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林婉儿的双手几乎没有力气地垂在身旁,她的心跳依然不曾平静。尽管她已经完成了第一次的尸体观摩,但那股从胃里涌上来的恶心感依旧没有完全散去。她深吸了一口气,逼迫自己平静下来。那场景、那股刺鼻的药水和血腥味,依旧在鼻尖萦绕,像是深深刻进了她的记忆里,无法轻易摆脱。
“记住,这是为了你成为一个真正的医生。”她反复告诉自己,抬起沉重的步伐,走到书桌前,打开那本空白的笔记本。她知道自己不能忘记任何一个细节,不能对这些东西视而不见。她需要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把这场磨砺留在自己的记忆深处,成为她医术成长的基石。
她开始回忆着文老的指导,手指在纸上缓缓地写下每一个她所记得的部分,虽然每写一个字,她都需要花费巨大的力气,但她清楚,这就是她必须经历的过程,必须承受的训练。她画出了人体的骨骼结构,标记出每一块肌肉的名字,记下每一条血管的走向,甚至不忘记录那一刻自己内心深处的触动与不适。
就像她从未意识到的那样,死亡的存在、身体的结构、每一块组织的功能,都像是一座座迷宫,需要她一一去解开,去理解。这是她成为医者的道路,虽然艰难,却也是她必须走下去的路。
然而,文老接下来的安排,让她心头的沉重再次升起。他宣布,下一步将让她自己动手,解剖一些小动物——“这是为了让你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结构,感受解剖的本质。”他说这话时,声音平静而坚定,但林婉儿却能感受到其中的严厉和深意。
“你需要感知每一个细节,”文老补充道,“死者的身体已经无法感知,它只是一个物体。小动物们也是生命的,虽然它们不是人类,但它们的结构与你学习的内容息息相关。你需要学会面对死亡,也需要学会以尊重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生命。”
林婉儿愣住了,她已经知道师父不可能对她温柔相待。她自己也明白,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医者,必须拥有强大的内心,而解剖小动物无疑是这条路上必经的挑战。
第二天,文老带来了几只已经准备好的小动物。林婉儿站在桌前,望着那一只只静静躺着的白鼠,心头不由得一紧。她的双手微微颤抖,视线有些模糊,情不自禁地吞了吞口水。她努力深呼吸,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记住,你不只是为了学习这些结构,而是要在将来用它们去救人。”文老的声音又响起,温和却充满力量。
林婉儿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她拿起镊子,轻轻切开白鼠的皮肤。那一瞬间,她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又一次猛地跳动。尽管她已做好准备,但当那一层薄薄的皮肤被撕开,眼前的血肉依旧让她感到一阵恶心。
她强迫自己继续,眼睛死死盯着眼前的白鼠,聚焦在每一个细节上。她看到它的肌肉层,细心分辨着每一块肌肉的走向,观察着它的内脏器官。她做得非常小心,每一刀都尽量精准。她知道,这不仅是为了练习解剖技巧,更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尊重,学会去看待和理解这些生命的每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婉儿开始慢慢适应这种触碰生命的方式。尽管每一次切开肌肉、划开内脏,她的胃都会感到不适,头脑也会一阵阵发晕,但她坚持着,一刀刀地切下去,一点一点地观察、记录。她知道,这样的训练是她成为真正的医生所必经的道路,是通向她理想的桥梁。
“慢慢来,每一次都比上一次进步。”文老在一旁注视着,眼中带着欣慰的神色。
林婉儿在继续解剖的过程中,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每当她感到恐惧和不适时,她就提醒自己,这一切都只是学习的一部分。她不再急于完成,而是更加专注地去理解每一个细节,去感受这些结构之间的关系。她的手虽然依旧会有些颤抖,但她的心境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最初的恐惧、排斥,到现在的冷静、专注。每一次动手解剖,她都像是用自己的努力去探寻更深的医学真理。
这就是她的道路,一步步,一刀刀,不断地突破自己的极限,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