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药香伴仁心 > 第139章 家宅安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寅时的天光还未透进百草堂后厨,窗外的黎明依然模糊,沉睡中的街道笼罩在一片轻柔的雾气中。百草堂的后厨却早已被炊烟和香气填满,外婆已经在煤炉前忙碌,黑色的锅体上冒着轻微的白烟,锅里的百合粥正悄然炖煮,粥面上飘着几片杏仁,随着锅内的水蒸气缓缓上升,散发着温暖的香气。

林婉儿揉着眼睛,蹑手蹑脚地走进厨房,打算添点柴火。炉火在昏暗的光线下跳跃,她一弯腰便被外婆递过来的艾草糍粑塞满了手。糍粑温热,手掌几乎被它的温度烫到,艾草的香气与粘糯的口感交织,充满着家的味道。

外婆没等她开口,突然开口道:“你外公昨儿看中个带小院的屋子。”她拿着铁勺在砂锅里搅拌,锅沿碰撞出清脆的响声,像是锣鼓初响,打破了厨房的寂静。“离这药铺就三条巷,推窗能见着你师父的烟囱。”

林婉儿愣住了,手中的糍粑差点掉落,艾草汁染绿了她的袖口,透过那一抹绿色,她的眼中闪过一丝不解。“您二老要搬出去住?是我哪里...”她的话没能说完,心中有些慌乱,她始终觉得外婆和外公是百草堂的支柱,他们的存在就像是这座药铺的根基。

外婆没等她说完,眉头一挑,笑意带着一丝宠溺,轻轻戳了戳她的额角,语气温和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傻妮子!”她的手掌有些粗糙,温暖的力量让林婉儿一时有些发愣。“我们是打算把老家家当卖了,在这儿置个窝陪你。”她的眼神坚定,嘴角微微上扬,似乎是决定已下。

林婉儿的心头忽然一暖,喉咙有些哽咽,眼前的外婆是那么理直气壮,却又温柔得让她心软。她忍不住抬手轻轻摸了摸外婆的手,感觉到她那双手里藏着的力量——不仅是支撑百草堂的那份坚韧,也包含了无尽的爱与关怀。她的声音有些哑,眼角泛起一层薄雾:“谢谢您,外婆...”

外公从贴身布兜里掏出一张牛皮纸封皮的存折,封皮被岁月的磨砺擦得发白,布料的边缘有些许的褶皱,显得沉甸甸的。那是外公一生的积蓄,每次林婉儿见到这存折,都会感觉到一股来自岁月的厚重感。外公的手指有些僵硬,但他依旧小心翼翼地将存折拿出来,轻轻地打开。打开的瞬间,林婉儿瞥见扉页上的存款数字,瞬间愣住了。

她的眼睛不由自主地停留在那整整37年攒下的退休金上——一个不算小的数字,然而,最让她吃惊的却是那零头部分,细细看去,那些零头已经被外公存成了三个月定期。每一分每一厘,都像是外公辛苦一生的证明,坚守的执着与节俭在这张存折上得到了最直观的体现。

“这钱原是想给你当嫁妆...”外公的声音低沉而有些沙哑,他把手指从存折的边缘滑过,目光随之有些游离,仿佛是回到了往昔的某个片段。他小心地将账本放到桌上,翻开了上面已经被茶渍斑斑染色的页面,微微皱了皱眉,指尖轻轻抹开上面的污渍。“可那晚看电视里你被人架走,你外婆攥着剪药刀说要来拼命...”他的语气有些沉痛,语句未完,却像是有千言万语凝结在那一瞬间。

林婉儿只觉心头一阵压抑,眼前的景象如同一幅画缓缓展开。她依稀记得那一晚的情景,电视里她被不明身份的人架走,外公外婆心急如焚。而外公所说的那一刻,她仿佛听见了外婆冷酷坚定的声音:“要拼命也得救她回来。”那是外公和外婆为了她,愿意付出一切的决心与毅力,仿佛能在这一刹那间让她的心彻底被融化。

她低下头,不敢直视外公眼中的那份沉痛与坚定,眼中忽然涌上了一股说不出的情感,只有在这一刻,才明白了外公的沉默和深情,那是无法用言语描述的深厚。

得知外公外婆想要买房的意思,文老并没有立刻回应,而是沉默了一阵。那天,百草堂的空气比往常更沉闷一些,屋里的灯光也显得格外昏黄。林婉儿和外婆刚刚从外面回来。

文老站在药铺内,眼神落在桌面上几本堆得有些杂乱的药书上,手指无意识地拨弄着一本封皮已经有些破旧的《草药学》。他深深地叹了口气,似乎在做某种心理准备。“你外公外婆想在这儿安个家?”他轻声开口,语气平静,但眼中却带着一丝深思。

外公微微点头,眼神里带着期盼。“对,文老,我们想在这里安个家。老家那边,已经不再适合我们了。”

文老沉默片刻,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书,像是在考虑某种重要的事宜。过了一会儿,他放下书本,走到窗边,望着远处那条熟悉的街道。窗外是满眼的青石板路和老屋,正是这片土地,见证了他的一生,也见证了百草堂的成长。然后,他转过身,缓缓地走到外公外婆面前,眼神中的复杂情感一闪而过。

“我有一处房子,是我名下的一栋石库门老宅。”文老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一股不可抗拒的决心,“不比那些新房,老宅的屋脊已久,风吹雨打,多少年岁月都在那墙上留痕。但这房子,是我心头最温暖的一块地方,几乎从未想过卖。”

林婉儿的外公外婆的脸上闪过一丝惊讶,没想到文老会提起这样一处房子。那是承载着许多历史与记忆的地方,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外婆微微低头,手指捻起茶杯的边缘,有些犹豫,但更多的是坚定。

“可是,文老,这地方...”外公犹豫着开口,显然有些不敢相信。

文老却摆了摆手,眼神异常坚定:“不必多问,外面的新房贵得要命,我并不缺钱,若是你们想安定下来,就住在那儿吧。”他顿了顿,嘴角微微扬起一丝淡淡的笑意,“我这栋石库门老宅,以一个非常低的价格卖给你们。”

这句话像是晴天霹雳,外公外婆都愣住了。外婆眼中有一瞬间的错愕,然后便是一阵掩不住的欣喜。“文老...”外婆的声音颤抖了一下,“这...真是太感激了。”

文老微微一笑,眼神柔和,却不再多言。“你们若真想要,便拿去吧。”他看了看林婉儿,又道:“这不仅仅是为了你们,也为了这些年,我们之间的缘分。百草堂,我不打算再将它交给别人,你们是最合适的。”

林婉儿心中一阵温暖,仿佛看见了文老那一生的无声付出与期许。他不仅是给予外公外婆一个安定的住所,更是在这座城市的一角,留下了一块属于他们的温暖净土。她知道,这份情感,不仅仅是交易,而是浓浓的深意与情谊的传递。

外公外婆久久无言,眼中既有感激,又有一丝说不清的情感交织。外公拍了拍文老的肩膀,声音低沉却坚定:“我一定会珍惜这份心意。”

戌时,百草堂的药铺终于打烊,药香随着夜幕渐渐散去。文老拎着一只红木诊箱,步伐稳健地走出药铺,踏入那条熟悉的小巷。空气中有一股湿润的土腥味,夜风轻轻拂过,带着些许凉意。石库门的轮廓在昏黄的街灯下逐渐显现,古老的砖瓦上早已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文老停在门前,手中诊箱的木质把手微微发亮,他的手指一抹拂去门上岁月沉积的尘土,叩响了那扇厚重的石库门。门后是一个深邃的院落,光线昏暗,天井中几株野薄荷在清冷的夜色下依然倔强地生长。薄荷的叶片苍翠欲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一股清新的香气。那些草本植物已经长到齐腰高,像是这里荒废已久的见证,默默地守护着这座老宅。

文老看着这一片野生的景象,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些许玩味的嫌弃。他抬起手,用食指和拇指轻轻捏了一把薄荷的叶片,似乎是嫌弃这些植物生长得过于放肆。“这宅子阴湿太重,”他低声嘟囔,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非得住个懂药理的镇着。”

他的话语中虽然带着抱怨,但眼神却透露出一份不舍。此刻的文老,似乎并不是单纯的抱怨,而是在寻找着什么,像是有一种责任感驱使着他。脚步轻轻踏入院子,踏在青石板路上,石板的缝隙里挤满了青草,院子的角落里隐约可以看到一些老旧的木制家具,还有几株常年被忽视的药草,任凭岁月风雨的侵袭,依然倔强地生长着。

文老停下脚步,视线落在院子一角,那里的藤蔓缠绕着旧柱子,似乎每一根藤蔓都代表着一些过往的回忆。他叹了口气,缓缓放下手中的红木诊箱,走到屋内。轻推开房门,房间内的空气有些沉闷,尽管四周的窗户已打开,但空气中的潮湿感仍然令人不舒服。

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挂满墙上的草药瓶和药书上,眼中有一丝复杂的情感闪过。这个老宅曾经承载了太多的记忆与故事,而今晚,他终于决定将它交给更懂得这些的后人。

搬家那日,院子里充满了热闹的气息,蒋师傅驾着一辆古旧的驴车,慢慢地驶进了新居的大门。车上载满了老家的腌菜坛子,坛子旁堆满了泛黄的稻草,腌菜的味道在空中弥漫开来,带着一股浓郁的家乡气息。蒋师傅的驴车“叭叭”作响,每一步都显得格外缓慢而稳重。

文老背着手,站在院子的一角,那里是那面爬满忍冬藤的院墙。藤条在夕阳下染上了温暖的金色,蔓延着,不急不躁,仿佛与这座老宅的岁月相得益彰。忽然,他从袖中抖出一张房本,轻轻地拍在手掌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早让阿辰过户了,”他语气沉稳,面容却带着一丝自豪,“这宅子风水属木,合该种药人住。”他的话语简单却沉重,仿佛这房本不仅仅是一个产权的象征,更承载着他对这座宅子和百草堂的深深眷恋。

外婆忙碌地走进厨房,拿着灶王像,轻轻地贴在新居灶台上。台上的灰尘早已被她一一清扫干净,但供品却与传统不同——那是林婉儿从比赛中获得的镀金奖牌,金色的奖牌在灯光下闪闪发亮,显得格外醒目。外婆的动作稳重而熟练,似乎一切都已经按部就班,岁月的痕迹早已被她磨平。

而外公则在院子的角落处辟出了一块小小的药圃,他小心翼翼地移栽着文老最宝贝的七叶一枝花。那株植物细长的叶片在阳光下微微弯曲,仿佛承载着某种秘密与希望。外公的动作轻柔而专注,每一寸土壤都像是他自己的心血,缓慢地浇灌着那一片小小的绿洲。

文老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脸上露出了疼惜的表情,似乎对于这株七叶一枝花有着特别的感情。“这株算房租!”他一边肉疼地揪着自己的胡须,一边对外公说道,语气虽然带着抱怨,却也充满了戏谑,“等开花分我三成入药...”他说完这句话,眼角微微上扬,笑容里有着无奈,也有一丝难得的满足。

林婉儿蹲在院子的井边,手中拿着一根党参,轻轻地搓洗着根茎。清冷的水珠从党参上滑落,溅起一圈圈微小的水花,空气中弥漫着药材的气息。顾辰逸站在她旁边,低头专心地教外公刷医保电子凭证。外公一脸认真,眉头紧皱,似乎还在适应这种现代的操作方式。那一刻,林婉儿忽然觉得,身边的一切都变得格外温暖,仿佛这座新居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住所,而是她与家人共同的归属。

暮色悄悄笼罩了院子,药香与炊烟在空气中交织,带着一种温馨的混合味道。她的心情变得宁静,偶尔传来外公的笑声,外婆在屋内忙碌的声音,文老嘴里时不时的骂骂咧咧,都在这个夜晚交织成一种熟悉的旋律。林婉儿抬头望向天空,忽然觉得,申城的梅雨季似乎也不再那么潮湿了。

她低下头,继续洗着党参,手指轻柔地摩挲着那些根茎。外公的艾绒坐垫已经铺在院子的木椅上,紫色的绒布散发着一股暖意;外婆泡好的紫苏姜茶静静地放在她身旁,茶香缭绕;而师父则依旧时不时用那种有些碎嘴的口吻,关切地提醒着身边的一切——这所有的关怀、这所有的细微都比任何祛湿方更能温暖人心。

林婉儿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心,仿佛这座宅子,仿佛这一片土地,已经悄悄治愈了她心中的所有湿气与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