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外婆去城里参加了一个老姐妹的生日聚会。她在这个圈子里和几个姐妹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大家相互关照,经常分享一些养生之道和生活经验。宴会气氛温馨,大家聚在一起聊得很开心,吃着茶点,时不时有笑声传来。
聊到养生时,一个常年注重健康的姐妹提到了中医的话题:“你们知道吗?如果能有机会去找那个文老先生调理一下,估计我们这些老毛病都会好得多。”
外婆正在喝茶,听到这个名字时,茶杯停顿了片刻。她眼睛微微一亮,心中隐隐有些激动,赶紧放下茶杯,低声问道:“你说的是哪个文老?”
那位姐妹笑着说道:“就是那个很有名的文云山文老,祖传医术,徒弟很多呢。前些年听说他退隐到山野里,现在不再轻易见人了。不过,他那医术,真的是一流的。很多达官显贵都曾请过他看病呢。”
外婆的心脏跳动了一下,文云山,正是林婉儿在山中偶遇的那个老人,她一直对他心生敬意。如果真如这位姐妹所说,文云山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很多人都曾向他求医,那他一定不是普通的中医,可能是个能够改变婉儿一生的老师。
外婆继续追问道:“那他现在还接诊病人吗?是不是很难见到他?”
“是啊,听说文老脾气比较古怪,现在完全不愿意见外人。以前他虽然性格怪,但起码愿意见一些有缘的人,给人治病。可近几年,好像是因为徒弟们滥用他的名声,为了图利,让他感到失望,所以他愈发闭门不出。”
外婆的心情变得复杂起来。她听到这些之后,感到这位文老可能真的是个高手,但如果因为徒弟的缘故而心灰意冷,选择远离人群,那么能否接触到他、是否能够真正请他指导林婉儿,依然充满了不确定。
外婆和姐妹们聊完后,心情沉重地告辞,带着所有的讯息回到了家。她没有急着和林婉儿说,而是先找外公商量。
“我在外面打听到了一些事情。”外婆一进门就坐下来,眉头紧锁,“听说文云山文老在中医界真的是非常有名,祖传医术,徒弟很多。但他现在隐居山野,不再轻易接诊,尤其是有些人,徒弟为了名利,图谋不轨,可能让文老心灰意冷,才决定避开人群。”
外公微微皱眉,沉思了一会儿,“听起来,文老确实不简单。中医界能有这么大影响的人,应该确实有过人之处。但是他脾气古怪,且不轻易与外人接触,这确实让人不容易接近。”
“是啊。”外婆点点头,“据说文云山文老脾气怪,拒人千里之外,但他医术高超,不以金钱为目的,愿意用心治病,很多达官显贵都求医于他,能够见到他的人,估计很少。”她顿了顿,“不过,很多人传言说他因为一些徒弟的问题,开始不再见外人,可能有些事我们不了解。”
外公沉默了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听起来文老可能真有能力,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找他看病。既然婉儿和他有缘,去见他也是一种机会,虽然他不容易接触,但至少给婉儿一个学习的机会也不错。”
“我觉得应该让婉儿自己决定。”外婆也觉得这个想法有道理,“我们打听到这些事情后,不能做太多的决定,让婉儿自己思考,她能否找到合适的途径,见到文老,也许这真的是她的机缘。”
外公点头同意:“我也这么想,婉儿已经有一定的中医基础了,她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最终还是要看她自己。既然机会来了,应该让她自己去做选择。”
两人商量后,决定将所有得到的消息告诉林婉儿,让她自己判断,是否要去找文云山,是否愿意接受文云山的指导。
外婆回到林婉儿的房间,看到她正在翻阅医书,目光专注。她轻轻走到林婉儿身边,沉声说道:“婉儿,我有一些事情要跟你说。”
林婉儿抬起头,看见外婆那严肃的神情,放下了手中的书。“外婆,怎么了?”
外婆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坐在她的床边,深深看了她一眼。“今天我从一些朋友那打听到了一些事,关于文云山文老。你知道的,他是个非常着名的中医,很多人都去找他看病。但是近几年,因为一些原因,他选择了隐居山野,不再轻易接触人。”
“我听外面说,文老脾气怪,特别对某些人心灰意冷,很多人因此没机会见他。”外婆继续说道,“不过,他的医术非常高超,而且他不以金钱为目的,治病救人很有耐心,有很多人都受益于他。”
林婉儿静静地听着,眼神坚定,但心中却充满了疑惑和期待。
“我们觉得,如果你有机会接触到他,可能是你一个很好的机缘。”外婆语气温和,“但是,最终决定权在你手里。你自己判断是否要去追寻这个机会。”
林婉儿沉默了一会儿,她抬起头,对外婆说:“外婆,我考虑一下。”
外婆看到她的眼神,微微松了口气。她知道,林婉儿已经长大,能做出自己的选择。无论她最终做出什么决定,外婆都会尊重她的选择,支持她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