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吉祥镇还算热闹。
街边小贩叫卖的自己的货物,路边随处可见的首饰和吃食。
四人从玉液琼浆处出来后正逢这热闹时节,于是便一起在街上四处闲逛了起来。
康决的目光四处看,刚好看到了前方一个卖首饰的摊子。
他瞅着,上面似乎还有绒花在卖。
于是便想上去看一看。
但转头看着大哥和许芽儿已经往其它地方走了好几步,连忙几步追了上去。
“大哥!”
康穗停住脚,转过头看着康决。
康决扭捏了一下,道:“大哥,我要去买点东西,你们要不先在这附近逛逛?”
康决也是第一次在吉祥镇逛街,属实是不知道地方,于是只能这样说了。
康穗点点头,道:“我们也只是随便逛逛,你要买什么,我们和你一起去看吧?”
康决眼睛亮亮的,点点头。
“嗯!”
于是四人便去了康决方才看到的那个地方。
确实是一个卖簪花的铺子,摊子还不小,上面放着玉石做的簪子,还有很多颜色漂亮,形态逼真的绒花,还有几朵缠花,也很精致,看起来就是用心做了的。
摊主是一个约摸十七八岁的女孩儿,身边还有一个十来岁左右的小哥儿。
小哥儿穿得很干净,小脸白白的,只是双目涣散,神情呆板,看上去似乎有些不正常。
女孩儿一见有来人,立马站起身,热情的招呼着众人。
“客官,想要看看首饰吗?我这里有绒花和缠花,还有玉簪,都是我自己做的,客官瞧一瞧,可有看得上眼的?”
康决已经开始蹲下身挑选了,闻言也只是礼貌的回答道:“谢谢老板,请问女孩子会喜欢哪一种发饰啊?”
摊主闻言笑了笑,道:“公子,我这摊子上啊,大部分都是女子和哥儿合适佩戴的东西,至于您问的那位女子喜欢什么样的发饰,这还要看女孩子具体喜欢什么样的花样。这样,您先和我说说,要买什么样的花,又要送给什么样的人?我来帮您挑挑看。”
康决闹了一个大红脸,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笑道:“不好意思啊。我想挑选一朵绒花,送给我将来的未婚妻,她性子活泼,喜欢的花……好像是迎春花!对了,还有桃花和杏花!”
康决脑子里想起了小芳跟他说话时的内容。
摊主点了点头,在桌子上拿了两只绒花,道:“公子请看,这就是桃花和迎春花,都是我精心把蚕丝染色后制作的,颜色娇嫩,最是好看!您瞧瞧,可还顺眼!”
这绒花看起来十分逼真,并不全是毛茸茸的样子,这两朵绒花的花瓣和叶子都是扁扁的,跟真的一样,就是不知道这位摊主是怎么制作的了。
康决接过来,仔细的看了看,脑袋里想象着小芳带着这绒花,巧笑嫣然的模样,脸颊顿时有些发红。
康禾在一边看得稀奇,他忍不住惊讶道:“哥!你脸红了哎!”
康决立刻回神,就看见了康禾戏谑的眼神,还有大哥微笑的脸,以及许芽儿好奇的目光。
康决站起身,有些手忙脚乱,又小心翼翼的,把两朵绒花递给了老板,道:“这两朵花我都要了,我再看看其它的!”
老板的脸上也忍不住露出笑容,道:“好嘞,我这就给您包起来,绒花娇贵,我这夹扁过的绒花更娇贵一些,我给你用盒子装起来,小心不要碰水了。”
康决嗯嗯的点头。
女孩儿便从身后找出了一个大一些的盒子,把两朵绒花小心翼翼的放进去,又拿出针线,把绒花轻轻的固定在盒子底下的布上面。
康穗看着,觉得也好看,于是便拉了拉许芽儿的手。
许芽儿抬起眼睛看他,一脸茫然。
康穗小声的凑到许芽儿耳边,道:“你也去看看,有喜欢的就要,我付钱。”
许芽儿的眼睛顿时一亮!于是点了点头,还要牵着康穗一起上前看。
“这个这个,我喜欢这个!”
许芽儿拿起一只绒花,绒花也是桃花的款式,不过比方才摊主递给康决的那只大了许多,有六朵桃花,还有另外一只,和这个一模一样的,看起来是一对。
康穗宠溺的笑笑:“好,这一对都要了,还有其它的吗?”
许芽儿点点头,继续开心的挑选其它的。
康决在一边看着两人的甜蜜互动,没由来的,就很想小芳,要是小芳在这里,她也一定会像许芽儿这么开心。
不过也没关系,他亲自拿去送给小芳,小芳也会很高兴的。
只有康禾这一个孤家寡人,看着三人都在挑选绒花,一个人也十分无聊,于是便站在摊子边上,看着那个有些傻傻的小哥儿。
康禾好奇问他:“你叫什么名字啊?”
那小哥儿不回答,也不抬头看康禾,只自顾自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客人莫怪,我这弟弟从小生了病,之后就这样了,不会说话,也不会和人交流,但他很乖,绝对不会突然发疯的。”
那女孩见康禾在和弟弟打招呼,怕客人生气,连忙解释了这一下。
康禾顿时明了,点点头,道:“没事没事,我就是闲的。这位姐姐,你弟弟叫什么名字啊?今年几岁了?他生的是什么病啊?”
女孩见康禾问起自己弟弟的情况,面上有些哀伤,不过她很快就振作起来了,浅笑道:“我弟弟叫李观棋,今年十二岁了,他是从一场风寒过后才这样的,这些年,家中爹娘陆续去世了,家中无人照顾他,我就只能带着他出来摆摊了。”
康禾觉得自己似乎戳到了别人的伤心事,于是赶紧找补道:“没事没事,你弟弟一定会好起来的,哎,我哥他们好像挑好了,我去看看。”
女孩儿点了点头,看着康禾慌乱跑到了几人身后站着,她轻轻的摸了摸弟弟的脑袋,道:“小棋乖乖的,姐姐挣钱给你买糖饼吃。”
说罢,女孩儿便站起身去帮忙给康决他们挑好的首饰包装了。
绒花价贵,平日里十来天卖不出去一只也正常,今晚一下子就来了这么多单子,可给女孩儿高兴坏了。
康决挑了三只绒花,三只缠花。
许芽儿挑了六只绒花,眼神都明亮了,说要回去分给爹爹和小叔叔。
康决挑这么多只自然也存了要给刘氏的心思。
刘氏操持家里多年,身上头上都无比朴素,平日里都是一根简单的木簪挽发,再用布巾包裹的。
最后一结账,两人总共买了三十两的东西。
这在绒花的日常价格中来看,已经非常划算了,何况,这还是一种崭新的手艺,本该值更多钱的。
康穗最后走的时候看了看那个呆呆坐着的孩子,几人继续逛街,有一个摊位上正在贩卖冰汤圆,四人便走过去坐下吃东西了。
康禾吃着碗里的冰汤圆,还回头穿过人潮,去看那个已经被姐姐搂进了怀里的李观棋。
心中难安。
他起身,去跟摊子老板说了一句:“再要一碗汤圆!”
摊子老板也高声回应着:“好嘞!”
康决也道:“这会儿好饿,感觉吃汤圆不顶饱,要不还是回去吃饭吧?”
康穗笑笑,道:“行,一会儿就回去吃晚饭,只是这碗汤圆,估计不是他自己吃的。”
康决:“啊?不是他自己吃?难道还是给我的?”
康穗白了康决一眼,道:“你看着吧!”
老板把冰汤圆端过来,放在了桌子上,道一声:“客人慢用。”便走了。
康穗一只手扣住了冰汤圆的一半,道:“小禾,晚上不能吃太多糯食,待会儿还要回去吃饭。”
康禾有些呐呐,道:“大哥,我不是自己吃。”
康决:“嗯?那你给谁吃的?”
康禾看了看那远处的小哥儿,道:“给李观棋吃的,李观棋就是刚才你们买绒花的那个地方的,我刚刚不小心说话,伤害到别人了,我想给他们赔罪。”
康决:“噢噢……”
康穗拿起手,点点头,看着康禾,道:“去吧,早去早回。”
康禾笑起来,高兴点头:“嗯!”
康穗便看着康禾端着那碗他滴了三滴灵泉水的冰汤圆走了。
不知道三滴灵泉水,能否治好那小孩儿的病?
他方才也不是一直在看首饰,在康禾和摊主的对话中也了解到了李观棋的病症。
他不是医生,不会治病,但灵泉水应该能有用。
一个孤女,带着一个痴傻的小哥儿,在这乱世估计不好生活下去。
他也是,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康禾小心的端着汤圆,来到摊位上。
李观棋的姐姐,李奉臻连忙站起来问道:“客人可是有东西落下了。”
康禾把冰汤圆放在摊子上,道:“刚才是我说话不对,这是我买的冰汤圆,给你弟弟吃。”
李奉臻连忙拒绝:“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客人不用如此。”
康禾放下东西就退后两步,道:“要的要的,那我就先走了,姐姐再见!”
李奉臻看着康禾跑远的背影,无奈摇摇头,看着那碗撒着干桂花的冰汤圆,只好端起来,坐到弟弟面前,用小勺子舀起来,一个一个喂给弟弟。
“来,小棋,张嘴,啊……”
李观棋便张开嘴,听话的吃了进去。
……………………………………
吃完冰汤圆,康穗就带着几人回到了客栈里面,吃完饭才上楼休息。
夜晚,许芽儿照旧跑到了康穗的房间里面来。
睡一次也是睡,睡两次也是睡。
康穗的底线也在慢慢变低。
反正在许芽儿身上,他的底线已经没有多少了。
夜晚,结束了一天的摆摊生活,李奉臻带着弟弟回到了家里。
帮弟弟洗完手脚,再把人按在了床上坐着,李奉臻去把弟弟今天要喝的药热了下,端过来喂给了弟弟喝。
许是温度没把控好,李奉臻把药喂进弟弟的嘴里后,李观棋的身体突然抖了一下,把药吐了出来。
“哎?怎么了怎么了?是不是药太烫了?”
李奉臻尝了一下药,确实还有点烫,她刚才把药放冷水里降温,没注意到药碗里的药还有一些烫,此刻连忙放下药碗,去找干帕子,来给观棋擦干净身上。
在李奉臻出去后,李观棋的眼睛里突然多了两丝神采,低声呐呐道:“烫,烫……”
李奉臻找来了帕子,擦干净了他身上的狼藉,这才端起药碗,自己尝了一口,确定不烫了,这才喂进弟弟嘴里。
李观棋乖乖喝了,只是在吞下药汁后,脸上的表情不再是一成不变,而是变得有些扭曲,他看着姐姐,嘴里蹦出几个字来。
“药,苦,苦,不喝……”
“哐当!”
李奉臻惊讶得连手里的药碗都端不稳,反应过来刚才是弟弟在说话,她兴奋的抱住弟弟,高兴得泪流满面。
“小棋!你醒了!你醒了是不是?”
李观棋懵懂的看着姐姐,他脑袋里的混沌慢慢被拨开,小心翼翼的喊道:“姐,姐,不哭,我,吃药……”
李奉臻更加抱紧了弟弟。
是药起作用了!弟弟的病终于好了!
“呜呜呜呜呜……小棋!”
—————————————
阳光明媚,秋意正浓。
今日是在吉祥镇的第二天,他们要去镇外的白鸿寺。
白鸿寺位于群山之中,占地面积很广,寺内僧侣众多,信徒香火很旺盛。
不过最出名的不是白鸿寺的香火,而是白鸿寺的菊花。
白鸿寺后山有一大片菊花,都是寺中僧人所种植,培育传承上百年。
到了秋日,这些菊花便先后开放了。
粉色菊花,绿色菊花,黄色菊花,白色菊花,蓝色菊花,各种各样的菊花,缤纷灿烂,远近闻名。
康穗他们要去的就是这里 。
乘车出城,到了山脚,便要徒步上山。
路上行人不算多,但来这里的每一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很虔诚,从山脚下便开始行跪拜。
看来这旱灾年对人的影响力远远不如表面上那样,普通人因为生活没了保障,朝生夕死,所以人们便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神佛上面。
而现在有了朝廷的帮助,黎明百姓在叩谢朝廷的时候,还有人选择来这寺庙,敬谢神明,再求神明保佑他们的皇帝长命百岁。
一个国家能有这样的皇帝,是这个国家的幸事,也是百姓们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