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1章 霸者之业

益州,在历经一番血雨腥风的争夺后,终于尽数落入刘封之手。

成都城在战火的洗礼后,渐渐恢复了生机,街道上商贾往来,人潮熙攘,一片繁荣之景。

刘封身着华丽的锦袍,头戴玉冠,端坐在州牧府的大堂之上,目光深邃而坚定。

堂下,一众文臣武将整齐列队,等待着他的吩咐。

刘封微微抬眸,扫视着众人,声音沉稳而有力:

“如今益州已在我手,江陵之地虽好,但距此甚远,不利于掌控全局。我意将政治中心迁至成都,诸位以为如何?”

法正向前踏出一步,微微拱手,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

“主公此举甚妙。成都乃益州中心,地势险要,资源丰富,将政治中心迁至此处,便于主公对益州全境的管理和掌控,且能更好地整合资源,发展势力。”

庞统摇着羽扇,也上前说道:

“不错,成都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如今主公据有益州,以此为根基,进可攻,退可守,实乃明智之举。”

众臣纷纷点头称是,刘封满意地点了点头:

“好,既如此,便即刻着手准备迁移之事。”

与此同时,刘封深知需将益州已得的消息告知襄阳的刘备,毕竟刘备于他有养育之恩,且在这乱世之中,他也需借助刘备的影响力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于是,他看向堂下的刘巴,唤道:

“子初,如今益州已被我拿下,政治中心将迁至成都,此事重大,需告知刘使君。你速去襄阳,将此事如实告知皇叔。”

刘巴本是刘璋麾下能臣,如今已归降刘封,他才华横溢,心思缜密。

听刘封如此吩咐,微微拱手,恭敬答道:

“主公放心,臣定不负所托。”

刘巴领命而去,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向着襄阳奔去。

襄阳城内,刘备正与诸葛亮等人商议着天下局势。

忽闻刘封的使者到来,刘备心中一震,面上却立刻堆起笑容,连忙召见。

刘巴进得厅来,见到刘备后,立刻跪地行礼:

“启禀皇叔,刘封将军已成功占据益州全境,如今正准备将政治中心从江陵迁至成都。特命臣前来告知皇叔。”

刘备快步上前,扶起刘巴,脸上笑意盈盈:

“好啊,封儿能有此成就,我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真是我刘家的好儿郎!快,细细说来,他是如何拿下益州的?”

刘巴便将刘封如何谋划,如何与孟达等人里应外合,如何劝降张任、严颜等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刘备听着,笑容始终挂在脸上,可眼底却闪过一丝阴翳,那是难以掩饰的忌惮与嫉妒。

他心中暗道,这刘封竟如此厉害,短短时日便将益州收入囊中,如今又要将政治中心迁至成都,势力大增,日后怕是难以掌控。

但此刻,他却无能为力,只能强装笑颜。

“封儿果然不负我望,能有这般作为,实乃我刘家之幸。”

刘备嘴上夸赞着,转头看向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孔明,你看此事如何?”

诸葛亮何等聪慧,自然看出刘备心中所想,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

“主公,刘封将军占据益州,势力大增,这于我军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如今他将政治中心迁至成都,想必是想在益州扎根发展。

我等需与他保持密切联系,示以恩宠,以便日后能加以掌控,协同作战,共图大业。”

刘备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

“孔明所言极是。你速修书一封,我要亲自给封儿写信,好好勉励他继续努力,治理好益州,切不可骄傲自满,需谨慎行事。”

诸葛亮领命而去,刘备则在厅中来回踱步,心中满是忧虑。

他深知,这天下局势变幻莫测,刘封虽名义上是自己的养子子,可如今势力渐大,已然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而自己,在这乱世之中,又该如何平衡与刘封的关系,保住大汉,实在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此时,刘封在成都城内,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政治中心的迁移事宜。

他站在城墙上,望着广袤的益州大地,心中豪情万丈,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在刘封的治理下,益州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巍峨的城墙在朝阳的映照下,闪烁着古朴而又庄严的光芒,城内街巷纵横,车水马龙,百姓们安居乐业,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刘封端坐在巍峨的宫殿之上,目光深邃而坚定,扫视着下方文武百官。

堂下,文臣武将们整齐列队,神色肃穆,等待着主公的训示。

“诸位爱卿,益州在我等的努力下,已渐入佳境。但这天下尚未一统,我等仍需努力。”

刘封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宫殿内回荡。

法正出列,微微拱手,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

“主公,如今益州民富兵强,政治清明。我等可趁此良机,扩充军备,积蓄力量,为一统天下做好准备。”

刘封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赞许:

“孝直所言极是。如今百姓生活安稳,是时候加强军事训练,提升我军战斗力了。”

一旁的张任也上前一步,抱拳道:

“主公,末将愿领命训练士卒,定让我军成为一支精锐之师。”

刘封满意地看着张任,道:

“有张将军出马,我放心。但训练士卒,也要注重劳逸结合,不可过于严苛。”

“末将谨遵主公教诲。” 张任抱拳退下。

此后,刘封在益州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重视农业生产,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使得益州的粮食产量大幅提升;

他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选拔贤能之士,使得官场风气为之一新;

他加强文化教育,兴办学校,培养人才,使得益州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在军事上,张任严格按照刘封的指示,训练士卒。

他亲自制定训练计划,从基本的队列训练到实战演练,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益州的军队面貌焕然一新,战斗力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刘封还积极与周边势力交好,派遣使者往来,互通有无。

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单打独斗难以成就大业,唯有联合各方势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几年后,天下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他势力因内斗不断,实力逐渐削弱。

而刘封的益州,却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终于,刘封觉得时机已到,决定挥师北伐,一统天下。

出征那天,成都城外,旌旗蔽日,锣鼓喧天。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刘封的军队势如破竹,接连攻克了曹操、孙权等敌人的一座座城池。

敌人望风披靡,纷纷投降。

刘备也最终臣服。

最终,刘封的军队平定天下,结束了这乱世纷争。

天下一统后,刘封登基称帝,建立了新的王朝,国号为楚。

他大赦天下,减免赋税,让百姓们休养生息。他重用贤能,广纳谏言,使得国家日益繁荣昌盛。

在皇宫的大殿上,刘封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朝拜的群臣,心中感慨万千。

他想起了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想起了那些为了理想而牺牲的将士们。

他深知,这天下得来不易,自己一定要好好治理,让百姓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诸位爱卿,今日天下一统,是我等共同的功劳。但这只是开始,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希望大家能继续辅佐朕,为了这天下的长治久安,努力奋斗!”

刘封的声音充满了威严与自信。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们齐声高呼,声音在大殿内久久回荡。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