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1章 星陨惊变

襄阳城,夜色如墨,万籁俱寂。

卧龙岗上,诸葛亮的草庐在月色下显得静谧而神秘。

诸葛亮身披宽大的鹤氅,头戴纶巾,手持羽扇,信步走到庭院中央。

他微微仰头,目光深邃地望向那片浩瀚星空。

庭院中,几盏微弱的油灯在夜风中摇曳,散发着昏黄的光。

诸葛亮的脸庞在光影交错下,显得格外沉静。

他仔细观察着星象的变化,眉头渐渐紧锁。

夜空中,繁星闪烁,宛如镶嵌在黑幕上的宝石。

突然,一颗明亮的将星光芒骤减,先是黯淡了几分,而后竟如流星般拖着长长的尾焰,急速坠落。

诸葛亮心中猛地一震,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他喃喃自语道:

“将星陨落,必有大凶。

此星象应在江东,恐是将帅有难。”

他在庭院中来回踱步,手中的羽扇轻轻挥动,却难掩内心的忧虑。

“来人。”

诸葛亮轻声唤道。

一名书童匆匆跑来,恭敬地站在一旁。

“备马,随我去见主公。”

诸葛亮神色严肃地说道。

片刻后,诸葛亮和书童骑马朝着刘备的府邸疾驰而去。

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刘备府邸内,刘备正坐在书房中,对着案几上的地图沉思。

听到诸葛亮求见,他连忙起身相迎。

“孔明,深夜前来,可是有要事?”

刘备关切地问道。

诸葛亮走进书房,拱手行礼后说道:

“主公,亮今夜夜观星象,发现将星忽然陨落,此乃不祥之兆。

依亮之见,江东恐有大劫,且应在将帅身上,不日便会传来消息。”

刘备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说道:

“孔明,星象之说虽有其玄妙,但也不可尽信。

江东如今局势尚稳,周瑜都督足智多谋,守护江东多年,怎会轻易有难?”

诸葛亮轻叹一声,说道:

“主公,星象变化,往往预示着人间的吉凶。

亮观此星象,绝非空穴来风。昔日诸多星象示警,皆一一应验。

此次将星陨落,亮料定江东必有变故,还望主公早做准备。”

刘备沉思片刻,说道:

“若真如孔明所言,江东将帅有难,那对我荆州而言,亦是重大变数。

只是如今局势不明,我们该如何应对?”

诸葛亮思索着说道:

“主公,亮以为,可先密切关注江东动向,待消息传来,再做定夺。

若真有变故,亮愿前往江东,探明情况,稳固与江东的联盟。”

刘备连忙摆手道:

“孔明不可,江东局势不明,你此去恐有危险。

孙权心思难测,若迁怒于你,荆州将失一臂之力。”

诸葛亮微笑着说道:

“主公放心,曹操虽在汉津受挫,但实力依旧强大,乃我们共同大敌。

孙权深知唇亡齿寒之理,不会轻易与荆州为敌。

亮此去,定能随机应变,确保自身安全,也为荆州带回准确消息。”

刘备将信将疑,但见诸葛亮如此郑重,心中也不免有些担忧。

他微微点头,说道:

“既如此,且先观察几日,看是否真有消息传来。”

果然,没过多久,江东便传来消息,大都督周瑜不幸逝世。

而关于他的死因,更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重病缠身,有人说是被人谋害,一时间,谣言四起。

刘备得知消息后,大为死因众说纷震惊,急忙命人请诸葛亮前来。

诸葛亮匆匆赶到刘备书房,还未等刘备开口,便说道:

“主公,周瑜都督之死,果然应了亮之前所观星象。

如今江东局势必定动荡,亮以为此时前往江东,探明情况,安抚孙权,巩固联盟,刻不容缓。”

刘备满脸忧虑地说道:

“孔明,周瑜之死,江东内部定有纷争。

你此时前往,风险太大。万一孙权将周瑜之死归咎于荆州,你将身处险境。”

诸葛亮目光坚定地说道:

“主公,正因为此时江东局势不稳,我们才更要主动出击。

亮此去,可向孙权表明荆州的态度,消除他的疑虑,避免荆江之间产生误会。

若错过此时机,待孙权对荆州心生芥蒂,联盟破裂,曹操必有机可乘。”

刘备在书房内来回踱步,内心十分纠结。

他深知诸葛亮此去的重要性,但又担心他的安危。

“孔明,你此去江东,一切务必小心谨慎。

若有危险,立刻返回,不可逞强。

我会在荆州筹备力量,以防万一。”

刘备最终还是同意了诸葛亮的请求。

诸葛亮拱手道:

“谢主公信任,亮定不负所托。”

说罢,诸葛亮转身离去,开始筹备前往江东的事宜。

柴桑城,阴霾沉沉,似是为周瑜的离世而默哀。

刘封骑着乌骓,身姿挺拔,面容凝重。

孙尚香紧挨着他,秀眉微蹙,眼中满是悲戚。

孙权则在前,脊背挺直,却难掩身形中的一丝落寞。

三人领着一众亲兵,缓缓踏入这被悲伤笼罩的城池。

街道两旁,百姓们自发地排列着,神情哀伤,不少人眼中闪烁着未干的泪花。

他们望着这支队伍,低声议论着周瑜的功绩。

刘封心中感慨,周瑜为江东立下赫赫战功,如今溘然长逝,江东上下,无论是百姓还是将士,皆痛心疾首。

“没想到公瑾兄长走得如此突然,真叫人难以接受。”

孙尚香声音哽咽,打破了沉默。

刘封轻轻握住她的手,安慰道:

“尚香,节哀。”

孙权在前方听到两人对话,心中一痛,却并未回头,只是微微握紧了缰绳,加快了行进的速度。

很快,他们来到周瑜灵堂所在的营地。

灵堂布置得庄严肃穆,白色的帷幔随风飘动,发出沙沙的声响。

灵位之上,周瑜的画像栩栩如生,目光如炬,仿佛仍在凝视着江东的山河。

孙权下马后,径直走向灵位,泪水夺眶而出。

“公瑾,是我疏忽,未能护你周全。你放心,我定不会让你的心血付诸东流。”

孙权声音颤抖,似乎充满了自责与悲痛。

刘封和孙尚香也走上前,恭敬地行礼。

刘封心中对周瑜的才干和忠诚颇为敬佩,尽管二人曾有过冲突,但此刻,逝者为大,他只愿周瑜能安息。

随后,孙权强忍着悲痛,开始有条不紊地组织起周瑜的丧事。

他的声音虽带着一丝沙哑,但仍透着威严,将各项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

将士们纷纷响应,主动承担起各种任务,整个柴桑弥漫着浓厚的哀伤。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匆匆跑来,在孙权耳边低语了几句。

孙权原本悲伤的神情瞬间一凝,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警惕。

“你说什么?荆州的诸葛亮来了?”

孙权声音低沉,透着不悦。

亲兵连忙点头,神色紧张:

“是的,主公,诸葛亮已到营外,请求拜见。”

孙权心中暗自思忖,诸葛亮此时前来,定有目的。

周瑜刚死,荆州使者就来,莫非荆州与周瑜之死有关?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怒火和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