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间隙
孙权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握紧了拳头,心中怒火中烧。
他没想到周瑜竟然敢背着自己擅自行动,这完全是对他权威的挑战。
但孙权强忍着怒火,站起身来,对着刘封拱手说道:
“刘将军,此事是周某的过错,我并不知情。
我在此向您道歉,定会给您一个满意的交代。
您先去换一身干净的衣服,好好休息,其他的事,明日再议。”
刘封微微眯起眼睛,仔细观察着孙权的表情,试图从他的神色中判断出他话语的真假。
片刻后,他微微点头,说道:
“希望孙将军能言出必行。
若此事不能妥善解决,我荆南与江东的联姻和结盟,恐怕也要重新考虑。”
说罢,刘封转身离开大帐。
刘封离开后,孙权气得一拳砸在案几上,“砰” 的一声巨响在帐内回荡。
他在帐内来回踱步,心中的怒火难以平息。
这时,一名亲兵走进来,禀报道:
“主公,诸葛瑾先生求见。”
孙权心中一动,连忙说道:
“快请!”
诸葛瑾身着一袭青衫,步伐沉稳地走进大帐。
他看到孙权脸色阴沉,心中便已猜到几分。
他微微拱手,说道:
“主公,可是出了何事?”
孙权将刘封前来的经过以及周瑜派人围杀刘封的事情详细地告知了诸葛瑾,而后说道:
“子瑜,你说此事该如何处置?周瑜如此胆大妄为,不把我放在眼里,实在是让我气愤!”
诸葛瑾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
“主公,周瑜虽行事鲁莽,违抗您的命令,但他也是为了江东的安危着想。
他担忧刘封势力壮大后会对江东构成威胁,才出此下策。
依我之见,可让他来柴桑亲自向您赔罪,一来给刘封一个交代,显示主公您公正严明;
二来也能借机敲打周瑜,让他明白主公的权威不可挑战。
同时,也可安抚刘封和荆南的人心,以免影响到与荆南的联姻和结盟之事。”
孙权微微颔首,觉得诸葛瑾所言有理,但心中仍有一丝不满,说道:
“周瑜此次实在是过分,若不加以严惩,日后如何服众?”
诸葛瑾微笑着说道:
“主公,周瑜为江东立下赫赫战功,在军中威望颇高。
小惩大诫即可,若处置过重,恐寒了将士们的心。
让他来柴桑赔罪,已足以让他明白主公的态度。”
孙权思索片刻,最终点了点头,说道:
“好,就依你所言,派人去陆口传信,让周瑜来柴桑向我赔罪,说明此事的缘由。若他再有违抗,定不轻饶!”
诸葛瑾拱手说道:
“主公英明。”
陆口大营,周瑜的营帐内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药味。
周瑜半躺在榻上,双眼紧闭,脸色惨白如纸,呼吸微弱而急促。
一名亲兵小心翼翼地走进营帐,轻声说道:
“都督,柴桑传来主公的命令,要您即刻前往柴桑,向主公赔罪,并说明围杀刘封一事的缘由。”
周瑜缓缓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不甘。
他咳嗽了几声,声音沙哑地说道:
“你去回禀主公,周某重病在身,实在无法前往柴桑。还望主公体谅。”
亲兵面露难色,说道:
“都督,这…… 主公恐怕不会轻易罢休。”
周瑜摆了摆手,疲惫地说道:
“无妨,你照实回禀便是。”
亲兵无奈,只得退出营帐,快马加鞭赶回柴桑,向孙权复命。
柴桑,孙权的大帐内,气氛剑拔弩张。
孙权来回踱步,脸色阴沉得可怕,眼神中透露出浓浓的怒意。
这时,亲兵匆匆走进大帐,单膝跪地,禀报道:
“主公,周瑜都督称他重病在身,无法前来柴桑。”
孙权闻言,猛地停下脚步,双眼瞪大,怒喝道:
“好一个重病在身!这分明是他的借口!
他周瑜竟敢如此不把我放在眼里,违抗我的命令!”
孙权气得满脸通红,他一拳砸在案几上,震得桌上的杯盏嗡嗡作响。
“他周瑜自以为为江东着想,就可以擅自行动,不听从我的指挥?
我才是江东之主,他如此放肆,若不加以严惩,日后我还如何统领江东?”
诸葛瑾站在一旁,眉头紧皱,心中暗自担忧。
他深知孙权此刻怒火中烧,若不加以劝解,恐怕会做出过激的决定。
“主公息怒,周瑜都督向来为江东尽心尽力,此次虽有过错,但或许他真的身体不适。
还望主公三思,不要因为一时的怒气而做出让亲者痛仇者快的决定。”
孙权看了诸葛瑾一眼,余怒未消地说道:
“子瑜,你不必为他辩解。他周瑜若真的病重,为何还有精力派人围杀刘封?
他这是公然违抗我的命令,挑战我的权威!”
诸葛瑾叹了口气,不再言语。
孙权沉思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他大声说道:
“来人,传我命令,再次派人前往陆口。
若周瑜再不立刻前来柴桑,就以违抗军令论处,削去他的官职,收回他的兵权!
我倒要看看,他周瑜还敢不敢抗命!”
传令兵领命而去,大帐内一片寂静。
孙权坐在主位上,脸色依旧阴沉,心中暗自思忖:
“周瑜啊周瑜,莫要逼我对你下狠手。
你若识相,乖乖前来认错,我还可网开一面。否则,休怪我不顾往日情分。”
而此时的陆口大营。
当得知孙权再次传命,若不即刻前往柴桑便要以违抗军令论处,削去官职、收回兵权时,周瑜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痛苦与挣扎。
他心中明白,自己的身体已是强弩之末,这一路奔波,不知能否撑得下来。
但他更清楚,若再抗命,江东内部必将陷入混乱,这是他最不愿看到的。
“来人……”
周瑜声音沙哑,微弱得几乎听不见。
亲兵连忙上前,焦急地问道:
“都督,您有何吩咐?”
周瑜缓缓坐起身,强撑着说道:
“备马,随我前往柴桑。”
亲兵面露难色,劝道:
“都督,您的身体实在不宜长途跋涉,还是向主公再请个假,等身体好些再去吧。”
周瑜摆了摆手,眼神中透着决绝:
“不必了,我意已决。若再抗命,江东危矣。”
亲兵无奈,只得照办。
不多时,营帐外传来马匹的嘶鸣声。
周瑜在亲兵的搀扶下,缓缓走出营帐。
寒风扑面而来,他不禁打了个寒颤,身体摇晃了几下,险些摔倒。
亲兵连忙扶住他,眼中满是担忧。
周瑜强撑着站直身体,翻身上马。
他握紧缰绳,深吸一口气,朝着柴桑的方向出发。
一路上,夜色深沉,四周寂静无声,只有马蹄声在空旷的道路上回响。
周瑜的身体随着马匹的颠簸而晃动,每一下晃动都仿佛要将他的身体撕裂。
他的意识渐渐模糊,眼前的景象也变得一片朦胧,但心中那一丝对江东的牵挂,却支撑着他继续前行。
终于,柴桑的灯火出现在眼前。
周瑜心中一喜,精神也为之一振。
他咬紧牙关,策马加快了速度。
当来到孙权的大营前,周瑜再也支撑不住,从马上摔了下来。
亲兵大惊失色,连忙上前将他扶起,大声喊道:
“都督!都督!”
周瑜缓缓睁开眼睛,看着大营的方向,喃喃自语道:
“终于…… 到了……”
而后,便晕了过去。
亲兵连忙抱着周瑜,冲进大营,焦急地喊道:
“快!快请军医!”