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药香伴仁心 > 第25章 越读越心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婉儿轻轻翻开《伤寒杂病论》,目光停留在那一行行字句上,她并没有急于一味背诵,而是用心去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书中的病症、症状、方剂逐渐在她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框架,每一段话、每一个病例都在她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林婉儿停留在一节关于伤寒的章节,书中详细描述了寒邪侵袭人体,如何引起伤寒的发生。她认真思考着书中的内容:“伤寒”的病因往往是外界寒气入侵,阻碍了体内的气血运行,导致发热、头痛、恶寒等症状。特别是风寒湿邪侵入体内时,寒邪本身就能引发体内气机的紊乱。她理解到,伤寒和普通的风寒感冒之间,并不是一回事。

她微微皱了下眉头,翻到书中关于治疗伤寒的方子——麻黄汤。这是一剂常见的治外感风寒的方剂,但她注意到,麻黄汤的使用,严格要求病人必须有“恶寒、无汗、体温较低”这些特征。若没有这几个典型症状,使用此方便会适得其反,甚至可能加重病情。

“这说明治疗的关键,在于要分清症状的本质。”林婉儿在心里默念着,“不能仅仅凭表面症状来下结论,必须找到病因,并结合患者的体质、症状的进展,才能作出准确的诊断。”

她把这一段仔细读了两遍,内心豁然开朗。她在脑海中不断地思考着,如果面对一个类似的伤寒病人,自己是否能够做到这样精准的辨识。她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了那个救治哮喘小朋友的经历,虽然那次她没有直接使用药物,却也让她更加意识到,在任何情况下,自己必须先冷静分析,慎重做决定,才能真正做到救人。

继续翻阅书中的另一章节,林婉儿注意到了一种常见病症——湿热。书中提到,湿热是由于脾胃虚弱,导致湿气滞留体内,加上饮食不节,湿气与热气交织,造成体内的气机不畅,产生头晕、恶心、腹胀等症状。

林婉儿结合自己的观察,思索着:现代很多人由于饮食不规律、作息不当,都会出现脾胃虚弱的情况,这种湿热的体质如果没有及时调理,可能会引发很多疾病。她特别注意到书中提到的茯苓、白术、泽泻等草药,这些药材不仅能够帮助健脾利湿,还能调和胃气。

“这种调理脾胃的治疗方法,能否用于现代人呢?”林婉儿想了想,发现这似乎是她一直关注的问题。虽然中医的药理相对复杂,但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却是永恒的。她认为,现今社会中大多数人因为长期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节,脾胃虚弱、湿气重的问题极为普遍,因此,调理脾胃、祛湿清热,或许是治愈许多现代疾病的关键。

她在书上标记下了这一段内容,决定在日后的学习中深入研究这类湿热问题,同时也琢磨自己是否能将这种理论应用于身边的人,特别是长时间坐办公室的现代人,如何通过日常的饮食、起居等方面进行调整,避免湿热困扰。

林婉儿的目光又停留在了一个案例中。书中描述了一位年纪较大的病人,表现出的是阴虚火旺的症状,患者有口干舌燥、夜间盗汗、五心烦热等症状。她看到文中提到治疗此病的方剂是知柏地黄丸,这方子以滋阴降火为主,配以山药、枸杞等具有补肾滋阴的药材,能够有效地治疗这种因阴虚而引起的火旺症状。

林婉儿意识到,这种病症和现代社会中经常见到的熬夜、长期劳累等因素相关。许多人年纪不大,却常常表现出类似的症状。她微微沉思,心里有些动摇:“如果面对这样一个病人,我是否能快速而准确地为他们辨证施治?”

她突然有些警觉,想到了自己的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初学者,她是否能处理这样复杂的病症?文老的《伤寒杂病论》让她深刻体会到,医者要有责任感,也要有足够的自信和审慎,能分清自己能力的边界。在面对类似阴虚火旺这样的病症时,是否应该轻易开方?她心中闪过一个念头:或许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先稳住病人的症状,待病情稳定后再判断是否需要开药,甚至应该请教更有经验的前辈,再做决定。

这一刻,林婉儿突然感到一种深刻的领悟。她明白了《伤寒杂病论》真正的意义,它不仅是一本医学书,更是一本关于冷静、谨慎与医者仁心的教科书。每一例病症背后,都隐藏着更多的思考和选择,而医者的智慧,不仅是能否开出正确的方剂,而是能否在复杂的病理中,做出最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