伙儿可别再听信那些谣言了!李大人可是真心为我们好啊!”

年轻人们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讲述着自己使用新技术后的经历,语气真诚,感情充沛。

他们的声音,就像是一道道阳光,驱散了笼罩在老农们心头的阴霾。

那些原本还在犹豫不决的老农们,听到这些年轻人的讲述,眼神开始动摇了。

他们看着那些年轻人脸上洋溢的笑容,心里也开始泛起了嘀咕:难道,李大人的新技术,真的有这么神奇?

王老汉看到这情景,脸色变得铁青,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

他引以为傲的“影响力”,在这些年轻人的真诚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场面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只有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以及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

“李大人…那个…”人群中突然有人开口,打破了沉默。

李明心中一动,知道有戏了。

他微微抬起头,看向说话的人,静静等待着下文。

“李大人…那个…”人群中,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搓着粗糙的大手,吞吞吐吐地开了口,声音低得像蚊子哼哼,脸上的褶子都挤到了一块儿,活像一个被霜打了的茄子。

李明心中一动,知道有戏!

他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像春风般温暖,眼神中充满了鼓励,仿佛在说:“老乡,别怕,大胆地说出来!”

“俺…俺也想试试…您那个…新技术…”老汉终于鼓足了勇气,把话说完了,声音虽然还是有些颤抖,但比刚才已经大了不少。

“好!好!好!”李明连说了三个“好”字,激动得差点跳起来,他拍了拍老汉的肩膀,兴奋地说道,“老乡,您放心,只要您愿意尝试,我保证您家的粮食产量,一定能翻一番!”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他原本还在观望的老农们,也开始蠢蠢欲动了。

他们互相交换着眼神,窃窃私语,像一群刚睡醒的小麻雀,叽叽喳喳个不停。

“要不…咱们也试试?”

“万一真像那些后生仔说的那么好呢?”

“就是啊,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家粮食堆成山,咱们家还吃糠咽菜吧?”

“我也试试!”

“我也来!”

“还有我!”

一时间,报名声此起彼伏,热闹得像是赶集。

李明乐得合不拢嘴,感觉自己就像是中了彩票一样,心里美滋滋的。

就在这时,人群外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李大人!我来晚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穿官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他就是当地的基层小吏——丁大人。

丁大人走到李明面前,拱手施礼,朗声说道:“李大人,您推广改良技术,造福百姓,真是功德无量啊!下官虽然俸禄微薄,但也愿意尽一份绵薄之力!我决定,从我个人的俸禄中,拿出…嗯…一小部分,奖励给那些愿意接受改良技术的农民!虽然不多,但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丁大人的话音刚落,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声,像是过年放鞭炮一样热闹。

“丁大人真是个好官啊!”

“是啊是啊!他真是为我们老百姓着想啊!”

“有了丁大人的支持,我们更有信心了!”

李明看着丁大人,心中充满了感激。

他知道,在这个时代,一个基层小吏,能够拿出自己的俸禄来支持他,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这简直比天上掉馅饼还让人惊喜!

丁大人走到那些报名的老农面前,笑呵呵地说道:“各位乡亲,你们放心大胆地去尝试吧!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我一定尽力帮你们解决!”

“谢谢丁大人!”

“丁大人真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啊!”

“我们一定好好干,不辜负丁大人的期望!”

老农们纷纷向丁大人表达着感激之情,声音真挚而热烈,像是要把丁大人给融化了。

李明看着眼前这热火朝天的景象,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他感觉自己就像是站在了胜利的巅峰,俯瞰着整个世界,充满了成就感。

然而,就在这欢腾的气氛中,一个不和谐的身影,却显得格外扎眼。

王老汉站在人群的角落里,脸色阴沉得像是要滴出水来,

他紧紧地攥着拳头,指甲都快嵌进肉里去了,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像是在咀嚼着什么仇恨的种子。

“哼!李明,你别得意!这事儿…没完!”王老汉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声音低沉而嘶哑,像是一条毒蛇在吐着信子,随后转身隐没在了人群中,留下一个阴冷的背影,令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